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洛河和渭河做文章?!”
听到种光道的话,嬴庆目光看向舆图,仔细思量起来。
好一会儿之后,嬴庆笑着连连点头:“若是如此,我军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大帅,正是如此!”种光道点头,继续说道:“大帅,若是操作得当,还可大败明军!”
嬴庆再度点头,开始思考要如何操作。
而帐内诸将,除了蒙宪连连点头之外,其余人还完全摸不着头脑。
“报~!”
就在这时,急报声传来。
紧接着,一名夜不收小旗进入帐中,拱手禀报道:“报,大帅,一个半时辰前,蓝田两万多明军拔营,向东而行!”
嬴庆闻言,面色变得郑重,对着夜不收小旗一挥手:“再探再报!”
说着,他转身回到帅案落座,看向帐中传令兵:“传令袁春,对蓝田方向的明军大部动向,半个时辰一报;潼关卫出动后,也同样如此!”
经过蒙宪的整改,夜不收对紧急情报的汇报速度,比以往要快上许多。
凡紧急情况,夜不收就会采取了驿站式的方法,在汇报路线上,每隔四十里安排一个半个小旗隐藏,并准备好马匹。
当看到己方夜不收快马赶来,则立即派人将马匹牵往路上,等到换马。
而之所以隔四十里,是蒙宪根据普通马匹的情况,以及测试结果而定下的。
挽马、驮马拉货物的耐力虽强,但快速奔跑情况下,速度和持久却远不如战马。
所以,夜不收并没有完全按照驿卒的方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是,大帅!”传令兵答应一声后,立即去传达命令。
嬴庆在思量一番后,对种光道开口:“军师,本帅的想法是吃掉来犯的明军,缴获更多的军械强大我军!”
秦义军除了军官之外,穿戴了布面甲、扎甲的战兵,才九千来人,余者基本都是皮甲。
女营和少年营就更加不堪了,多为木质甲胄。
所以,他的想法是大败两万多明军,得到明军的甲胄武器,增强秦义军的战斗力。
种光道闻言,盯着舆图说道:“大帅,半渡而击的话,吃掉两万多明军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瞒过明军!”
明军肯定有哨探盯着秦义军的动向,一旦他们往洛河或者渭河调动,明军必然不敢轻易渡河。
如此,他们就没有半渡而击的机会,最多就是隔岸僵持。
嬴庆点头,脸上浮现难色:“得想办法瞒天过海才行,军师可有办法?”
种光道依旧盯着舆图,皱眉思考着。
良久,种光道才开口:“大帅,不如明目张胆的分散兵力借粮,让刘广生看到击败我们的机会!”
嬴庆闻言,仔细思量种光道所言,片刻后笑着开口:“军师妙计!相关事宜,就全军师来安排吧!”
“是,大帅!”种光道拱手,开始安排行动的各项事宜。
议事结束后,秦义军开始动了起来,五军只留中军一个千总队由嬴庆率领,其余都被派遣了出去,女营和少年营自然要留下。
秦义军五军分散,在同州各县境内借粮行动,甚至有小股秦义军进入了蒲城境内。
而秦义军的动向,自然被明军哨探斥候,禀报给了领兵的陕西巡抚刘广生。
对于秦义军的动作,刘广生一开始并没有太过在意,认为秦义军是有想法围困同州城,所以大规模的派出队伍大量。
可当秦义军连续三天都没返回本营之时,刘广生顿时看到了战机,下令加速行军,并派人通知潼关卫出动。
对于刘广生的决定,他的幕僚提出过不同意见,认为秦义军这般做法,定是有阴谋诡计。
刘广生也不是不听劝的人,但根据哨探斥候送回的情报,秦义军分散出去的兵力,与同州城下都相距六七十里,远的相距百里。
只要他们适时发起进攻,秦义军分散出去的兵力,定然来不及返回,即使返回,也是疲惫之军,不足为虑。
面对如此诱惑,刘广生怎么可能不动心,仔细衡量之后,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同州城下。
秦义军中军大帐中。
嬴庆听完夜不收的禀报,脸上的笑容愈发浓烈。
种光道也满脸笑容的开口:“大帅,按照明军的行进速度,明日上午,刘广义将在官池一带搭桥渡洛河;潼关卫也将在明日上午,从公庄一带渡渭河,进入朝邑县以南的赵渡!”
嬴庆笑着点头,随即下令道:“立即传令嬴安、章腾、陈大、梁瑞,让他们及时藏好钱粮物资,待天色暗下,便率军急行军回返,务必在明日天亮之前,赶到官池一带的洛河对岸,对刘广义部明军半渡而击!”
他略微停顿,继续说道:“传令李同安,令他连夜率火器营赶到赵渡段渭河以北,阻潼关卫渡河;传令袁春,让他安排夜不收,在洛河各处层层设卡,务必全力拦截回返的明军哨探斥候!各部若有延误战机,严惩不贷!”
“是,大帅!”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即离开中军大帐。
很快,秦义军营地中,有十数骑飞奔而出,往多个方向而去。
夜色降临,在同州城各个方向数十里、乃至百里外的秦义军各部,连夜急行军回返。
明军哨探探知秦义军各部的动作,也立即回返,准备将秦义军的动作禀报给刘广生。
但是,秦义军夜不收已经在洛河各处要道、小道,全力设卡拦截伏杀。
明军哨探斥候想要从秦义军夜不收的拦截下过洛河,要么弃马走山路,要么绕道从蒲城县段洛河或更上游通过,再要么就是乘船顺黄河而下。
不过,这种紧急军情,一般都是由哨探斥候骑马传递,否则是来不及的。
而明军在同州地界的哨探,本不是很多,有马匹的就更少了,又是夜间。
所以,秦义军夜不收在各要道、小道的设卡拦截伏杀,完全就是堵死了明军哨探斥候的回返之路。
这般做法,是很难引起明军猜疑的,因为明军的哨探斥候,夜间通常只会传递紧急消息。
而刘广生率领明军所部,行军速度比嬴庆他们计算的还要快些。
在嬴庆下令让秦义军各部回返的当天晚上,便有先头部队连夜抵达官池段洛河,并连夜寻找木材、船只等物搭桥。
五更初时(清晨三点)左右,明军开始埋锅造饭,五更末时(清晨五点),明军便开始了渡河。
听到种光道的话,嬴庆目光看向舆图,仔细思量起来。
好一会儿之后,嬴庆笑着连连点头:“若是如此,我军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大帅,正是如此!”种光道点头,继续说道:“大帅,若是操作得当,还可大败明军!”
嬴庆再度点头,开始思考要如何操作。
而帐内诸将,除了蒙宪连连点头之外,其余人还完全摸不着头脑。
“报~!”
就在这时,急报声传来。
紧接着,一名夜不收小旗进入帐中,拱手禀报道:“报,大帅,一个半时辰前,蓝田两万多明军拔营,向东而行!”
嬴庆闻言,面色变得郑重,对着夜不收小旗一挥手:“再探再报!”
说着,他转身回到帅案落座,看向帐中传令兵:“传令袁春,对蓝田方向的明军大部动向,半个时辰一报;潼关卫出动后,也同样如此!”
经过蒙宪的整改,夜不收对紧急情报的汇报速度,比以往要快上许多。
凡紧急情况,夜不收就会采取了驿站式的方法,在汇报路线上,每隔四十里安排一个半个小旗隐藏,并准备好马匹。
当看到己方夜不收快马赶来,则立即派人将马匹牵往路上,等到换马。
而之所以隔四十里,是蒙宪根据普通马匹的情况,以及测试结果而定下的。
挽马、驮马拉货物的耐力虽强,但快速奔跑情况下,速度和持久却远不如战马。
所以,夜不收并没有完全按照驿卒的方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是,大帅!”传令兵答应一声后,立即去传达命令。
嬴庆在思量一番后,对种光道开口:“军师,本帅的想法是吃掉来犯的明军,缴获更多的军械强大我军!”
秦义军除了军官之外,穿戴了布面甲、扎甲的战兵,才九千来人,余者基本都是皮甲。
女营和少年营就更加不堪了,多为木质甲胄。
所以,他的想法是大败两万多明军,得到明军的甲胄武器,增强秦义军的战斗力。
种光道闻言,盯着舆图说道:“大帅,半渡而击的话,吃掉两万多明军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瞒过明军!”
明军肯定有哨探盯着秦义军的动向,一旦他们往洛河或者渭河调动,明军必然不敢轻易渡河。
如此,他们就没有半渡而击的机会,最多就是隔岸僵持。
嬴庆点头,脸上浮现难色:“得想办法瞒天过海才行,军师可有办法?”
种光道依旧盯着舆图,皱眉思考着。
良久,种光道才开口:“大帅,不如明目张胆的分散兵力借粮,让刘广生看到击败我们的机会!”
嬴庆闻言,仔细思量种光道所言,片刻后笑着开口:“军师妙计!相关事宜,就全军师来安排吧!”
“是,大帅!”种光道拱手,开始安排行动的各项事宜。
议事结束后,秦义军开始动了起来,五军只留中军一个千总队由嬴庆率领,其余都被派遣了出去,女营和少年营自然要留下。
秦义军五军分散,在同州各县境内借粮行动,甚至有小股秦义军进入了蒲城境内。
而秦义军的动向,自然被明军哨探斥候,禀报给了领兵的陕西巡抚刘广生。
对于秦义军的动作,刘广生一开始并没有太过在意,认为秦义军是有想法围困同州城,所以大规模的派出队伍大量。
可当秦义军连续三天都没返回本营之时,刘广生顿时看到了战机,下令加速行军,并派人通知潼关卫出动。
对于刘广生的决定,他的幕僚提出过不同意见,认为秦义军这般做法,定是有阴谋诡计。
刘广生也不是不听劝的人,但根据哨探斥候送回的情报,秦义军分散出去的兵力,与同州城下都相距六七十里,远的相距百里。
只要他们适时发起进攻,秦义军分散出去的兵力,定然来不及返回,即使返回,也是疲惫之军,不足为虑。
面对如此诱惑,刘广生怎么可能不动心,仔细衡量之后,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同州城下。
秦义军中军大帐中。
嬴庆听完夜不收的禀报,脸上的笑容愈发浓烈。
种光道也满脸笑容的开口:“大帅,按照明军的行进速度,明日上午,刘广义将在官池一带搭桥渡洛河;潼关卫也将在明日上午,从公庄一带渡渭河,进入朝邑县以南的赵渡!”
嬴庆笑着点头,随即下令道:“立即传令嬴安、章腾、陈大、梁瑞,让他们及时藏好钱粮物资,待天色暗下,便率军急行军回返,务必在明日天亮之前,赶到官池一带的洛河对岸,对刘广义部明军半渡而击!”
他略微停顿,继续说道:“传令李同安,令他连夜率火器营赶到赵渡段渭河以北,阻潼关卫渡河;传令袁春,让他安排夜不收,在洛河各处层层设卡,务必全力拦截回返的明军哨探斥候!各部若有延误战机,严惩不贷!”
“是,大帅!”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即离开中军大帐。
很快,秦义军营地中,有十数骑飞奔而出,往多个方向而去。
夜色降临,在同州城各个方向数十里、乃至百里外的秦义军各部,连夜急行军回返。
明军哨探探知秦义军各部的动作,也立即回返,准备将秦义军的动作禀报给刘广生。
但是,秦义军夜不收已经在洛河各处要道、小道,全力设卡拦截伏杀。
明军哨探斥候想要从秦义军夜不收的拦截下过洛河,要么弃马走山路,要么绕道从蒲城县段洛河或更上游通过,再要么就是乘船顺黄河而下。
不过,这种紧急军情,一般都是由哨探斥候骑马传递,否则是来不及的。
而明军在同州地界的哨探,本不是很多,有马匹的就更少了,又是夜间。
所以,秦义军夜不收在各要道、小道的设卡拦截伏杀,完全就是堵死了明军哨探斥候的回返之路。
这般做法,是很难引起明军猜疑的,因为明军的哨探斥候,夜间通常只会传递紧急消息。
而刘广生率领明军所部,行军速度比嬴庆他们计算的还要快些。
在嬴庆下令让秦义军各部回返的当天晚上,便有先头部队连夜抵达官池段洛河,并连夜寻找木材、船只等物搭桥。
五更初时(清晨三点)左右,明军开始埋锅造饭,五更末时(清晨五点),明军便开始了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