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货运不出去-《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刚才苏景山出门的时候,只以为是谁家的草棚被风吹倒了。

  哪知道走过去一看,孙教授正安静地躺在自己的草铺上,脸上满是被风吹进来的雪霜。

  大家伙安静地站在一边,脸上有麻木的悲痛,也不缺感慨羡慕的。

  苏景山心里堵得慌,看了两眼便匆匆回来了。

  其实,他们这些人平日里都互相不来往。

  哪怕是在干活的时候碰上了,最多也只是点点头。

  但是在心底深处,始终是会惺惺相惜的同一类人。

  本以为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大家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没想到......

  听完苏景山的话,三人的脸上也蒙上了一层乌云,心底都不好受。

  四人沉默地坐了一会,谁也没说话。

  只有沸腾的鸡汤在扑簌扑簌地往外溢着香味。

  最后,还是母亲林玉珍开了口,“行了,振华,你去把锅端过来。

  爱玲,你去拿碗筷,咱们吃饭。”

  苏振华和江爱玲相视一眼,各自起身去拿东西。

  等锅碗端过来,林玉珍掀开盖子就往碗里盛面条。

  “既然来到这,我们都是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的。

  孙教授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出了这事,咱们更应该好好活着,现在我们能拼的就只剩这副身体了。

  如果不是苒苒,咱们四个也会和别人一样挨饿受冻,下场不会比他们更好。”

  听完母亲的话,苏振华也突然抬起了头。

  “妈说得没错,苒苒她不说,但是我们都能猜到,弄来这些东西不容易。

  一个姑娘家半夜翻山给咱们背这么多东西,这其中的艰辛更是不用说。

  就算是看在妹妹和南星的份上,咱们也要好好活着,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江爱玲没说话,只是默默把盛好的鸡汤面递到了老爷子面前。

  苏景山沉默地摘下眼镜,用干净的衣角仔细将镜片擦拭了一遍。

  这才郑重地端起碗,“都吃吧,多吃点。

  今天在下雪,又出了这档子事,估计林场不会再指派什么活计。

  一会吃完饭,振华把咱们的草棚好好收拾收拾,再加固一下。

  你们娘俩就在屋里别出去,看看有什么要缝缝补补的。

  我再去趟林子,多拾些柴回来,最冷的时候要来了。”

  “嗳,好。”

  雪下了一天,到了傍晚时,终于停了下来。

  虽说这场雪并不算大,但地上还是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白雪。

  村里的孩子们在加工点外面的空地上打起了雪仗,玩得气喘吁吁,笑声咯咯不断。

  个个头顶上都往外冒着白烟。

  加工点内的大人们却都开始犯愁起来。

  算算日子,距离过年满打满算只剩下不到十天的工夫。

  货期本就紧张,天一冷,大家干活的速度也不可避免受影响。

  时间还只是个小问题,眼下大家最头疼的,还是怎么把这批货运出去。

  眼下路面都已经冻得梆梆硬,平地上走路都不免摔跤。

  更别提是拉着板车爬山路了,稍有不慎,必定是连人带车摔下山去。

  可要是等化冻以后,那路面泥泞地更是推不动,更加走不出去了。

  思来想去,大队长也没什么好主意。

  只能寄希望天气早点放晴,再来几个艳阳天,早点把路晒干。

  如果真的来不及,那就只好他进城一趟,和供销社的姚主任当面解释一下了。

  可是这样一来,不光年前的货款收不回来,他答应给大家杀猪吃肉的事也就办不成了。

  见大家商量不出来什么好办法,顾逍主动站了起来。

  “明天我出去想想办法,先去找找林场,看看他们那边的路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说不定,人家的路已经修好了,只是还没通车。”

  众人纷纷叹气,“就算人家的路修好了,人家一次还没走,能同意让我们先走吗?”

  “现在想这些都没有,去看了再说。”

  苏清苒点了点头,“运输的事你们先想办法,我们这边的生产也要抓紧了,这样一旦找到机会出去,咱们就能立马装车往外运。”

  自打头花加工点成立,大家都是统一上下工时间,集中在一处干活。

  这样集中生产,也是为了更好管理监督,效率也更高。

  但是现在天气冷,早上来的迟,下午走的早,是没法避免的。

  苏清苒想了想,转头和大队长提议,“我觉得有条件有意愿的,下工之后可以把头花材料带回家继续干。

  只要质量合格,可以照旧按件计入工分。”

  女同志们听了纷纷表示赞同,“我们都愿意带回家干,晚上吃完饭睡觉前,坐在被窝里还能做好几个呢!”

  “是啊,反正晚上也没事,咱们熬几个晚上把头花赶出来,后面一过年有歇不完的时间。”

  隔壁家具点的人闻声也赶了过来。

  林叔也主动提议,“我们那边也可以多加几个人过来,配合我们做点简单的活计,到时候工分就从我们头上匀点给他们。”

  村里不少人都盼着能学点手艺,以后好去家具点干活,一听林叔号召,立马纷纷响应。

  “大队长,我们都愿意去帮忙,不给工分也行,先把眼下的难关给渡过了。”

  见大家都这么踊跃积极,大队长的眼窝不由得微微发热。

  之前每年开镰动员的时候,也没见大家这个状态。

  现在哪怕是不给工分,都有人抢着要来帮忙。

  “好好好!那这样,家具点的事老林你来看着安排,只是一点,做出来的家具必须保质保量。

  头花的事就交给苏知青了,有你们俩在我放心。

  明天一早我想办法去趟公社,找找郭主任,看看他那边有没有什么办法。”

  为了保证年前能够顺利交货,向阳山大队的男女老少齐上阵,能帮一点是一点。

  帮不上忙的,就在家把板车提前准备好。

  还有大队之前坏掉的板车,也都全部拿出来修一修,以免到时候车子不够用。

  在顾逍和大队长出门分头想办法的时候。

  苏清苒在村里也忙得脚不沾地,白天要在头花点忙着缝制检验头花。

  下午下工前还要去一趟家具点,把白天做出来的家具再检验一遍。

  到了晚上,匆匆吃过晚饭就要开始在油灯下赶制头花。

  除了她,大家也都在熬,就连隔壁的知青点也是很晚才熄灯。

  光是从大家的黑眼圈上就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