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姓姜?姓薛?-《细雨骑驴入玄门》

  “真的?”

  细雨当真了,不过——

  “死了二百多年了,没投胎吗?”

  “一直不肯投胎,那肯定是有怨气!”

  “夏朝开国皇帝是只鬼?”

  “苗姐姐,快快快,你快告诉我,那鬼的生辰八字,我来招鬼,问问他有何怨气。”

  苗妩:……

  “没有。”

  “什么没有?”

  “生辰八字没有。”

  “为什么?不是苗姐姐你自己说的,招魂问一问吗?”细雨不满,“你不知道生辰八字,你提什么招魂?”

  苗妩:“你还要不要听?”

  细雨见好就好,“听。”

  葡萄已经吃完,剩下个光秃秃的杆,又被扔回盘子里。

  手上粘了葡萄汁液,黏黏的,细雨撩起桌布,用桌布擦手。

  见苗妩看过来,细雨呲着牙,冲着她笑。

  “手粘,擦擦手。不过苗姐姐,你妖气化出来的这个桌布不好用,”细雨摇摇头,提议道:“下次幻化成软和一些的面料,好用。”

  苗妩以手着额,微觉心累。

  早知今日,那夜,她就不该因一时好奇,去城西偷窥。

  她错了。

  细雨,是她的报应。

  细雨细细擦干净手,规规矩矩坐好,双手捧着脸,“苗姐姐,你继续讲,我听着呢。”

  苗妩:刚讲到哪了来着?

  见苗妩蹙眉,细雨恍然,“苗姐姐,你是不是忘了讲到哪了?”

  “我记得我记得,我提醒你。”

  “你讲到开国皇帝明明姓姜,却建了个朝代起名夏,你说他有毛病……”

  苗妩一眼斜了过去。

  有毛病这句,可不是她说的,别赖她头上。

  细雨还在碎碎念:“苗姐姐,那个薛定山,和这个有毛病的皇帝,有啥关系?你还没讲呢。”

  没讲,怪她?

  和细雨扯不清道理,苗妩自认为修养甚好,犯不着跟个小道士计较。

  她放下支额的手掌,淡淡道:“若是想听,就不要再打断我。”

  细雨敏锐发现苗妩快被惹毛了。

  她乖巧应声:“好的,苗姐姐。”

  苗妩:……

  心好累。

  ******

  二百四十六年前,姜瑞建夏。

  可建夏前,天下已经乱了近三十年。

  前朝末期,朝政昏庸,苛捐杂税逼得百姓们喘不上气。

  卖田卖屋,卖儿卖女,百姓苦不堪言。

  便有人揭竿起义。

  天下大乱。

  “那时候,跟姓姜的争天下的,最多时有二十七位。你打我,我打你。”

  “今天你占了这个地盘,明天我把你打跑,这块地盘被我占。后天他来了,地盘重新换主人……”

  天灾,兵乱,苦的从来都是百姓。

  “后来,二十七位成了十一位,十一位成了九位,九位变成了四位……最后,姜瑞在他义弟的帮助下,击败了所有人,成了最后赢家。”

  “他的义弟,便叫薛定山。”

  “姜氏一族能取得这个江山,最大功臣便是这个薛定山。”

  苗妩神情淡淡的,讲着二百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

  “薛定山自幼习武,喜读兵书。少年时的积累,造就了后来的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细雨插话,“他没败过?”

  苗妩摇摇头。

  “薛定山用兵细心,从不冒进,兵法运用如神,从未吃过败仗。”

  “这么厉害?”细雨小声嘀咕。

  苗妩又摇头。

  “我倒觉得,这人不厉害。他只会打仗,却不懂人心。”

  细雨歪着头,“什么意思?”

  苗妩叹气,“天下初定时,当时曾有过争议,这天下到底是姓姜,还是姓薛。”

  她站起身,在妖气幻化的疆域图前站定。

  袖子一挥,三分之二夏国疆土亮了起来。

  “薛定山打下了夏朝近三分之二的疆土,在武将中,声望极高。”

  “跟他一起打仗的武将,都想拥戴他,让他登上皇位。”

  “而另一小拨武将,还有文臣,则拥护姜氏一族。”

  “毕竟刚起兵时,是姜氏一族先站出来,振臂高呼‘清天下、正乾坤’的旗号,才有了如今的胜局。”

  “文臣武将各拥其主,眼见刚稳定一点的江山又要乱起来,薛定山退了。”

  “薛定山主动退让,愿奉姜瑞为主,请姜瑞登上皇位。”苗妩道,“而姜瑞,则封薛定山为异姓王,与姜氏共享江山,且将并州、滁州两地,划为薛定山异姓王的封地。”

  “薛定山从此镇守并州,至死,未曾离开。”

  细雨一拍桌子,“他傻啊?”

  怎么能退呢?

  那么大一块地盘,辛辛苦苦带兵打回来的,他这一退,岂不是太亏了!

  “他把皇位让给姓姜的了?”

  苗妩点头,“你说的没错。”

  “傻子!要是我,我才不让!”细雨不爽,“我赢回来的东西,凭什么让给别人?”

  苗妩默然。

  她忽地忆起二百多年前,她曾因好奇,夜访薛王府,也曾问过这句话。

  二百多年前的那位故人,是怎么回答的?

  “姑娘为薛某报不平,薛某心领。只是,薛某领兵打仗二十余年,杀戳过重。若登上高位,于百姓于天下,不见得是好事。”

  “这只是你的臆测,”二百年前的苗妩,仍旧一身红衣,站在屋顶上,衣袂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凭臆测可说服不了我。”

  “你为何退?”

  “姑娘……”

  “你为何要退?”苗妩打断他,又问了一遍。

  夜色下,薛定山身形高大,身穿一袭浅色衣袍,眉梢眉角,已显沧桑。

  唯有一双眼,在月下仍亮得惊人,隐隐有当年常胜将军的余威。

  “姑娘……“薛定山无奈,“我若不退,刚安定下来的江山,便又要乱起来。百姓……太苦了。”

  苗妩想了想,“你是为了百姓……才退的?”

  薛定山默然点头。

  他打了二十多年的仗,见到了太多的流血、厮杀、还有人间惨剧。

  他不愿刚刚安定下来的山河,再起战乱。

  也不愿刚能喘口气的百姓,再度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百姓太苦,我退一步,也没甚么。”

  薛定山神情淡然。

  “最开始便姜家起兵,反抗前朝。如今胜局已定,姜氏成为这江山之主,也是应当应分。”

  苗妩一时说不出话。

  眼前这人,说的什么?为了天下百姓不再受苦,他让出皇位?

  这么……大义?

  喜欢细雨骑驴入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