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听说吴仲夏通过借钱给政府修建宾馆拿到了货运权,吴静远忍不住啧啧了两声:“我二叔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一点都不肯吃亏呢,他也是敢说,夏叔叔也是敢干。”
吴静远口中的夏叔叔就是南城的市长。
沈如兰想了下道:“静远,会不会那本来就是你夏叔叔想要给你二叔的呢?他只是想要有人打通这个口岸。”
吴静远重重的拍了下大腿,他用崇拜的眼神望着沈如兰:“妈,您说得太对了,一定就是这样的,不然就算是我二叔也是算计不过夏叔叔的,夏叔叔才是真正的老狐狸,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将南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发展得这么好了。”
“妈,我给你说,你是不知道,几年前南城就是个小渔村,那里的人连饭都吃不饱,如果不是上边派了夏叔叔去建设,现在依然是个小渔村。”
沈如兰自然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只是她不知道南城的建设这么早就开始了,她一直以为是开放后才开始的建设。
看来上边那位早就已经开始谋划了,难怪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
沈如兰有些遗憾自己当初竟然没有想着去南城闯荡一番,不过她来了沪市也是一样的。
沪市有肖良成,她可以放开手脚大展身手。
吴静远看着沈如兰眼里的光,他忍不住偷偷的笑了。
他妈这个样子看起来好可爱。
吴静远可不敢告诉沈如兰,他用了可爱一个词来形容她。
“静远,妈还是觉得自己学习不够,我从今天起每天必须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
沈如兰给自己下了死命令,沈如兰想做的事情,吴静远自然是大力支持:“妈,那需要给您找个老师不?”
沈如兰想了下点头答应了:“好,你给我请个老师。”
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她自己自学应该效果更好。
现在她有的是钱,不愁找不到肯教她的老师。
沈如兰没有想到来教她的老师竟然是肖七叔。
“如兰,良成听静远说你想找个老师教你经商,这些年这样的人才都不敢露出有这样的本事,我们商量了一下,就由我这个老头子来教你吧,虽然我这都是以前的经验了,可经商一道都是想通的,举一反三。”
肖七叔笑呵呵的跟沈如兰解释,他还担心沈如兰会看不起他这个老人家。
沈如兰喜出望外:“七叔,瞧您说的,能让您老人家来教授我,那可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呢,您老人家快请上座。本来肖市长就是我的老师,如今您又亲自来当我的老师,这辈分都乱了。”
肖七叔哈哈大笑起来,沈如兰就去给肖七叔泡了好茶,知道他们这些老人都喜欢一壶好茶,她就赶紧的让吴静远去找好茶,生怕慢待了肖七叔。
肖家在四九城建立前,那可是出名的资本家,做生意那自然是一把好手,只是后来因为各种运动就沉寂了下来。
可是就跟他说的一样,不管什么朝代,这些生意经其实都是相通的。
如今政策下来了,别人还在观望,沈如兰就已经率先开动起来。
肖七叔自发的就认定了,这是为了他大侄子肖良成才做到了这一步。
如果不是他们肖家如今不方便做这样的事情,他高低得一展身手,正好如今能教沈如兰,他可是高兴得很呢。
沈如兰上完课就开始实操,她如今做什么事根本不用瞻前顾后,想好了就干,反正吴静远不管她做什么都支持她。
沪市如今有肖良成撑腰,发展起来特别的快,就是办理各种手续那速度都快得让人有些咋舌,就是在现代都没那么快。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事。
沈如兰忙得甚至都忘了她在京市还有个儿子还有个女儿了。
他们好几次打电话回来,沈如兰都没能接到。
后边接到了,沈红梅对着她就是一阵控诉。
沈如兰有些不好意思:“红梅,真是对不住啊,妈真是太忙了,一天东跑西跑,都没时间在家里,等着这段时间忙完了,我去京市看望你。”
沈红梅笑着道:“没事儿,你忙你的,就是我和大哥想念你了,想听听你的声音。”
沈如兰陪着沈红梅和沈解放说了会儿话,她也跟沈解放说了电子产品的事情,沈解放一听可太感兴趣了:“妈,如果能弄到电子产品,那京市的市场可太吃这个了,赚死的钱。”
沈如兰说了那是吴仲夏从港城那边弄来的,沈解放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他说他跟吴静远来说这个事情。
他妈都已经是沾光的了,他不能再这么厚颜无耻的直接提要求。
做生意那就正儿八经的做生意,互惠互利,这才能走得长久。
沈如兰对于沈解放的话深以为然。
就必须得是这样。
沈如兰挂断电话就跟吴静远说了这个事情,吴静远还有些不好意思,沈如兰正色跟他说了沈解放说过的话,吴静远也就答应了下来。
“妈,那我跟我二叔说一声。”
吴仲夏听说沈解放的话,对沈解放十分欣赏,一口答应了下来。
就按照他发给其他人的市场价给沈解放发货。
沈解放在京市,京市的人口基数大,到底是四九城,那吃货的能力那可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
就是沪市跟京市比起来都稍逊一筹。
沈解放赚了钱,一个月不到他就已经有了想要自己建个厂子搞电子产品的想法。
他身边的大学生多,脑子转得快。
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出来,就是京市那边想要将这些手续跑下来有些难。
沈如兰这边倒是已经全部跑下来了。
沈解放也没气馁:“妈,那沪市就先弄着,等京市的手续办下来,我们就两边一起弄。”
京市人才多,沈解放给沈如兰推荐了一大批的人。
沈如兰就给沈解放建议:“解放,人才也是资本,我觉得你可以成立一家人才公司,专门为各地供应各种人才。”
沈解放刚开始还觉得这个想法有点超前了,后边沈如兰给他简单的说了下操作模式,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说干就干。
这个时候的人都求稳定,可是也有不少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想每个月就挣那几十块的死工资,只要钱给到位,自然是有人愿意放弃稳定的工作,这些人就是他的财富。
听说吴仲夏通过借钱给政府修建宾馆拿到了货运权,吴静远忍不住啧啧了两声:“我二叔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一点都不肯吃亏呢,他也是敢说,夏叔叔也是敢干。”
吴静远口中的夏叔叔就是南城的市长。
沈如兰想了下道:“静远,会不会那本来就是你夏叔叔想要给你二叔的呢?他只是想要有人打通这个口岸。”
吴静远重重的拍了下大腿,他用崇拜的眼神望着沈如兰:“妈,您说得太对了,一定就是这样的,不然就算是我二叔也是算计不过夏叔叔的,夏叔叔才是真正的老狐狸,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将南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发展得这么好了。”
“妈,我给你说,你是不知道,几年前南城就是个小渔村,那里的人连饭都吃不饱,如果不是上边派了夏叔叔去建设,现在依然是个小渔村。”
沈如兰自然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只是她不知道南城的建设这么早就开始了,她一直以为是开放后才开始的建设。
看来上边那位早就已经开始谋划了,难怪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
沈如兰有些遗憾自己当初竟然没有想着去南城闯荡一番,不过她来了沪市也是一样的。
沪市有肖良成,她可以放开手脚大展身手。
吴静远看着沈如兰眼里的光,他忍不住偷偷的笑了。
他妈这个样子看起来好可爱。
吴静远可不敢告诉沈如兰,他用了可爱一个词来形容她。
“静远,妈还是觉得自己学习不够,我从今天起每天必须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
沈如兰给自己下了死命令,沈如兰想做的事情,吴静远自然是大力支持:“妈,那需要给您找个老师不?”
沈如兰想了下点头答应了:“好,你给我请个老师。”
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她自己自学应该效果更好。
现在她有的是钱,不愁找不到肯教她的老师。
沈如兰没有想到来教她的老师竟然是肖七叔。
“如兰,良成听静远说你想找个老师教你经商,这些年这样的人才都不敢露出有这样的本事,我们商量了一下,就由我这个老头子来教你吧,虽然我这都是以前的经验了,可经商一道都是想通的,举一反三。”
肖七叔笑呵呵的跟沈如兰解释,他还担心沈如兰会看不起他这个老人家。
沈如兰喜出望外:“七叔,瞧您说的,能让您老人家来教授我,那可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呢,您老人家快请上座。本来肖市长就是我的老师,如今您又亲自来当我的老师,这辈分都乱了。”
肖七叔哈哈大笑起来,沈如兰就去给肖七叔泡了好茶,知道他们这些老人都喜欢一壶好茶,她就赶紧的让吴静远去找好茶,生怕慢待了肖七叔。
肖家在四九城建立前,那可是出名的资本家,做生意那自然是一把好手,只是后来因为各种运动就沉寂了下来。
可是就跟他说的一样,不管什么朝代,这些生意经其实都是相通的。
如今政策下来了,别人还在观望,沈如兰就已经率先开动起来。
肖七叔自发的就认定了,这是为了他大侄子肖良成才做到了这一步。
如果不是他们肖家如今不方便做这样的事情,他高低得一展身手,正好如今能教沈如兰,他可是高兴得很呢。
沈如兰上完课就开始实操,她如今做什么事根本不用瞻前顾后,想好了就干,反正吴静远不管她做什么都支持她。
沪市如今有肖良成撑腰,发展起来特别的快,就是办理各种手续那速度都快得让人有些咋舌,就是在现代都没那么快。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事。
沈如兰忙得甚至都忘了她在京市还有个儿子还有个女儿了。
他们好几次打电话回来,沈如兰都没能接到。
后边接到了,沈红梅对着她就是一阵控诉。
沈如兰有些不好意思:“红梅,真是对不住啊,妈真是太忙了,一天东跑西跑,都没时间在家里,等着这段时间忙完了,我去京市看望你。”
沈红梅笑着道:“没事儿,你忙你的,就是我和大哥想念你了,想听听你的声音。”
沈如兰陪着沈红梅和沈解放说了会儿话,她也跟沈解放说了电子产品的事情,沈解放一听可太感兴趣了:“妈,如果能弄到电子产品,那京市的市场可太吃这个了,赚死的钱。”
沈如兰说了那是吴仲夏从港城那边弄来的,沈解放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他说他跟吴静远来说这个事情。
他妈都已经是沾光的了,他不能再这么厚颜无耻的直接提要求。
做生意那就正儿八经的做生意,互惠互利,这才能走得长久。
沈如兰对于沈解放的话深以为然。
就必须得是这样。
沈如兰挂断电话就跟吴静远说了这个事情,吴静远还有些不好意思,沈如兰正色跟他说了沈解放说过的话,吴静远也就答应了下来。
“妈,那我跟我二叔说一声。”
吴仲夏听说沈解放的话,对沈解放十分欣赏,一口答应了下来。
就按照他发给其他人的市场价给沈解放发货。
沈解放在京市,京市的人口基数大,到底是四九城,那吃货的能力那可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
就是沪市跟京市比起来都稍逊一筹。
沈解放赚了钱,一个月不到他就已经有了想要自己建个厂子搞电子产品的想法。
他身边的大学生多,脑子转得快。
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出来,就是京市那边想要将这些手续跑下来有些难。
沈如兰这边倒是已经全部跑下来了。
沈解放也没气馁:“妈,那沪市就先弄着,等京市的手续办下来,我们就两边一起弄。”
京市人才多,沈解放给沈如兰推荐了一大批的人。
沈如兰就给沈解放建议:“解放,人才也是资本,我觉得你可以成立一家人才公司,专门为各地供应各种人才。”
沈解放刚开始还觉得这个想法有点超前了,后边沈如兰给他简单的说了下操作模式,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说干就干。
这个时候的人都求稳定,可是也有不少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想每个月就挣那几十块的死工资,只要钱给到位,自然是有人愿意放弃稳定的工作,这些人就是他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