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拜访-《三国之匡扶天下》

  书房中的气氛有些压抑。

  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董卓进京背后似乎还有秘密。

  但是没有人敢问。

  袁绍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心中有了把握。

  “董卓进京,会不会引起祸乱,还得看其行为。

  若是他胆敢行逾矩之事,我袁绍必定不放过他。

  诸君放心。”

  随着袁绍自信且宽宏的声音响起,众人也松口气,气氛渐渐融洽。

  这次小会的目标已经达成:

  暂不对董卓发难。

  众人纷纷拜别离开司隶校尉府。

  王匡走出府门,心中挣扎不宁,叹了口气,向袁绍家仆道:“劳烦转述袁大人,若有差遣,王匡必定跟随。”

  仆人躬身拱手称是,转身汇报去了。

  王匡看了看暗淡无星的夜空,眼神锐利又空洞。

  上了袁家的船,才好结交袁家的人。

  四下看了看,寻了一个方向,往王允府上而去。

  王允作为河南尹,也赶来洛阳拜见还宫的皇帝陛下。

  此时正在他洛阳的别院之中。

  “小侄拜见叔父。”叔侄相见,王匡先行拜倒。

  “贤侄请起,我听闻你救驾有功,已经被升为中郎将,真是可喜可贺啊。”王允自然刚到洛阳,但是洛阳发生的大小事他却都是知晓一二。

  “不瞒叔父,这中郎将不过是袁氏拿来收买我的罢了。

  我如今已经向其明确表态加入袁氏势力,以后就要被打上袁氏门生的标签了。”

  王匡道。

  “嗯,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袁氏权倾天下,所缺者不过是兵权罢了。

  我观察袁氏袁绍、袁术,如今手中都有一定兵权,再加上你手中力量,已经有了三四千人马。

  若是朝中真的生变,他们恐怕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庞大的势力,必定会割据一方,甚至改天换地也未可知。”

  听到王允所言,王匡不由得感叹。

  自己所依仗的不过是后世所知之历史,还有在后世官场上的几年经验罢了。

  没想到这位古人,已经看到了未来天下的走向,实乃大智慧之人。

  古人之智不可小觑啊。

  “叔父竟能看见将来形势,小侄佩服。”王匡由衷的赞叹。

  “这哪里值得佩服,这袁氏早有争天下之心,只不过是尚未遇到时机。

  朝野上下官员多是袁氏门生?不过是那些世家提前站队罢了。

  若是袁氏成功,他们就是从龙之臣,若是失败,不过损失几个子弟罢了。

  天下世族,无一不是算计绝伦之辈。”

  王允自嘲一笑,谈起自己的看法。

  王匡闻言,默默点头。

  “叔父,董卓进京洛阳必乱,我也准备随时回泰山老家积蓄力量,到时候不能来拜见了。”

  “你且做大事,朝中我自会帮扶。

  我有三个儿子,不必袒护他们,只拜托你多多历练他们。

  乱世将至,没有本事到哪里都活不下去的。”

  听着王允的叮嘱,王匡默默点头。

  叔侄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王匡起身告辞离开。

  本来还想去拜见一下自己的妹夫胡母班,但是困意缠身没有精力再去拜访,只好作罢,回府休息。

  这一觉睡了个天昏地暗,亘古绵长。

  梦里,他手刃恶魔,却被公卿大臣孤立,背后闪出一把短刀,插进他的心脏。

  数次惊醒,却在困意中沉沉睡去。

  次日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

  在仆人的服侍下,洗漱一番,继续拜访之路。

  胡母班,光禄大夫。

  王匡妹妹王翡之夫君。

  “不知兄长来访,有失远迎。”

  不多时,王匡就见到了胡母班。

  胡母班身高七尺,身形消瘦,不过他剑眉星目,一身正气,给人一种在鞘宝剑的感觉。

  “妹夫,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对董卓入城你怎么看?”

  王匡也不拿胡母班当外人,直截了当道。

  “兄长,这董卓在先帝时已经是前将军,并州牧了。

  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很大,且其麾下兵马雄壮,将士勇猛,如今的洛阳城算是已经在其掌握之中。

  我料他必生不良之心。”

  胡母班是八厨之一,早早入朝为官,如今是比两千石的光禄大夫,在官场摸爬滚打十几年,自然老练非常。

  “妹夫高见,我也猜测董卓欲行不轨之事,故特来与妹夫商议。”王匡见胡母班心中明亮,再次感叹古人智慧不可轻视。

  “兄长,你如今是中郎将,手中握有兵马,又是在袁氏府上常客,不知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胡母班自是知道王匡此行是为了他好,毕竟有他夫人王翡这层关系在,所以他对王匡还是信任的。

  “此地将生动乱,不易家眷久居。不如让妹夫府上老少亲族回泰山祭祖如何?”王匡见胡母班的态度不错,用手指点了点桌子笑道。

  胡母班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翡儿也有几年不曾回家探亲,正好可以回乡散心。”

  “如此最好。”王匡道。

  这时,一道倩影推门而入,正是王匡的亲妹妹王翡。

  “兄长!玉儿想你了。”王翡今年二十五岁,却已经和王匡数年没有见过面了。

  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庞,王匡心中五味杂陈。

  “我也想妹妹了。此行,你随我回钜平吧,家中老人也很想你。”王匡扶起妹妹,温和道。

  “夫君,此事?”王翡心中一喜,连忙看向胡母班问道。

  她不需要知道男人之间讨论的大事,她也不想知道,她只想早日回到儿时居住的家乡看看。

  “夫人一直随我宦居外地,多年未回泰山,正好可以回家看看。”胡母班笑着点了点头。

  “多谢夫君!”王翡开心的笑了起来,竟然大胆了一把抱住了胡母班。

  胡母班一愣,也抱住了王翡开心的笑了起来。

  王匡看着这一幕,心中也很欣慰。

  约定好次日寅时南门十里汇合后,王匡就起身告辞。

  胡母班和王翡两人将王匡送到府门后,也依依不舍的拜别。

  王匡安抚妹妹不必伤感,只是要准备好行囊即可,明日自会相见。

  回到自家府上,王匡乘上一辆马车,直奔城外鲍信驻地而去。

  鲍信此时心中也有些后悔,怎么就忘记了那狗贼董卓还是袁氏门生呢?

  只是自己已经“愤然离席”,也不好意思抹下脸来再回去。

  也许自己的仕途就这样断了,或许是天意如此。

  就在鲍信忧心自馁之时候,军帐外传来“中郎将来访”之类的通报声。

  此时,侍卫已将王匡领到了军帐之前。

  王匡看着连忙出帐迎接的鲍信,笑呵呵道。

  “允诚,王匡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