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朝臣募捐-《重生大明1635》

  将朝堂大员落实,已接近午时,四件事当中,还有半件未处理。

  广场上绝大部分人,仿佛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神情有些恍惚。

  崇祯却并不心急,好戏还在后头呢,望向新内阁班中:

  “五位阁臣尚缺其二,三位爱卿今日接任,然上届内阁事务尚未办妥,朕只得有劳卿等!”

  说完摆出一副苦瓜脸。

  毕自严一愣,显然是尚剩的赈灾银一事,他数日来萌生了很多法子,然远水解不了近渴,暂也无计可施。

  孙承宗假装不知,出班道:

  “敢问陛下,是何种事务?”

  “自然乃百万赈灾银,前任内阁毫无办法,朕甚是心忧,唉......”

  “臣......”

  老孙陷入沉思,其实心中在暗笑,皇帝演戏可真像,前几日就给他说过要唱双簧。

  假装沉吟几息,作揖道:

  “臣倒有一方法,不知是否妥当。”

  “有何不妥,国之大事,爱卿快快道来!”

  “遵旨!”

  孙承宗轻咳一声:

  “陛下,数年来朝廷不是加派就是征饷,天下用度都落在平民身上,然百姓吃过几顿饱饭?为何单单他等有责任撑起天下?

  而我等食君之禄享受优待之辈,却未出毫厘,天下兴亡,我等岂可无动于衷!”

  崇祯假装未听懂:

  “爱卿所指何意?”

  “当然是朝堂诸公有钱出钱,以助朝廷粮饷!”

  全场哗然一片!

  苟日的孙承宗,刚刚上任就叫纳捐,老子驲你祖宗十九代!

  崇祯假装一愣,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国库已经见底,然距夏税尚早,赈灾银乃燃眉之急,就依孙爱卿所言,朝堂诸公有钱出钱无钱出力,诸位看着办!”

  什么?皇帝竟然同意?太失帝王威严了吧?老子俸禄那么低,皇帝不知道吗?

  老子地窖里的银子,都是凭本事挣的,凭啥资助蝼蚁!

  广场上一阵闹哄哄。

  “肃静!肃静!”

  鸿胪寺官员奔走于御道,高声维持堂上纪律,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

  过了些许,毕自严出班:

  “启禀陛下,首辅大人所言极是!微臣家中并不富裕,臣愿捐出积蓄100两,微尽绵薄之力!”

  崇祯点了一下头。

  很好,老毕懂节奏,有人主动站出来就好办。

  大多数朝臣,心里极度不爽,入你毕自严老姆!站着说话不腰疼,钱可是老子的命!

  这时候恂重重咳嗽一声,走到毕自严身旁,朝平台施礼:

  “启奏陛下,食君之禄,为君父分忧乃臣子本分,孟圣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臣家中虽谈不上大富大贵,然比食不果腹之百姓,优越若干,臣愿捐出积蓄1000两,以心系苍生!”

  “启奏陛下,臣愿捐80两,助国库一臂之力!”

  孙传庭接着出班。

  “臣愿助饷3000两!”文震孟作揖。

  “臣愿捐出积蓄5两!”钱龙锡高声响应。

  “臣助饷20两!”许誉卿随后跟上。

  “臣愿捐银30两!”李若链高呼。

  很好嘛,这些人刚才不是官复原职,就是升官褒奖,得撑撑场子。

  其他不说,毕自严不算富裕,钱龙锡许誉卿李若链更没钱,可能已是仅有身家。

  向几人递去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

  “臣于高阳老宅,尚有些许田产祖业,臣愿捐出七成家产5000两,为君父分忧!”

  孙承宗大义凛然地说道。

  “臣愿捐银4000两,然臣京师府上现银不足,待近日变卖字画,凑齐银两再行捐出!”

  刘宗周出班道。

  崇祯很满意。

  刘宗周算是有钱人,不过产业都在浙江,他说的这番话想必不假。

  “很好,诸位爱卿慷慨解囊,朕心甚慰,王承恩!”

  “奴婢在!”

  “着笔墨记录,以便统计数目!”

  “遵旨!”

  “臣资助50两!”

  “臣出150两!”

  “臣出3两!”

  “......”

  随后约莫一刻钟,站出一两百人。

  数量几两到几百两不等,之后再无人出班,全场陷入死一般沉寂。

  接过王承恩那两三页纸,崇祯一目数行。

  默算了下,也就三万两左右,孙承宗几个还占据大头。

  广场上这么多人,文官才出来一两百,简直可恶,这群屁股决定脑袋的站队派,往后再慢慢收拾。

  至于富得流油的勋贵,更别提了,一个都没有,锤子得很!

  历史上原主几次劝捐,大家都喊穷,结果全留给了李小哥,自己还被整死个皇子,想想都令人胆寒。

  如今提前几年提出纳捐,仍与原有轨迹惊人雷同,实在可悲!

  原主心不够黑,方法也没对,哪里搞得到钱。

  望向勋贵一侧,见到皇帝目光扫来,大部分都躲躲闪闪。

  这时巩永固上前作揖:

  “启禀陛下,臣愿助饷15万两,以尽绵薄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啧啧,广场上嗡嗡声骤起。

  驸马可真有钱啊,装啥大方,肯定脑袋被驴卵子给挤了。

  “驸马如此慷慨,不担心与公主用度?”

  “回陛下,臣尚有祖业,15万两并无妨碍!”

  “很好,勋戚饱受皇恩,驸马实乃朕之好妹夫,王承恩,记下来!”

  “遵旨!”

  昨日点拨巩永固一二,还真没想到他捐这么多,挥手示意他回班,勋贵们大多埋着头。

  很多人心中,已将巩永固十八代祖宗,通通问候了一遍。

  “臣愿助银3万两!”

  新乐伯刘效祖站了出来,步履有些蹒跚,尽显老态龙钟。

  崇祯向他点头,这个亲舅舅,为人正直,家底应该不多,已经非常大方了。

  没有一定家风,还真教不出刘文炳、刘文耀之类的刚烈表兄弟,殊不知就是这句话,还真会给他们带来福音。

  场上再度陷入寂静,指望勋贵主动,估计已不太可能。

  那老子就点名,看你苟日的怎么躲!

  “成国公!”

  朱纯成心中咯噔,极不情愿出班:

  “臣在!”

  “朕让诸臣看着办,尔等就真一边看着吗?”

  朱纯成大脑嗡嗡作响,没想到皇帝要点他名,心头有点发虚:

  “启......启禀陛下,陛下让有钱出钱,有......有力出力,臣任职五军都督府,便为圣上所言,乃有力出力也。”

  “哈哈哈......”

  崇祯差点喷饭,这家伙是来说相声的吗?

  怪不得连李自成都看不起他,简直比无耻还要无耻!

  喜欢重生大明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