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水路,官道,黄粱上门。-《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固也有心带着岷去一趟咸阳。

  他的这个孙儿,太过于聪慧,也太过于懂事。

  他不想埋没于此。

  固还记得,他初见咸阳的震撼。

  巍峨的城池,远远望之,犹如匍匐在天地之间的一尊巨兽,漆黑的城墙,森严的兵戈,带着气吞天下的霸道。

  那是一座人口过百万的大城。

  天下商品,在咸阳东市与西市,可谓是应有尽有,达官贵族,六国商贾,大秦军伍,王孙公子。

  只有去了咸阳,才能知晓什么是大秦。

  在那里,可以让每一个秦人都升起荣誉感。也只有在那里,才能感受到何为大秦风华。

  其实,固也清楚,只有在那里,岷才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但是,他去咸阳的机会不多,护送徭役便是一次。

  至于岷的课业。

  既然岷开口了,自然是问题不大。

  伴随着政令与王诏下达,有秩与游徼入乡里走访统计。

  时间流逝,转瞬便是五月末。

  这个时候,春耕结束,有秩与游徼也都做好了事前的准备工作,徭役征发开始。

  河渠开凿!

  这是属于突然增加的徭役。

  为此,大秦朝廷给出了策略是,征发关中民夫,免除秦王政元年的赋税,一日八钱,农忙季节,可以从会乡收割。

  条件很是不错,这也导致,庶人情绪尚可,并没有太大的抵触。

  短短三日时间,三星亭十里青壮,一共五十青壮,便已经跟随着有秩于各地的里典,前往三星亭报到。

  而这个时候,岷也是找上了令史忠:“令史,史子想要游学?”

  闻言,令史忠一愣,皱着眉头,道:“岷史子,你这个年岁去游学?”

  “学室中的学识都学会了么?”

  “令史,《奏献书》,《封诊式》,《急就篇》等都已经学完,现在就差《秦律十八种》还有十种未读!”

  岷见到令史忠想差了,连忙开口解释,道:“令史,也不是正式的那种游学!”

  “大父不是要去咸阳么,史子想着随大父一道去咸阳,长一长见识!”

  “常用字,史子已经学会,不会耽误学室考!”

  闻言,令史忠点了点头:“这件事,老夫会禀报学室令!”

  “你还年轻,出去看看也挺好!”

  “等你去了咸阳,就会清楚,何为天下第一,何为巍巍大秦!”

  这一刻,岷朝着令史忠道谢:“多谢令史!”

  “去吧!”

  “诺。”

  从文吏学舍这边出来,岷便来到了武吏学舍,找到了黄粱。

  “岷见过令史!”

  黄粱看到岷,眼中微动:“岷史子,有事?”

  “我准备向令史申请,游学一段时间!”

  “游学一段时间?”

  黄粱也是一惊,随即便是反应了过来:“史子是准备随亭长去咸阳?”

  “嗯!”

  点了点头,岷朝着黄梁,道:“机会难得,我想着去一趟。”

  “阵型的训练,我基本上都记下了。”

  “杀人术的训练,也都记于心中,剩下的,便是日复一日的训练。”

  “令史也清楚,我年岁太小,无法大量训练,既然如此,还不如去游学,等年岁差不多,便刻苦训练。”

  “可以!”

  黄粱没有犹豫,而是朝着岷,道:“这件事,老夫会告知学室令!”

  “从临洮县, 一路前往咸阳,路途遥远,注意安全!”

  “多谢令史!”

  从学室之中回来,岷没有回家,而是前往了三星亭,家中的一些事情,早已安排妥当。

  “大父 ,学室那边都与令史说好了,只需要去县府开具官引!”走进三星亭,岷的语气中带着激动。

  “哈哈哈,好!”

  固也是大笑,心中很是开心:“等官引下来,明日我们便启程前往狄道!”

  岷在武吏学舍,见过大致上的关中地图,自然是记住了,这个时候,岷朝着固,道:“大父,我们此行,是走水路,还是走官道?”

  “走官道!”

  沉吟了半晌,岷沾了沾陶盅里的白水,在案头画了三个圆圈:“大父,这里是临洮,狄道,以及咸阳。”

  “我在学舍中,看过关中舆图!”

  “洮水贯穿临洮与狄道,而从狄道东行,便可以入渭水,沿渭水东向,一路可通咸阳。”

  “走水路,快一些,也安全一些。”

  “毕竟,徭役民夫,可没有战马........”

  “嗯!”

  点了点头,固沉吟,道:“老夫思虑思虑!”

  “先回家!”

  “诺!”

  家中,红正在准备晚食。

  犬吠声传来,大门外脚步声靠近,紧接着一阵敲门声响起。

  固阻止了岷上前,然后打开了大门。

  大门打开。

  黄粱一脸的笑容,朝着固,道:“亭长,叨扰了!”

  “此乃犬子黄羊,与史子岷同为武吏学室史子!”

  这个时候,黄羊也是连忙朝着固行礼,道:“黄羊见过亭长!”

  固的目光望来,恰逢岷上前来。

  “大父,这位是武吏学室的令史,百将黄粱,这位是史子黄羊!”

  岷先是朝着固解释了一句,然后朝着黄梁父子,道:“岷见过令史,羊兄!”

  “原来是令史!”

  这个时候,固脸上也是浮现一抹笑意,朝着黄梁,道:“令史快进!”

  “叨扰了!”

  走进来,在石案后落座。

  看了一眼两人的气氛,岷笑了笑,朝着黄羊,道:“羊兄,你第一次来,我带你看看,我的书室.......”

  “好!”

  黄粱看着两人离去,不由得笑,道:“亭长,有一个好孙儿!”

  “史子黄羊,也不错!”

  “去了学室这么久,这还是老夫第一次见到,岷主动邀请一个人进入书室。”

  “哈哈哈.......”

  两人对视一眼,分别大笑。

  “令史此番前来,不知有何指教?”固看了一眼黄梁,以及那一壶浊酒。

  “不瞒亭长,梁确实是有一事相求!”黄粱也是直言不讳,道:“此行亭长前往咸阳,可否带上黄羊?”

  “黄羊的一切开销,皆由我来承担!”

  说到这里,见到固一直沉默,黄粱也是苦笑,道:“这孺子,一直没有个定性!”

  “让他去看一看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