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差一分没有考上-《冲喜后:不傻了,谁惹我,揍谁!》

  这一出门,直奔有哭声的人家而去。

  还上前去敲门。

  “婶子,你们家打孩子?”

  哪婶子摇头,“没有,我们院,有几个去参加高考,如今分数出来了,而且只差一分没有考上,这都哭了一下午了,谁去劝都劝不住。”

  听到这个消息,让赵云舒嘴角都抽搐了几下。

  “哪差一分就能上大学,挺不甘心的。”

  那婶子立即认可的点头,“是呀,差一分,就差那一分。”

  他们院,就能出一个大学生了。

  又跟对方聊了一会儿,赵云舒才回来。

  “打听到了,出成绩了,每个考生的成绩,贴出来了,考上的高兴,没有考上就哭了,我们斜对面那个院子里面有一个差一分就考上大学了,哭得特别凄惨,谁都劝不住。”

  听到这个事情,霍邵北都嘴角抽了两下。

  “是不是一边哭一边打自己?”

  赵云舒一副,你怎么知道的表情点头。

  一分之差。

  试问谁不呕心?

  承受能力差的,怕直接都能被气晕过去。

  “那家人都不敢说话,怕要闹好几天,才能平静下来。”

  青石大队知青院这边,收到消息慢了一步,隔天一群人走路去公社,在校门口外面那墙壁上,贴出了每个高考生的成绩。

  “499,这怎么可能?”有人看到赵云舒的名字,当看到分数的时候,满是不可置信。

  “你忘记了,她可是理科省状元。”

  才扣了一分。

  这成绩无敌了。

  “我看看,我看看。”知青院其他知青听到这人这么一说,也立即凑过来看,当看到那数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惊住了。

  当看到那分数,也满是吃惊。

  刘欢欢、王丽等人大吃一惊。

  “我们看看自己的成绩。”

  “啊啊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罗知青看到自己名字,在看到自己分数,那个激动呀。

  他考的是他老家那边的大学,知道哪一所大学的录取分数,他超过了。

  “我也考上了。”

  “我没有考上。”

  向阳公社初中校门口外,有人大哭,有人高兴。

  青石大队的知青,有考上的,也有人没有考上。

  “听说出成绩了,翠花婶子,你家小海也参加高考了,考的怎么样?”

  “也考上了。”赵奶奶满脸的笑容。

  如今就等着录取通知书就是。

  五个人参加高考,都全部考上了。

  这可是她家的大喜事。

  老二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俩?

  “那真的是要恭喜翠花婶子,这可是大喜事,翠花婶子,你们不会不办吧?”

  “办,一定办。”

  她家可是五个人参加高考的。

  “也不知道知青院那边的知青有多少人考上了?”

  “我一大早上,看到那一群知青往公社去了。”

  “我好像也看到了。”

  “也不知道多少知青能考上?”|

  “这考不上的是不是就继续待在我们大队上?”

  “这不是明显的事情吗?”

  这些社员有的人守在村口,等那些知青回来。

  “回来了,回来了。”

  “快看那些知青,有的笑了,那么这个人一定考上了。”

  “那拉长一张脸的,一定是没有考上的。”

  没有考上的?

  知青们也没有想到这些婶子们,在这里等他们?

  看他们的好戏。

  “考上没有?”

  没有考上的知青,恨不得瞪他们几眼。

  看什么热闹?

  有什么好看的。

  “王知青,你考上没有?”

  “罗知青,你考上没有?”

  “刘知青,你 考上没有?”

  “李知青,你考上没有?”

  这些看热闹的婶子们,主打一个全部都照顾到。

  都没有落下任何一个知青。

  问的这些知青们,想要逃。

  “不说就不说,跑什么?”

  “我们也不吃人。”

  知青们狼狈的逃了回去。

  考上的知青,心情大好,高高兴兴的去做饭,吃了饭之后,去收拾自己的东西,等录取通知书一到,就第一时间去大队长那里开证明开介绍信回家。

  至于没有考上的知青,吃饭都没有心情吃,甚至躲在房间里哭。

  仿佛一下子天都塌下来了。

  以为能考上,可是最后的结果就是,期望太高了。

  挨着知青院不远的村民,隐约能听到一点哭声,出门找其他人聊的时候,就说了这事。

  “自己不好好考,如今没有考上,还能怪我们不成,当时他们要复习,都没有来上工,其他大队才不管这些,工要上,复习不复习,才不管他们的事情,也就大队长好心,让他们不用去上工,好好复习。”

  下乡知青中,也不是每个人的成绩都非常好,如今过了这么多年,哪怕紧急复习,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面就能考上大学?

  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吗?

  “妈,你还不知道吧,没有考上的知青,在知青院里面哭。”

  赵母还真的不知道,不关心那些事情。

  给外孙女和外孙做衣服做鞋子,手套,口水巾,袖套。

  如今这两个也不小了,婴儿车太小了,都限制他们,干脆在院子地上铺上席子,在铺上一床棉被,让他们仨在上面玩。

  “多少人考上?”

  “这个不知道,我听建平说,公社那边只有一个分数,报考那个大学,录取分数,他都不知道,不知道那些知青考上了,那些知青没有考上。”

  话音一转,“当初三弟还不去参加高考,如果不是三弟妹和妮妮劝了,三弟还不去参加高考。”

  赵母想到自家老三,年纪也不小了,这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

  以后老三媳妇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也照顾不过来。

  “开年后,让大米和小米回来读书。”

  赵大嫂是没有意见的。

  这也是赵建华会处事。

  赵三嫂是纺织厂小干事,能买到瑕疵布。

  这瑕疵布,就是在城里,也是稀罕的,更不要说在农村了。

  “那小壮就有伴了。”

  赵大嫂就想着把三个儿子都供着上大学,她这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至于麦子,肯定是要留在家里的。

  “妈,你说妮妮他们会把孩子留在家里吗?”

  赵大嫂看着小柚子和小柠檬,她不确定小姑子会不会把孩子留在家里?

  这个期望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