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她这大姐见识短-《冲喜后:不傻了,谁惹我,揍谁!》

  “大花娘嫁三个闺女,彩礼钱就是不少社员家里几十年的存款。”

  不怪赵奶奶这样说,农村人挣工分过日子, 家里挣工分的人多,一年到头还有剩的。

  如果家里孩子多,怕一年挣工分,都不够吃的。

  哪里还剩下余钱。

  “骂了两句,都不敢说了。”

  还能因为什么,当然是还想要从女婿那里弄到吃的和钱票了。

  如今也不敢过多得罪。

  毕竟小宝还小。

  赵奶奶长叹一口气,说起陈年旧事来。

  “当年大花娘一口气生了两个闺女,被她婆婆嫌弃,说她肚子不争气,生不出来儿子,还让大花爹休了大花娘,那个时候,被休回去的人,哪无意是让人去送死。”

  这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

  “大花娘不止生了三个女儿,有一个生下来没过几天就死了,还有一个抱出去了,最后硬是咬着牙齿生了小宝。”

  赵云舒不知道这些。

  只是听了赵奶奶说的,有一些唏嘘。

  “所以这些年,大花娘基本上都不跟婆家有什么来往,过年过节,也是意思意思一下。”

  因为没有生儿子,差一点被赶出去去送死。

  怨恨婆家,怨恨几个女儿,怨恨他们为什么不是儿子?

  大花跟小宝相差十几岁,都快接近二十岁了。

  “可她不能把怨气都发泄在她几个女儿身上?”

  赵奶奶摇头叹息,“转不过弯来。”

  好像也是。

  如果能想通的话,就不会成如今这样子了。

  “当年扫盲班也不去上课,她呀,大字不识一个。”

  赵云舒更是好奇了,“她娘家人呢?”

  “死了。”

  死了?

  还能听到隔壁小宝的声音。

  “给我钱,我要买大白兔奶糖。”

  小宝羡慕小壮能吃上大白兔奶糖,而他没有。

  “还真的是小孩子。”

  赵云舒起身在院子散步。

  “我不用扶。”

  霍邵北只能在一旁看着,隔壁那大花娘的声音还传来。

  “三花,你们公社的小学老师更有学问,让小宝去公社小学读书?”

  三花怎么可能同意?

  “不行,户口不在公社,读不了。”

  大花娘可不相信。

  “三女婿,你说呢?”

  三花男人可是知道这个小舅子的,别看人小,皮的很。

  “娘,我听三花的。”

  三花男人跟三花结婚快一年了,虽然是老夫少妻,两人相差近十岁。

  就因为这个,三花男人对三花很不错。

  “读不了,我都嫁人了,娘这是打算让我们出嫁的闺女,养你儿子?不要让我在大过年,跟你吵,到时候一年运气不好,又来怪我。”

  大花娘想要骂人,可想到这大过年的,让一年的运气不好。

  二花瞄了一眼三花,她如今有空经常跟三花在一起。

  她没有三花聪明,但是听三花的话,照顾好婆婆,给一家人洗衣做饭就行。

  “还做不做饭,不做饭,我们就回去了,至于别人会不会说闲话,我就不知道了。”

  三花这话一出, 把大花娘气的更是不行。

  可是也不能真的让几个闺女和女婿不吃饭就离开,不然这过年期间,都在传他们家的事情。

  “我去做饭。”

  想要吃肉,门都没有。

  而赵云舒在院子里慢走好几圈之后,才坐下来歇着。

  “小妹,妮妮他们没有来?”赵大舅妈没有看到外甥女和外甥来,而且这一次小姑子他们带来的东西可没有去年好,一袋一斤的白糖、一块腊肉,还有一瓶水果罐头。

  “妮妮怀孕了。”

  怀孕?

  上一次中秋节,大外甥来送了节日礼的。

  “这是喜事,妮妮结婚快两年了。”

  这终于怀孕了。

  赵母没有多说什么。

  没有说闺女怀的是双胞胎。

  没有说妮妮婆家经常邮寄营养品来。

  “呦, 小妹呀,你闺女没有来?对了,你闺女怎么嫁人了,还待在你们大队呀?怎么没有回城?不会是婆家那边没有本事,让他们回城吧?”

  对于这挑事的大姐,赵母那是一点客气都不给对方。

  “看来大姐的消息不灵通呀,怎么就没有听说,我哪亲家母得知我闺女怀孕了,还请假大老远来这边看看我闺女,如果不是京市太冷,说不定我闺女就跟着我哪亲家母回去了。”

  “大姐,我听说你外甥当上临时工了,可要好好干,说不定那一天就转正,就能端上铁饭碗了。”

  赵大姨没有想到之前一直忍气吞声的小妹,今天居然跟她雄起来了。

  这谁给她的担子?

  “咋啦,大姐这是太过高兴了?”

  赵大姨微眯起双眸,冷笑一声,“不知道小妹带了什么东西来?”

  “我呀当然是如往常那样,难道大姐今年不一样?给娘做新衣服了?还是送什么糕点了?”

  对于两个小姑子针锋相对,赵大舅妈都已经习惯了。

  不过两个小姑子相争,最后得到好处都是她家。

  她急什么?

  不过时间也不早了,随他们,她呀,还是去做饭。

  妮妮这外甥女运气不错。

  有她那个当干部的小叔,在城里弄一个临时工的工作怕是轻而易举。

  当初几个小的怎么就没有好好读书呢?

  这没有上高中,就是去当临时工就当不了。

  是的, 赵大舅妈让赵母把儿子们介绍去当临时工。

  被赵母一句,要高中毕业的,人家要考试,不然就出钱买工作,一个工作六七百。

  家里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去买一个工作?

  只能压下这个心思了。

  想要让儿子们去学开拖拉机,可是他们大队根本就没有买拖拉机。

  “买到不要票的糕点。”

  赵母觉得她这大姐见识短。

  糕点?

  她缺吗?

  根本不缺好不好?

  京市的糕点都吃过。

  还有魔都那边听说在友谊商店才能买到的曲奇饼。

  “大姐,你似乎忘记了,我家几个儿子都在城里上班,每个月都发各种票。”

  她以前不显摆,而是不想姐妹之前闹的难堪而已。

  一句话堵住了赵大姨,她还真的差一点忘记。

  “那你怎么没有给娘买一些糕点带来?还是舍不得?”

  “我带了一块肉,不知道肉贵重还是你的糕点贵重?还有中秋节的时候,我让建平来送了鸡蛋糕和月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