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端起茶盏,润了润喉,“如今这幻境被她自己亲手打碎,陛下必定伤心,这个时候,若是有妥帖的人侍奉在侧,必定能得陛下欢颜。”
她搁置了杯子,看向常婕妤。
“你穿鹅黄色,最好看。”
常俏手指微顿,看向杨佩宁,眼里都是挣扎。
“可是姐姐,我总觉得对不住你。你还替我安排这些。”
杨佩宁淡然笑着,“陪伴圣驾是每一位嫔妃的职责,并非我一人独有。何况现如今我也不便多伴君。”
想及杨家的遭遇,常婕妤咬牙,“姐姐你放心,我们常家会护着你的!”
杨佩宁展颜,摸了摸她的脑袋,“你们护着我,我也会护着你们。”
“去吧。”
半月间,崇庆帝先是宠幸常婕妤,其后又是何美人和柳宝林。
淑妃俨然受尽冷落。
晨会上,江嫔讥讽不断。
“都说父母宗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淑妃,你父母落罪,你怎么还能安坐在此呢?”
一旁的何美人接话。
“江嫔娘娘此言差矣,淑妃娘娘是皇子公主生母,身份尊贵,库房里多少珍宝财物,哪里会需要贪污呢?淑妃娘娘清清白白,自然不必连坐了。”
她近日很得宠眷,而淑妃潦倒,她不由得想起之前在淑妃跟前奴颜婢膝的样子,恼怒之余想尽法子折辱淑妃,以报昔日之仇。
“也是,是本宫记差了,淑妃自己富贵了,却没有惠及家人,这才叫杨大人这样目光短浅,竟做出此等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江嫔笑得花枝乱颤,“实在是闹了笑话了。”
上首的皇后等到江嫔等人都折辱完了,才慢悠悠开口。
“住口。”她一副慈善模样,“都是一宫姐妹,你们怎能这样说淑妃呢?”
她看向杨佩宁,“淑妃啊,虽然你的父亲现下没了官职,已是罪犯之身,你也不必自怨自艾。”
此言,直接点明了杨佩宁现如今罪犯之女的身份,又引来诸多幸灾乐祸或者可怜的目光。
杨佩宁面容憔悴,“多谢娘娘宽慰,臣妾一切都好。”
皇后点头,“那就好。”
说着,尚宫局的人来汇报中秋宫宴事宜。
有一个女官格外引人注目。
“本宫记得,这好像是曾经倚华宫中的二等功女芬芳罢?怎么如今来了尚宫局了?”
江嫔一说,所有人都看了过去,新人嫔妃虽不知晓,老人们却是都认识的。
“果真是芬芳,我还以为看错了呢!”杜婕妤惊呼,“可芬芳不是因为涉及用香料谋害淑妃,被罚去了掖庭了吗?”
皇后闻言,笑着道,“后来查出芬芳是无辜受了无妄之灾,却在浣衣局一直劳作辛苦着。本宫看着实在不忍,正好这次六尚局采选,本宫便放了她出来,谁知她这样伶俐聪慧,一选就选上了女官,虽然只是个八品掌官,却也很是不错了。”
此言一出,新人嫔妃们看向淑妃的眼神都变得嫌恶起来。
“若说一开始是不知情便也罢了,怎么后来芬芳都无罪了淑妃娘娘也不给捞出来,白叫芬芳在里头待着。”
出声的萧美人,她一向见不惯宫中不平之事。
郭婕妤搭话,“可不是嘛,芬芳之前做到二等的位置上,可见也是忠心耿耿之人,要不是皇后娘娘,这样的人才可就要埋没了。”
德妃见她们三五成群地数落淑妃,“呵呵”一声开了口。
“皇后娘娘果真仁善心肠,连一个在浣衣局的宫女受了冤屈都知道。”
这话看似奉承,却明里暗里地说皇后是怀揣了心思在里头。
江嫔没听出里头的用意,笑着附和,“谁说不是呢,咱们皇后娘娘啊,最是恩惠遍及后宫。”
皇后笑着看了她一眼,眼里藏了些冷。
“陛下等会要来本宫这里用膳的,不好耽搁了,今日便都散了吧。”
江嫔还没反应过来,皇后已经起身了,她连忙跟着众嫔妃们一起福身下去,“臣妾(嫔妾)告退。”
全程,唯独贵妃没有开口,视线若有若无地落在杨佩宁身上。
“娘娘方才一直想什么呢,那样出神。”
雁归问起时,已经是在回关雎宫的路上了。
贵妃斜靠在撵轿上,眼里闪过屡屡精光。
“本宫之前一直疑惑,淑妃竟然真能割舍下父母不管,也不顾自己前程和名声。时至今日,见沂州起事涉及琅琊王氏,本宫才知淑妃用心之深。”
雁归听得云里雾里,“娘娘是说沂州举子集体罢考之事?听说这样的事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州了,各州都有琅琊书院的举子回本州考试,也都相继爆发出举子秀才们替考或是被替考之事,身后都有琅琊书院操纵的身影,陛下还成立了小三司,专门核对此案。可这与淑妃的父母有什么关系呢?”
贵妃盯着前方幽长的宫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仿佛在掂量什么。
“杨政眼皮子浅,做不成大事却能与任何大事沾染上联系,容易被人当枪使。最要紧的是,他与淑妃,不止称不上亲厚,更到了相互忌恨的程度。与其留着这样一个随时都会惹祸上身的炸弹,不如大义灭亲,一了百了。杨政落马,日后再要利用他人对淑妃下手,就是难上加难了。”
雁归惊讶无比,“所以杨家出事,淑妃自个儿也是乐见的?”
“她何止乐见,”贵妃嗓音冷了下来,带着咬牙切齿的味道,“她甚至还推波助澜了!”
纸鸢先反应过来,“娘娘的意思,咱们费尽心思检举淑妃父亲,其实是被淑妃利用了?”
贵妃闭上双眼,又气又怒,偏偏还没法子发泄出来。
人家父亲都获罪了,可怜得要死,她还能再去欺负一把吗?
雁归见状,也明白过来,“今日众妃为难淑妃,娘娘独不开口,是早知道此事?”
贵妃睁开眼,“以杨佩宁的心性,定然早就将陛下哄得服服帖帖的了,陛下不仅不责怪她,恐怕还会因为她日后没了倚仗而心疼她。没了家族倚靠的淑妃,更加刀枪不入了。”
雁归又懵了,“可陛下分明在冷落淑妃啊,不然那些人怎么敢这样讥讽淑妃。”
贵妃笑了一声,“不过是权衡之术罢了,看着吧,要不了几天,该倒霉的人都会倒霉的。”
她搁置了杯子,看向常婕妤。
“你穿鹅黄色,最好看。”
常俏手指微顿,看向杨佩宁,眼里都是挣扎。
“可是姐姐,我总觉得对不住你。你还替我安排这些。”
杨佩宁淡然笑着,“陪伴圣驾是每一位嫔妃的职责,并非我一人独有。何况现如今我也不便多伴君。”
想及杨家的遭遇,常婕妤咬牙,“姐姐你放心,我们常家会护着你的!”
杨佩宁展颜,摸了摸她的脑袋,“你们护着我,我也会护着你们。”
“去吧。”
半月间,崇庆帝先是宠幸常婕妤,其后又是何美人和柳宝林。
淑妃俨然受尽冷落。
晨会上,江嫔讥讽不断。
“都说父母宗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淑妃,你父母落罪,你怎么还能安坐在此呢?”
一旁的何美人接话。
“江嫔娘娘此言差矣,淑妃娘娘是皇子公主生母,身份尊贵,库房里多少珍宝财物,哪里会需要贪污呢?淑妃娘娘清清白白,自然不必连坐了。”
她近日很得宠眷,而淑妃潦倒,她不由得想起之前在淑妃跟前奴颜婢膝的样子,恼怒之余想尽法子折辱淑妃,以报昔日之仇。
“也是,是本宫记差了,淑妃自己富贵了,却没有惠及家人,这才叫杨大人这样目光短浅,竟做出此等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江嫔笑得花枝乱颤,“实在是闹了笑话了。”
上首的皇后等到江嫔等人都折辱完了,才慢悠悠开口。
“住口。”她一副慈善模样,“都是一宫姐妹,你们怎能这样说淑妃呢?”
她看向杨佩宁,“淑妃啊,虽然你的父亲现下没了官职,已是罪犯之身,你也不必自怨自艾。”
此言,直接点明了杨佩宁现如今罪犯之女的身份,又引来诸多幸灾乐祸或者可怜的目光。
杨佩宁面容憔悴,“多谢娘娘宽慰,臣妾一切都好。”
皇后点头,“那就好。”
说着,尚宫局的人来汇报中秋宫宴事宜。
有一个女官格外引人注目。
“本宫记得,这好像是曾经倚华宫中的二等功女芬芳罢?怎么如今来了尚宫局了?”
江嫔一说,所有人都看了过去,新人嫔妃虽不知晓,老人们却是都认识的。
“果真是芬芳,我还以为看错了呢!”杜婕妤惊呼,“可芬芳不是因为涉及用香料谋害淑妃,被罚去了掖庭了吗?”
皇后闻言,笑着道,“后来查出芬芳是无辜受了无妄之灾,却在浣衣局一直劳作辛苦着。本宫看着实在不忍,正好这次六尚局采选,本宫便放了她出来,谁知她这样伶俐聪慧,一选就选上了女官,虽然只是个八品掌官,却也很是不错了。”
此言一出,新人嫔妃们看向淑妃的眼神都变得嫌恶起来。
“若说一开始是不知情便也罢了,怎么后来芬芳都无罪了淑妃娘娘也不给捞出来,白叫芬芳在里头待着。”
出声的萧美人,她一向见不惯宫中不平之事。
郭婕妤搭话,“可不是嘛,芬芳之前做到二等的位置上,可见也是忠心耿耿之人,要不是皇后娘娘,这样的人才可就要埋没了。”
德妃见她们三五成群地数落淑妃,“呵呵”一声开了口。
“皇后娘娘果真仁善心肠,连一个在浣衣局的宫女受了冤屈都知道。”
这话看似奉承,却明里暗里地说皇后是怀揣了心思在里头。
江嫔没听出里头的用意,笑着附和,“谁说不是呢,咱们皇后娘娘啊,最是恩惠遍及后宫。”
皇后笑着看了她一眼,眼里藏了些冷。
“陛下等会要来本宫这里用膳的,不好耽搁了,今日便都散了吧。”
江嫔还没反应过来,皇后已经起身了,她连忙跟着众嫔妃们一起福身下去,“臣妾(嫔妾)告退。”
全程,唯独贵妃没有开口,视线若有若无地落在杨佩宁身上。
“娘娘方才一直想什么呢,那样出神。”
雁归问起时,已经是在回关雎宫的路上了。
贵妃斜靠在撵轿上,眼里闪过屡屡精光。
“本宫之前一直疑惑,淑妃竟然真能割舍下父母不管,也不顾自己前程和名声。时至今日,见沂州起事涉及琅琊王氏,本宫才知淑妃用心之深。”
雁归听得云里雾里,“娘娘是说沂州举子集体罢考之事?听说这样的事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州了,各州都有琅琊书院的举子回本州考试,也都相继爆发出举子秀才们替考或是被替考之事,身后都有琅琊书院操纵的身影,陛下还成立了小三司,专门核对此案。可这与淑妃的父母有什么关系呢?”
贵妃盯着前方幽长的宫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仿佛在掂量什么。
“杨政眼皮子浅,做不成大事却能与任何大事沾染上联系,容易被人当枪使。最要紧的是,他与淑妃,不止称不上亲厚,更到了相互忌恨的程度。与其留着这样一个随时都会惹祸上身的炸弹,不如大义灭亲,一了百了。杨政落马,日后再要利用他人对淑妃下手,就是难上加难了。”
雁归惊讶无比,“所以杨家出事,淑妃自个儿也是乐见的?”
“她何止乐见,”贵妃嗓音冷了下来,带着咬牙切齿的味道,“她甚至还推波助澜了!”
纸鸢先反应过来,“娘娘的意思,咱们费尽心思检举淑妃父亲,其实是被淑妃利用了?”
贵妃闭上双眼,又气又怒,偏偏还没法子发泄出来。
人家父亲都获罪了,可怜得要死,她还能再去欺负一把吗?
雁归见状,也明白过来,“今日众妃为难淑妃,娘娘独不开口,是早知道此事?”
贵妃睁开眼,“以杨佩宁的心性,定然早就将陛下哄得服服帖帖的了,陛下不仅不责怪她,恐怕还会因为她日后没了倚仗而心疼她。没了家族倚靠的淑妃,更加刀枪不入了。”
雁归又懵了,“可陛下分明在冷落淑妃啊,不然那些人怎么敢这样讥讽淑妃。”
贵妃笑了一声,“不过是权衡之术罢了,看着吧,要不了几天,该倒霉的人都会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