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殷长歌的那一场关于世界格局的深度对谈,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甘霖,彻底洗去了罗宾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与尘埃。
接下来的数日,截天武馆的气氛似乎都变得与以往不同。
罗宾依旧是那个恬静、优雅的少女,每日读书、烹茶、打理庭院,将武馆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但熟悉她的殷长歌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一种由内而外的、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她的眼神,变得更加明亮而通透。在阅读那些来自诸天万界的典籍时,不再仅仅是汲取知识,而是开始带着一种审视与思辨的目光,去分析不同文明的兴衰与法则的演变。她身上那股属于学者的、知性的气质,愈发沉淀下来,与殷长歌平日里教导的道家“清静无为”的意境,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风采。
曾经,世界对她而言,是一个充满危险与恶意的狩猎场。而现在,世界变成了一本最浩瀚、最深奥、也最有趣的无字天书,等待着她去解读,去探寻。
这份心境上的巨大蜕变,殷长歌看在眼里,甚是欣慰。但他知道,纯粹的理论与心境,终究是空中楼阁。想要在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真正拥有安身立命、守护自己的力量,还需要一块足以支撑起这一切的、坚不可摧的“道基”。
于是,在一个樱花飞舞的清晨,当罗宾刚刚为他沏好第一壶“醒神茶”时,一直静坐的殷长歌,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罗宾。”
“弟子在。”罗宾恭敬地应道。
“随我来。”
殷长歌站起身,没有多言,径直走向了庭院中央那片空旷的草地。
罗宾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立刻放下手中的茶具,安静地跟了上去。她知道,老师又要教自己一些新的东西了。
只见殷长歌立于草地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白衣在晨风中微微拂动,自有一股超然出尘的气度。他并没有拿出任何兵器,只是并起食指与中指,化作剑指,遥遥地指向前方那棵樱花树。
罗宾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她知道,老师要演练的,绝非海军六式那样的体术,也非那些剑豪们开山断海的斩击,而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甚至无法理解的力量。
果然,殷长歌动了。
他的起手式,没有半分烟火气。剑指划过的轨迹,慢、柔、圆。像是春风拂过柳梢,又像是溪流绕过顽石。那一瞬间,罗宾感觉老师整个人都仿佛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之中,他的动作,就是风的轨迹,就是水的律动,就是庭院中那股宁静而和谐的“道”本身。
这并非是在练剑,更像是在与整个世界,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罗宾看不懂其中的招式,更无法理解那股在老师指尖流淌的、名为“仙元”的能量。但她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感觉到,随着老师那看似缓慢的动作,自己那颗因为激动与期待而微微有些躁动的心,竟也跟着平复了下来,变得如同镜面一般光滑,不起丝毫波澜。那是一种源于“以柔克刚”、“上善若水”的至高意境,让她通体舒泰,心神宁和。
就在她沉浸于这份宁谧之中时,殷长歌的剑势,陡然一变!
快!
一道快到极致的、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流光,自他指尖一闪而逝!
没有剑气,没有破空之声,甚至没有引起一丝一毫的气流涌动。但就在那流光闪过的瞬间,一片正从罗宾眼前飘落的樱花花瓣,悄无声息地,从正中心被分成了两半。那切口光滑如镜,精准得宛如天成。而那两半花瓣,依旧保持着原本的姿态,缓缓地、对称地,落在了她两侧的地面上。
罗宾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一剑,蕴含的不是力量,而是极致的“精准”与“掌控”!是于万千变化之中,截取那一线“天机”的绝对意志!
一股无形的、锋锐无匹的剑意,虽然没有针对她,却依旧让她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刺得微微一痛。那并非杀伐之剑,而是一种“斩断虚妄,直抵本源”的道之剑!它斩去的,不是敌人的血肉,而是世间一切的因果纠缠与迷惘虚妄。
这,便是“截天剑意”的冰山一角。不用于杀伐,而用于“明心”。
罗宾感觉自己的思维,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敏锐。之前在书中读到的许多晦涩难懂的哲理,此刻竟如同被这一剑斩开了迷雾,变得豁然开朗!
还未等她从这份震撼中回过神来,殷长歌的剑势,再度发生了变化。
这一次,他所有的动作,都消失了。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一尊亘古不变的雕像。但罗宾却骇然地发现,整个庭院,都“活”了过来!
每一片飞舞的樱花,每一缕吹拂的清风,每一寸照耀的阳光,甚至于脚下每一颗沉默的石子,都仿佛变成了老师的剑!一股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剑意,充斥着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她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彻底融入了这片“剑域”之中。她的心跳,与风的节奏同步;她的呼吸,与樱花飘落的韵律合一。她的意识,在这一刻被无限地拉伸、扩展,仿佛能够触摸到庭院中每一片树叶的脉络,能够感受到每一粒尘埃的生息。
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奇妙体验。她仿佛化身为了这方天地,而这方天地,便是老师的剑。
这便是“人剑合一”、“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剑已无形,道存心中,一念起,则万物皆可为剑!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永恒。当殷长歌缓缓放下剑指时,那股充斥天地的剑意,如潮水般退去。
庭院,依旧是那个庭院。樱花,依旧在飞舞。阳光,依旧温暖。
一切都没有变,但罗宾知道,一切都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她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立体,更加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生机”与“韵律”。
殷长歌转过身,看着依旧沉浸在震撼中无法自拔的弟子,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一旦说出口,便落了下乘。
真正的“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他方才演练的三式剑法,并非为了传授罗宾杀伐之术,而是在为她“筑基”。
第一式,是以“柔”之道,平其心,静其意,让她学会与世界和谐共处。
第二式,是以“截”之道,锐其神,明其志,让她拥有斩断一切迷惘的锋锐意志。
第三式,是以“合”之道,扩其境,升其魂,让她能够超然于物外,以更高的视角俯瞰众生。
这三式剑意,如同三颗最珍贵的种子,被殷长歌亲手种入了罗宾的灵魂深处。它们会随着罗宾的成长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足以抵御任何风雨的参天大树,成为她此生最坚实的精神支柱。
罗宾缓缓回过神来,她看着老师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涌起的,是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的崇敬与孺慕之情。
她终于明白,老师给予自己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庇护,而是一种让她能够独自面对整个世界的、真正强大的“内心”。
她再次深深地、郑重地躬下身去。
清晨的阳光透过樱花的缝隙,洒在这对奇特的师徒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这一日,罗宾没有再看书,也没有再研究地图。她只是静静地坐在廊下,闭着双眼,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回味着老师那三式剑意所带来的、那份直抵灵魂的震撼与感悟。
她的嘴角,始终挂着一抹宁静而满足的微笑。
因为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无论未来将要面对何等狂风暴雨,她都再也不会恐惧了。
因为她的心中,也已经有了一把,永不折断的剑。
接下来的数日,截天武馆的气氛似乎都变得与以往不同。
罗宾依旧是那个恬静、优雅的少女,每日读书、烹茶、打理庭院,将武馆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但熟悉她的殷长歌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一种由内而外的、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她的眼神,变得更加明亮而通透。在阅读那些来自诸天万界的典籍时,不再仅仅是汲取知识,而是开始带着一种审视与思辨的目光,去分析不同文明的兴衰与法则的演变。她身上那股属于学者的、知性的气质,愈发沉淀下来,与殷长歌平日里教导的道家“清静无为”的意境,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风采。
曾经,世界对她而言,是一个充满危险与恶意的狩猎场。而现在,世界变成了一本最浩瀚、最深奥、也最有趣的无字天书,等待着她去解读,去探寻。
这份心境上的巨大蜕变,殷长歌看在眼里,甚是欣慰。但他知道,纯粹的理论与心境,终究是空中楼阁。想要在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真正拥有安身立命、守护自己的力量,还需要一块足以支撑起这一切的、坚不可摧的“道基”。
于是,在一个樱花飞舞的清晨,当罗宾刚刚为他沏好第一壶“醒神茶”时,一直静坐的殷长歌,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罗宾。”
“弟子在。”罗宾恭敬地应道。
“随我来。”
殷长歌站起身,没有多言,径直走向了庭院中央那片空旷的草地。
罗宾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立刻放下手中的茶具,安静地跟了上去。她知道,老师又要教自己一些新的东西了。
只见殷长歌立于草地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白衣在晨风中微微拂动,自有一股超然出尘的气度。他并没有拿出任何兵器,只是并起食指与中指,化作剑指,遥遥地指向前方那棵樱花树。
罗宾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她知道,老师要演练的,绝非海军六式那样的体术,也非那些剑豪们开山断海的斩击,而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甚至无法理解的力量。
果然,殷长歌动了。
他的起手式,没有半分烟火气。剑指划过的轨迹,慢、柔、圆。像是春风拂过柳梢,又像是溪流绕过顽石。那一瞬间,罗宾感觉老师整个人都仿佛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之中,他的动作,就是风的轨迹,就是水的律动,就是庭院中那股宁静而和谐的“道”本身。
这并非是在练剑,更像是在与整个世界,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罗宾看不懂其中的招式,更无法理解那股在老师指尖流淌的、名为“仙元”的能量。但她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感觉到,随着老师那看似缓慢的动作,自己那颗因为激动与期待而微微有些躁动的心,竟也跟着平复了下来,变得如同镜面一般光滑,不起丝毫波澜。那是一种源于“以柔克刚”、“上善若水”的至高意境,让她通体舒泰,心神宁和。
就在她沉浸于这份宁谧之中时,殷长歌的剑势,陡然一变!
快!
一道快到极致的、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流光,自他指尖一闪而逝!
没有剑气,没有破空之声,甚至没有引起一丝一毫的气流涌动。但就在那流光闪过的瞬间,一片正从罗宾眼前飘落的樱花花瓣,悄无声息地,从正中心被分成了两半。那切口光滑如镜,精准得宛如天成。而那两半花瓣,依旧保持着原本的姿态,缓缓地、对称地,落在了她两侧的地面上。
罗宾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一剑,蕴含的不是力量,而是极致的“精准”与“掌控”!是于万千变化之中,截取那一线“天机”的绝对意志!
一股无形的、锋锐无匹的剑意,虽然没有针对她,却依旧让她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刺得微微一痛。那并非杀伐之剑,而是一种“斩断虚妄,直抵本源”的道之剑!它斩去的,不是敌人的血肉,而是世间一切的因果纠缠与迷惘虚妄。
这,便是“截天剑意”的冰山一角。不用于杀伐,而用于“明心”。
罗宾感觉自己的思维,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敏锐。之前在书中读到的许多晦涩难懂的哲理,此刻竟如同被这一剑斩开了迷雾,变得豁然开朗!
还未等她从这份震撼中回过神来,殷长歌的剑势,再度发生了变化。
这一次,他所有的动作,都消失了。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一尊亘古不变的雕像。但罗宾却骇然地发现,整个庭院,都“活”了过来!
每一片飞舞的樱花,每一缕吹拂的清风,每一寸照耀的阳光,甚至于脚下每一颗沉默的石子,都仿佛变成了老师的剑!一股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剑意,充斥着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她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彻底融入了这片“剑域”之中。她的心跳,与风的节奏同步;她的呼吸,与樱花飘落的韵律合一。她的意识,在这一刻被无限地拉伸、扩展,仿佛能够触摸到庭院中每一片树叶的脉络,能够感受到每一粒尘埃的生息。
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奇妙体验。她仿佛化身为了这方天地,而这方天地,便是老师的剑。
这便是“人剑合一”、“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剑已无形,道存心中,一念起,则万物皆可为剑!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永恒。当殷长歌缓缓放下剑指时,那股充斥天地的剑意,如潮水般退去。
庭院,依旧是那个庭院。樱花,依旧在飞舞。阳光,依旧温暖。
一切都没有变,但罗宾知道,一切都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她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立体,更加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生机”与“韵律”。
殷长歌转过身,看着依旧沉浸在震撼中无法自拔的弟子,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一旦说出口,便落了下乘。
真正的“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他方才演练的三式剑法,并非为了传授罗宾杀伐之术,而是在为她“筑基”。
第一式,是以“柔”之道,平其心,静其意,让她学会与世界和谐共处。
第二式,是以“截”之道,锐其神,明其志,让她拥有斩断一切迷惘的锋锐意志。
第三式,是以“合”之道,扩其境,升其魂,让她能够超然于物外,以更高的视角俯瞰众生。
这三式剑意,如同三颗最珍贵的种子,被殷长歌亲手种入了罗宾的灵魂深处。它们会随着罗宾的成长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足以抵御任何风雨的参天大树,成为她此生最坚实的精神支柱。
罗宾缓缓回过神来,她看着老师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涌起的,是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的崇敬与孺慕之情。
她终于明白,老师给予自己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庇护,而是一种让她能够独自面对整个世界的、真正强大的“内心”。
她再次深深地、郑重地躬下身去。
清晨的阳光透过樱花的缝隙,洒在这对奇特的师徒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这一日,罗宾没有再看书,也没有再研究地图。她只是静静地坐在廊下,闭着双眼,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回味着老师那三式剑意所带来的、那份直抵灵魂的震撼与感悟。
她的嘴角,始终挂着一抹宁静而满足的微笑。
因为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无论未来将要面对何等狂风暴雨,她都再也不会恐惧了。
因为她的心中,也已经有了一把,永不折断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