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甄氏佳人-《三国之匡扶天下》

  辛禄的头很快呈了上来,跪伏一地的辛氏家眷不由得发出低低的抽泣声。

  王匡召来了朝歌县令。

  一位蓄着长须的中年文士,名为郭轩。

  “下官郭轩拜见府君。”郭轩拱手行礼,倒是不卑不亢。

  王匡点点头,道:“此间阻碍,本太守已为你拔除。垦荒、屯田等政令务必贯行,再有阻碍,你可斟酌行事。”

  “下官遵命。”

  “对了,此辛氏之长已死,辛氏无主。你可有人选推荐?”王匡指了指放在一旁的辛禄首级,问道。

  郭轩扫了一眼血淋淋的人头,不禁心中一颤,深呼吸几口气镇定下来,思索一番,拱手道:“辛氏有一人名为辛兴,向来与官府亲近,也支持郡府中的诸多政策,或可担当此任。”

  “既如此,就他吧。”王匡点点头,“你要将此中厉害与他讲清楚,不可在走辛禄的覆辙。”

  “下官明白。”

  …………

  王匡在辛氏抄出三千金,六千万钱,粮草五万石。

  其中五成送回河内应急,一成留在朝歌县衙为用,一成分给银枪轻骑,一成换成粮食分给朝歌百姓。

  一切处理妥当,王匡、赵云领着五百银枪轻骑直奔荡阴县而去。

  此时的荡阴县中,甄氏和张氏都已自己的渠道得到了太守亲率兵马进发荡阴的消息。

  甄氏。

  一群中年人围坐在一起,愁容惨淡。

  “哼!我甄氏好好的生意人,非要去耕什么田!是行商挣得还不够多吗?”一名方脸的大汉不满地嚷嚷。

  目光扫过坐在正位的一个消瘦中年人,毫不掩饰的怪罪和讥讽。

  消瘦中年人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

  这时候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人开口道:“这时候说这个有什么用?当时西郊那片地是我们都同意的,这四年来的收成也不小,好处都没少拿,这时候就不要说这种没用的气话了。”

  “诸位,辛氏的下场摆在那里,银枪轻骑的威名不是我甄氏能抵抗得了的。”又一个人道。

  “唉~大小姐早就前来劝说过我等,只可惜我等一时被猪油蒙了心,辜负了大小姐一番好心。”

  说到这里,气氛一窒。

  “如今大小姐还在荡阴,不若把她请来?”

  “她?一介女流,请她来有什么用?”

  一人皱眉不愿道。

  “一介女流又如何?大小姐天资聪颖,主家许多决定都有大小姐的建议在里面,她的智慧又岂是你能比得上的?若是大小姐是男儿身,我看甄氏就该大小姐来继承家主之位!”

  “你!荒谬至极……”

  “诸位,觉得如何?”

  在场之人相互对视一番,纷纷点了点头。

  “派人去请大小姐吧!”

  出门寻人的家仆很快回来复命,原来是出门不久就遇见了回府的大小姐。

  众人站起身来,迎到门口。

  一道俏丽的身影出现,曼妙的身姿,绝美的面庞,这就是他们口中的大小姐。

  “甄姜,见过各位叔父。”盈盈一拜,佳人柔声开口。

  确是无极甄氏甄逸的大女儿,甄姜。

  即使眼前的人儿是自己的侄女儿,几个甄氏掌事人也忍不住多看几眼。

  确实是个美女,只可惜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年过二十还未出嫁。

  “大小姐,外面风大,快入房内在叙。”消瘦的中年人上前一步道。

  “是。”甄姜微微一礼,莲步轻移,步入房中。

  甄姜美眸扫视一圈,檀口轻开,声音虽然轻柔,确实带着一丝命令夹杂其中:“叔父,辛氏的事情我已知晓。当前之要务,是平息王府君的怒火,保存住诸位叔父的身家性命。”

  “姜儿,你自幼聪慧,快请说说你的主意吧,叔父几人全靠你了。”

  中年人面露愧疚之色,苦笑道。

  甄姜点点头,没有提及前番劝阻不听之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备好赔款,侄女建议拿出荡阴甄氏五成家资。”

  “五成?还不如要了我的命!”

  甄姜话音未落,那个方脸大汉就急不可待的出声讥讽。

  美眸冷冷扫过去,清冷开口道:“四叔父不愿舍得身外之物,那就不出这份赔款,拿你的好大头颅去代替吧!”

  “你!”

  “闭嘴!老四,你再打岔,就自己带着你一家老小逃命去吧。”

  很快有人怼了一句,老四愤愤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如今王府君挟重惩辛氏之威,甄氏不低头放血,哪里还能保住此处根基?

  “第二,速速派人去请鲍县令,就说我甄氏所占田地如数归还,并且在赔偿百万钱。”

  “第三,联系张氏,出荡阴十里跪迎王府君,求罪。”

  “最后,甄姜愿先行出城迎接王府君,为我甄氏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