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我们要让庶人明白,秦法不是桎梏,而是一种保护,-《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在大秦之中,授田制度早已确立。

  但是,大秦授田的原则之一是以户口为准,这就意味着,想要进行授田,就需要率先编户齐民。

  分户。

  这是南阳必须要进行的政策。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大秦户籍制度变得越发完善。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与上,生者着,死者削。

  书吏尘添了点炭火,走到岷的身边,道:“上守,早食好了。”

  “嗯!”

  看着案头上的鸡蛋炒韭菜,干菜炒豶肉,岷也不是不由得笑了笑,这些年以来,豶肉已经被很多人接受。

  喝了一口热汤,岷开始进食。

  他年岁渐长,食量进一步提升,更因为练武,食量异于常人。

  两碗精米下肚,岷将案头的菜都吃掉了,在这个时代,浪费是可耻的,那些粮食,对于普通人便是活命之恩。

  “上守,请柬已经发出,各种证据都已经确定。”喜走进公廨,朝着岷,道:“属下特来请示。”

  “在大秦,王不枉法,法不阿贵!”

  岷深深地看了一眼喜,这才开口,道:“发布文告,宣扬官署的大义之名,我们是为了伸张正义。”

  “我们要让庶人清楚,秦法不是桎梏,而是一种保护,对于遵纪守法的庶人的保护。”

  “在秦法之下,不论世家贵胄,还是普通庶人,一视同仁。”

  说到这里,岷叮嘱,道:“这一次审理,我不会参与,但是,必须要确保公正。”

  “我们要让南阳庶人看到,秦法是惩处恶人,保护普通庶人的。”

  “诺!”

  喜转身离去,一旁的王贲开口,道:“上守为何不参与,收拢民心士气,没有上守亲自出面效果更好了。”

  “我的名声已经够大了,不需要刻意收拢,否则对于我而言,并非好事。”

  说到这里,岷目光一转,看向了王贲,道:“县尉,以及当地的县卒,亭长,游徼等掌握的如何了?”

  “不瞒上守,虽然我们通过升迁,替换了各地县尉,但是各县的情况错综复杂,当地的豪强,士族,以及各种势力交织。”

  王贲皱着眉头,朝着岷,道:“而且,南阳如今的制度,还是韩制,尚未化为秦制。”

  “我们对于各县,掌控力太弱了。”

  “郡守府的政令,根本无法深入地方。”

  闻言,岷沉吟了半晌,朝着一旁的书吏尘,道:“尘,通知郡守府官吏,一个时辰后,齐聚公廨。”

  “诺!”

  岷继续翻看竹简。

  一个时辰后,他终于将腾送来的竹简全部翻完,对于南阳的府库情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我等见过上守!”

  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身上掠过,岷笑了笑,道:“诸位不必多礼,坐!”

  “诺!”

  两个多月的时间,南阳郡府属吏方才聚齐,这也是南阳郡守府,第一次召开政事商议。

  “少府,如今南阳郡府库钱粮几何?”

  作为南阳郡守府少府的张成站了出来,朝着岷,道:“禀上守,近秋收已过,南阳府库之中有粮二十三万石,有钱八千金另三千万钱。”

  “嗯!”

  点了点头,岷开口,道:“田曹,户曹,配合郡丞,推行编户齐民,统计南阳各县人口,制定黄册。”

  “同时统计耕田数量。”

  “诺!”

  “水曹,将作吏,深入何地,对于南阳水道,官道进行勘察记录。”

  “诺!”

  “法曹,深入乡野,向庶人普及秦法。”

  说到这里,岷话锋一转,道:“诸位,凡我秦吏,欺压庶人者,以秦律重罚。”

  “南阳庶人,如今皆属秦人。”

  “郡尉署,制定南阳郡扫盗除恶政令,为了三个月,在这个阶段,但凡是涉案者,一律按照秦法从重惩处。”

  “诺!”

  见到王贲点头,岷喝了一口茶水,沉吟,道:“自今日起,颁布南阳郡守府政令,取缔旧制,以秦制代之。”

  “令各县,期内完成。”

  “诺!”

  点头答应一声,众人神色复杂,他们都清楚,伴随着这一道政令下达,意味着南阳郡开始大秦化。

  抿了一口热茶,郡丞腾站出来,道:“上守所言甚是,南阳十六县制度大秦化,迫在眉睫。”

  “现如今,南阳十六县属于韩制,却又属于大秦,完全是一片混乱。”

  “正好,如今快要岁首了,可以让庶人有时间来适应。”

  “嗯!”

  点了点头,岷笑着,道:“法曹那边的审判,也当光明正大的推行,同时配合郡守府政令,我们一点一点的改变南阳。”

  “不论是风俗习惯,还是法律制度,亦或者文字货币,都必须要大秦化。”

  “诺!”

  ........

  伴随着南阳郡守府第一次政事商议结束,轰轰烈烈的改革便开始了。

  首先是南阳郡守府颁布政令。

  南阳郡守府一号政令:正告南阳十六县,自今日起,南阳废除旧制,以秦制代之。

  官署公文以大篆为准。

  官吏交流,以秦言为准。

  各县,推行什伍制度,先行改革县府,以乡,亭,里三级制度.......

  南阳郡守府二号政令:经郡守府研究决定,自今日起,在南阳十六县推行编户齐民,分户以计之。

  各地以里,亭,乡,县,逐级汇报人口土地数量以及核实。

  南阳之地,行验传制度。

  .......

  连续两道政令下达,一下子引爆了安静的南阳,士族豪强,氏族都坐不住了,他们才是作用土地与人口最多的。

  原本他们都以为岷就这样了,南阳只是成为了秦国土地,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改变。

  但,连续两道政令,意味着他们的期望落空了。

  公羊府。

  “家主,郡守府送来请柬,邀请家主三日后于郦水河畔观礼!”

  公羊熊走进书房,朝着公羊术,道:“家主?”

  “郦水河畔!”

  公羊术接过请柬,看了一遍脸色变得难看:“看来这孺子是打算效仿商鞅当年刑杀之举,刘氏的那些人只怕是难逃一死。”

  “今日郡守府颁布的政令,你看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