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侠和妹妹开车从谯县过来的时候,医生已经告诉志平,这一周再做一次CT,大概就能出院了。
这么多天来,这是志平听到的最开心的话了。
下午金侠赶过来时,穿着一件黑色大衣在走廊上昂首阔步而来,志平总觉得金侠在衣服搭配上不恰当。妹妹金芳就是一件米色风衣,一条红围巾看起来有些喜庆。金侠一进来便把一个毛线帽拿下来,露出凌乱的头发。她问志平“莲莲在哪里?”
“在四海,妈妈上午带过来的,下午就回去了。”
“哦哦,那你让妈妈把孩子送过来吧?我们就不过去了,今晚上住宾馆,妹妹明天还回省城我也跟着一起,我自己的公众号也要一周更新两次,学校里也有事呢!”
志平不想听金侠说这些匆匆忙忙的话,显得她像个日理万机的总理。但还是平静地给妈妈打了电话,把莲莲送过来。
这时,金芳包里“哗啦”一声,滑出来一串现代车的宽大钥匙,金侠便拿在手里把玩,一脸羡慕的神情。
志平早已知道金芳买了车,金芳似乎也很享受这种悠哉的生活,有房有车有大把自由的时间,而金侠所羡慕的不过就是房子,车子,票子。
金侠不仅到处接工程赚介绍费,还努力写公众号。虽然都是些二手的心灵鸡汤,但她乐此不疲的欲望像是吃激素长大的肉鸡,膨胀到变异。
志平跟金侠说话时,仿佛对方只是一个熟人,他早已在心中同情过金芳也理解过金侠,心里就特别平静。
一会母亲把莲莲送来,金芳远远地喊着“莲莲”,接过来抱在怀里,并且连声夸道“莲莲越长越好看了。”又问“怎么小脸皴了?大婶给抹点护肤霜吧?”
母亲便解释,孩子就怕抹脸,一抹脸就哭,要重新洗掉小脸才舒服。金侠听了很急躁,大声说“那不行,小女儿脸皴了那多难看呢,必须要抹香香。待会我们去化妆品店给她买几瓶好的。”
母亲并不开心,心想她自己用了一辈子的瓦块油防开裂的,效果很好,现在孩子用大宝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好的呢?于是说“那你买来只要孩子愿意抹,也行啊!”
志平说想要翻个身,让金侠给他帮忙把坠子拎起来。金侠只愣着不知如何帮忙,母亲看不下去,过来熟练的拎起坠子等志平翻身躺好又放回,一切动作麻利到位。母亲像是明白儿子只是让她不要说话才故意说翻身拎坠子,但她看到金侠手足无措笨手笨脚的模样便冷冷地说:“那我回去了,有什么事你老婆在的,什么时候需要我,我再来。”
志平连连摆手,看到母亲咕噜一句:“指望什么呢?自己就是个病人!”然后消失在病房走廊尽头。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志平说:“没事你们就带着莲莲去宾馆吧,我腿不能动,也不能陪你们。”
“那你一个人晚饭怎么吃呢?”金芳关心地问。
“妈妈送来的保温桶都放在床头柜子里,有什么事情叫护士也会过来。”
“那好一点,不过我们也不着急,来了总要陪陪你的。”
“不了不了,20多天了,已经习惯了这样。”
金侠这时从包里拿出一沓钱,说是妹妹和爸妈给的红包,一共4000块钱。志平便客气地对金芳说:“让你花钱了,心里感到不安。”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病没灾。”
金芳劝慰着志平,然后便让莲莲过去把钱收下。一莲走过来对爸爸说:“收下吧,姨姨让你收下呢!”
金侠便笑着对女儿说:“莲莲,妈妈新房在装修,也缺钱了。这钱妈妈先拿去用好不好?”
莲莲看着妈妈,忽然认真地说:“那你给爸爸100吧?”
“为什么要给100呢?”
“100就是最大最大的钱呀!”
金侠大笑起来,志平则平静地说:“你着急用钱就先拿着吧,我这里也花不了多少钱,还有一部分报销的。”
金侠两眼放光,开心的说“好的哩”,然后像一阵风似的带着女儿跟妹妹下楼去了。
第二天上午,金侠把女儿送过来,说女儿不跟她亲,昨晚非要奶奶不可,然后叹了口气。
志平没说话,一会金芳过来跟志平作别,志平只远远的看一眼身材姣好的金芳,想到金侠写得那些文章故事,有一半是来自金芳吧?
志平看着貌似不同,实则一模一样的姐妹俩一前一后离去,他仿佛看到了婚姻的无奈和成人世界的苟且。
半天他才回过神来,看着女儿说:“我们莲莲长大了,一定要干干净净的哦。”
女儿便说:“爸爸,我听你的,我要自己洗衣服。”
说着她让爸爸看,说她一点都没弄脏衣服,奶奶还表扬过她呢!
志平便流着泪躺在床上抚摸着乖巧的女儿。女儿很安静的一动不动,又看到爸爸在流泪,像是万分疑惑,问爸爸“是哪里疼吗?我去叫护士阿姨。”
志平才收住眼泪,说“爸爸哪里都不疼,是莲莲说干净的话,让爸爸心疼呢!”
二
志平出院那天,他给堂哥张武打了电话,让过来帮忙。张武很快就骑摩托车过来了,堂哥找到主治医生,详细的问了这腿以后走路会不会受影响,医生说按目前状态不会受影响,但不排除岁数大了或者阴雨天会酸痛,这些话堂哥都一一转述给志平。
志平总是豁达地说“还操心老了,能活到老吗?”
志平十分开心,幽默的开着生死的玩笑。一会医生带着助手过来给志平把坠子拆掉,然后糊上一层纱布包在腿上,便扛过来两半白色的石膏桶,在志平腿上合起来又用螺丝固定好,然后告诉志平一些出院的事项和100天来复查。
志平心情很好,不时地看着窗外,只管点头。医生觉得志平在快乐地敷衍,便转身走了。
堂哥下楼叫了出租车。志平尝试着下来,他才发觉一个月没走路,那条腿上的肌肉早已萎缩成缩骨嶙峋的模样。他用手摸摸皮肉,松松垮垮的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堂哥把志平送到四海苑后,志平母亲已经在做午饭了,一会饭好便招呼侄儿坐下喝杯酒。这么多天来,志平第一次坐在家里的餐桌上吃饭,无比的开心。
母亲说他摔倒那天墙上有血印的位置,志平再仔细看看,是有一点没擦干净的痕迹,但他真不知道这血是从哪里来的。他疑惑那天早上腿摔断了,体外并没有创伤,哪里来的血印?
“可能是我忘了,也许是我手上或者脚上的皮肤划破了吧?”
志平只能如此解释,他觉得冥冥中有些东西是注定的,这次断腿也是注定他还有没走完的路,要用这条腿走呢!
又想到女儿出生时受到磨难,也注定她是志平的女儿。世上的事只要放在心中就好,他不会说也不会问。
志平想从此以后,佛在心中,往后的日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他鄙夷那种带着各种欲望去拜佛的人,那些不虔诚的利用佛祖,又岂能如愿呢?
吃饭的时候,张武问到志平明年也该去杭州了。志平点点头,只有在亲人面前,他才会如实的说到杭州,那也是他心里向往的地方。
堂哥看着志平说:“这么多年,二叔二婶也跟着你吃了不少苦,你们姊妹三个都在杭州,二婶他们岁数大了,也种不了地,老了也要去你们那里的。”
志平听了点头道:“我们肯定要养他们老的。”
母亲却极力反对道:“我不去杭州那么远,车子都要跑半天,我晕车,去一趟跟生一场病似的。”
堂哥不紧不慢地说:“你今天就听我来讲,看看我讲的可有道理。小平子,你也认真听。我把我看到的桩桩件件讲给你们听。
“二婶,你说你老了,哪里都不去,往老家一缩。话不是这样说的,孩子们都在杭州买房定居了,你们俩老的没人管,我们侄子们也看不下去啊?所以你们再不想去也要去,按说人老了还是待了一辈子的老家舒服。但事实情况是,孩子们这么远,不可能回来照顾你们了。”
母亲仿佛若有所思,默默无语。
堂哥接着对志平说:“当初决定在杭州买房,有没有跟二叔他们商量好呢?不仅是父母渐渐老了,你们没法照顾,还有你的工作,毕竟杭州那边你没有熟人,一切靠自己从头再来,一开始也肯定很不容易了。”
母亲像是忘了当初决定在杭州买房时,她也是支持的,便悠悠的叹了口气说:“他不会听我们的,现在去杭州,那就是多指望妹妹她们帮忙了呗!”
堂哥见二婶这样说,就不再纠结当初为什么去杭州买房了。
“其实我不是说买房这一件事,就像当初你办厂时,你很少跟家里人商量,后来厂没办法再维持下去。大爷,姐夫都亏了。现在就看你前妻那个家庭和那个人,别说能不能把厂办起来,就是办起来了,估计也坚持不下去。后来你去了西河镇,结局也正是这样,婚姻走到了头。
“小金是网上找来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满意,但我看的出来,二叔二婶不满意。我只说一件事,正月初四,我和你大嫂两人过来准备给二叔拜年的,敲了半天门都没回应,看看时间,早上都10点多了,还以为家里没人,准备下楼的时候听到里面有脚步声,才又等到你出来开门,原来你们都没起床。
“按说都快中午了,一家人还睡着不起来,后来小金出来穿着一件北方人的大棉袄,头也没梳,脸也没洗,就跟我们打招呼,我只说了一句大人起来该给孩子做早饭了。你当时还要留我们吃饭,但我们也就是站着说几句话就走了,你还记得吧?”
志平想起那是今年正月初三,他和金侠两人去亚飞家喝酒,到夜里才回来。第二天不巧堂哥过来,他虽然记起这件事,但堂哥大嫂却在心中早已把金侠定义成一个毫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了。
志平母亲听了这些,满眼鄙夷的目光,她说“要说起小金的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当初我和他爸都觉得太远了,也不了解,可是他不听别人劝啊!”
志平只说那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去朋友家喝酒,回来太晚了。
堂哥说“按说你也快要去杭州了,我们有兄弟一场,以后怎么样?大概也就是当个熟人朋友走一走,我在这里说这么多呢,只是想让你以后的路走得更好一点。任何事情要多征求父母意见,如果父母不同意的事情,你执意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一开始父母心里已经有怨气了,这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很伤身体的。
“至于你以后成功与否都不太重要了,所以做每一个选择一定要多考虑到家里人,有些话没法说,但你能感受到他们真实的想法。”
张武的这一番话,让志平恍然觉得,这十几年来自己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其实根本上都是违背父母的心愿,心情便有些沉重,默默的低头吃菜。
母亲听到张武说的话,便叹了一声说道:“没办法呀,一场大雨落到焦湖里了,这么多年来,从生病到第一个老婆,又到现在第二个,我们长辈也只能尽心尽力的帮助啊,许多事他就是不听我们的,他说每个人都要自由,那我们就没办法了!”母亲又重重的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张武见二婶不停地叹息,便又收回这些沉重的话题,转过来说:“不过我看出来你还是很袒护小金,这是好事。再大的事,只要夫妻两个想法一致,也就没事,按我的想法,按你妈的想法,那都是不可能要小金的,但你坚持下来,你也有你自己的幸福啊!”
志平觉得堂哥只是不想把话题引得太深,而轻飘飘地收回了。至于金侠,他觉得自己可以从内心否定金侠,就不能从别人嘴里说金侠的不是,那是对他几年前的抉择做的否定。
志平又觉得自己那一丝可怜而虚伪的自尊被堂哥踩得粉碎,终于不说话了,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张武起身拿过杯子说“我看到你今天心情不错,才说了这些话,以后你去杭州了,我当然希望你能越过越好,看到自身不足,有能力把父母都接到身边,你别听二婶说待在那里不习惯。这世上只要有钱,哪里都是净土,没钱哪里都净是土。”
这最后一句话,让志平心里坚定的想:一定要努力把父母接到那边养老!
“老弟,你不要想太多,我告诉你要看到自己不是挣钱的时候了,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小金是帮不上你什么忙的,你要根据自身情况选一个合适的事情来做。我听说那边50多岁的大爷给人看门都快五千一个月了,那你就找个合适的厂矿学校啥的公家单位,从一开始就兢兢业业看大门,很清闲的,正好适合你看书。”
志平心想,他怎么可能会去做一个傻子一样的保安?那他这么多年读的书,经历过的事不都是浪费了吗?虽然过去不用还多少房贷,一个女儿花费也不大,但他不想做保安,他去了大城市,总得有些抱负吧?
母亲看出儿子牛脾气又来了,便劝侄儿吃菜,说“后面的事情以后再说,老大今天也把话说了,都是为你好的。”
志平感觉自己有些醉了,他觉得自己这段时间来认可了很多事,原谅了许多人,唯有没放下自己好斗的一腔热血。
他想到自己的身体终日为高血糖苦恼,想到生病后的那几年,几乎没有过低血糖的症状,而晓月离开后的这几年越来越频繁了。
志平又想到自己才40岁不到,如果再往后50岁60岁了,自己不知道会遭遇怎样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如果身边没人该多危险呢?志平不禁害怕起来,他觉得能走能动,能吃能睡的时候并不是糖尿病好了。
而高血糖引发的不可逆的并发症,一直在悄悄的埋伏在那里,就等着哪天爆发呢!
志平酒后困意袭来,都没跟堂哥打招呼,就爬上床睡觉去了,堂哥什么时候离开的志平浑然不觉。
金侠和妹妹开车从谯县过来的时候,医生已经告诉志平,这一周再做一次CT,大概就能出院了。
这么多天来,这是志平听到的最开心的话了。
下午金侠赶过来时,穿着一件黑色大衣在走廊上昂首阔步而来,志平总觉得金侠在衣服搭配上不恰当。妹妹金芳就是一件米色风衣,一条红围巾看起来有些喜庆。金侠一进来便把一个毛线帽拿下来,露出凌乱的头发。她问志平“莲莲在哪里?”
“在四海,妈妈上午带过来的,下午就回去了。”
“哦哦,那你让妈妈把孩子送过来吧?我们就不过去了,今晚上住宾馆,妹妹明天还回省城我也跟着一起,我自己的公众号也要一周更新两次,学校里也有事呢!”
志平不想听金侠说这些匆匆忙忙的话,显得她像个日理万机的总理。但还是平静地给妈妈打了电话,把莲莲送过来。
这时,金芳包里“哗啦”一声,滑出来一串现代车的宽大钥匙,金侠便拿在手里把玩,一脸羡慕的神情。
志平早已知道金芳买了车,金芳似乎也很享受这种悠哉的生活,有房有车有大把自由的时间,而金侠所羡慕的不过就是房子,车子,票子。
金侠不仅到处接工程赚介绍费,还努力写公众号。虽然都是些二手的心灵鸡汤,但她乐此不疲的欲望像是吃激素长大的肉鸡,膨胀到变异。
志平跟金侠说话时,仿佛对方只是一个熟人,他早已在心中同情过金芳也理解过金侠,心里就特别平静。
一会母亲把莲莲送来,金芳远远地喊着“莲莲”,接过来抱在怀里,并且连声夸道“莲莲越长越好看了。”又问“怎么小脸皴了?大婶给抹点护肤霜吧?”
母亲便解释,孩子就怕抹脸,一抹脸就哭,要重新洗掉小脸才舒服。金侠听了很急躁,大声说“那不行,小女儿脸皴了那多难看呢,必须要抹香香。待会我们去化妆品店给她买几瓶好的。”
母亲并不开心,心想她自己用了一辈子的瓦块油防开裂的,效果很好,现在孩子用大宝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好的呢?于是说“那你买来只要孩子愿意抹,也行啊!”
志平说想要翻个身,让金侠给他帮忙把坠子拎起来。金侠只愣着不知如何帮忙,母亲看不下去,过来熟练的拎起坠子等志平翻身躺好又放回,一切动作麻利到位。母亲像是明白儿子只是让她不要说话才故意说翻身拎坠子,但她看到金侠手足无措笨手笨脚的模样便冷冷地说:“那我回去了,有什么事你老婆在的,什么时候需要我,我再来。”
志平连连摆手,看到母亲咕噜一句:“指望什么呢?自己就是个病人!”然后消失在病房走廊尽头。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志平说:“没事你们就带着莲莲去宾馆吧,我腿不能动,也不能陪你们。”
“那你一个人晚饭怎么吃呢?”金芳关心地问。
“妈妈送来的保温桶都放在床头柜子里,有什么事情叫护士也会过来。”
“那好一点,不过我们也不着急,来了总要陪陪你的。”
“不了不了,20多天了,已经习惯了这样。”
金侠这时从包里拿出一沓钱,说是妹妹和爸妈给的红包,一共4000块钱。志平便客气地对金芳说:“让你花钱了,心里感到不安。”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病没灾。”
金芳劝慰着志平,然后便让莲莲过去把钱收下。一莲走过来对爸爸说:“收下吧,姨姨让你收下呢!”
金侠便笑着对女儿说:“莲莲,妈妈新房在装修,也缺钱了。这钱妈妈先拿去用好不好?”
莲莲看着妈妈,忽然认真地说:“那你给爸爸100吧?”
“为什么要给100呢?”
“100就是最大最大的钱呀!”
金侠大笑起来,志平则平静地说:“你着急用钱就先拿着吧,我这里也花不了多少钱,还有一部分报销的。”
金侠两眼放光,开心的说“好的哩”,然后像一阵风似的带着女儿跟妹妹下楼去了。
第二天上午,金侠把女儿送过来,说女儿不跟她亲,昨晚非要奶奶不可,然后叹了口气。
志平没说话,一会金芳过来跟志平作别,志平只远远的看一眼身材姣好的金芳,想到金侠写得那些文章故事,有一半是来自金芳吧?
志平看着貌似不同,实则一模一样的姐妹俩一前一后离去,他仿佛看到了婚姻的无奈和成人世界的苟且。
半天他才回过神来,看着女儿说:“我们莲莲长大了,一定要干干净净的哦。”
女儿便说:“爸爸,我听你的,我要自己洗衣服。”
说着她让爸爸看,说她一点都没弄脏衣服,奶奶还表扬过她呢!
志平便流着泪躺在床上抚摸着乖巧的女儿。女儿很安静的一动不动,又看到爸爸在流泪,像是万分疑惑,问爸爸“是哪里疼吗?我去叫护士阿姨。”
志平才收住眼泪,说“爸爸哪里都不疼,是莲莲说干净的话,让爸爸心疼呢!”
二
志平出院那天,他给堂哥张武打了电话,让过来帮忙。张武很快就骑摩托车过来了,堂哥找到主治医生,详细的问了这腿以后走路会不会受影响,医生说按目前状态不会受影响,但不排除岁数大了或者阴雨天会酸痛,这些话堂哥都一一转述给志平。
志平总是豁达地说“还操心老了,能活到老吗?”
志平十分开心,幽默的开着生死的玩笑。一会医生带着助手过来给志平把坠子拆掉,然后糊上一层纱布包在腿上,便扛过来两半白色的石膏桶,在志平腿上合起来又用螺丝固定好,然后告诉志平一些出院的事项和100天来复查。
志平心情很好,不时地看着窗外,只管点头。医生觉得志平在快乐地敷衍,便转身走了。
堂哥下楼叫了出租车。志平尝试着下来,他才发觉一个月没走路,那条腿上的肌肉早已萎缩成缩骨嶙峋的模样。他用手摸摸皮肉,松松垮垮的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堂哥把志平送到四海苑后,志平母亲已经在做午饭了,一会饭好便招呼侄儿坐下喝杯酒。这么多天来,志平第一次坐在家里的餐桌上吃饭,无比的开心。
母亲说他摔倒那天墙上有血印的位置,志平再仔细看看,是有一点没擦干净的痕迹,但他真不知道这血是从哪里来的。他疑惑那天早上腿摔断了,体外并没有创伤,哪里来的血印?
“可能是我忘了,也许是我手上或者脚上的皮肤划破了吧?”
志平只能如此解释,他觉得冥冥中有些东西是注定的,这次断腿也是注定他还有没走完的路,要用这条腿走呢!
又想到女儿出生时受到磨难,也注定她是志平的女儿。世上的事只要放在心中就好,他不会说也不会问。
志平想从此以后,佛在心中,往后的日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他鄙夷那种带着各种欲望去拜佛的人,那些不虔诚的利用佛祖,又岂能如愿呢?
吃饭的时候,张武问到志平明年也该去杭州了。志平点点头,只有在亲人面前,他才会如实的说到杭州,那也是他心里向往的地方。
堂哥看着志平说:“这么多年,二叔二婶也跟着你吃了不少苦,你们姊妹三个都在杭州,二婶他们岁数大了,也种不了地,老了也要去你们那里的。”
志平听了点头道:“我们肯定要养他们老的。”
母亲却极力反对道:“我不去杭州那么远,车子都要跑半天,我晕车,去一趟跟生一场病似的。”
堂哥不紧不慢地说:“你今天就听我来讲,看看我讲的可有道理。小平子,你也认真听。我把我看到的桩桩件件讲给你们听。
“二婶,你说你老了,哪里都不去,往老家一缩。话不是这样说的,孩子们都在杭州买房定居了,你们俩老的没人管,我们侄子们也看不下去啊?所以你们再不想去也要去,按说人老了还是待了一辈子的老家舒服。但事实情况是,孩子们这么远,不可能回来照顾你们了。”
母亲仿佛若有所思,默默无语。
堂哥接着对志平说:“当初决定在杭州买房,有没有跟二叔他们商量好呢?不仅是父母渐渐老了,你们没法照顾,还有你的工作,毕竟杭州那边你没有熟人,一切靠自己从头再来,一开始也肯定很不容易了。”
母亲像是忘了当初决定在杭州买房时,她也是支持的,便悠悠的叹了口气说:“他不会听我们的,现在去杭州,那就是多指望妹妹她们帮忙了呗!”
堂哥见二婶这样说,就不再纠结当初为什么去杭州买房了。
“其实我不是说买房这一件事,就像当初你办厂时,你很少跟家里人商量,后来厂没办法再维持下去。大爷,姐夫都亏了。现在就看你前妻那个家庭和那个人,别说能不能把厂办起来,就是办起来了,估计也坚持不下去。后来你去了西河镇,结局也正是这样,婚姻走到了头。
“小金是网上找来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满意,但我看的出来,二叔二婶不满意。我只说一件事,正月初四,我和你大嫂两人过来准备给二叔拜年的,敲了半天门都没回应,看看时间,早上都10点多了,还以为家里没人,准备下楼的时候听到里面有脚步声,才又等到你出来开门,原来你们都没起床。
“按说都快中午了,一家人还睡着不起来,后来小金出来穿着一件北方人的大棉袄,头也没梳,脸也没洗,就跟我们打招呼,我只说了一句大人起来该给孩子做早饭了。你当时还要留我们吃饭,但我们也就是站着说几句话就走了,你还记得吧?”
志平想起那是今年正月初三,他和金侠两人去亚飞家喝酒,到夜里才回来。第二天不巧堂哥过来,他虽然记起这件事,但堂哥大嫂却在心中早已把金侠定义成一个毫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了。
志平母亲听了这些,满眼鄙夷的目光,她说“要说起小金的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当初我和他爸都觉得太远了,也不了解,可是他不听别人劝啊!”
志平只说那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去朋友家喝酒,回来太晚了。
堂哥说“按说你也快要去杭州了,我们有兄弟一场,以后怎么样?大概也就是当个熟人朋友走一走,我在这里说这么多呢,只是想让你以后的路走得更好一点。任何事情要多征求父母意见,如果父母不同意的事情,你执意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一开始父母心里已经有怨气了,这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很伤身体的。
“至于你以后成功与否都不太重要了,所以做每一个选择一定要多考虑到家里人,有些话没法说,但你能感受到他们真实的想法。”
张武的这一番话,让志平恍然觉得,这十几年来自己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其实根本上都是违背父母的心愿,心情便有些沉重,默默的低头吃菜。
母亲听到张武说的话,便叹了一声说道:“没办法呀,一场大雨落到焦湖里了,这么多年来,从生病到第一个老婆,又到现在第二个,我们长辈也只能尽心尽力的帮助啊,许多事他就是不听我们的,他说每个人都要自由,那我们就没办法了!”母亲又重重的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张武见二婶不停地叹息,便又收回这些沉重的话题,转过来说:“不过我看出来你还是很袒护小金,这是好事。再大的事,只要夫妻两个想法一致,也就没事,按我的想法,按你妈的想法,那都是不可能要小金的,但你坚持下来,你也有你自己的幸福啊!”
志平觉得堂哥只是不想把话题引得太深,而轻飘飘地收回了。至于金侠,他觉得自己可以从内心否定金侠,就不能从别人嘴里说金侠的不是,那是对他几年前的抉择做的否定。
志平又觉得自己那一丝可怜而虚伪的自尊被堂哥踩得粉碎,终于不说话了,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张武起身拿过杯子说“我看到你今天心情不错,才说了这些话,以后你去杭州了,我当然希望你能越过越好,看到自身不足,有能力把父母都接到身边,你别听二婶说待在那里不习惯。这世上只要有钱,哪里都是净土,没钱哪里都净是土。”
这最后一句话,让志平心里坚定的想:一定要努力把父母接到那边养老!
“老弟,你不要想太多,我告诉你要看到自己不是挣钱的时候了,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小金是帮不上你什么忙的,你要根据自身情况选一个合适的事情来做。我听说那边50多岁的大爷给人看门都快五千一个月了,那你就找个合适的厂矿学校啥的公家单位,从一开始就兢兢业业看大门,很清闲的,正好适合你看书。”
志平心想,他怎么可能会去做一个傻子一样的保安?那他这么多年读的书,经历过的事不都是浪费了吗?虽然过去不用还多少房贷,一个女儿花费也不大,但他不想做保安,他去了大城市,总得有些抱负吧?
母亲看出儿子牛脾气又来了,便劝侄儿吃菜,说“后面的事情以后再说,老大今天也把话说了,都是为你好的。”
志平感觉自己有些醉了,他觉得自己这段时间来认可了很多事,原谅了许多人,唯有没放下自己好斗的一腔热血。
他想到自己的身体终日为高血糖苦恼,想到生病后的那几年,几乎没有过低血糖的症状,而晓月离开后的这几年越来越频繁了。
志平又想到自己才40岁不到,如果再往后50岁60岁了,自己不知道会遭遇怎样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如果身边没人该多危险呢?志平不禁害怕起来,他觉得能走能动,能吃能睡的时候并不是糖尿病好了。
而高血糖引发的不可逆的并发症,一直在悄悄的埋伏在那里,就等着哪天爆发呢!
志平酒后困意袭来,都没跟堂哥打招呼,就爬上床睡觉去了,堂哥什么时候离开的志平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