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斜切进办公室,顾逸尘指尖落在键盘上,最后一个句点敲下。邮件发送成功,主题栏那三个字——“建议书”——静静躺在收件箱顶部。他没起身,反而将屏幕缓缓合拢,目光落在桌角的浅灰布面文件夹上。折痕还在,像是某种无声的签名。
他拉开抽屉,取出那支钢笔。笔身微凉,水晶贴着指腹,仿佛还带着她的体温。他没再看便签,但那句“不是你要赢,而是我们不想输”却在脑子里反复回响,像一句咒语,又像一束光。
半小时后,会议室。
投影屏亮起,首页不是数据,不是图表,而是一行手写体字:“你从未输在反应,只暂困于视角。”底下没有署名,但所有人都安静了。
“这是谁写的?”有人低声问。
顾逸尘站在前方,语气平静:“一个比我们更早看清战场的人。”
他调出星链x1的用户留存曲线,第七日断崖式下滑的红线下方,是自家产品稳定爬升的蓝线。“他们靠资本烧出热度,我们靠技术沉淀口碑。”他顿了顿,“我不打算降价,也不搞补贴战。从今天起,研发部优先推进‘深维’遗留技术的整合,三个月内,我要看到新原型。”
“可市场已经被抢走了。”技术总监皱眉,“等我们做完,黄花菜都凉了。”
“那就抢回来。”顾逸尘声音不高,却像钉子一样扎进空气,“他们卖的是热闹,我们卖的是安心。用户迟早会发现,花哨的功能撑不了生活。”
会议结束前,他补充了一句:“这次不追流量,我们建地基。”
——
午休时间,洛倾颜坐在茶水间角落,手里捏着一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她轻轻转了转笔帽,水晶微光一闪,顾逸尘的情绪标签浮现:专注·89%,坚定·76%,焦虑·18%。比昨天稳多了。
她松了口气,低头打开手机,点开助理小陈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一张会议室白板照片,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技术纵深”“迭代周期”“用户体验闭环”……她嘴角微微翘起。
没过几分钟,她匿名给小陈发了条消息:“有份《用户深度体验周期研究报告》,要不要?”
对方秒回:“姐,你怎么知道我们正缺这个?”
“猜的。”她笑着打字,“记得提醒他,别光盯着功能升级,用户的情感连接才是长期黏性的关键。”
发完,她把钢笔收进包里,起身时碰倒了茶杯。纸巾吸走水渍后,杯底留下一圈淡淡的茉莉花瓣印,像一枚小小的勋章。
——
三周后,新产品原型内部测试通过。
发布会当天,会场外已有媒体架起长枪短炮。顾逸尘站在后台,西装笔挺,神情沉稳。研发主管凑过来低语:“刚监测到,星链那边发了通稿,说我们‘概念抄袭’‘数据造假’,正在组织水军刷热搜。”
顾逸尘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走上台时,他直接打开ppt,第一页是时间线对比图:星链x1发布于三个月前,而他们“深维重构计划”的立项文件,时间戳早了整整四个月。第二页是测试数据,第三页是用户盲测反馈。
“我们不回应谣言。”他说,“我们只展示事实。”
台下掌声渐起。有人举手提问:“这次反超,最关键的战略转折点是什么?”
顾逸尘沉默两秒,目光似乎穿透镜头,落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声音低了些,“真正的竞争,不是跑得比别人快,而是走得比别人深。”他顿了顿,“她没出现在任何会议里,但这场胜利,有她一半。”
台下记者飞快记录,有人追问:“能透露这位朋友是谁吗?”
他没回答,只是笑了笑,走下台时,右手习惯性地摸了摸西装内袋——那支钢笔,正安静地躺在那里。
——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如织。
顾逸尘回到办公室,助理早已下班。他脱下西装,搭在椅背上,解开领带,却没坐下。他拉开抽屉,再次取出那支钢笔,指尖摩挲着笔身的纹路。水晶在灯光下泛着柔光,像是回应某种隐秘的共鸣。
他拿起手机,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
铃声响到第三声,被接起。
“文件夹我留着了。”他说。
电话那头静了一瞬,随即传来她轻快的声音:“哦?那挺好的,我还怕你随手扔了。”
“下次,”他顿了顿,“别只写结尾。”
她笑了,笑声像风吹过风铃:“下次?下次我陪你写全过程。”
他没再说话,只是握着手机,站在窗前。楼下车辆川流不息,霓虹映在玻璃上,模糊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电话挂断前,她忽然说:“对了,你今天开完会,情绪值飙到91%了,开心吗?”
他一怔:“你怎么……”
“猜的。”她又笑,“直觉准,总能碰对。”
他望着窗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手指无意识地转动钢笔,水晶微光一闪,映在他眼底,像一颗落进深海的星。
他正要开口,手机突然震动。
是财务部发来的紧急简报:星链科技融资受阻,投资人撤资,市场传闻其现金流断裂。
他盯着屏幕,片刻后轻声说:“他们撑不住了。”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秒,然后她问:“你现在想做什么?”
他望着桌上那份浅灰色的文件夹,答:“想见你。”
“那就来啊。”她说,“楼下便利店新到了你爱吃的黑巧,我帮你占着。”
他抓起外套,快步走向电梯。
走廊灯光一盏盏亮起,映在他笔挺的身影上。钢笔还在掌心,水晶微微发烫,仿佛预知了什么。
他按下电梯按钮,门即将合拢时,一只手伸了进来。
他抬头,看见她站在外面,手里拎着一袋零食,眼睛亮亮的。
“这么巧?”她笑。
他没说话,只是让开一步,侧身迎她进来。
电梯缓缓下行,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之间。她低头看着他手中的钢笔,忽然伸手轻轻碰了碰水晶。
“它今天,特别亮。”
他拉开抽屉,取出那支钢笔。笔身微凉,水晶贴着指腹,仿佛还带着她的体温。他没再看便签,但那句“不是你要赢,而是我们不想输”却在脑子里反复回响,像一句咒语,又像一束光。
半小时后,会议室。
投影屏亮起,首页不是数据,不是图表,而是一行手写体字:“你从未输在反应,只暂困于视角。”底下没有署名,但所有人都安静了。
“这是谁写的?”有人低声问。
顾逸尘站在前方,语气平静:“一个比我们更早看清战场的人。”
他调出星链x1的用户留存曲线,第七日断崖式下滑的红线下方,是自家产品稳定爬升的蓝线。“他们靠资本烧出热度,我们靠技术沉淀口碑。”他顿了顿,“我不打算降价,也不搞补贴战。从今天起,研发部优先推进‘深维’遗留技术的整合,三个月内,我要看到新原型。”
“可市场已经被抢走了。”技术总监皱眉,“等我们做完,黄花菜都凉了。”
“那就抢回来。”顾逸尘声音不高,却像钉子一样扎进空气,“他们卖的是热闹,我们卖的是安心。用户迟早会发现,花哨的功能撑不了生活。”
会议结束前,他补充了一句:“这次不追流量,我们建地基。”
——
午休时间,洛倾颜坐在茶水间角落,手里捏着一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她轻轻转了转笔帽,水晶微光一闪,顾逸尘的情绪标签浮现:专注·89%,坚定·76%,焦虑·18%。比昨天稳多了。
她松了口气,低头打开手机,点开助理小陈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一张会议室白板照片,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技术纵深”“迭代周期”“用户体验闭环”……她嘴角微微翘起。
没过几分钟,她匿名给小陈发了条消息:“有份《用户深度体验周期研究报告》,要不要?”
对方秒回:“姐,你怎么知道我们正缺这个?”
“猜的。”她笑着打字,“记得提醒他,别光盯着功能升级,用户的情感连接才是长期黏性的关键。”
发完,她把钢笔收进包里,起身时碰倒了茶杯。纸巾吸走水渍后,杯底留下一圈淡淡的茉莉花瓣印,像一枚小小的勋章。
——
三周后,新产品原型内部测试通过。
发布会当天,会场外已有媒体架起长枪短炮。顾逸尘站在后台,西装笔挺,神情沉稳。研发主管凑过来低语:“刚监测到,星链那边发了通稿,说我们‘概念抄袭’‘数据造假’,正在组织水军刷热搜。”
顾逸尘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走上台时,他直接打开ppt,第一页是时间线对比图:星链x1发布于三个月前,而他们“深维重构计划”的立项文件,时间戳早了整整四个月。第二页是测试数据,第三页是用户盲测反馈。
“我们不回应谣言。”他说,“我们只展示事实。”
台下掌声渐起。有人举手提问:“这次反超,最关键的战略转折点是什么?”
顾逸尘沉默两秒,目光似乎穿透镜头,落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声音低了些,“真正的竞争,不是跑得比别人快,而是走得比别人深。”他顿了顿,“她没出现在任何会议里,但这场胜利,有她一半。”
台下记者飞快记录,有人追问:“能透露这位朋友是谁吗?”
他没回答,只是笑了笑,走下台时,右手习惯性地摸了摸西装内袋——那支钢笔,正安静地躺在那里。
——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如织。
顾逸尘回到办公室,助理早已下班。他脱下西装,搭在椅背上,解开领带,却没坐下。他拉开抽屉,再次取出那支钢笔,指尖摩挲着笔身的纹路。水晶在灯光下泛着柔光,像是回应某种隐秘的共鸣。
他拿起手机,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
铃声响到第三声,被接起。
“文件夹我留着了。”他说。
电话那头静了一瞬,随即传来她轻快的声音:“哦?那挺好的,我还怕你随手扔了。”
“下次,”他顿了顿,“别只写结尾。”
她笑了,笑声像风吹过风铃:“下次?下次我陪你写全过程。”
他没再说话,只是握着手机,站在窗前。楼下车辆川流不息,霓虹映在玻璃上,模糊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电话挂断前,她忽然说:“对了,你今天开完会,情绪值飙到91%了,开心吗?”
他一怔:“你怎么……”
“猜的。”她又笑,“直觉准,总能碰对。”
他望着窗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手指无意识地转动钢笔,水晶微光一闪,映在他眼底,像一颗落进深海的星。
他正要开口,手机突然震动。
是财务部发来的紧急简报:星链科技融资受阻,投资人撤资,市场传闻其现金流断裂。
他盯着屏幕,片刻后轻声说:“他们撑不住了。”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秒,然后她问:“你现在想做什么?”
他望着桌上那份浅灰色的文件夹,答:“想见你。”
“那就来啊。”她说,“楼下便利店新到了你爱吃的黑巧,我帮你占着。”
他抓起外套,快步走向电梯。
走廊灯光一盏盏亮起,映在他笔挺的身影上。钢笔还在掌心,水晶微微发烫,仿佛预知了什么。
他按下电梯按钮,门即将合拢时,一只手伸了进来。
他抬头,看见她站在外面,手里拎着一袋零食,眼睛亮亮的。
“这么巧?”她笑。
他没说话,只是让开一步,侧身迎她进来。
电梯缓缓下行,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之间。她低头看着他手中的钢笔,忽然伸手轻轻碰了碰水晶。
“它今天,特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