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枣儿见家里人都喜欢吃,便把这道制作方法教给了郑美英。
还给厨房里留了些卤料包。
以后,她有时间,两口子也能在家里做来吃。
三个小团子们也喜欢拿着骨头啃。
小枣儿故意放了点辣椒,她打算从小培养他们吃辣的习惯。
毕竟,在西南生活那里湿气重离不开辣椒。
小团子们辣得直吸气,依旧不舍得扔掉那块带肉的骨头。
只得啃一口肉,再喝一口水。
一边吐着舌头吸气,一边再咬下一口肉。
把几个大人逗得乐不可支。
毕业典礼这天,校长亲自给小枣儿颁发了毕业证。
还想让她上台演讲。
被她给拒绝了。
她回给校长的一句话是:我是一名文艺兵。这个身份容不得我上台去炫耀什么。至于勉励的话,让教授们来讲,更有说服力。
校长真的很喜欢陆小枣,这两年,她带给学校的荣誉太多了。
因为有了陆小枣的成就,如今许多文艺兵都想来学校里进修。
校长见小枣儿这样谦逊,最后送给小枣儿一句话。
“学习是取长补短,不论身份和年龄。陆小枣同学,你值得我和我们全校师生向你学习。”
这句褒奖,小枣儿觉得分量很重,也是对她这两年的一个肯定。
毕业典礼结束后,小枣儿便去找姜莉和李青青。
在学校里,她认识的学生不多。
毕竟,她是跳级完成学业的。
在学校里与她走得近的,除了教授们外,就只有这两个室友了。
这两个室友们还有两年才能完成学业。
今天,她给两位室友带了些自制的午餐肉,炒熟的花生米和一些酱菜。
这些菜能保存几天,就当是给她们加餐。
今年的收成虽然恢复了正常,粮食供应比去年充足些。
但学校食堂也没什么油水。
别看小枣儿这几个瓶瓶罐罐的酸菜,是别的同学想吃还吃不到的美味。
这午餐肉更是食堂里都吃不到的。
小枣儿告诉她们,宿舍里的那套被褥她不要了。
两人想要的话就给分了。
毕业典礼翌日,她一大早骑着老爷子的三轮车去了教职工宿舍楼。
给几个教授和导师们送了离别礼。
每家除了粮食、点心和奶粉外。
还给每人送上一个无毒塑料水杯。
上面还印着各种形容老师品德高尚的话语,底下统一印上:学生陆小枣赠。
男导师们还每人得了一件白色工字背心,女导师们每人几尺棉麻混纺的布料。
众人得知她要回部队了,对她诸多不舍。叮嘱她常联系。
她把家属院的电话留给了教授们。
并表示,以后她回京市会来看望他们。
许峥嵘早就知道她这几天就要回西南 。
没错!给西南通风报信的人就是他。
也不怪他嘴不严,主要是那边的人经常跟他联系。从他这里了解小枣儿的近况。
一边是自己的学生,一边是自己曾经的战友与领导,他谁也不好得罪。
只能挑着能说的说。
结果发现,在学校里的陆小枣同学,根本没有需要保密的事情。
于是,她在这边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部队里早就收到信了。
特别是她的那首《岁月里的母亲》获得最具文化影响力奖,她自己还没走下领奖台。
部队文工团就已经传遍了。
还有她的那首小提琴演奏的《梁祝》,也被部队里传得神乎其神。
当然,这些她都还不知道。
也就不知道,她人还没回到部队,部队里已经为她准备了一场盛大的迎接礼。
今天,小枣儿给许峥嵘家里送了一大袋粮食和物资,还额外给他送了些肉。
“师父,我要回西南了。以后回京市,我再来看您和师娘。”
许峥嵘和张映雪很是不舍。
得知小枣儿18号一大早的火车回西南。
老两口还起了个大早,去大院里送他们母子离开。
这次回西南 ,贺国章本打算,还是派小刘和小张这两个警卫员护送他们到西南再返回。
这两人对于这趟行程也熟悉了。
结果,荣昌军区那边,柳师长安排了4个警卫员来接小枣儿母子和老爷子。
这4个警卫员是17号到的京市大院 。
小枣儿从许峥嵘家里回来,就见到家里多了四个穿军装的人。
四人见她回来,起身齐齐喊“嫂子”。
小枣儿这才发现,来的人是贺骁团里的四个警卫员,刘军翔、吴建业、李长春和周玉明。
他们还跟小枣儿解释,说团长这几天出任务了。
小枣儿知道贺骁出任务了。
她心道,要是他没出任务,说不定会亲自回来接他们。
4人在贺家吃了晚饭就回了军区招待所。
翌日一大早,贺国章就安排车送他们一行人去火车站。
郑美英和贺国章一直把他们送到站台上。
老两口在三个小团子们脸上又亲又摸的很是不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枣儿道:“妈,你们有休息就来西南玩。我们能请到假就回来看你们。”
郑美英点点头。
三个小团子们从出生到现在一岁零四个月。一直都是他们照看着长大的。
如今,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小孙子们要离开了,老两口当然不舍得。
小团子们也懂事的对爷爷奶奶说,会想他们的。
小枣儿还教他们对爷爷奶奶说,有时间就回来看他们。
把老两口弄得泪洒当场。
老爷子上车前对郑美英道:“小电驴以后你骑着上班吧!马上冬天来了,骑自行车太冷了。”
“好的,爸!”
火车的呜鸣声响起,提示着送站的亲朋好友们,火车即将离站。
贺国章跟郑美英把他们送上火车安顿好,才下了火车。
夫妻俩在站台上的窗口前跟家人挥手告别。
小团子们也挥着小手,跟爷爷奶奶说让他们保重身体。
火车载着亲人离开了。
从这天开始,贺国章跟郑美英每天下班回到家,屋里冷冷清清,好长一段时间都不习惯。
唯一没变的,就是家里的储藏室和冰柜又被塞得满满当当。
此次,贺国章给老爷子和小枣儿买的依旧是卧铺票。
他们这次的旅程前半段相当顺利。只是到了圭阳火车站准备转车。
被滞留在火车站里10几个小时。
只因为最近西南多雨,有一段山路发生了泥石流,把火车路给埋了一段。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所以,这次他们回到西南花了六天的时间。
喜欢枣骁山河
还给厨房里留了些卤料包。
以后,她有时间,两口子也能在家里做来吃。
三个小团子们也喜欢拿着骨头啃。
小枣儿故意放了点辣椒,她打算从小培养他们吃辣的习惯。
毕竟,在西南生活那里湿气重离不开辣椒。
小团子们辣得直吸气,依旧不舍得扔掉那块带肉的骨头。
只得啃一口肉,再喝一口水。
一边吐着舌头吸气,一边再咬下一口肉。
把几个大人逗得乐不可支。
毕业典礼这天,校长亲自给小枣儿颁发了毕业证。
还想让她上台演讲。
被她给拒绝了。
她回给校长的一句话是:我是一名文艺兵。这个身份容不得我上台去炫耀什么。至于勉励的话,让教授们来讲,更有说服力。
校长真的很喜欢陆小枣,这两年,她带给学校的荣誉太多了。
因为有了陆小枣的成就,如今许多文艺兵都想来学校里进修。
校长见小枣儿这样谦逊,最后送给小枣儿一句话。
“学习是取长补短,不论身份和年龄。陆小枣同学,你值得我和我们全校师生向你学习。”
这句褒奖,小枣儿觉得分量很重,也是对她这两年的一个肯定。
毕业典礼结束后,小枣儿便去找姜莉和李青青。
在学校里,她认识的学生不多。
毕竟,她是跳级完成学业的。
在学校里与她走得近的,除了教授们外,就只有这两个室友了。
这两个室友们还有两年才能完成学业。
今天,她给两位室友带了些自制的午餐肉,炒熟的花生米和一些酱菜。
这些菜能保存几天,就当是给她们加餐。
今年的收成虽然恢复了正常,粮食供应比去年充足些。
但学校食堂也没什么油水。
别看小枣儿这几个瓶瓶罐罐的酸菜,是别的同学想吃还吃不到的美味。
这午餐肉更是食堂里都吃不到的。
小枣儿告诉她们,宿舍里的那套被褥她不要了。
两人想要的话就给分了。
毕业典礼翌日,她一大早骑着老爷子的三轮车去了教职工宿舍楼。
给几个教授和导师们送了离别礼。
每家除了粮食、点心和奶粉外。
还给每人送上一个无毒塑料水杯。
上面还印着各种形容老师品德高尚的话语,底下统一印上:学生陆小枣赠。
男导师们还每人得了一件白色工字背心,女导师们每人几尺棉麻混纺的布料。
众人得知她要回部队了,对她诸多不舍。叮嘱她常联系。
她把家属院的电话留给了教授们。
并表示,以后她回京市会来看望他们。
许峥嵘早就知道她这几天就要回西南 。
没错!给西南通风报信的人就是他。
也不怪他嘴不严,主要是那边的人经常跟他联系。从他这里了解小枣儿的近况。
一边是自己的学生,一边是自己曾经的战友与领导,他谁也不好得罪。
只能挑着能说的说。
结果发现,在学校里的陆小枣同学,根本没有需要保密的事情。
于是,她在这边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部队里早就收到信了。
特别是她的那首《岁月里的母亲》获得最具文化影响力奖,她自己还没走下领奖台。
部队文工团就已经传遍了。
还有她的那首小提琴演奏的《梁祝》,也被部队里传得神乎其神。
当然,这些她都还不知道。
也就不知道,她人还没回到部队,部队里已经为她准备了一场盛大的迎接礼。
今天,小枣儿给许峥嵘家里送了一大袋粮食和物资,还额外给他送了些肉。
“师父,我要回西南了。以后回京市,我再来看您和师娘。”
许峥嵘和张映雪很是不舍。
得知小枣儿18号一大早的火车回西南。
老两口还起了个大早,去大院里送他们母子离开。
这次回西南 ,贺国章本打算,还是派小刘和小张这两个警卫员护送他们到西南再返回。
这两人对于这趟行程也熟悉了。
结果,荣昌军区那边,柳师长安排了4个警卫员来接小枣儿母子和老爷子。
这4个警卫员是17号到的京市大院 。
小枣儿从许峥嵘家里回来,就见到家里多了四个穿军装的人。
四人见她回来,起身齐齐喊“嫂子”。
小枣儿这才发现,来的人是贺骁团里的四个警卫员,刘军翔、吴建业、李长春和周玉明。
他们还跟小枣儿解释,说团长这几天出任务了。
小枣儿知道贺骁出任务了。
她心道,要是他没出任务,说不定会亲自回来接他们。
4人在贺家吃了晚饭就回了军区招待所。
翌日一大早,贺国章就安排车送他们一行人去火车站。
郑美英和贺国章一直把他们送到站台上。
老两口在三个小团子们脸上又亲又摸的很是不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枣儿道:“妈,你们有休息就来西南玩。我们能请到假就回来看你们。”
郑美英点点头。
三个小团子们从出生到现在一岁零四个月。一直都是他们照看着长大的。
如今,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小孙子们要离开了,老两口当然不舍得。
小团子们也懂事的对爷爷奶奶说,会想他们的。
小枣儿还教他们对爷爷奶奶说,有时间就回来看他们。
把老两口弄得泪洒当场。
老爷子上车前对郑美英道:“小电驴以后你骑着上班吧!马上冬天来了,骑自行车太冷了。”
“好的,爸!”
火车的呜鸣声响起,提示着送站的亲朋好友们,火车即将离站。
贺国章跟郑美英把他们送上火车安顿好,才下了火车。
夫妻俩在站台上的窗口前跟家人挥手告别。
小团子们也挥着小手,跟爷爷奶奶说让他们保重身体。
火车载着亲人离开了。
从这天开始,贺国章跟郑美英每天下班回到家,屋里冷冷清清,好长一段时间都不习惯。
唯一没变的,就是家里的储藏室和冰柜又被塞得满满当当。
此次,贺国章给老爷子和小枣儿买的依旧是卧铺票。
他们这次的旅程前半段相当顺利。只是到了圭阳火车站准备转车。
被滞留在火车站里10几个小时。
只因为最近西南多雨,有一段山路发生了泥石流,把火车路给埋了一段。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所以,这次他们回到西南花了六天的时间。
喜欢枣骁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