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边装头疼,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着皇帝的反应。
果然,皇帝的注意力,被太后的举动吸引了过来,他立刻关切地问道:“母后,您怎么了?要不要叫太医来看看?”
太后见皇帝上钩了立刻开口。
“不必了,哀家这老毛病了,休息一下就好。不过,这老太医,你还是随哀家一同进宫吧。哀家如今年纪大了,这头疼的毛病愈发频繁,实在是离不开他啊!”
老太医自然不是愚笨之人,他一听太后这话,立刻明白了太后的意图。太后这是要带他一起,离开这个是非的地方!他感激地看了太后一眼,然后赶忙迈步走到太后身边。
至于太后为何要带老太医一同离开,其实原因很简单。
太后心里清楚,如果她不把老太医带走,以皇帝现在的态度来看,老太医恐怕今天就难以活命了。
毕竟,皇帝显然是想要将,这件事情彻底压下去,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无疑就是将所有知晓内情的人都灭口。
皇帝听到太后所言,原本还在沉思的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直视太后。
太后自然也察觉到了皇帝的注视,但她并未像往常那样躲闪,而是毫不退缩地迎上了皇帝的视线,眼中透露出一种坚决,和毫不妥协的意味,仿佛在向皇帝宣告,她绝不会轻易放弃。
一时间,宫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皇帝和太后就这样对视着,谁也没有先开口打破僵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宫殿里除了偶尔传来的轻微呼吸声,再无其他声响,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终于,在经过了漫长的一盏茶时间后,皇帝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看在太后的面子上,老太医,母亲你可以带走。”
皇帝说完这话,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你身边的人,必须留下来。”
太后听了皇帝的话,心中已然明白皇帝这是在让步,同意放过老太医一命。
然而,对于皇帝要求留下,自己身边的人,太后却无法接受。
太后身边的嬷嬷,可是她的心腹之人,跟随她已有二三十年之久,两人之间的感情非比寻常。
其他人太后或许可以任由皇帝处置,但嬷嬷,她绝对不能舍弃。
于是乎,太后没有丝毫迟疑,果断地直接发话,毫不避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陛下,我身边的嬷嬷,可是一直陪伴在哀家身旁,历经风雨数十载,对哀家而言,她就如同至亲一般重要。如今,哀家实在难以割舍,实在无法将她抛下。因此,恳请陛下高抬贵手,开开恩,允许嬷嬷随哀家一同离开。”
皇帝听完太后这话,并没有开口接话,只是静静看着皇帝。
太后见此稍稍停顿了一下,见皇帝没有开口的想法,便又接着说道。
至于哀家身边的人,她们的生死去留,皆由皇帝陛下您定夺。但这位嬷嬷却与众不同,她已侍奉哀家长达二三十年之久,可谓是忠心耿耿。所以,哀家在此恳请陛下看在哀家的薄面上,放她一条生路吧。哀家可以向陛下您郑重承诺,今日所发生之事,她绝对会守口如瓶,绝不泄露半句。”
言罢,太后还特意给了,身旁的老太医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表态。
老太医见状,心中顿时明白过来,他不敢怠慢,连忙战战兢兢地跪地叩头,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 。
“老臣,也定会将此事深埋心底,绝无半点泄露之意。”
皇帝听了太后和老太医的这番话,沉默片刻,目光缓缓扫过,正搀扶着太后的嬷嬷,最终还是决定给太后一个面子,不再追究此事。
“即是如此,那儿子就全听母后的。”皇帝面无表情地说道,似乎对太后的决定并没有太多的异议。
太后见状,心中稍安,微笑着说道:“多谢陛下了,哀家有些累了,就先回宫了。”说完,她缓缓站起身来,由身旁的嬷嬷搀扶着,准备离开。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然后说道:“母亲慢走,儿子这里还有事情要处理,就不送母后了。”他的语气平静,没有丝毫挽留之意。
太后听到皇帝这话,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在嬷嬷的陪同下,缓缓走出了大殿。
皇帝见太后已经离开,这才将目光转向了太子。他的眼神冷漠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太子的内心。
“太子,你就没什么要跟我说的吗?”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压迫感。
太子听到皇帝的问话,心中猛地一紧,他立刻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与皇帝对视。
“儿臣有罪……”太子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儿臣当时身体确实不舒服,儿臣也是第一次中蜂蛊,所以儿臣才会误以为,是儿臣体内的蜂蛊发作了。当时儿臣确实吐血了,不信你问儿臣屋子里的这些人。”太子边说边用手,指了指站在一旁的侍从和宫女们。
站在一旁的皇后,眼见皇帝并未开口说话,心中不禁一紧,但她很快便定下神来,毫不犹豫地,跟着太子一同跪了下去。
“是臣妾教导无方,还请陛下看在臣妾的薄面上,饶恕太子这一次吧。”
皇后的声音略带颤抖,言辞恳切,仿佛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自身。
话音未落,皇后缓缓抬起那对泪眼婆娑的眼眸,直直地望向皇帝。那眼中的泪光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显得楚楚可怜,令人心生怜悯。
皇帝凝视着眼前的皇后,本欲发作的怒火,竟在这一瞬间,被她那凄楚的模样,给扑灭了大半。
他的心头一阵发软,原本严厉的目光也渐渐柔和了下来。
皇后见状,心知皇帝的火气,已消去不少,于是赶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陛下,太子年纪尚小,对这些事情的确懵懂无知,还望陛下恕罪。况且,太子如今体内还残留着蜂蛊之毒,身体状况堪忧啊。”
皇帝听着皇后的这番话,心中的怒意又消散了几分。他看着皇后,又看了看仍跪在地上的太子,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道:“罢了,太子起来吧。”
太子闻听此言,如蒙大赦,连忙从地上站起。他感激地看了一眼皇后,然后又望向皇帝,眼神中充满了愧疚与不安。
皇帝见状,轻叹一声,迈步走向跪着的皇后。他伸出手,轻柔地将皇后扶起,柔声说道:“皇后,莫要再跪了,快快起身吧。”
皇后见到陛下来扶自己,心中略感惊讶,但她很快就反应过来,脸上露出微笑,顺从地顺着陛下的手站了起来。
皇帝看着皇后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然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皇后,你留在这里,照顾好太子,朕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就不在此多做停留了。”
皇后听到皇帝的话,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因为她早已习惯了,皇帝的忙碌和离开。她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个礼,轻声说道:“臣妾遵命,陛下放心去吧。”
皇帝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去。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房门的时候,他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坐在一旁椅子上的上官夜。
此时的上官夜,正静静地坐在那里,手中拿着一串佛珠,仿佛在沉思着什么。
皇帝的目光落在上官夜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他轻声对上官夜说道。
“夜儿,你陪父皇出去走走吧。”
喜欢彼岸花与雪莲花
果然,皇帝的注意力,被太后的举动吸引了过来,他立刻关切地问道:“母后,您怎么了?要不要叫太医来看看?”
太后见皇帝上钩了立刻开口。
“不必了,哀家这老毛病了,休息一下就好。不过,这老太医,你还是随哀家一同进宫吧。哀家如今年纪大了,这头疼的毛病愈发频繁,实在是离不开他啊!”
老太医自然不是愚笨之人,他一听太后这话,立刻明白了太后的意图。太后这是要带他一起,离开这个是非的地方!他感激地看了太后一眼,然后赶忙迈步走到太后身边。
至于太后为何要带老太医一同离开,其实原因很简单。
太后心里清楚,如果她不把老太医带走,以皇帝现在的态度来看,老太医恐怕今天就难以活命了。
毕竟,皇帝显然是想要将,这件事情彻底压下去,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无疑就是将所有知晓内情的人都灭口。
皇帝听到太后所言,原本还在沉思的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直视太后。
太后自然也察觉到了皇帝的注视,但她并未像往常那样躲闪,而是毫不退缩地迎上了皇帝的视线,眼中透露出一种坚决,和毫不妥协的意味,仿佛在向皇帝宣告,她绝不会轻易放弃。
一时间,宫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皇帝和太后就这样对视着,谁也没有先开口打破僵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宫殿里除了偶尔传来的轻微呼吸声,再无其他声响,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终于,在经过了漫长的一盏茶时间后,皇帝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看在太后的面子上,老太医,母亲你可以带走。”
皇帝说完这话,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你身边的人,必须留下来。”
太后听了皇帝的话,心中已然明白皇帝这是在让步,同意放过老太医一命。
然而,对于皇帝要求留下,自己身边的人,太后却无法接受。
太后身边的嬷嬷,可是她的心腹之人,跟随她已有二三十年之久,两人之间的感情非比寻常。
其他人太后或许可以任由皇帝处置,但嬷嬷,她绝对不能舍弃。
于是乎,太后没有丝毫迟疑,果断地直接发话,毫不避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陛下,我身边的嬷嬷,可是一直陪伴在哀家身旁,历经风雨数十载,对哀家而言,她就如同至亲一般重要。如今,哀家实在难以割舍,实在无法将她抛下。因此,恳请陛下高抬贵手,开开恩,允许嬷嬷随哀家一同离开。”
皇帝听完太后这话,并没有开口接话,只是静静看着皇帝。
太后见此稍稍停顿了一下,见皇帝没有开口的想法,便又接着说道。
至于哀家身边的人,她们的生死去留,皆由皇帝陛下您定夺。但这位嬷嬷却与众不同,她已侍奉哀家长达二三十年之久,可谓是忠心耿耿。所以,哀家在此恳请陛下看在哀家的薄面上,放她一条生路吧。哀家可以向陛下您郑重承诺,今日所发生之事,她绝对会守口如瓶,绝不泄露半句。”
言罢,太后还特意给了,身旁的老太医一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表态。
老太医见状,心中顿时明白过来,他不敢怠慢,连忙战战兢兢地跪地叩头,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 。
“老臣,也定会将此事深埋心底,绝无半点泄露之意。”
皇帝听了太后和老太医的这番话,沉默片刻,目光缓缓扫过,正搀扶着太后的嬷嬷,最终还是决定给太后一个面子,不再追究此事。
“即是如此,那儿子就全听母后的。”皇帝面无表情地说道,似乎对太后的决定并没有太多的异议。
太后见状,心中稍安,微笑着说道:“多谢陛下了,哀家有些累了,就先回宫了。”说完,她缓缓站起身来,由身旁的嬷嬷搀扶着,准备离开。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然后说道:“母亲慢走,儿子这里还有事情要处理,就不送母后了。”他的语气平静,没有丝毫挽留之意。
太后听到皇帝这话,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在嬷嬷的陪同下,缓缓走出了大殿。
皇帝见太后已经离开,这才将目光转向了太子。他的眼神冷漠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太子的内心。
“太子,你就没什么要跟我说的吗?”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压迫感。
太子听到皇帝的问话,心中猛地一紧,他立刻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与皇帝对视。
“儿臣有罪……”太子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儿臣当时身体确实不舒服,儿臣也是第一次中蜂蛊,所以儿臣才会误以为,是儿臣体内的蜂蛊发作了。当时儿臣确实吐血了,不信你问儿臣屋子里的这些人。”太子边说边用手,指了指站在一旁的侍从和宫女们。
站在一旁的皇后,眼见皇帝并未开口说话,心中不禁一紧,但她很快便定下神来,毫不犹豫地,跟着太子一同跪了下去。
“是臣妾教导无方,还请陛下看在臣妾的薄面上,饶恕太子这一次吧。”
皇后的声音略带颤抖,言辞恳切,仿佛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自身。
话音未落,皇后缓缓抬起那对泪眼婆娑的眼眸,直直地望向皇帝。那眼中的泪光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显得楚楚可怜,令人心生怜悯。
皇帝凝视着眼前的皇后,本欲发作的怒火,竟在这一瞬间,被她那凄楚的模样,给扑灭了大半。
他的心头一阵发软,原本严厉的目光也渐渐柔和了下来。
皇后见状,心知皇帝的火气,已消去不少,于是赶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陛下,太子年纪尚小,对这些事情的确懵懂无知,还望陛下恕罪。况且,太子如今体内还残留着蜂蛊之毒,身体状况堪忧啊。”
皇帝听着皇后的这番话,心中的怒意又消散了几分。他看着皇后,又看了看仍跪在地上的太子,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道:“罢了,太子起来吧。”
太子闻听此言,如蒙大赦,连忙从地上站起。他感激地看了一眼皇后,然后又望向皇帝,眼神中充满了愧疚与不安。
皇帝见状,轻叹一声,迈步走向跪着的皇后。他伸出手,轻柔地将皇后扶起,柔声说道:“皇后,莫要再跪了,快快起身吧。”
皇后见到陛下来扶自己,心中略感惊讶,但她很快就反应过来,脸上露出微笑,顺从地顺着陛下的手站了起来。
皇帝看着皇后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然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皇后,你留在这里,照顾好太子,朕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就不在此多做停留了。”
皇后听到皇帝的话,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因为她早已习惯了,皇帝的忙碌和离开。她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个礼,轻声说道:“臣妾遵命,陛下放心去吧。”
皇帝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去。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房门的时候,他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坐在一旁椅子上的上官夜。
此时的上官夜,正静静地坐在那里,手中拿着一串佛珠,仿佛在沉思着什么。
皇帝的目光落在上官夜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他轻声对上官夜说道。
“夜儿,你陪父皇出去走走吧。”
喜欢彼岸花与雪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