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二知道爹气病了,拿了些鸡蛋去下台村看看,哪知到了二房门口,正好遇到一场大戏。老四媳妇的娘和嫂子又来了,老婆子拿了根绳子,扯着嗓子嚎叫:“今天不给我一斗粮,我就吊死在你家门头上。”
老四媳妇也在一边哭哭啼啼帮腔:“我娘也是没法子,总不能看着我小侄子们饿坏了吧?”
云老二一见,怒火中烧,他与老爹观点再怎么相悖?那也始终是自己的亲爹,哪能眼看着被外人欺负了去,随手将鸡蛋篮子递给一旁脸色发白,手足无措的娘,将老四从屋里一把拽出来甩倒在院里,指着他的鼻子骂:“你这个窝囊废,不孝子,你就是这么看着别人欺负你的爹娘,也不管。”
老四爬起来嗫嚅道:“可他们一点理也不讲,我能怎么办呢?”
“你不是一直都想休了那娘们吗?这时候不休,还等何时?是等着他联合娘家人气死你爹吗?”
老四家的儿子新生立马跳脚:“你都分家另住,不是我们家人了,凭什么来管我们家的事?”
云老二毫不客气的朝着侄子新生,上去就是一脚,将他踹倒在地:“你还记着这里是你的家呀,那你也应该不会忘记了你还姓云吧?姓着云,还联合外姓人来欺负云家人,气病了你爷,这样一个不孝子孙,吃里扒外的叛徒,云家还要你干什么?赶明等云家开祠堂,我就让你爷申请将你除族。”
新生不屑:“我爷再怎么不喜欢我,也没将我赶出家去,要申请除族的,也是你。”
云老二呵呵一笑:“那咱们就走着瞧,到时候让你爷将你我一起申请,看云家族佬们最后会同意将谁撵出云家。”
他又转向四弟的岳母,语气不善:“你三番五次来闹,气病了我爹,今天你就是挂在这门头上吊死了,该赔我爹的医药费也一文钱都不能少,不然就让你儿子等着蹲大牢吧。”
她家就住在隔壁村,如今又是亲戚,对云老二的性子多少是有些了解的,见云老二发了狠气势一下子就弱了下来,不过仍然不服气的说:“你又不是县太爷,你说让我儿子蹲大牢就蹲大牢。”
云老二冷笑一声:“你可别忘了,我儿现在可是秀才,见官都不用跪,我大舅子是举人。更何况你三番五次来闹,气病了我爹是事实,全村人都知道,我并非冤枉你,你给医药费天经地义,说到哪里我都占理,快点回去拿钱吧,我也不多要,一两银子。你要是不给,要么我就去报官,要么我召集云家人,去扒了你家房子,卖房梁抵债。”想想又接着说:“今天有我在,你别说借一斗粮,想借一粒粮,都没门。奥,你要真打算吊死在我家门口,你把绳子给我,我个子比你高,栓绳子比你方便,你若是下不了狠心,我也不介意帮你套在脖子上。”说着伸手就要去拽她手里拿着的绳子。老婆子赶紧捏紧绳子道:“你就真不怕我吊死在你家门前,你家要吃官司。”
云老二摇摇头:“粮食你拿走吃掉不还了,我们家就得饿肚子,我们不借给你,说的过去,那树和门头你即便借去上个吊,你死后抬走了,这树和门头依然在,又不耽误什么?何况连绳子都是你自己自带的,我们都是亲戚,这点方便都不肯提供,也说不过去不是?县令他也是讲情讲理的,怎会因为我们借东西给别人用,还要吃官司的道理。”
老婆子听云老二说的好像合情合理,自己要是死在了这里,还就真是白死了,更何况自己又不是真想死,家里也不是一粒粮食没有了,只不过是知道云家粮食多,想吓唬吓唬云家,提前弄点放家备着。既然吓唬不成,只好偃旗息鼓,灰溜溜的撤退。
云老二看着跨出门槛的婆媳俩,还不忘叮嘱:“回去别忘了筹集我爹的医药费,不过看在都是亲戚的份上,如今你家也困难,还可以宽宥些期限,记着啊,就一两银子。”
那老婆子听了这话,趔趄了一下,差点摔倒。想着上次来,用这法子不过也就弄了一斗米,这混小子竟然要一两银子,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回头气哼哼的瞪着云老二:“还一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劫?”
云老二看着老婆子这样子,心情颇好的回:“对呀,你怎么不出去抢劫,只来我家闹,是把我家人都当成软柿子了不成?老婶子,你要是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不惹恼了,倒还罢了,若是惹恼了我,小心吃不了兜着走哦。”
外敌走了,家里的事云老二他不想管也管不了,只淡淡的瞥了四弟一眼,意思是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走进里屋,看着骨瘦嶙峋,躺在床上的亲爹,不满的道:“你脾气不是一向都很大吗?这会子怎么没了?我要是你,就每天早上先干上一大碗白米饭,攒足了力气,谁来跟谁干?自己吃了总比被别人讹去强。”
云南义这是第一次觉得二儿子在自己面前没大没小的说话,心里没有想骂他的冲动和想法,只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在云老二的记忆中,爹向来身强体壮,个性强势倔强。现在凝视着眼前这位似风烛残年般的老人,他不禁心生慨叹,原来不知不觉间,爹也老了许多。他深知,爹不同于娘,欲强行将其接至荒地疗养,此路定然不通。爹即便死,也绝不会愿意离开这守了一辈子的家。也只得深深叹息一声什么话都没有说,就离开了。
王氏看到二儿子出来,担心的问:“你怎么来了?家里离得开吗?”
云老二道:“我家又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老丈人家,至少没有你家热闹。”他看着骨瘦如柴的娘,很想说,娘要不跟我去荒地住些时日,又想着爹还躺在床上,又将到了嗓子眼的话给咽了回去。
云老二家这边还真如他说的这样,他的岳父岳母不贴补自己就算好的了,哪会来刮蹭自己的。云新晨的岳父家,如今就只有父女俩了,都是通情达理,勤劳能干的,也成不了累赘了。
老四媳妇也在一边哭哭啼啼帮腔:“我娘也是没法子,总不能看着我小侄子们饿坏了吧?”
云老二一见,怒火中烧,他与老爹观点再怎么相悖?那也始终是自己的亲爹,哪能眼看着被外人欺负了去,随手将鸡蛋篮子递给一旁脸色发白,手足无措的娘,将老四从屋里一把拽出来甩倒在院里,指着他的鼻子骂:“你这个窝囊废,不孝子,你就是这么看着别人欺负你的爹娘,也不管。”
老四爬起来嗫嚅道:“可他们一点理也不讲,我能怎么办呢?”
“你不是一直都想休了那娘们吗?这时候不休,还等何时?是等着他联合娘家人气死你爹吗?”
老四家的儿子新生立马跳脚:“你都分家另住,不是我们家人了,凭什么来管我们家的事?”
云老二毫不客气的朝着侄子新生,上去就是一脚,将他踹倒在地:“你还记着这里是你的家呀,那你也应该不会忘记了你还姓云吧?姓着云,还联合外姓人来欺负云家人,气病了你爷,这样一个不孝子孙,吃里扒外的叛徒,云家还要你干什么?赶明等云家开祠堂,我就让你爷申请将你除族。”
新生不屑:“我爷再怎么不喜欢我,也没将我赶出家去,要申请除族的,也是你。”
云老二呵呵一笑:“那咱们就走着瞧,到时候让你爷将你我一起申请,看云家族佬们最后会同意将谁撵出云家。”
他又转向四弟的岳母,语气不善:“你三番五次来闹,气病了我爹,今天你就是挂在这门头上吊死了,该赔我爹的医药费也一文钱都不能少,不然就让你儿子等着蹲大牢吧。”
她家就住在隔壁村,如今又是亲戚,对云老二的性子多少是有些了解的,见云老二发了狠气势一下子就弱了下来,不过仍然不服气的说:“你又不是县太爷,你说让我儿子蹲大牢就蹲大牢。”
云老二冷笑一声:“你可别忘了,我儿现在可是秀才,见官都不用跪,我大舅子是举人。更何况你三番五次来闹,气病了我爹是事实,全村人都知道,我并非冤枉你,你给医药费天经地义,说到哪里我都占理,快点回去拿钱吧,我也不多要,一两银子。你要是不给,要么我就去报官,要么我召集云家人,去扒了你家房子,卖房梁抵债。”想想又接着说:“今天有我在,你别说借一斗粮,想借一粒粮,都没门。奥,你要真打算吊死在我家门口,你把绳子给我,我个子比你高,栓绳子比你方便,你若是下不了狠心,我也不介意帮你套在脖子上。”说着伸手就要去拽她手里拿着的绳子。老婆子赶紧捏紧绳子道:“你就真不怕我吊死在你家门前,你家要吃官司。”
云老二摇摇头:“粮食你拿走吃掉不还了,我们家就得饿肚子,我们不借给你,说的过去,那树和门头你即便借去上个吊,你死后抬走了,这树和门头依然在,又不耽误什么?何况连绳子都是你自己自带的,我们都是亲戚,这点方便都不肯提供,也说不过去不是?县令他也是讲情讲理的,怎会因为我们借东西给别人用,还要吃官司的道理。”
老婆子听云老二说的好像合情合理,自己要是死在了这里,还就真是白死了,更何况自己又不是真想死,家里也不是一粒粮食没有了,只不过是知道云家粮食多,想吓唬吓唬云家,提前弄点放家备着。既然吓唬不成,只好偃旗息鼓,灰溜溜的撤退。
云老二看着跨出门槛的婆媳俩,还不忘叮嘱:“回去别忘了筹集我爹的医药费,不过看在都是亲戚的份上,如今你家也困难,还可以宽宥些期限,记着啊,就一两银子。”
那老婆子听了这话,趔趄了一下,差点摔倒。想着上次来,用这法子不过也就弄了一斗米,这混小子竟然要一两银子,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回头气哼哼的瞪着云老二:“还一两银子,你怎么不去抢劫?”
云老二看着老婆子这样子,心情颇好的回:“对呀,你怎么不出去抢劫,只来我家闹,是把我家人都当成软柿子了不成?老婶子,你要是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不惹恼了,倒还罢了,若是惹恼了我,小心吃不了兜着走哦。”
外敌走了,家里的事云老二他不想管也管不了,只淡淡的瞥了四弟一眼,意思是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走进里屋,看着骨瘦嶙峋,躺在床上的亲爹,不满的道:“你脾气不是一向都很大吗?这会子怎么没了?我要是你,就每天早上先干上一大碗白米饭,攒足了力气,谁来跟谁干?自己吃了总比被别人讹去强。”
云南义这是第一次觉得二儿子在自己面前没大没小的说话,心里没有想骂他的冲动和想法,只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在云老二的记忆中,爹向来身强体壮,个性强势倔强。现在凝视着眼前这位似风烛残年般的老人,他不禁心生慨叹,原来不知不觉间,爹也老了许多。他深知,爹不同于娘,欲强行将其接至荒地疗养,此路定然不通。爹即便死,也绝不会愿意离开这守了一辈子的家。也只得深深叹息一声什么话都没有说,就离开了。
王氏看到二儿子出来,担心的问:“你怎么来了?家里离得开吗?”
云老二道:“我家又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老丈人家,至少没有你家热闹。”他看着骨瘦如柴的娘,很想说,娘要不跟我去荒地住些时日,又想着爹还躺在床上,又将到了嗓子眼的话给咽了回去。
云老二家这边还真如他说的这样,他的岳父岳母不贴补自己就算好的了,哪会来刮蹭自己的。云新晨的岳父家,如今就只有父女俩了,都是通情达理,勤劳能干的,也成不了累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