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枣儿今天下午给自己安排了半天的休息。
中午放学回到家里就见贺兰一家人都到了。
还不待她问,贺兰就兴奋的跟她讲在方便面厂上班有多好。
原来,贺兰以前上班的食品厂里,由于设备不够先进,生产效率低下。
且许多工作岗位需要人工操作。
所以,他们每接一笔量级上千的订单,就要加班。
一天忙下来,人都累得昏头转向。
遇上手脚慢点的,还会被组里的其他人工埋怨。
近两年,不加班的情况下,工资也在缩水。
而方便面厂里,一条生产线,一个小时就能生产一万包方便面。
现在的新设备,很多都不需要人工操作。
只有最后装箱的时候需要人工操作,太方便省事了。
工人们上班也不累,而且,方便面厂力气活少。
女工们上班都觉得比以前轻松很多。
小枣儿还从贺兰这里得知,方便面厂最近开始生产红薯粉和土豆粉。
除了这几种可以当主食的产品外,也有几种点心也在生产。
如:绿豆饼、板栗饼、沙琪玛、面包、蛋糕以及咸味和甜味的饼干。
这些食品的配方,基本上都是小枣儿提供的。
目前,这些食品的主要原料:土豆、红薯、小麦之外,还有牛奶。
这些,都是来自小枣儿的空间。
从贺兰和张学文的口中得知,方便面厂一开工。生意就很火爆。
最近,他们除了要定期给周边几个城市的供销社和国营商场供货外。
还要生产特供食品。
中秋节,厂里得准备一批特供月饼。
近三个月的订单基本上已经饱和了。
方便面、土豆粉、绿豆饼、沙琪玛、流心面包和泡芙蛋糕也是指定的特供食品。
特供食品跟提供给供销社和国营商场里的产品也不一样。
在配料、份量和包装上都有区别 。
比如面包和蛋糕,供销社里出售的没有馅料。
土豆粉和方便面特供食品的单包分量要多50克。
这是因为考虑到部队里的军人们饭量要大一些。
特供产品的外包装也印有“特供”的标识 。
张学文也挺有头脑的,分几条生产线专门生产特供产品。
小枣儿趁机提议,让张学文把今年的特供月饼做成水果馅的。
她到时候,再从空间里弄些水果出来 ,给厂里提供一批就行。
至于如何制作?
她之前提供给张学文的点心食谱里,就有水果月饼的制作方法。
张学文听了小枣儿的提议也觉得可以尝试着创新。
方便面厂成立的时候,厂里配套的托儿所也办起来了。
丫丫如今就是在方便面厂的托儿所里上学。
小冬的学校离方便面厂也不远。
他每天上学是张学文上班时,顺便带到学校的。
中午放学,他就到方便面厂的食堂里去吃饭。
晚上放学自己回家 。
目前,方便面厂才建成,只有职工单身宿舍,并没有职工家属院。
张学文还是住在之前的食品厂宿舍里。
这也是组织上特批的。
目前,方便面厂只有300工人。
张学文今天的言语里可以听出,目前厂里急需宿舍。
因为,他们厂里的工人,很多都是来自农村的。
他们在城里没有家,离得近的只能骑车上下班。那些离得远的,都是十几个人挤一间宿舍。
小枣儿听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
她没想到厂子建好后,后边的配套宿舍居然跟不上。
“政府领导没有提出建宿舍或是职工宿舍的事情吗?”
张学文苦笑道:“按说,国营单位的宿舍、食堂等区域的建设。是有福利基金的。
可领导们说,目前市里也没钱。建宿舍的申请一时半会批不下来。”
小枣儿对于这些不配套设施的出资方不是很明确。
便针对这些问题把自己的疑惑给问了出来 。
在老爷子、贺国章和张学文的介绍下。
她才知道,国营企业的宿舍楼,可以有几种出资方式。
第一种,是福利基金,福利基金本质上是“国家计划分配 企业具体执行”的产物。
第二种:财政拨款与企业留成结合。
第三种:企业自主建设。倘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吸纳部分捐款。
听了众人的分析后,小枣儿道:“那政府目前能帮上忙的地方,只是给厂里划一块地皮。盖楼的事还得厂里出资。”
张学文:“是这个意思。”
看来,一时半会想要盖几栋职工宿舍楼出来是不现实的。
小枣儿:“那以厂子的名义,在周边租几间空仓库做宿舍吧!这部分资金,可以直接从企业留成的资金里面扣除。”
京市目前的空房子有很多。
想要跟社区租几间空屋子做宿舍还是很容易租到的。
张学文:“我也是这个想法,把这个提议报上去了。周一,我打算去政府找下领导们。”
老爷子道:“这事,让老二去办。”
老爷子转身对贺国章道:“你一会给老二打个电话。学文刚上任,家里人得帮一把。而且,首长对于这间厂子也很重视。
若是政府的人因为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到时候只怕这些人的位置都坐不稳。”
贺国章当即起身给贺勇去了通电话。
贺勇得知张学文一家今天回大院了。
立即应道:“爸,电话里说不清楚,我这就回来。让妈顺便把我们一家人的饭备上。”
贺国章挂了电话吐槽道:“这个贪嘴的臭小子要回来蹭饭!早知道我吃完饭再打电话给他。”
听了贺国章这话,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枣儿心道:不是亲生的父子,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郑美英正准备招呼大家吃饭。听说贺勇一家人要回来。
只得再等一会。
本来家里的饭菜都准备好了,这会贺勇一家要回来。
饭菜不够,小枣儿提出做点炸酱面。
贺兰去擀面,郑美英和小枣儿则是准备肉末和配料做炸酱。
把料准备好后,郑美英去炒了炸酱。
小枣儿在一旁学习。
今天两个阿姨和小何都放假,午饭是郑美英跟贺兰准备的。
饭菜比平时要丰盛些。
小枣儿一大早从冰柜里拿出4只大猪蹄,跟郑美英说想吃红烧猪蹄。
这会桌上的陶盆里,一大盆晶莹剔透的红烧猪蹄正闪着油光。
家里的五个小孩子拿着碗,看着桌上的肉流口水。
听说还要等一会才能吃,几个孩子委屈得快哭出来了。
喜欢枣骁山河
中午放学回到家里就见贺兰一家人都到了。
还不待她问,贺兰就兴奋的跟她讲在方便面厂上班有多好。
原来,贺兰以前上班的食品厂里,由于设备不够先进,生产效率低下。
且许多工作岗位需要人工操作。
所以,他们每接一笔量级上千的订单,就要加班。
一天忙下来,人都累得昏头转向。
遇上手脚慢点的,还会被组里的其他人工埋怨。
近两年,不加班的情况下,工资也在缩水。
而方便面厂里,一条生产线,一个小时就能生产一万包方便面。
现在的新设备,很多都不需要人工操作。
只有最后装箱的时候需要人工操作,太方便省事了。
工人们上班也不累,而且,方便面厂力气活少。
女工们上班都觉得比以前轻松很多。
小枣儿还从贺兰这里得知,方便面厂最近开始生产红薯粉和土豆粉。
除了这几种可以当主食的产品外,也有几种点心也在生产。
如:绿豆饼、板栗饼、沙琪玛、面包、蛋糕以及咸味和甜味的饼干。
这些食品的配方,基本上都是小枣儿提供的。
目前,这些食品的主要原料:土豆、红薯、小麦之外,还有牛奶。
这些,都是来自小枣儿的空间。
从贺兰和张学文的口中得知,方便面厂一开工。生意就很火爆。
最近,他们除了要定期给周边几个城市的供销社和国营商场供货外。
还要生产特供食品。
中秋节,厂里得准备一批特供月饼。
近三个月的订单基本上已经饱和了。
方便面、土豆粉、绿豆饼、沙琪玛、流心面包和泡芙蛋糕也是指定的特供食品。
特供食品跟提供给供销社和国营商场里的产品也不一样。
在配料、份量和包装上都有区别 。
比如面包和蛋糕,供销社里出售的没有馅料。
土豆粉和方便面特供食品的单包分量要多50克。
这是因为考虑到部队里的军人们饭量要大一些。
特供产品的外包装也印有“特供”的标识 。
张学文也挺有头脑的,分几条生产线专门生产特供产品。
小枣儿趁机提议,让张学文把今年的特供月饼做成水果馅的。
她到时候,再从空间里弄些水果出来 ,给厂里提供一批就行。
至于如何制作?
她之前提供给张学文的点心食谱里,就有水果月饼的制作方法。
张学文听了小枣儿的提议也觉得可以尝试着创新。
方便面厂成立的时候,厂里配套的托儿所也办起来了。
丫丫如今就是在方便面厂的托儿所里上学。
小冬的学校离方便面厂也不远。
他每天上学是张学文上班时,顺便带到学校的。
中午放学,他就到方便面厂的食堂里去吃饭。
晚上放学自己回家 。
目前,方便面厂才建成,只有职工单身宿舍,并没有职工家属院。
张学文还是住在之前的食品厂宿舍里。
这也是组织上特批的。
目前,方便面厂只有300工人。
张学文今天的言语里可以听出,目前厂里急需宿舍。
因为,他们厂里的工人,很多都是来自农村的。
他们在城里没有家,离得近的只能骑车上下班。那些离得远的,都是十几个人挤一间宿舍。
小枣儿听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
她没想到厂子建好后,后边的配套宿舍居然跟不上。
“政府领导没有提出建宿舍或是职工宿舍的事情吗?”
张学文苦笑道:“按说,国营单位的宿舍、食堂等区域的建设。是有福利基金的。
可领导们说,目前市里也没钱。建宿舍的申请一时半会批不下来。”
小枣儿对于这些不配套设施的出资方不是很明确。
便针对这些问题把自己的疑惑给问了出来 。
在老爷子、贺国章和张学文的介绍下。
她才知道,国营企业的宿舍楼,可以有几种出资方式。
第一种,是福利基金,福利基金本质上是“国家计划分配 企业具体执行”的产物。
第二种:财政拨款与企业留成结合。
第三种:企业自主建设。倘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吸纳部分捐款。
听了众人的分析后,小枣儿道:“那政府目前能帮上忙的地方,只是给厂里划一块地皮。盖楼的事还得厂里出资。”
张学文:“是这个意思。”
看来,一时半会想要盖几栋职工宿舍楼出来是不现实的。
小枣儿:“那以厂子的名义,在周边租几间空仓库做宿舍吧!这部分资金,可以直接从企业留成的资金里面扣除。”
京市目前的空房子有很多。
想要跟社区租几间空屋子做宿舍还是很容易租到的。
张学文:“我也是这个想法,把这个提议报上去了。周一,我打算去政府找下领导们。”
老爷子道:“这事,让老二去办。”
老爷子转身对贺国章道:“你一会给老二打个电话。学文刚上任,家里人得帮一把。而且,首长对于这间厂子也很重视。
若是政府的人因为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到时候只怕这些人的位置都坐不稳。”
贺国章当即起身给贺勇去了通电话。
贺勇得知张学文一家今天回大院了。
立即应道:“爸,电话里说不清楚,我这就回来。让妈顺便把我们一家人的饭备上。”
贺国章挂了电话吐槽道:“这个贪嘴的臭小子要回来蹭饭!早知道我吃完饭再打电话给他。”
听了贺国章这话,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枣儿心道:不是亲生的父子,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郑美英正准备招呼大家吃饭。听说贺勇一家人要回来。
只得再等一会。
本来家里的饭菜都准备好了,这会贺勇一家要回来。
饭菜不够,小枣儿提出做点炸酱面。
贺兰去擀面,郑美英和小枣儿则是准备肉末和配料做炸酱。
把料准备好后,郑美英去炒了炸酱。
小枣儿在一旁学习。
今天两个阿姨和小何都放假,午饭是郑美英跟贺兰准备的。
饭菜比平时要丰盛些。
小枣儿一大早从冰柜里拿出4只大猪蹄,跟郑美英说想吃红烧猪蹄。
这会桌上的陶盆里,一大盆晶莹剔透的红烧猪蹄正闪着油光。
家里的五个小孩子拿着碗,看着桌上的肉流口水。
听说还要等一会才能吃,几个孩子委屈得快哭出来了。
喜欢枣骁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