因为李希音也没有下定决心,只是想找人商量一下,所以并没有召开专门的会议,也没有安排人进行会议记录,而是带着谢道韫、冯云山、义军各主将以及傅善祥、洪宣娇等人游玩一番,去了一个山庄里面,吃着瓜子围炉夜谈。
先是由洪宣娇与傅善祥两人向众人讲解了一下天京事变的始末和现状,毕竟两人本就出身太平天国高层,且工作上负责了义军与太平天国的联系,所以对太平天国内部的人际关系等足够清楚。
两人慢慢讲着,众人便吃着零食便听着,时不时地有人提出问题,而两人则大多可以进行解答,时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众人也对太平天国近况有了了解。
说来也是太平天国国运尚存,其虽然因为天京事变损失惨重,但后来掌权的干王洪仁玕和陈玉成,一个留学海外,处理政务井井有条;一个出身军旅,常战常胜。
最关键的是,两人都十分年轻,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纪,在他们的配合下,太平天国挫败了清军发起的南京战役,短暂攻破清军江北大营,收复苏州,与清军对峙于杭州、上海等地,使得天国短暂出现中兴之势。
李希音听了,感叹道:“看来太平天国国运尚存啊!”说话间眼神扫过文臣里的冯云山和武将里的石达开曾天养、洪宣娇等人。
因为在发家之初,李希衣劫了太平军诸如石达开、冯云山、曾天养等骨干力量,并以这些人为班底给了两个团的单位,经过两轮扩军,出身太平军系列的就有曾天养和石达开手下的两个军,因此在太平天国本身不显露亡国景象的时候,李希音是不愿意对太平天国动用武力直接灭了他们的。
人群里的冯云山等人在开始之后就神经有些紧绷,毕竟他们也明白自己出身有些敏感,因此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李希音的小动作,一时内心有些猜测。
冯云山见场面有些冷场,有些感叹的说:“哎!说起来我和洪秀全他们也不过六七年不见,怎么故人都相继离去了,恐怕就剩下你哥哥洪秀全和几个老人了吧!”
说完转头开玩笑的询问石达开:“当初他们称王的时候你还有点羡慕,果然吧!这些人哪一个落得好下场了?”
石达开听了,脸刷一下的就绿了,感应到李希音和众人投射过来的杀意,连忙摆摆手否认!“没有的事情,你们别听冯老头胡说!我对义军绝对是忠心耿耿的啊!”
旁边的曾天养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说:“哎,这事情我好像知道,那是”呜呜呜
石达开眼疾手快的捂住他的嘴,对众人说道:“哎呀哎呀,他有点迷糊了,别管他!洪妹子,快快快,你分析分析太平天国日后局势会怎样?”
李希音等人却不想那么容易放过他,故作深沉的去追问,看着平时高冷儒雅的石达开露出这种表情,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随着欢闹结束,义军内部隔阂消除,十分和谐,而洪宣娇则出声接过话茬:“恐怕是不太好啊!”
“为什么?这个月太平军不是在洪仁玕和陈玉成合作下挽回颓势了吗?你为何如此说?”将领杨金娥有些好奇,毕竟这一年她主持汉中军政,对这些不太了解。
“局势倒是挺好的,但是我听说我那位哥哥不放弃洪仁玕和陈玉成,因为他们亲密无间,所以就封了我的两个草包族兄为王去制衡洪仁玕表弟,又准备册封陈玉成手下几个将领为王,削减陈玉成的威望。短短一个月,居然封了不下十个王了,照这样下去太平天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王呢!”
傅善祥也进行补充:“是啊!这些封的王每一个都大张旗鼓的建造王府和选择王妃,因为都是王所以洪仁玕和陈玉成也管不了他们,特别是随着几个将领封了王,陈玉成就有些指挥不了一些部下了,导致太平天国攻势骤然下降了。”
暂离军界重新掌管情报机构的丁壮也补充道:“按照探子的说法,洪秀全似乎封王上瘾了,就在今天早晨又大手一挥见谭韶光等前两天作战突出的将领和取得他欢心的四个天王府将领一并封了王,光今天就封了九个!实在是夸张,按照这么封下去,不出一年整个太平天国怕不是有几千个王了!”
李希音闻言,也被洪秀全的骚操作给笑道,她对众人告诫道:“出师表里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只罚臧否,不宜异同,所以我们在考核提拔下属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因私而废公,像是洪秀全这样做,只会导致太平天国赏罚体系和官僚体系的崩塌!”
在之后,众人继续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定下来对应太平天国的基调:既不去出兵讨伐他,也不去出兵救他,坐视其与清军对峙,如果能够对摇摆不定的一些将领进行拉拢就再好不过了。”
太平天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很难有机会进行发展和稳固统治,随着清军威胁南京和征战苏杭,太平天国势必会调集大量的兵员,筹集巨量的粮饷,这都会导致其他地区百姓的困苦,逐步失去根基,所以义军可以逐步蚕食这些区域,让当地的百姓和驻军心甘情愿的进行投靠。
这种事情不急,哪怕是一天投过来五个村,两天投过来一个镇,半个月投过来一个县,那都是好的。
此时,活在太平天国不知道哪天就饿死了或者是死于动乱,但投靠义军却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事实上在去年一年里在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太平天国治下的村镇见到义军治下村镇的繁华,而举镇投靠的,总计加起来有二十多个村镇了。
所以,对待太平天国,义军的策略是逐步蚕食,通过积极发展自己,吸引太平天国基层,使用怀柔手段逐步蚕食。
先是由洪宣娇与傅善祥两人向众人讲解了一下天京事变的始末和现状,毕竟两人本就出身太平天国高层,且工作上负责了义军与太平天国的联系,所以对太平天国内部的人际关系等足够清楚。
两人慢慢讲着,众人便吃着零食便听着,时不时地有人提出问题,而两人则大多可以进行解答,时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众人也对太平天国近况有了了解。
说来也是太平天国国运尚存,其虽然因为天京事变损失惨重,但后来掌权的干王洪仁玕和陈玉成,一个留学海外,处理政务井井有条;一个出身军旅,常战常胜。
最关键的是,两人都十分年轻,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纪,在他们的配合下,太平天国挫败了清军发起的南京战役,短暂攻破清军江北大营,收复苏州,与清军对峙于杭州、上海等地,使得天国短暂出现中兴之势。
李希音听了,感叹道:“看来太平天国国运尚存啊!”说话间眼神扫过文臣里的冯云山和武将里的石达开曾天养、洪宣娇等人。
因为在发家之初,李希衣劫了太平军诸如石达开、冯云山、曾天养等骨干力量,并以这些人为班底给了两个团的单位,经过两轮扩军,出身太平军系列的就有曾天养和石达开手下的两个军,因此在太平天国本身不显露亡国景象的时候,李希音是不愿意对太平天国动用武力直接灭了他们的。
人群里的冯云山等人在开始之后就神经有些紧绷,毕竟他们也明白自己出身有些敏感,因此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李希音的小动作,一时内心有些猜测。
冯云山见场面有些冷场,有些感叹的说:“哎!说起来我和洪秀全他们也不过六七年不见,怎么故人都相继离去了,恐怕就剩下你哥哥洪秀全和几个老人了吧!”
说完转头开玩笑的询问石达开:“当初他们称王的时候你还有点羡慕,果然吧!这些人哪一个落得好下场了?”
石达开听了,脸刷一下的就绿了,感应到李希音和众人投射过来的杀意,连忙摆摆手否认!“没有的事情,你们别听冯老头胡说!我对义军绝对是忠心耿耿的啊!”
旁边的曾天养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说:“哎,这事情我好像知道,那是”呜呜呜
石达开眼疾手快的捂住他的嘴,对众人说道:“哎呀哎呀,他有点迷糊了,别管他!洪妹子,快快快,你分析分析太平天国日后局势会怎样?”
李希音等人却不想那么容易放过他,故作深沉的去追问,看着平时高冷儒雅的石达开露出这种表情,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随着欢闹结束,义军内部隔阂消除,十分和谐,而洪宣娇则出声接过话茬:“恐怕是不太好啊!”
“为什么?这个月太平军不是在洪仁玕和陈玉成合作下挽回颓势了吗?你为何如此说?”将领杨金娥有些好奇,毕竟这一年她主持汉中军政,对这些不太了解。
“局势倒是挺好的,但是我听说我那位哥哥不放弃洪仁玕和陈玉成,因为他们亲密无间,所以就封了我的两个草包族兄为王去制衡洪仁玕表弟,又准备册封陈玉成手下几个将领为王,削减陈玉成的威望。短短一个月,居然封了不下十个王了,照这样下去太平天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王呢!”
傅善祥也进行补充:“是啊!这些封的王每一个都大张旗鼓的建造王府和选择王妃,因为都是王所以洪仁玕和陈玉成也管不了他们,特别是随着几个将领封了王,陈玉成就有些指挥不了一些部下了,导致太平天国攻势骤然下降了。”
暂离军界重新掌管情报机构的丁壮也补充道:“按照探子的说法,洪秀全似乎封王上瘾了,就在今天早晨又大手一挥见谭韶光等前两天作战突出的将领和取得他欢心的四个天王府将领一并封了王,光今天就封了九个!实在是夸张,按照这么封下去,不出一年整个太平天国怕不是有几千个王了!”
李希音闻言,也被洪秀全的骚操作给笑道,她对众人告诫道:“出师表里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只罚臧否,不宜异同,所以我们在考核提拔下属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因私而废公,像是洪秀全这样做,只会导致太平天国赏罚体系和官僚体系的崩塌!”
在之后,众人继续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定下来对应太平天国的基调:既不去出兵讨伐他,也不去出兵救他,坐视其与清军对峙,如果能够对摇摆不定的一些将领进行拉拢就再好不过了。”
太平天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很难有机会进行发展和稳固统治,随着清军威胁南京和征战苏杭,太平天国势必会调集大量的兵员,筹集巨量的粮饷,这都会导致其他地区百姓的困苦,逐步失去根基,所以义军可以逐步蚕食这些区域,让当地的百姓和驻军心甘情愿的进行投靠。
这种事情不急,哪怕是一天投过来五个村,两天投过来一个镇,半个月投过来一个县,那都是好的。
此时,活在太平天国不知道哪天就饿死了或者是死于动乱,但投靠义军却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事实上在去年一年里在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太平天国治下的村镇见到义军治下村镇的繁华,而举镇投靠的,总计加起来有二十多个村镇了。
所以,对待太平天国,义军的策略是逐步蚕食,通过积极发展自己,吸引太平天国基层,使用怀柔手段逐步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