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龙的离去-《洪荒:吞噬诸天证道》

  蒙奇·D·龙的离去,便如他来时一般,悄无声息,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并非是简单的行走,或是施展什么高深的体术。当他那颗因殷长歌最后赠言而受到巨大冲击的内心,重新归于坚定时,他整个人仿佛便与这雨后的夜风融为了一体。一阵微风拂过庭院的角落,他那高大的、披着深绿色斗篷的身影,便已如同一缕青烟,消散于无形,彻底消失在了截天武馆的范围之内。

  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没有在战国那密布于马林梵多各处的监视网络中,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他穿行在马林梵多那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四周是海军本部威严而肃杀的建筑,头顶是那象征着绝对正义与世界政府权威的巨大海鸥徽记。在过去,每当他潜入这样的地方,心中都会充满了冰冷的、足以冻结一切的杀意与憎恶。

  但今夜,他的心,却出奇的平静。

  平静之下,是前所未有的、波涛汹涌的思潮。

  他的脑海中,不断地回放着今夜在截天武馆内发生的一切。那盘看似平淡、实则每一步都蕴含着天地至理的棋局;那场关于“人之自由”与“我之自由”的深刻辩论;那振聋发聩的“水患之论”,以及,最后那句如同道之箴言般的“麦田之喻”。

  这些东西,如同一把把最锋利的手术刀,将他过去那套“不破不立,以毁灭换新生”的革命理论,解剖得体无完肤。却又在他那几乎要崩塌的信念废墟之上,为他点亮了一盏全新的、通往更高层次境界的指路明灯。

  他一直以为,革命,就是一场纯粹的战争。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一场被压迫者与压迫者的战争。胜利,便是推翻世界政府,杀死所有的天龙人。

  但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那仅仅是革命的“表”。

  革命真正的“里”,是战争结束之后,在那片焦土之上,该如何去“建设”一个全新的、不会重蹈覆辙的世界。

  “推翻之后,又将以何物,取而代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切莫要让燎原的火焰,烧伤了你本想守护的那片麦田。”

  殷长歌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他的灵魂深处回响。

  他缓缓地停下脚步,抬头望向了那轮皎洁的明月。清冷的月华,洒在他那张坚毅而又带着几分风霜的脸上,将他左脸那菱形的暗红色刺青,映照得愈发神秘。

  “建设……”他喃喃自语,这个词,在他的口中,第一次,拥有了比“革命”二字更加沉重的分量。

  是啊,毁灭,只需要勇气与力量。而建设,却需要智慧、耐心、包容,以及……对人性那光明与黑暗两面,都具备最深刻理解的“道”。

  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卡普。那个看似粗枝大叶、只懂得用拳头解决问题的男人,他用一生所守护的,真的是那个腐朽的世界政府吗?不,他守护的,是那些能在海军的庇护下,安居乐业的、千千万万的“麦田”。

  他也想起了自己的儿子,路飞。那个他从未尽过一天父亲责任,却寄托了他所有关于“自由”期望的孩子。他希望路飞能成为这片大海上最自由的人,但那份自由,若无秩序的约束,最终,又会走向何方?

  一直以来,他都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并为父亲的不理解而感到痛苦,为儿子的未来而感到担忧。但今夜,他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开始理解他们了。

  “道,无高下之分,只有选择之别。”

  殷长歌的话,再次在他耳边响起。

  龙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他知道,今夜的这场会面,并不会改变他“推翻世界政府”的最终目标。天龙人这群盘踞在世界根部的蛀虫,必须被清除,这腐朽入骨的旧秩序,必须被打破。这一点,绝不会有任何动摇。

  但是,这场会面,却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对于“革命之后”的认知。

  他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毁灭者”,他必须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守护者”与“建设者”。革命的火焰,必须被掌控,必须被引导,它的最终目的,不应是将一切都烧成灰烬,而应是烧去那些毒草与荆棘之后,为那片麦田,带来更温暖的阳光,与更肥沃的土壤。

  那颗由殷长歌亲手种下的、关于“革命之后”的种子,在这一刻,于他那颗坚如磐石的革命之心中,悄然地,生根,发芽。

  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眼神中的迷茫与挣扎,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沉,更加坚定,也更加……清醒的意志。

  他知道,自己未来的道路,将会比之前想象的,还要艰难百倍。但他,却看到了真正的、通往光明的方向。

  他不再停留,身形一晃,便化作一道常人无法察觉的疾风,瞬间越过了马林梵多的海岸线,消失在了那片波澜壮阔的、被月光所笼罩的无垠大海之上。

  ……

  截天武馆,庭院之内。

  殷长歌静静地收拾着石桌上那盘早已终局的棋子。他将黑白分明的棋子,一颗颗地,捡回古朴的棋盒之中,动作不急不缓,充满了道韵天成的和谐。

  一旁的罗宾,早已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她看着师尊那平静如常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崇敬。她知道,自己今夜,亲眼见证了一场足以改变世界历史的、伟大的思想交锋。

  “师尊。”她轻声开口,打破了宁静,“您认为……他,听进去了吗?”

  殷长歌将最后一颗棋子放入盒中,盖上了盒盖。他抬起头,望着天边那轮明月,唇边,缓缓勾起了一抹了然的微笑。

  “贫道此番与他论道,并非是为了‘说服’他,亦非‘改变’他。”他的声音,悠远而又平静,“此方世界,自有其运行的‘天道’与‘人道’。革命之火的燃起,便是‘人道’洪流的必然。贫道所做的,不过是顺应这股洪流,于那最关键的节点,轻轻地,为它梳理了一下河道,让它不至于因泛滥,而淹没了两岸本不该被淹没的生灵罢了。”

  “至于他听进去了多少,能做到多少,那便是他自己的‘道’,他自己的‘修行’了。”

  他顿了顿,感受着今夜这场论道之后,自己那愈发圆融通透、对“人道”与“天命”有了更深一层领悟的道心,脸上露出了一个满意的表情。

  “于贫道而言,今夜这场茶会,收获,亦是颇丰。”

  这,便是他的“红尘炼心”。于观人之中,见自己。于论道之中,印己道。

  月华如水,静静地流淌。

  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夜谈,就此,画上了一个宁静的句号。但所有人都知道,从今夜起,这片大海的未来,已经驶向了一条全新的、无人能够预测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