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求贤-《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崇祯元年二月二日,气温已经开始回暖,显现出了旱灾年景的苗头。

  义军寨的募兵还在进行,一批批饥民被义军带进山,其中青壮被编入义军。

  两个多月的时间,义军的人数,增加到了两千七百多人,从先前的两个营,变为了九个营。

  这九个营,分别由韩泰、张仲、李标、梁瑞、李忠、钱俊、曹大山、王小虎、胡涛任营总。

  而章腾、陈大、嬴安三人,从营总升任为副千总,暂管千总事。

  章腾所部为前军,手下三位营总分别是韩泰、张仲、钱俊;陈大所部为后军,手下三位营总分别是李标、曹大山、胡涛;嬴安所部为中军,手下三位营总分别是梁瑞、李忠、王小虎。

  嬴庆将梁瑞所部夜不收,归入了中军范畴,反正之前夜不收也是直属他管辖。

  目前,九个营的编制并未满员,还需要再招四五百人,各部才能满编。

  由于黎熵还未归心,义军的训练,还是按照之前的训练章程在进行。

  嬴庆再度带着寨中的老大夫,来到黎熵一家所住的院子。

  进入院子,便见到黎熵的母亲带着两个儿媳,在院中缝缝补补。

  嬴庆微笑着打招呼:“老夫人,身体可有好些!”

  其实,黎母的年龄才四十七八岁,但两度牢狱之灾,使其白发过半,看上去近六旬年龄,所以他尊称黎母一声老夫人。

  “是大帅来了!”见是嬴庆到来,黎母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着起身吩咐两位儿媳:“快,去准备茶水,再将大郎找回来!”

  她口中的大郎,自然是黎熵这位长子。

  由于黎熵是个坐不住的性子,伤好之后,便时常要到义军寨各处走动。

  尤其是义军每日的三次操练,那必定是要出去看一看的。

  “好的,娘!”两位儿媳应了声,便快步去了。

  黎母这才笑着回答嬴庆的关心:“多谢大帅时常来探望,老身最近好多了!”

  “那就好!”嬴庆笑着将一个篮子递给黎母:“这是几斤羊肉和几包滋补良品,分几次炖了,好让老夫人再巩固一番身体!”

  黎母见状,连忙摆手推辞:“哎呀,大帅,老身的身体已经康健了,用不着这些!”

  嬴庆笑着将篮子硬塞在黎母手中:“晚辈的一点心意,老夫人就不要推辞了!”

  “大帅,这让老身情何以堪呀!”黎母推辞不得,只能接受了。

  “老夫人,让吴大夫给您诊诊脉!”嬴庆说着,便示意旁边的吴大夫,给老夫人诊脉。

  这吴大夫,是以前灵泉寨的,医术虽然一般,但给体弱之人调理身体,还是没问题的。

  进入屋内,黎母的小儿媳端上茶水。

  喝了几口茶后,大夫开始给黎母诊脉。

  片刻之后,大夫抚着胡须说道:“大帅,这位夫人身体已经大好,可以停药了,只需再静养两个月,便能恢复如初了!”

  嬴庆点了点头:“行,你先回吧!”

  吴大夫应了声,便拱手告辞离开。

  嬴庆从怀中掏出一张喜帖来:“老夫人,过几日便是我成婚的日子,到时老夫人一家定要来喝杯喜酒!”

  他要送的喜帖就两份,一份是给盐贩子黄兴的,一份便是给黎熵一家的。

  本来寨中所有人都已经知晓,是根本不用喜帖,但他考虑到黎熵一家还不算义军的一份子,可能会与义军生分,所以知会一声还是有必要的。

  黎母欢笑着答应:“成!老身一家定然到场,也祝福你和江瑶姑娘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承您吉言!”嬴庆笑着拱了拱手。

  “娘,大郎回来了!”

  这时屋外响起黎母大儿媳的声音,即黎熵的妻子。

  紧接着,黎熵夫妻便进入屋内。

  黎母起身对黎熵说道:“大郎,你与大帅说说话,我与丽娘她们忙会针线活!”

  前些天,嬴庆让人送来了一匹好布料给他们,趁着今日天气明亮,便想着制作几件春衣。

  黎熵没回应黎母,只坐到了面无表情的坐到嬴庆对面,也不说话。

  还是嬴庆先开的口,说了一下大夫诊断的结果,然后又聊起他成婚的事情,让黎熵到时带着一家人前来,再是谈了一些其他琐碎之事。

  黎熵只嗯了几声,点了几下头以作回应。

  嬴庆从头到尾没提到让黎熵加入义军的事情,这两个月来,他已经说过几次了,再说就有些逼迫人的意思了。

  聊了一会儿,嬴庆起身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了!”

  他走到门口,突然想起一事:“对了,章腾他们弄了点野味回来,黎兄弟晚上有空,就到我住处来!”

  野味只是他的一个借口,目的是试探一下黎熵,是否有改变先前的坚持。

  说完,嬴庆便就出了屋子,黎母几人起身送到院门口。

  黎母见嬴庆走远后,回到屋内,看着坐在桌旁的黎熵。

  她轻轻叹了一声,然后坐到了桌子的上手位,开口说道:“这大帅啊,是个好人,也就是这个年景让人没活路,不得已才走上了这条路!”

  黎熵给母亲倒了杯茶水,但依旧默不作声。

  见儿子不说话,黎母索性直接询问起来:“大郎,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听到母亲开口问了,黎熵也只好开口:“娘,他们是在造反!”

  “娘问你,我们一家还有活路吗?”黎母板起了脸,继续说道:“你倒是想往朝廷那边靠,可他们是如何对待咱们的?你那幼子才七岁,你那弟弟去年才成婚,你那弟媳……”

  说到这儿,她止住了后续之言,流出两行泪来,实在不愿意回想那等惨状。

  黎熵见娘亲流泪,连忙跪地认错:“娘,都是孩儿的错,是孩儿无能!”

  “起来!”黎母抹了把泪,随即又温声细语:“我看啊,你也该有所抉择了!”

  她虽然是一介妇人,但心里看得明白,嬴庆对他们如此上心,自然不是因为她这个老妇,更不是她那两个儿媳,而是她眼前这个长子。

  对于长子的本事,她多少知道一些,嬴庆三天两头的来探望她,其实是在求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