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虽过,午后炎阳依旧炙人,但县衙前空场之上,人头攒动,喧声如潮。
新米特有的清香混杂着尘土与汗味,在灼热的空气中弥漫交织。
一张张饱经风霜、刻满焦虑的脸上,此刻终于绽放出许久未见的期盼与微弱的喜悦。
钦差大臣冯清梁立于临时搭建的木台中央,一身绯袍在烈日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面容清癯而凝重,环视台下众多面黄肌瘦的乡民,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黎县的父老乡亲们!本官冯清梁,奉圣上之命,特来主持赈灾事宜。”
其声清亮穿透,遍及广场四隅,满场喧嚣如被收束,渐次归于沉寂。万千道目光齐齐汇聚,尽落于这位朝廷大员身上。
冯清梁向前一步,目光扫过一张张期盼而惶恐的面孔,语气愈发沉重:“圣上虽远在京师,却无一日不心系黎县百姓。得知先前赈灾队伍遭遇不测,圣上震怒痛心,夙夜难眠,排除万难,重筹粮草,星夜兼程运抵此地!”
言至此处,他竟向着北方京城方向及台下百姓,深深一揖到底,久久未起:“老夫来此未能及时拯民于水火,致使乡亲多受苦难……上负皇恩所托,下负百姓殷盼,此心难安,其罪难恕!”
台下倏然死寂,方才蒸腾的喜悦之气,竟如遭冷水泼面,瞬间消散无踪。
百姓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四起。
此时,知县杨霖上前一步。
他面色蜡黄,官袍空荡,但脊梁挺得笔直,声音虽沙哑却带着金石之音,瞬间盖过了嘈杂:“冯大人不必过于自责!天灾虽厉,犹可应对!然人祸叵测,邪教作祟,暗中阻挠破坏,截杀官差,断绝粮道,方才是我黎县军民至今困顿的真正元凶!”
他目光如冷电,陡然射向人群,仿佛要揪出那隐藏的鬼蜮:“若非冯大人与十一王爷不避艰险,亲临险地,坐镇指挥,督导我等抢修堤坝、防治疫病、弹压宵小,黎县早已沦为饿殍遍野之鬼域!此乃朝廷未弃我等,上官未忘我民之明证!”
十一王爷慕容扉此刻也走上前来。
他身着宝蓝色常服,眉目清澈,温言接话道:“杨知县所言甚是。圣上心系此地,岂容邪佞横行?今日粮米虽迟却至,便是朝廷决心!望各位乡亲安心,依次领取,相互告知,断不可再信奸人谣言。”
冯清梁赞许地看了眼慕容扉,接着对杨霖道:“杨知县,发放事宜由你具体主持。衙役差官皆听你调派,务必确保公平有序。”
“下官遵命!”杨霖拱手领命,随即转身,声如洪钟:“县衙差役何在?”
“在!”台下两列衙役齐声应喝,手中水火棍“咚”地一声齐齐顿地,声势惊人。
“按先前造册顺序,十人一列,依次领取!若有胆敢滋事扰乱者,立拿严办!”杨霖下令道,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冯清梁亦沉声道:“本官与王爷在此监督,必使每一粒粮皆入受灾百姓之口!”
台下,领粮的队伍缓慢前行,衙役呼喝不绝。然而在这喧嚣之下,却暗藏机锋。
几个农夫模样的人,目光如鹰,手不离腰,脚步沉稳,如豹巡行。
不远树荫下,一个摇扇闲汉似在打盹,眼皮却漏出一线冷光,审察每一个靠近木台之人,仿佛毒蛇静伏。
两侧屋檐阴影之中,若有高手细察,或可瞥见几不可察的杀气,以及强弓硬弩偶尔反射的寒芒。
一个头戴破草帽的干瘦汉子,扛着半袋糙米,口称“老天开眼”,步履蹒跚,不时抹汗。却在停顿之间,眼神如电,疾扫台上大人方位、衙役布置,乃至人群中那些气息沉稳的“闲人”。他假作踉跄,凑近衙役,将其低声指令与暗哨位置听个明白。
另一处,一妇人怀抱啼儿,满面愁苦,轻哼小曲向外挪步。眼帘低垂间,却将粮堆至巷口的距离一一丈量,审度每一处可藏人发动之处。她唇微颤动,以极简暗语,将所察传了出去。
墙角蜷一老丐,状似虚弱,头膝深埋。却以指甲沾土,于地面疾画布防简图,标出要处,旋即抹去,毫无痕迹。
几人掩藏极深,浑如寻常灾民,百姓皆不觉。
然树荫下那“闲汉”眼皮微抬,目光掠过干瘦汉子与抱孩妇人,指叩扇柄,如发暗号。
远处檐上瓦片轻移,寒光一闪而逝。
暗影阁高手如老猎嗅味,已知有异,只待时机。
信息既集,干瘦汉子扛米低语“回家煮粥”,顺人流而去。抱孩妇人也骂句俚语,转身消失。老丐早已不见,唯余一地微温。
他们步履拖沓,宛若真民,却每一步皆避过明岗暗哨,借人潮遁出广场,将所窃机要带入暗处。
且说领粮人潮之侧,一身红色劲装的杨红瑛眉眼飞扬,声如清泉溅玉:“音音你看!这些粮食,总算能叫大伙儿缓过一口气了!”
柳音音款立其旁,素裙虽已显旧,却更衬得她气韵清雅,人淡如菊。
她嫣然一笑,眸中水光潋滟,轻声道:“正是如此。见百姓脸上重现笑颜,便是世间最慰心之事。冯大人、十一爷,还有杨大人,此番当真辛苦了。”
李岐紧随二女身侧,一身青布劲装,身形挺拔如松。
他面容沉静,并不言语,目光却似秋日寒潭,不着痕迹地扫视着周遭涌动的人群,将杨红瑛与柳音音护在相对安全的一隅。
杨红瑛说得兴起,忽瞥见柳音音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在阳光下莹然生光,脸色也略显苍白,心下顿时一紧。
她当即挽住柳音音的手臂,语含关切:“是我疏忽了,只顾着欢喜!你身子才刚好转,哪禁得住这烈日久晒?前方街角有处茶棚,虽简陋却能遮阳,咱们且去饮碗粗茶解渴。”
柳音音亦觉气短神疲,便温顺颔首:“也好,劳你挂心了,红瑛。”
李岐闻听此言,目光速扫街角那座竹竿破席搭就的凉棚,细察无明显险兆后,方才微一点头,沉声说道:“随我来。”
言罢,他率先迈步,以身躯稍稍隔开拥挤人潮,引着二人向茶棚行去。
途中,杨红瑛仍难掩兴奋,低声絮语着赈灾粮米分发后的诸般筹谋;柳音音柔声应和,心底暖意潺潺,先前因灾祸与过往旧事积郁的阴霾,也随之稍稍散去。
这一幕融融暖意,恰被高台上的慕容扉看在眼里。他眸色温和,嘴角不禁漾起一抹欣慰的浅笑。
茶棚破败简陋,勉强遮蔽着灼人的日头。
柳音音与杨红瑛、李岐围坐于一张漆皮斑驳的木桌旁,粗瓷碗内茶水浑浊,却也能解几分暑热燥气。
杨红瑛仍兴致勃勃,细数赈灾途中见闻;柳音音含笑静听,偶一抬眸,却见李岐目光始终萦绕在杨红瑛身侧,同时警惕扫视周遭,心底不由泛起暖意与怅惘交织的复杂心绪。
正闲谈间,杨红瑛眼尖,忽见熙攘人潮边缘,数人缓步而来。
为首者意态闲适,纵使身处灾民麇集、尘土飞扬之地,亦如徜徉自家园林般从容。
一柄泥金折扇在其指间随意开合,扇面之上疏淡山水隐约可见,更衬得他丰神俊朗,卓尔不群——
此人非慕容冲莫属。
他身侧紧随一对女子,恍若璧人。
左侧女子身着淡紫衣裙,眉目温婉,步履轻缓如水,正是白霜。她目光沉静,时刻留意主人周遭动静,心思细若毫发。
右侧女子则着浅蓝劲装,明眸皓齿,顾盼间神采飞扬,乃是白露。她一手似不经意般按在腰间软鞭之上,眼神锐利地扫过四方。
更引人注目的,是紧偎在慕容冲另一侧的陌生女子。
她身着浅碧罗衣,裹着纤弱身形,面容姣好却苍白得惹人怜惜,眉眼间总带着几分怯生生的依赖,仿佛离了身侧之人便无所依傍——正是陆家遗孤陆明兰。
她几乎将半副身子倚向慕容冲,柔荑似无力般轻攥着他云锦袖袍的一角,宛如藤蔓缠绕乔木,一心寻求庇护。
“咦?慕冲!”杨红瑛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几分讶异与熟稔,“他何时离开秀水山庄了?”
李岐与柳音音闻声抬眸望去。
李岐目光沉稳,只一瞬便将来人情形纳入眼底。
柳音音却仅瞥了一眼,便迅速收回目光,兀自垂首,轻啜着粗瓷碗中浑浊的茶水。
“慕冲!此处!”杨红瑛性情爽朗,当即起身挥手高呼,瞬时打破了片刻的沉寂。
慕容冲闻声转头,见是故人,唇边那惯有的慵懒笑意深了几分,宛若春冰乍融,风流之态自现。
他手中折扇“唰”地合拢,遥遥向几人虚点示意,便领着三女折身走来。
这本就破旧的茶棚,因这几人的到来,顿时显得愈发逼仄,却又平添了几分蓬荜生辉之意。
“倒是巧了,竟在此处相逢。”慕容冲笑道,声线清越,又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磁性。
他自然地撩袍,在旁侧空位落座,动作行云流水,不见半分局促。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在场诸人,在柳音音略显苍白的面上停留了极短一瞬,随即便移开了视线。
白霜、白露向杨红瑛等人颔首致意,而后静立慕容冲身后,一者沉静观势,一者暗含戒备,动静间默契十足。
陆明兰则怯生生地紧挨着慕容冲坐下,那双秋水般的眼眸里藏着隐隐不安,柔荑不仅未松开慕容冲的袖角,反倒下意识地攥得更紧。
柳音音端坐不动,将这一切细微举动尽收眼底,面上依旧是得体的浅笑,宛若平静湖面,不起半分波澜,唯有握着茶碗的指尖,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许。
杨红瑛眉头微蹙,心中暗自叹息。
她记得陆明兰从前最是端庄守礼,如今遭此家破人亡的大难,性情竟骤然改变,这般依恋外男,虽属情有可原,终究有失分寸。
她按捺下心中思绪,开口引荐:“音音,这位便是我与你提及的陆世伯之女,明兰姐姐。”旋即转向陆明兰,语气放缓了几分,“陆姐姐,这位是我的好友,柳音音柳姑娘。”
陆明兰依言起身,敛衽行了一礼,声音细弱:“明兰见过柳姑娘。”
她抬眼,目光飞快地掠过柳音音清丽的面容与素净的衣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掂量,随即又怯怯地低下头,身子不自觉地再向慕容冲靠近了半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音音心头似被细芒轻刺,泛起一阵微涩。她稳住心神,起身盈盈回礼,声线温婉平和,自有一种矜持的清贵之气:“陆姑娘。”
而慕容冲,竟任由陆明兰这般拉扯着衣袖,未曾拂开。
只是他唇边那抹慵懒的笑意,似淡了些许,目光掠过柳音音平静无波的脸庞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极淡、且复杂难辨的情绪,转瞬便隐没在那双桃花眼的风流神采中。
杨红瑛见气氛微凝,忙岔开话头,愧疚地望向陆明兰,语气诚挚:“陆姐姐,你身子可大好了?那日……听闻你受了极大的惊吓。”
陆明兰闻言,眼波柔缓地转向慕容冲,声音愈发轻软,满是依赖之意:“多谢红瑛妹妹挂怀。多亏了慕大哥这些时日的……精心呵护,请医问药,无微不至,方才捡回这条命来。只是终究伤了元气,时常觉得气虚体弱,精神不济。”
她说着,身子又向慕容冲挨近几分,宛若风中柔柳,需借乔木支撑方得安稳。
杨红瑛脸上明媚的笑意渐渐淡去,眸中涌起重重痛色,她垂首低言,声线沉重:“陆姐姐,快别这么说……若不是我当日鲁莽,深夜前去求援,走漏了风声……陆世伯、陆伯母他们……还有陆府上下……也不会……”
话语间已带哽咽,几乎难以续言,搁在桌上的手微微颤抖:“都是我的过错,是我害了陆府,害你家破人亡……”
茶棚内的气氛瞬时僵滞,连周遭的喧嚣都似被隔绝在外。
李岐眉峰微拢,幅度轻得几不可察,目光沉静地落在身侧微微颤抖的杨红瑛身上。
桌下无人窥见之处,他宽厚温热的手掌稳稳覆上杨红瑛微凉颤抖的手背,带着安抚的力量。
杨红瑛骤感一惊,指尖微缩,却被那股暖意牢牢裹住,既挣不脱,亦不愿挣脱,心头的慌乱竟随之淡了几分。
陆明兰眼圈骤红,泫然欲泣,她取出绢帕轻按眼角,强抑悲声,语调动摇而凄楚:“红瑛妹妹……莫要如此自责……这如何能怪你?你本是一片为黎县百姓着想的好心……要怪,只怪世事无常,命运……命运弄人……”
她话语断续,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愈发显得楚楚可怜,惹人唏嘘。
慕容冲见陆明兰泪落如雨,身子微颤,仿佛下一瞬便要支撑不住。
他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那惯常含笑的桃花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复杂神色,似是怜悯,又似是一种审慎的权衡。
他并未推开几乎倚靠在他臂上的陆明兰,反而手腕一翻,那柄一直轻敲掌心的折扇“唰”地展开,用那光滑微凉的扇骨,极轻极稳地托住了陆明兰微微颤抖的手腕。
“明兰,”他开口,声音较平日少了几分慵懒,多了些许沉稳,“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过度悲恸,最是伤身。你如今最要紧的,是遵医嘱好生将养,保重自己。”
他话语温和,带着劝慰,目光落在她泪湿的脸庞上,却深邃难辨。
柳音音静静看着,眼中掠过一丝怅惘与悲悯交织的复杂情绪,转瞬便隐没在温婉的平静之下。她端起茶碗再啜一口,只觉茶水的苦涩,竟比方才更甚几分。
慕容冲旋即抬眼,看向对面愧疚难当的杨红瑛,语气转为一种令人心安的笃定:“红瑛你也不必过于自责。你心系灾民本是好意,如今追究孰是孰非已于事无补,眼下最紧要的,是查明真凶,以告慰陆家上下在天之灵。”
然而,他托着陆明兰手腕的扇骨却未收回,反倒顺势虚扶一把,助她坐稳,动作流畅自然。
陆明兰感受着腕间传来的微凉触感与稳稳的支撑力,抬起泪眼朦胧的眸子,痴痴望向慕容冲,眼中满是全然的信任与寄托:“嗯……明兰信慕大哥,也信官府……定会为我陆家讨回公道,告慰爹娘与阖府上下的在天之灵……”
柳音音垂眸望着粗瓷碗中晃动的浑浊茶汤,心中便似那茶沫般泛起细碎涟漪,微苦微涩。
眼见伊人这般依傍慕容冲,而慕容冲竟也受之坦然,其中微妙处,却令她无端端感到一丝怅惘。
她与慕容冲往日那些若有似无的情愫纠缠,此刻想来,竟如镜花水月,虚幻得惹人自嘲。
他这般风流人物,何曾真正将爱慕系于自己身上?自己当初那些微澜心绪,只怕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寻常风景,过眼即忘。
然而这念头一生,旋即又被另一股情绪压下。
她见陆明兰苍白面容上泪痕未干,身形单薄,想她一夜之间遭此巨祸,父母俱丧,家门倾覆,此刻心神激荡,全凭一股悲愤之气支撑,寻找依靠乃是本能。
自己若因此而生出酸涩之意,岂非显得心胸狭隘,毫无悲悯之心?
她暗自吸一口气,将心中那点女儿家的别扭心思强行捺下,如同将一枚酸涩的青梅悄然藏入袖中。
目光再度抬起时,已是一片澄澈平和,只是那澄澈之下,难免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如同秋日晴空尽头那一抹极淡的云丝,若有还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冲唇边复又浮起那抹教人难以捉摸的浅笑,手中折扇“唰”地合拢,仿佛先前刹那的支撑与审视从未发生过。
他眼波流转,似漫不经心扫视众人,最终那三分慵懒裹着七分深邃的目光,定格在静坐一侧的柳音音身上。
他唇角弧度未改,声线清越一如往常,仿若随口言道:“音音此番遭遇,我亦有所耳闻。那一日……想必惊惧匪浅?”
话音稍顿,扇骨在他掌心不轻不重一叩,视线掠过她清减三分的面容,快如蜻蜓点水,“说起来,若非为我之故,你也不至遭此无妄之灾。如今身子可大安了?”
他言辞分寸极准,关切似有还无,更似兄长对小妹那般寻常问候,藏于他惯常的洒脱不羁之下,竟叫人辨不出其中有几分真心。
柳音音在他目光落下时便悄然端正了姿态。
闻听他言,她徐徐抬眼,唇边展开一抹极淡却极为得体的笑意,语声温婉从容,恭敬中透出分明疏离:“有劳大哥牵挂,不过些许惊吓,早已无恙了。”
她应答得滴水不漏,仪态娴雅,将方才因他同陆明兰亲近而生的微澜,同此刻这看似随意却偏偏在此际提及的问话所勾起的隐痛,尽数敛于沉静如水的眼波之下。
慕容冲凝望她平静无波的面容,耳闻那一声清晰而疏远的“大哥”,眼底似有一丝极淡的情绪疾掠而过,如被银针轻轻一刺,但那异样旋即没入他桃花眼惯有的风流笑意之中,快得无人得见。
他朗声一笑,声虽清越,却无端带了几分空茫,手中折扇“啪”地展开,轻摇数下,似要拂去那无形间的滞涩:“如此便好,我也可安心了。”
含笑的目光未再于柳音音身上停留,便自自然然地转向仍在低泣的陆明兰,语气复转为温和宽慰:“明兰,此处人多气浊,于你调养不宜。不如我先行送你回去歇息?”
这细微转变,旁人未必察觉,却教柳音音心底那抹苦涩的凉意又悄深一分。
她再度垂眸,望着碗中已渐凉的茶汤,汤面模糊地映出自己平静却失了几分血色的容颜。
陆明兰听得慕容冲温言相询,抬起泪光盈盈的眸子,愈显柔弱堪怜。
她轻轻颔首,声细如丝:“但凭慕大哥安排……明兰确是有些倦了。”言罢,便柔顺地借着慕容冲虚扶之力起身,依旧依依偎在他身侧。
慕容冲顺势扶稳她,举动间自有一派风流洒落,却也不失周到体贴。
杨红瑛在一旁瞧得分明,又瞥见身旁柳音音虽端坐如常,捧着茶碗的指尖却微微发白,心下不由暗叹。
待慕容冲刚要举步,她忽地扬声道:“慕冲!且留步,我尚有事请教。”
慕容冲脚步一顿,讶然回身,那双桃花眼微扬,带出几分探询之意。
杨红瑛眼波一闪,故作随意道:“不如让白霜白露二位先送陆姑娘回去歇息。不过几句话的工夫,耽搁不了你多少时辰。”
慕容冲眸光在杨红瑛面上一转,又极快地掠过静坐不语的柳音音,唇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更深了些,对白霜白露略一颔首:“也好。你们先送明兰回去,我随后便来。”
白霜沉稳应了声“是”,白露则好奇地多看了杨红瑛一眼,旋即扶住陆明兰。
陆明兰眼中似有一丝极淡的不愿闪过,但终究还是柔顺地跟着二人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慕容冲这才施施然于柳音音对面落座,折扇轻摇,拂动额前几缕墨发,姿态慵懒如故:“杨大小姐有何见教?”
杨红瑛心念电转,面上却故作凝重,压低声线道:“我想请教…这赈灾粮米来得突兀,犹如天降,事前竟无半点风声。慕冲你消息灵通,可知其中内情?”
慕容冲闻言眼中笑意更深,却教人窥不透深浅。
他“唰”地合拢折扇,轻击掌心,笑声里带了几分戏谑:“红辣椒啊红辣椒,你这可是问道于盲了。朝廷粮秣调度何等机密,你不去问令尊杨大人,反倒来问我这闲散之人?”
杨红瑛紧盯他面庞,欲从那玩世不恭的神态间寻出破绽:“慕容兄当真不知?”
“当真不知。”慕容冲答得干脆,笑容不改,目光却似不经意掠过对面垂眸不语的柳音音。
见她纤长睫毛微微颤动,如蝶栖带露花枝,心中不由一动,面上却依旧云淡风轻。
杨红瑛见他避而不答,话锋陡转,声音沉了数分:“那…那音音前番被歹人掳去之事,总与你有些干系吧?你可知其中蹊跷?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此言一出,慕容冲脸上那抹洒脱不羁的笑意骤然一凝,眼底倏地掠过一丝锐芒,如寒星乍现,虽只一瞬,却沉凝似铁。
他默然片刻,声音沉郁了几分:“此事……我确实已在查探。音音无端受惊,我实难辞其咎。诸位放心,必当查个水落石出,给音音一个交代。”
言至此处,他目光坦然迎向柳音音,眼底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微光,有关切、有歉疚,或许尚有其他,却皆被他敛于恰到好处的地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音音觉他目光所及,遂抬眸相迎,唇边依旧凝着一抹温婉却疏离的浅笑:“大哥不必过于挂怀,音音早已无恙。”
慕容冲见她如此情状,喉间微动,终只是淡淡一笑,未再多言。
杨红瑛在一旁冷眼相看,见柳音音始终垂眸不语,而慕容冲虽面上一派洒落,偶尔瞥向音音的目光却难掩牵挂。
她心下暗叹,自知所能为者仅止于此。
忽地她“哎呀”一声,恍然想起什么要紧事般,一把扯住身旁一直静默相伴的李岐衣袖,扬声急道:“瞧我这记性!险些误了爹爹交代的正事!李岐,快随我往县衙走一遭!”
李岐骤然被她拉起,初时一怔,旋即见她递来眼色,立时心领神会。
他沉稳颔首,向慕容冲与柳音音微一抱拳:“失陪。”言罢便被杨红瑛风风火火地拽离茶棚,转眼消失于熙攘人潮之中。
破败茶棚之下,只余慕容冲与柳音音二人对坐无言。
周遭喧嚷恍若被一道无形气墙隔开,唯剩烈日透席而下,洒落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几分凝滞的微妙。
慕容冲手中折扇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摇,目光投向棚外人潮,似漫不经心,又似静候甚么。
远处人声隐约传来,反衬得棚下寂静愈显压人。
柳音音但觉他目光虽不望来,却似无所不在,将自己周身笼定,竟较那灼灼烈日更教人难安。
她下意识探出手,指尖微颤,欲取那早已凉透的粗瓷茶碗,仿佛借此可定心神。
恰在指尖将触未触碗沿之际,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却先一步按在了碗沿之上,微凉指尖不经意轻触她的指节。
柳音音指尖一颤,如触微电,倏然抬眸,正迎上慕容冲那双深邃难测的桃花眼。
慕容冲手按茶碗,抬眼望来。那双常含三分笑意的风目此刻竟格外专注,眼底似有暗流涌动。
声线较平日低沉了几分,褪去些许慵懒,多出一丝难言的温淳:“茶凉伤胃,换盏热的罢。”
不由分说取过她面前茶碗,将残茶泼洒于地,继而执起粗陶壶,重新斟了七分满,取碗、泼茶、斟新,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自显世家公子优雅气度。
“趁温饮些。”他将新斟的热茶轻轻推至柳音音面前,热气氤氲,模糊了彼此之间的视线。
柳音音望着眼前那盏新斟的热茶,袖中手指悄然收紧。
她垂眸轻声道:“谢过大哥。”
慕容冲凝视她低垂的眉眼,唇角惯有的笑意淡了几分。
忽而前倾几分,折扇“啪”地合拢置于桌上,声线压低,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喟叹:“音音,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此言一出,竟将那层刻意维持的疏离骤然打破。他目光灼灼,似要直看到她心底去。
柳音音颊边飞起红云,慌忙低头盯着茶碗,不敢相对。
静默片刻,慕容冲又向前微倾,声若耳语,却字字清晰:“音音,你……当真无话要对我说?”
柳音音倏然抬首,唇瓣微颤,眸中情绪翻涌,似有万语千言梗在喉间。
然而迎上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想到他的风流多情和自己的尴尬处境,终究只是缓缓摇头,再次垂眸将一切深藏。
慕容冲眼底微光渐黯,沉吟片刻,语气转慎:“音音,关于明兰……”
“大哥不必多说!”柳音音猛地截断他的话。
听他亲口提及那个名字,她心口一刺,酸涩与倔强骤然涌上,声音因急切微微发颤,“我明白的……真心祝福你们。”
四下蓦地一静。
慕容冲脸上慵懒笑意尽褪,错愕望去:“音音,你……祝福什么?”语气满是难以置信。
柳音音强抑心中酸楚,唇角弯起柔婉弧度,声线温婉却疏离:“陆姑娘温柔娴静,与大哥甚是相配。音音真心祝福。”
“祝福?”慕容冲一怔,随即低低哑笑,声里并无欢愉,反透压抑涩然。
明知二人之间阻隔重重,亦知她或将与钟昊天定亲,可亲耳听得她这般急切将自己推给旁人,道出祝福之语,心中仍涌起强烈失落与闷痛,几乎难以维持那洒脱面具。
他目光紧锁她面容,声线微绷:“这……当真是你的真心话?”
柳音音被他看得无所遁形,心中百转千回,酸涩难言。万千情愫堵在心口,偏生一字不能吐露。
鬼使神差地,她竟迎着他的目光,轻轻颔首:“自然是真的。”
慕容冲眼底最后一点光采彻底湮灭。
静默一瞬,那玩世不恭的笑意又迅速重回他眉眼之间。“唰”地展扇轻摇,语气云淡风轻:“既然如此……多谢音音妹妹祝福。”
柳音音见他转眼恢复风流恣意之态,心中那点期盼彻底熄灭,只余无边荒凉。
她面上却绽开极淡笑容,比平日更显柔顺乖巧,嫣然浅笑宛若真心为他欣喜。
慕容冲见她这般笑容,只觉心头滞涩,如被无形之手紧紧攥住。
棚下空气凝滞,唯闻折扇轻摇之声,与二人间无声却沉重的僵持。
正当此际,忽闻一声娇唤自不远处传来,恰似莺啼燕语,打破了这难堪沉寂:“慕大哥!可真巧呀!”
二人抬眼望去,但见绿绮携其弟小志笑吟吟翩跹而至。
绿绮今日穿着一身水绿绫罗衣裙,衣袂飘飘,体态风流,面上带着精心修饰过的惊喜笑容,一双妙目盈盈落在慕容冲身上,恍若未见他身旁还坐着个柳音音。
柳音音一见是她,心中顿生腻烦与警惕。想起昔日被此女设计陷害,此前她对着慕容冲那副主动邀宠之态更是令人不豫。
然多年教养让她瞬即将这不悦压下,面上依旧温婉平静,唯端茶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
绿绮步履轻盈走到近前,仿佛方才看见柳音音似的,眼底掠过一丝计较,随即绽出明媚笑容,语气亲昵如对故友:“呦,柳姑娘也在?我们没扰了你们说话罢?”
话虽如此,人却已不着痕迹站到慕容冲身侧,距离拿捏得恰到好处。
“没有。”柳音音抬眼,回以浅淡微笑,声线平和无波,“绿绮姑娘说笑了。”
绿绮冲她嫣然一笑,浑若不觉尴尬,旋即转向慕容冲,眼波流转,语气娇柔:“慕大哥,我近日偶得一首失传古谱,自己填词谱曲,正愁无人品鉴呢!想着慕大哥最是风雅,若能得您指点,真是绿绮的福气!不想就在这里遇上,可见真是缘分!”
慕容冲手中折扇微顿,目光几乎下意识瞥向柳音音。
却见她已偏头望向棚外人群,侧脸线条平静近乎漠然,仿佛眼前之事与她毫无干系,更无半点在意。
他心中那因她方才“真心祝福”而生的烦闷尚未消散,此刻见她这般浑不在意的模样,心绪更沉。
一股说不清是失望还是愠恼的情绪漫上心头,夹杂着几分自嘲与赌气的意味,却终究被他那风流表象压下,只化作眸底一闪而过的晦暗。
他正欲开口,绿绮身侧的小志却抢先扯住慕容冲衣袖,恳求道:“慕大哥,你都好久没来我们家了!姐姐天天都在念叨你……”
话未说尽,绿绮便似羞似恼地轻咳一声,急忙截住话头,面上泛起两抹恰到好处的红晕:“小志!休要胡言!”
她口中虽斥责幼弟,眼梢余光却不着痕迹地扫向柳音音,带着一丝难以觉察的得意与试探。
柳音音仍维持望向别处的姿态,连睫羽都未曾稍动,恍若未闻。唯有那纤细背脊挺得笔直,透出几分极力压抑的僵硬。
慕容冲将此间细微动静尽收眼底,见柳音音始终无动于衷,倏然朗声长笑,面上那风流不羁的笑意愈发张扬,恍然又成了那个醉卧花丛、万事不萦于怀的翩翩公子。
“唰”地合拢折扇,语带轻快洒脱,甚至含了几分暧昧调侃:“哦?竟是新谱之曲?绿绮姑娘慧心兰质,琴艺超群,所作必定不同凡响。既有如此雅意,在下若再推辞,岂非焚琴煮鹤,大煞风景?既然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绿绮闻言喜动颜色,眼中光彩流转,声线愈发甜软:“慕大哥肯赏光,真是再好不过!”小志亦在一旁拍手雀跃。
慕容冲含笑颔首,旋即转向仿佛置身事外的柳音音,语气疏淡客气:“音音,我先走一步。”
柳音音这才缓缓回首,面上仍是那温婉浅淡的笑意,微微颔首,声柔如水:“大哥请便。”
慕容冲深深看她一眼,目光如刀似要剖开那平静面具,寻得一丝裂痕痛楚,最终却只对上两潭沉寂秋水。
心中滞闷刺痛几欲盈出,面上笑痕却愈显洒脱不羁,甚至添了一抹玩味慵懒。不再多言,转身随绿绮姐弟离去,背影转眼没入熙攘人潮。
凉棚下,唯余柳音音孤身独坐。
方才强撑的平静得体,在慕容冲身影彻底消失的刹那,土崩瓦解。她依旧端坐,脊背笔直,目光怔望那人离去方向,眼前渐模糊,万物氤氲成一片晃动的波光。
棚外日头正烈,人声鼎沸,一片喧嚣热闹,却仿佛与她隔了一层无形屏障,再无关涉。
两行清泪毫无征兆地滑落,沿着苍白冰凉的脸颊急速淌下,一滴、两滴,接连坠入面前那碗凉透的茶汤中,漾开圈圈苦涩涟漪,转瞬湮灭无声。
喜欢山河风雨情
新米特有的清香混杂着尘土与汗味,在灼热的空气中弥漫交织。
一张张饱经风霜、刻满焦虑的脸上,此刻终于绽放出许久未见的期盼与微弱的喜悦。
钦差大臣冯清梁立于临时搭建的木台中央,一身绯袍在烈日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面容清癯而凝重,环视台下众多面黄肌瘦的乡民,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黎县的父老乡亲们!本官冯清梁,奉圣上之命,特来主持赈灾事宜。”
其声清亮穿透,遍及广场四隅,满场喧嚣如被收束,渐次归于沉寂。万千道目光齐齐汇聚,尽落于这位朝廷大员身上。
冯清梁向前一步,目光扫过一张张期盼而惶恐的面孔,语气愈发沉重:“圣上虽远在京师,却无一日不心系黎县百姓。得知先前赈灾队伍遭遇不测,圣上震怒痛心,夙夜难眠,排除万难,重筹粮草,星夜兼程运抵此地!”
言至此处,他竟向着北方京城方向及台下百姓,深深一揖到底,久久未起:“老夫来此未能及时拯民于水火,致使乡亲多受苦难……上负皇恩所托,下负百姓殷盼,此心难安,其罪难恕!”
台下倏然死寂,方才蒸腾的喜悦之气,竟如遭冷水泼面,瞬间消散无踪。
百姓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四起。
此时,知县杨霖上前一步。
他面色蜡黄,官袍空荡,但脊梁挺得笔直,声音虽沙哑却带着金石之音,瞬间盖过了嘈杂:“冯大人不必过于自责!天灾虽厉,犹可应对!然人祸叵测,邪教作祟,暗中阻挠破坏,截杀官差,断绝粮道,方才是我黎县军民至今困顿的真正元凶!”
他目光如冷电,陡然射向人群,仿佛要揪出那隐藏的鬼蜮:“若非冯大人与十一王爷不避艰险,亲临险地,坐镇指挥,督导我等抢修堤坝、防治疫病、弹压宵小,黎县早已沦为饿殍遍野之鬼域!此乃朝廷未弃我等,上官未忘我民之明证!”
十一王爷慕容扉此刻也走上前来。
他身着宝蓝色常服,眉目清澈,温言接话道:“杨知县所言甚是。圣上心系此地,岂容邪佞横行?今日粮米虽迟却至,便是朝廷决心!望各位乡亲安心,依次领取,相互告知,断不可再信奸人谣言。”
冯清梁赞许地看了眼慕容扉,接着对杨霖道:“杨知县,发放事宜由你具体主持。衙役差官皆听你调派,务必确保公平有序。”
“下官遵命!”杨霖拱手领命,随即转身,声如洪钟:“县衙差役何在?”
“在!”台下两列衙役齐声应喝,手中水火棍“咚”地一声齐齐顿地,声势惊人。
“按先前造册顺序,十人一列,依次领取!若有胆敢滋事扰乱者,立拿严办!”杨霖下令道,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冯清梁亦沉声道:“本官与王爷在此监督,必使每一粒粮皆入受灾百姓之口!”
台下,领粮的队伍缓慢前行,衙役呼喝不绝。然而在这喧嚣之下,却暗藏机锋。
几个农夫模样的人,目光如鹰,手不离腰,脚步沉稳,如豹巡行。
不远树荫下,一个摇扇闲汉似在打盹,眼皮却漏出一线冷光,审察每一个靠近木台之人,仿佛毒蛇静伏。
两侧屋檐阴影之中,若有高手细察,或可瞥见几不可察的杀气,以及强弓硬弩偶尔反射的寒芒。
一个头戴破草帽的干瘦汉子,扛着半袋糙米,口称“老天开眼”,步履蹒跚,不时抹汗。却在停顿之间,眼神如电,疾扫台上大人方位、衙役布置,乃至人群中那些气息沉稳的“闲人”。他假作踉跄,凑近衙役,将其低声指令与暗哨位置听个明白。
另一处,一妇人怀抱啼儿,满面愁苦,轻哼小曲向外挪步。眼帘低垂间,却将粮堆至巷口的距离一一丈量,审度每一处可藏人发动之处。她唇微颤动,以极简暗语,将所察传了出去。
墙角蜷一老丐,状似虚弱,头膝深埋。却以指甲沾土,于地面疾画布防简图,标出要处,旋即抹去,毫无痕迹。
几人掩藏极深,浑如寻常灾民,百姓皆不觉。
然树荫下那“闲汉”眼皮微抬,目光掠过干瘦汉子与抱孩妇人,指叩扇柄,如发暗号。
远处檐上瓦片轻移,寒光一闪而逝。
暗影阁高手如老猎嗅味,已知有异,只待时机。
信息既集,干瘦汉子扛米低语“回家煮粥”,顺人流而去。抱孩妇人也骂句俚语,转身消失。老丐早已不见,唯余一地微温。
他们步履拖沓,宛若真民,却每一步皆避过明岗暗哨,借人潮遁出广场,将所窃机要带入暗处。
且说领粮人潮之侧,一身红色劲装的杨红瑛眉眼飞扬,声如清泉溅玉:“音音你看!这些粮食,总算能叫大伙儿缓过一口气了!”
柳音音款立其旁,素裙虽已显旧,却更衬得她气韵清雅,人淡如菊。
她嫣然一笑,眸中水光潋滟,轻声道:“正是如此。见百姓脸上重现笑颜,便是世间最慰心之事。冯大人、十一爷,还有杨大人,此番当真辛苦了。”
李岐紧随二女身侧,一身青布劲装,身形挺拔如松。
他面容沉静,并不言语,目光却似秋日寒潭,不着痕迹地扫视着周遭涌动的人群,将杨红瑛与柳音音护在相对安全的一隅。
杨红瑛说得兴起,忽瞥见柳音音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在阳光下莹然生光,脸色也略显苍白,心下顿时一紧。
她当即挽住柳音音的手臂,语含关切:“是我疏忽了,只顾着欢喜!你身子才刚好转,哪禁得住这烈日久晒?前方街角有处茶棚,虽简陋却能遮阳,咱们且去饮碗粗茶解渴。”
柳音音亦觉气短神疲,便温顺颔首:“也好,劳你挂心了,红瑛。”
李岐闻听此言,目光速扫街角那座竹竿破席搭就的凉棚,细察无明显险兆后,方才微一点头,沉声说道:“随我来。”
言罢,他率先迈步,以身躯稍稍隔开拥挤人潮,引着二人向茶棚行去。
途中,杨红瑛仍难掩兴奋,低声絮语着赈灾粮米分发后的诸般筹谋;柳音音柔声应和,心底暖意潺潺,先前因灾祸与过往旧事积郁的阴霾,也随之稍稍散去。
这一幕融融暖意,恰被高台上的慕容扉看在眼里。他眸色温和,嘴角不禁漾起一抹欣慰的浅笑。
茶棚破败简陋,勉强遮蔽着灼人的日头。
柳音音与杨红瑛、李岐围坐于一张漆皮斑驳的木桌旁,粗瓷碗内茶水浑浊,却也能解几分暑热燥气。
杨红瑛仍兴致勃勃,细数赈灾途中见闻;柳音音含笑静听,偶一抬眸,却见李岐目光始终萦绕在杨红瑛身侧,同时警惕扫视周遭,心底不由泛起暖意与怅惘交织的复杂心绪。
正闲谈间,杨红瑛眼尖,忽见熙攘人潮边缘,数人缓步而来。
为首者意态闲适,纵使身处灾民麇集、尘土飞扬之地,亦如徜徉自家园林般从容。
一柄泥金折扇在其指间随意开合,扇面之上疏淡山水隐约可见,更衬得他丰神俊朗,卓尔不群——
此人非慕容冲莫属。
他身侧紧随一对女子,恍若璧人。
左侧女子身着淡紫衣裙,眉目温婉,步履轻缓如水,正是白霜。她目光沉静,时刻留意主人周遭动静,心思细若毫发。
右侧女子则着浅蓝劲装,明眸皓齿,顾盼间神采飞扬,乃是白露。她一手似不经意般按在腰间软鞭之上,眼神锐利地扫过四方。
更引人注目的,是紧偎在慕容冲另一侧的陌生女子。
她身着浅碧罗衣,裹着纤弱身形,面容姣好却苍白得惹人怜惜,眉眼间总带着几分怯生生的依赖,仿佛离了身侧之人便无所依傍——正是陆家遗孤陆明兰。
她几乎将半副身子倚向慕容冲,柔荑似无力般轻攥着他云锦袖袍的一角,宛如藤蔓缠绕乔木,一心寻求庇护。
“咦?慕冲!”杨红瑛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几分讶异与熟稔,“他何时离开秀水山庄了?”
李岐与柳音音闻声抬眸望去。
李岐目光沉稳,只一瞬便将来人情形纳入眼底。
柳音音却仅瞥了一眼,便迅速收回目光,兀自垂首,轻啜着粗瓷碗中浑浊的茶水。
“慕冲!此处!”杨红瑛性情爽朗,当即起身挥手高呼,瞬时打破了片刻的沉寂。
慕容冲闻声转头,见是故人,唇边那惯有的慵懒笑意深了几分,宛若春冰乍融,风流之态自现。
他手中折扇“唰”地合拢,遥遥向几人虚点示意,便领着三女折身走来。
这本就破旧的茶棚,因这几人的到来,顿时显得愈发逼仄,却又平添了几分蓬荜生辉之意。
“倒是巧了,竟在此处相逢。”慕容冲笑道,声线清越,又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磁性。
他自然地撩袍,在旁侧空位落座,动作行云流水,不见半分局促。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在场诸人,在柳音音略显苍白的面上停留了极短一瞬,随即便移开了视线。
白霜、白露向杨红瑛等人颔首致意,而后静立慕容冲身后,一者沉静观势,一者暗含戒备,动静间默契十足。
陆明兰则怯生生地紧挨着慕容冲坐下,那双秋水般的眼眸里藏着隐隐不安,柔荑不仅未松开慕容冲的袖角,反倒下意识地攥得更紧。
柳音音端坐不动,将这一切细微举动尽收眼底,面上依旧是得体的浅笑,宛若平静湖面,不起半分波澜,唯有握着茶碗的指尖,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许。
杨红瑛眉头微蹙,心中暗自叹息。
她记得陆明兰从前最是端庄守礼,如今遭此家破人亡的大难,性情竟骤然改变,这般依恋外男,虽属情有可原,终究有失分寸。
她按捺下心中思绪,开口引荐:“音音,这位便是我与你提及的陆世伯之女,明兰姐姐。”旋即转向陆明兰,语气放缓了几分,“陆姐姐,这位是我的好友,柳音音柳姑娘。”
陆明兰依言起身,敛衽行了一礼,声音细弱:“明兰见过柳姑娘。”
她抬眼,目光飞快地掠过柳音音清丽的面容与素净的衣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掂量,随即又怯怯地低下头,身子不自觉地再向慕容冲靠近了半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音音心头似被细芒轻刺,泛起一阵微涩。她稳住心神,起身盈盈回礼,声线温婉平和,自有一种矜持的清贵之气:“陆姑娘。”
而慕容冲,竟任由陆明兰这般拉扯着衣袖,未曾拂开。
只是他唇边那抹慵懒的笑意,似淡了些许,目光掠过柳音音平静无波的脸庞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极淡、且复杂难辨的情绪,转瞬便隐没在那双桃花眼的风流神采中。
杨红瑛见气氛微凝,忙岔开话头,愧疚地望向陆明兰,语气诚挚:“陆姐姐,你身子可大好了?那日……听闻你受了极大的惊吓。”
陆明兰闻言,眼波柔缓地转向慕容冲,声音愈发轻软,满是依赖之意:“多谢红瑛妹妹挂怀。多亏了慕大哥这些时日的……精心呵护,请医问药,无微不至,方才捡回这条命来。只是终究伤了元气,时常觉得气虚体弱,精神不济。”
她说着,身子又向慕容冲挨近几分,宛若风中柔柳,需借乔木支撑方得安稳。
杨红瑛脸上明媚的笑意渐渐淡去,眸中涌起重重痛色,她垂首低言,声线沉重:“陆姐姐,快别这么说……若不是我当日鲁莽,深夜前去求援,走漏了风声……陆世伯、陆伯母他们……还有陆府上下……也不会……”
话语间已带哽咽,几乎难以续言,搁在桌上的手微微颤抖:“都是我的过错,是我害了陆府,害你家破人亡……”
茶棚内的气氛瞬时僵滞,连周遭的喧嚣都似被隔绝在外。
李岐眉峰微拢,幅度轻得几不可察,目光沉静地落在身侧微微颤抖的杨红瑛身上。
桌下无人窥见之处,他宽厚温热的手掌稳稳覆上杨红瑛微凉颤抖的手背,带着安抚的力量。
杨红瑛骤感一惊,指尖微缩,却被那股暖意牢牢裹住,既挣不脱,亦不愿挣脱,心头的慌乱竟随之淡了几分。
陆明兰眼圈骤红,泫然欲泣,她取出绢帕轻按眼角,强抑悲声,语调动摇而凄楚:“红瑛妹妹……莫要如此自责……这如何能怪你?你本是一片为黎县百姓着想的好心……要怪,只怪世事无常,命运……命运弄人……”
她话语断续,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愈发显得楚楚可怜,惹人唏嘘。
慕容冲见陆明兰泪落如雨,身子微颤,仿佛下一瞬便要支撑不住。
他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那惯常含笑的桃花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复杂神色,似是怜悯,又似是一种审慎的权衡。
他并未推开几乎倚靠在他臂上的陆明兰,反而手腕一翻,那柄一直轻敲掌心的折扇“唰”地展开,用那光滑微凉的扇骨,极轻极稳地托住了陆明兰微微颤抖的手腕。
“明兰,”他开口,声音较平日少了几分慵懒,多了些许沉稳,“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过度悲恸,最是伤身。你如今最要紧的,是遵医嘱好生将养,保重自己。”
他话语温和,带着劝慰,目光落在她泪湿的脸庞上,却深邃难辨。
柳音音静静看着,眼中掠过一丝怅惘与悲悯交织的复杂情绪,转瞬便隐没在温婉的平静之下。她端起茶碗再啜一口,只觉茶水的苦涩,竟比方才更甚几分。
慕容冲旋即抬眼,看向对面愧疚难当的杨红瑛,语气转为一种令人心安的笃定:“红瑛你也不必过于自责。你心系灾民本是好意,如今追究孰是孰非已于事无补,眼下最紧要的,是查明真凶,以告慰陆家上下在天之灵。”
然而,他托着陆明兰手腕的扇骨却未收回,反倒顺势虚扶一把,助她坐稳,动作流畅自然。
陆明兰感受着腕间传来的微凉触感与稳稳的支撑力,抬起泪眼朦胧的眸子,痴痴望向慕容冲,眼中满是全然的信任与寄托:“嗯……明兰信慕大哥,也信官府……定会为我陆家讨回公道,告慰爹娘与阖府上下的在天之灵……”
柳音音垂眸望着粗瓷碗中晃动的浑浊茶汤,心中便似那茶沫般泛起细碎涟漪,微苦微涩。
眼见伊人这般依傍慕容冲,而慕容冲竟也受之坦然,其中微妙处,却令她无端端感到一丝怅惘。
她与慕容冲往日那些若有似无的情愫纠缠,此刻想来,竟如镜花水月,虚幻得惹人自嘲。
他这般风流人物,何曾真正将爱慕系于自己身上?自己当初那些微澜心绪,只怕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寻常风景,过眼即忘。
然而这念头一生,旋即又被另一股情绪压下。
她见陆明兰苍白面容上泪痕未干,身形单薄,想她一夜之间遭此巨祸,父母俱丧,家门倾覆,此刻心神激荡,全凭一股悲愤之气支撑,寻找依靠乃是本能。
自己若因此而生出酸涩之意,岂非显得心胸狭隘,毫无悲悯之心?
她暗自吸一口气,将心中那点女儿家的别扭心思强行捺下,如同将一枚酸涩的青梅悄然藏入袖中。
目光再度抬起时,已是一片澄澈平和,只是那澄澈之下,难免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如同秋日晴空尽头那一抹极淡的云丝,若有还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冲唇边复又浮起那抹教人难以捉摸的浅笑,手中折扇“唰”地合拢,仿佛先前刹那的支撑与审视从未发生过。
他眼波流转,似漫不经心扫视众人,最终那三分慵懒裹着七分深邃的目光,定格在静坐一侧的柳音音身上。
他唇角弧度未改,声线清越一如往常,仿若随口言道:“音音此番遭遇,我亦有所耳闻。那一日……想必惊惧匪浅?”
话音稍顿,扇骨在他掌心不轻不重一叩,视线掠过她清减三分的面容,快如蜻蜓点水,“说起来,若非为我之故,你也不至遭此无妄之灾。如今身子可大安了?”
他言辞分寸极准,关切似有还无,更似兄长对小妹那般寻常问候,藏于他惯常的洒脱不羁之下,竟叫人辨不出其中有几分真心。
柳音音在他目光落下时便悄然端正了姿态。
闻听他言,她徐徐抬眼,唇边展开一抹极淡却极为得体的笑意,语声温婉从容,恭敬中透出分明疏离:“有劳大哥牵挂,不过些许惊吓,早已无恙了。”
她应答得滴水不漏,仪态娴雅,将方才因他同陆明兰亲近而生的微澜,同此刻这看似随意却偏偏在此际提及的问话所勾起的隐痛,尽数敛于沉静如水的眼波之下。
慕容冲凝望她平静无波的面容,耳闻那一声清晰而疏远的“大哥”,眼底似有一丝极淡的情绪疾掠而过,如被银针轻轻一刺,但那异样旋即没入他桃花眼惯有的风流笑意之中,快得无人得见。
他朗声一笑,声虽清越,却无端带了几分空茫,手中折扇“啪”地展开,轻摇数下,似要拂去那无形间的滞涩:“如此便好,我也可安心了。”
含笑的目光未再于柳音音身上停留,便自自然然地转向仍在低泣的陆明兰,语气复转为温和宽慰:“明兰,此处人多气浊,于你调养不宜。不如我先行送你回去歇息?”
这细微转变,旁人未必察觉,却教柳音音心底那抹苦涩的凉意又悄深一分。
她再度垂眸,望着碗中已渐凉的茶汤,汤面模糊地映出自己平静却失了几分血色的容颜。
陆明兰听得慕容冲温言相询,抬起泪光盈盈的眸子,愈显柔弱堪怜。
她轻轻颔首,声细如丝:“但凭慕大哥安排……明兰确是有些倦了。”言罢,便柔顺地借着慕容冲虚扶之力起身,依旧依依偎在他身侧。
慕容冲顺势扶稳她,举动间自有一派风流洒落,却也不失周到体贴。
杨红瑛在一旁瞧得分明,又瞥见身旁柳音音虽端坐如常,捧着茶碗的指尖却微微发白,心下不由暗叹。
待慕容冲刚要举步,她忽地扬声道:“慕冲!且留步,我尚有事请教。”
慕容冲脚步一顿,讶然回身,那双桃花眼微扬,带出几分探询之意。
杨红瑛眼波一闪,故作随意道:“不如让白霜白露二位先送陆姑娘回去歇息。不过几句话的工夫,耽搁不了你多少时辰。”
慕容冲眸光在杨红瑛面上一转,又极快地掠过静坐不语的柳音音,唇角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更深了些,对白霜白露略一颔首:“也好。你们先送明兰回去,我随后便来。”
白霜沉稳应了声“是”,白露则好奇地多看了杨红瑛一眼,旋即扶住陆明兰。
陆明兰眼中似有一丝极淡的不愿闪过,但终究还是柔顺地跟着二人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慕容冲这才施施然于柳音音对面落座,折扇轻摇,拂动额前几缕墨发,姿态慵懒如故:“杨大小姐有何见教?”
杨红瑛心念电转,面上却故作凝重,压低声线道:“我想请教…这赈灾粮米来得突兀,犹如天降,事前竟无半点风声。慕冲你消息灵通,可知其中内情?”
慕容冲闻言眼中笑意更深,却教人窥不透深浅。
他“唰”地合拢折扇,轻击掌心,笑声里带了几分戏谑:“红辣椒啊红辣椒,你这可是问道于盲了。朝廷粮秣调度何等机密,你不去问令尊杨大人,反倒来问我这闲散之人?”
杨红瑛紧盯他面庞,欲从那玩世不恭的神态间寻出破绽:“慕容兄当真不知?”
“当真不知。”慕容冲答得干脆,笑容不改,目光却似不经意掠过对面垂眸不语的柳音音。
见她纤长睫毛微微颤动,如蝶栖带露花枝,心中不由一动,面上却依旧云淡风轻。
杨红瑛见他避而不答,话锋陡转,声音沉了数分:“那…那音音前番被歹人掳去之事,总与你有些干系吧?你可知其中蹊跷?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此言一出,慕容冲脸上那抹洒脱不羁的笑意骤然一凝,眼底倏地掠过一丝锐芒,如寒星乍现,虽只一瞬,却沉凝似铁。
他默然片刻,声音沉郁了几分:“此事……我确实已在查探。音音无端受惊,我实难辞其咎。诸位放心,必当查个水落石出,给音音一个交代。”
言至此处,他目光坦然迎向柳音音,眼底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微光,有关切、有歉疚,或许尚有其他,却皆被他敛于恰到好处的地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音音觉他目光所及,遂抬眸相迎,唇边依旧凝着一抹温婉却疏离的浅笑:“大哥不必过于挂怀,音音早已无恙。”
慕容冲见她如此情状,喉间微动,终只是淡淡一笑,未再多言。
杨红瑛在一旁冷眼相看,见柳音音始终垂眸不语,而慕容冲虽面上一派洒落,偶尔瞥向音音的目光却难掩牵挂。
她心下暗叹,自知所能为者仅止于此。
忽地她“哎呀”一声,恍然想起什么要紧事般,一把扯住身旁一直静默相伴的李岐衣袖,扬声急道:“瞧我这记性!险些误了爹爹交代的正事!李岐,快随我往县衙走一遭!”
李岐骤然被她拉起,初时一怔,旋即见她递来眼色,立时心领神会。
他沉稳颔首,向慕容冲与柳音音微一抱拳:“失陪。”言罢便被杨红瑛风风火火地拽离茶棚,转眼消失于熙攘人潮之中。
破败茶棚之下,只余慕容冲与柳音音二人对坐无言。
周遭喧嚷恍若被一道无形气墙隔开,唯剩烈日透席而下,洒落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几分凝滞的微妙。
慕容冲手中折扇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摇,目光投向棚外人潮,似漫不经心,又似静候甚么。
远处人声隐约传来,反衬得棚下寂静愈显压人。
柳音音但觉他目光虽不望来,却似无所不在,将自己周身笼定,竟较那灼灼烈日更教人难安。
她下意识探出手,指尖微颤,欲取那早已凉透的粗瓷茶碗,仿佛借此可定心神。
恰在指尖将触未触碗沿之际,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却先一步按在了碗沿之上,微凉指尖不经意轻触她的指节。
柳音音指尖一颤,如触微电,倏然抬眸,正迎上慕容冲那双深邃难测的桃花眼。
慕容冲手按茶碗,抬眼望来。那双常含三分笑意的风目此刻竟格外专注,眼底似有暗流涌动。
声线较平日低沉了几分,褪去些许慵懒,多出一丝难言的温淳:“茶凉伤胃,换盏热的罢。”
不由分说取过她面前茶碗,将残茶泼洒于地,继而执起粗陶壶,重新斟了七分满,取碗、泼茶、斟新,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自显世家公子优雅气度。
“趁温饮些。”他将新斟的热茶轻轻推至柳音音面前,热气氤氲,模糊了彼此之间的视线。
柳音音望着眼前那盏新斟的热茶,袖中手指悄然收紧。
她垂眸轻声道:“谢过大哥。”
慕容冲凝视她低垂的眉眼,唇角惯有的笑意淡了几分。
忽而前倾几分,折扇“啪”地合拢置于桌上,声线压低,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喟叹:“音音,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此言一出,竟将那层刻意维持的疏离骤然打破。他目光灼灼,似要直看到她心底去。
柳音音颊边飞起红云,慌忙低头盯着茶碗,不敢相对。
静默片刻,慕容冲又向前微倾,声若耳语,却字字清晰:“音音,你……当真无话要对我说?”
柳音音倏然抬首,唇瓣微颤,眸中情绪翻涌,似有万语千言梗在喉间。
然而迎上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想到他的风流多情和自己的尴尬处境,终究只是缓缓摇头,再次垂眸将一切深藏。
慕容冲眼底微光渐黯,沉吟片刻,语气转慎:“音音,关于明兰……”
“大哥不必多说!”柳音音猛地截断他的话。
听他亲口提及那个名字,她心口一刺,酸涩与倔强骤然涌上,声音因急切微微发颤,“我明白的……真心祝福你们。”
四下蓦地一静。
慕容冲脸上慵懒笑意尽褪,错愕望去:“音音,你……祝福什么?”语气满是难以置信。
柳音音强抑心中酸楚,唇角弯起柔婉弧度,声线温婉却疏离:“陆姑娘温柔娴静,与大哥甚是相配。音音真心祝福。”
“祝福?”慕容冲一怔,随即低低哑笑,声里并无欢愉,反透压抑涩然。
明知二人之间阻隔重重,亦知她或将与钟昊天定亲,可亲耳听得她这般急切将自己推给旁人,道出祝福之语,心中仍涌起强烈失落与闷痛,几乎难以维持那洒脱面具。
他目光紧锁她面容,声线微绷:“这……当真是你的真心话?”
柳音音被他看得无所遁形,心中百转千回,酸涩难言。万千情愫堵在心口,偏生一字不能吐露。
鬼使神差地,她竟迎着他的目光,轻轻颔首:“自然是真的。”
慕容冲眼底最后一点光采彻底湮灭。
静默一瞬,那玩世不恭的笑意又迅速重回他眉眼之间。“唰”地展扇轻摇,语气云淡风轻:“既然如此……多谢音音妹妹祝福。”
柳音音见他转眼恢复风流恣意之态,心中那点期盼彻底熄灭,只余无边荒凉。
她面上却绽开极淡笑容,比平日更显柔顺乖巧,嫣然浅笑宛若真心为他欣喜。
慕容冲见她这般笑容,只觉心头滞涩,如被无形之手紧紧攥住。
棚下空气凝滞,唯闻折扇轻摇之声,与二人间无声却沉重的僵持。
正当此际,忽闻一声娇唤自不远处传来,恰似莺啼燕语,打破了这难堪沉寂:“慕大哥!可真巧呀!”
二人抬眼望去,但见绿绮携其弟小志笑吟吟翩跹而至。
绿绮今日穿着一身水绿绫罗衣裙,衣袂飘飘,体态风流,面上带着精心修饰过的惊喜笑容,一双妙目盈盈落在慕容冲身上,恍若未见他身旁还坐着个柳音音。
柳音音一见是她,心中顿生腻烦与警惕。想起昔日被此女设计陷害,此前她对着慕容冲那副主动邀宠之态更是令人不豫。
然多年教养让她瞬即将这不悦压下,面上依旧温婉平静,唯端茶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
绿绮步履轻盈走到近前,仿佛方才看见柳音音似的,眼底掠过一丝计较,随即绽出明媚笑容,语气亲昵如对故友:“呦,柳姑娘也在?我们没扰了你们说话罢?”
话虽如此,人却已不着痕迹站到慕容冲身侧,距离拿捏得恰到好处。
“没有。”柳音音抬眼,回以浅淡微笑,声线平和无波,“绿绮姑娘说笑了。”
绿绮冲她嫣然一笑,浑若不觉尴尬,旋即转向慕容冲,眼波流转,语气娇柔:“慕大哥,我近日偶得一首失传古谱,自己填词谱曲,正愁无人品鉴呢!想着慕大哥最是风雅,若能得您指点,真是绿绮的福气!不想就在这里遇上,可见真是缘分!”
慕容冲手中折扇微顿,目光几乎下意识瞥向柳音音。
却见她已偏头望向棚外人群,侧脸线条平静近乎漠然,仿佛眼前之事与她毫无干系,更无半点在意。
他心中那因她方才“真心祝福”而生的烦闷尚未消散,此刻见她这般浑不在意的模样,心绪更沉。
一股说不清是失望还是愠恼的情绪漫上心头,夹杂着几分自嘲与赌气的意味,却终究被他那风流表象压下,只化作眸底一闪而过的晦暗。
他正欲开口,绿绮身侧的小志却抢先扯住慕容冲衣袖,恳求道:“慕大哥,你都好久没来我们家了!姐姐天天都在念叨你……”
话未说尽,绿绮便似羞似恼地轻咳一声,急忙截住话头,面上泛起两抹恰到好处的红晕:“小志!休要胡言!”
她口中虽斥责幼弟,眼梢余光却不着痕迹地扫向柳音音,带着一丝难以觉察的得意与试探。
柳音音仍维持望向别处的姿态,连睫羽都未曾稍动,恍若未闻。唯有那纤细背脊挺得笔直,透出几分极力压抑的僵硬。
慕容冲将此间细微动静尽收眼底,见柳音音始终无动于衷,倏然朗声长笑,面上那风流不羁的笑意愈发张扬,恍然又成了那个醉卧花丛、万事不萦于怀的翩翩公子。
“唰”地合拢折扇,语带轻快洒脱,甚至含了几分暧昧调侃:“哦?竟是新谱之曲?绿绮姑娘慧心兰质,琴艺超群,所作必定不同凡响。既有如此雅意,在下若再推辞,岂非焚琴煮鹤,大煞风景?既然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绿绮闻言喜动颜色,眼中光彩流转,声线愈发甜软:“慕大哥肯赏光,真是再好不过!”小志亦在一旁拍手雀跃。
慕容冲含笑颔首,旋即转向仿佛置身事外的柳音音,语气疏淡客气:“音音,我先走一步。”
柳音音这才缓缓回首,面上仍是那温婉浅淡的笑意,微微颔首,声柔如水:“大哥请便。”
慕容冲深深看她一眼,目光如刀似要剖开那平静面具,寻得一丝裂痕痛楚,最终却只对上两潭沉寂秋水。
心中滞闷刺痛几欲盈出,面上笑痕却愈显洒脱不羁,甚至添了一抹玩味慵懒。不再多言,转身随绿绮姐弟离去,背影转眼没入熙攘人潮。
凉棚下,唯余柳音音孤身独坐。
方才强撑的平静得体,在慕容冲身影彻底消失的刹那,土崩瓦解。她依旧端坐,脊背笔直,目光怔望那人离去方向,眼前渐模糊,万物氤氲成一片晃动的波光。
棚外日头正烈,人声鼎沸,一片喧嚣热闹,却仿佛与她隔了一层无形屏障,再无关涉。
两行清泪毫无征兆地滑落,沿着苍白冰凉的脸颊急速淌下,一滴、两滴,接连坠入面前那碗凉透的茶汤中,漾开圈圈苦涩涟漪,转瞬湮灭无声。
喜欢山河风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