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悄悄捏了捏手心的汗,对姜菀菀轻声道:“总算平安过了一关。方才若不是你沉住气,卢将军又肯出面,今日怕是免不了一场风波。”
姜菀菀微微点头,目光沉静,唇角轻抿,未多言语,只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
忽然,一个小太监脚步匆匆地从宫门外跑来,小心翼翼地凑到太妃耳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太妃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冷哼一声道:“她是谁?让她来的?宫里什么时候轮到外人随意进出,连通报都不通了?”
小太监吓得低着头,偷偷瞄了眼站在一旁的姜菀菀,喉咙发紧,吞吞吐吐地答道:“是……是跟着荣瑶公主进来的。荣瑶公主今早来请安,身边带了她。奴才们……奴才们见是公主带来的人,不敢拦,也不敢多问……”
姜菀菀一听,眸光微微一动,立刻便明白说的是谁。
见太妃面露愠色,目光凌厉,姜菀菀连忙轻声劝道:“娘娘别生气了。此事与荣瑶公主无关,想必她也不清楚莫之瑶的身份。如今我和许家早已没关系,和她之间,更是旧事翻篇,再无恩怨可言。”
太妃却冷笑着摇了摇头。
“恩怨全消?你心善,凡事都往好处想,我可不吃这套。她当年做的事,你以为我真忘了?她如今竟敢踏进这宫门,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她猛地转过头,目光如刀般扫向小太监,冷冷问道:“她现在在干什么?人呢?”
小太监缩了缩脖子,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答道:“回……回娘娘的话,莫……莫神医现在正在几位夫人小姐跟前,推销她带来的……新药。”
“卖东西?”
太妃眉头一皱,脸上满是错愕,“啥叫新东西?宫里什么时候兴起了这等市井之举?一个大夫,不在药堂坐诊,倒跑到花园里兜售药材,成何体统!”
小宫女见主子疑惑,自己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小声说道:“奴婢也不太明白。要不……要不您老亲自去看看?方才奴婢路过时,瞧见莫神医手里拎着好几个稀奇古怪的小盒子,一个个精致得很……”
太妃听得更加迷糊,心中疑虑丛生。
一个神医,不治病救人,却拿着小盒子四处推销?
这到底卖的是药,还是什么妖邪之物?
就在这时,花园那边突然传来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呼。
“哇!这颜色真好看!红得又亮又润,我要一盒!”
“我也要我也要!是免费送的吗?还是得花钱买?”
“算我一个,给我也来一盒!这粉色好温柔啊!”
“哎呀别挤啊,让我看看豆沙色什么样……”
“……”
此起彼伏的声音。
太妃心里越发好奇,再也按捺不住,一甩袖子,转身便道:“走,过去看看!”
她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姜菀菀朝声音最响的地方快步走去。
不多时,两人走到花园中间的空地。
果然看到一大群出身显贵的小姐、夫人们围成一个圆圈。
太妃眉头一皱,心中顿生不悦,迈步就要上前。
只听人群中央,一道清越悦耳的女声正卖力地介绍着:“各位姐姐妹妹都来看看啊!这个叫口红,是我特地从南境采药时研究出来的,一共十二种颜色,有正宫红、妃子粉、豆沙色、奶栗棕……”
“姐妹们,记住,每个人的肤色不一样,当然得选合适的颜色。可不是谁都能随便涂大红的!乱用颜色,不但不显美,反而会显得气色差,显老气。”
“像皮肤白的姑娘,涂点粉色、正红,显得气色更亮,精神也足。可要是肤色偏黄、偏暗的,还非要用正宫大红,那脸色就容易显脏,反倒显得憔悴。”
她一边说,一边从盒中取出一支细细的红管,轻轻旋出一点颜色,展示给众人看。
“得用我专门调的这款奶栗棕,暖调中带着棕红,最衬偏黄肤色,涂上后立刻提亮,显得干净又贵气!”
她说着,从宽大的袖口中缓缓掏出一根精致小巧、形似竹管的物件。
那竹管通体打磨得光滑细腻,色泽淡青。
她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一扭,只听“咔哒”一声轻响。
竹管前端便缓缓探出一支带颜色的小棒。
在场的姑娘们个个瞪大了眼睛。
莫之瑶微微一笑,随即示意身边的丫鬟上前。
丫鬟双手捧着一面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铜镜,恭敬地立在一旁。
莫之瑶接过那支小棒。
当着众人的面,轻抿双唇,手腕轻转,缓缓地在唇上均匀涂抹开来。
不过眨眼的工夫,原本清淡无色的嘴唇便瞬间变得红润鲜亮。
姑娘们见状,纷纷交头接耳,压低了声音议论起来。
“这不是口脂吗?怎么还能做成这等模样?竟能藏在竹管里,一扭就出来,真是稀奇……”
“颜色倒是多得惊人,红色看着倒是顺眼,可那深紫色的……涂上去岂不是跟厉鬼一样,吓人都来不及?”
“还有那明晃晃的黄色……谁家姑娘敢用?光是看着就觉得怪异得很,怕是连门都不敢出。”
“哎,你们瞧见那个叫‘正宫红’的没?名字起得可真大胆……若是让皇后娘娘听见了,会不会觉得是对她的不敬?那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还有那个‘妃子粉’……嘻嘻,该不会是涂了这粉,就能飞上枝头变贵妃吧?”
“瞎说啥呢,这话传出去可要惹麻烦的!一听就不靠谱,莫要胡言乱语。”
大家一边小声嘀咕,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莫之瑶手中那根神秘的“口红”。
可尽管人人心里痒痒,却终究没人敢主动上前索要一试。
这时,殿内忽然传来一声轻咳。
莫之瑶闻声抬头,目光一扫,便落在一位端坐主位的老妇人身上。
虽不知其名,但单看那人气度端庄。
她身着华贵锦袍,袍面绣着云纹鸾凤,熠熠生辉。
头上戴着一支四凤金钗,金丝细琢,凤首高昂。
这等装束,断非常人所能佩戴。
莫之瑶心中立刻了然。
此人必是宫中长辈,极可能是位太妃。
她不敢怠慢,当即收起手中物件,快步上前,屈膝跪地,双手交叠置于身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参见太妃娘娘,妾身莫之瑶,拜见您金安。”
喜欢你要肩祧两房,和离另嫁你哭什么
姜菀菀微微点头,目光沉静,唇角轻抿,未多言语,只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
忽然,一个小太监脚步匆匆地从宫门外跑来,小心翼翼地凑到太妃耳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太妃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冷哼一声道:“她是谁?让她来的?宫里什么时候轮到外人随意进出,连通报都不通了?”
小太监吓得低着头,偷偷瞄了眼站在一旁的姜菀菀,喉咙发紧,吞吞吐吐地答道:“是……是跟着荣瑶公主进来的。荣瑶公主今早来请安,身边带了她。奴才们……奴才们见是公主带来的人,不敢拦,也不敢多问……”
姜菀菀一听,眸光微微一动,立刻便明白说的是谁。
见太妃面露愠色,目光凌厉,姜菀菀连忙轻声劝道:“娘娘别生气了。此事与荣瑶公主无关,想必她也不清楚莫之瑶的身份。如今我和许家早已没关系,和她之间,更是旧事翻篇,再无恩怨可言。”
太妃却冷笑着摇了摇头。
“恩怨全消?你心善,凡事都往好处想,我可不吃这套。她当年做的事,你以为我真忘了?她如今竟敢踏进这宫门,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她猛地转过头,目光如刀般扫向小太监,冷冷问道:“她现在在干什么?人呢?”
小太监缩了缩脖子,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答道:“回……回娘娘的话,莫……莫神医现在正在几位夫人小姐跟前,推销她带来的……新药。”
“卖东西?”
太妃眉头一皱,脸上满是错愕,“啥叫新东西?宫里什么时候兴起了这等市井之举?一个大夫,不在药堂坐诊,倒跑到花园里兜售药材,成何体统!”
小宫女见主子疑惑,自己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小声说道:“奴婢也不太明白。要不……要不您老亲自去看看?方才奴婢路过时,瞧见莫神医手里拎着好几个稀奇古怪的小盒子,一个个精致得很……”
太妃听得更加迷糊,心中疑虑丛生。
一个神医,不治病救人,却拿着小盒子四处推销?
这到底卖的是药,还是什么妖邪之物?
就在这时,花园那边突然传来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呼。
“哇!这颜色真好看!红得又亮又润,我要一盒!”
“我也要我也要!是免费送的吗?还是得花钱买?”
“算我一个,给我也来一盒!这粉色好温柔啊!”
“哎呀别挤啊,让我看看豆沙色什么样……”
“……”
此起彼伏的声音。
太妃心里越发好奇,再也按捺不住,一甩袖子,转身便道:“走,过去看看!”
她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姜菀菀朝声音最响的地方快步走去。
不多时,两人走到花园中间的空地。
果然看到一大群出身显贵的小姐、夫人们围成一个圆圈。
太妃眉头一皱,心中顿生不悦,迈步就要上前。
只听人群中央,一道清越悦耳的女声正卖力地介绍着:“各位姐姐妹妹都来看看啊!这个叫口红,是我特地从南境采药时研究出来的,一共十二种颜色,有正宫红、妃子粉、豆沙色、奶栗棕……”
“姐妹们,记住,每个人的肤色不一样,当然得选合适的颜色。可不是谁都能随便涂大红的!乱用颜色,不但不显美,反而会显得气色差,显老气。”
“像皮肤白的姑娘,涂点粉色、正红,显得气色更亮,精神也足。可要是肤色偏黄、偏暗的,还非要用正宫大红,那脸色就容易显脏,反倒显得憔悴。”
她一边说,一边从盒中取出一支细细的红管,轻轻旋出一点颜色,展示给众人看。
“得用我专门调的这款奶栗棕,暖调中带着棕红,最衬偏黄肤色,涂上后立刻提亮,显得干净又贵气!”
她说着,从宽大的袖口中缓缓掏出一根精致小巧、形似竹管的物件。
那竹管通体打磨得光滑细腻,色泽淡青。
她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一扭,只听“咔哒”一声轻响。
竹管前端便缓缓探出一支带颜色的小棒。
在场的姑娘们个个瞪大了眼睛。
莫之瑶微微一笑,随即示意身边的丫鬟上前。
丫鬟双手捧着一面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铜镜,恭敬地立在一旁。
莫之瑶接过那支小棒。
当着众人的面,轻抿双唇,手腕轻转,缓缓地在唇上均匀涂抹开来。
不过眨眼的工夫,原本清淡无色的嘴唇便瞬间变得红润鲜亮。
姑娘们见状,纷纷交头接耳,压低了声音议论起来。
“这不是口脂吗?怎么还能做成这等模样?竟能藏在竹管里,一扭就出来,真是稀奇……”
“颜色倒是多得惊人,红色看着倒是顺眼,可那深紫色的……涂上去岂不是跟厉鬼一样,吓人都来不及?”
“还有那明晃晃的黄色……谁家姑娘敢用?光是看着就觉得怪异得很,怕是连门都不敢出。”
“哎,你们瞧见那个叫‘正宫红’的没?名字起得可真大胆……若是让皇后娘娘听见了,会不会觉得是对她的不敬?那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还有那个‘妃子粉’……嘻嘻,该不会是涂了这粉,就能飞上枝头变贵妃吧?”
“瞎说啥呢,这话传出去可要惹麻烦的!一听就不靠谱,莫要胡言乱语。”
大家一边小声嘀咕,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莫之瑶手中那根神秘的“口红”。
可尽管人人心里痒痒,却终究没人敢主动上前索要一试。
这时,殿内忽然传来一声轻咳。
莫之瑶闻声抬头,目光一扫,便落在一位端坐主位的老妇人身上。
虽不知其名,但单看那人气度端庄。
她身着华贵锦袍,袍面绣着云纹鸾凤,熠熠生辉。
头上戴着一支四凤金钗,金丝细琢,凤首高昂。
这等装束,断非常人所能佩戴。
莫之瑶心中立刻了然。
此人必是宫中长辈,极可能是位太妃。
她不敢怠慢,当即收起手中物件,快步上前,屈膝跪地,双手交叠置于身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参见太妃娘娘,妾身莫之瑶,拜见您金安。”
喜欢你要肩祧两房,和离另嫁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