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敬虽说一开始不大情愿,时间长了他倒是也跟着蒋卫后头学到了不少东西,久而久之的与其配合的也是越来越默契。
他负责海上防御和军队管理,蒋卫则是负责统筹民生与大小琐事,倒也算是相辅相成,携手并进。
如今的北城规模虽然不大,人数也比不上东城这样多,但好在管理有序,老百姓的态度也是十分积极的。
见两人神色松动,似乎是也对蒋卫的为人感到钦佩和欣赏,海敬还不忘连忙补充了一句。
“当然,不管怎么样我都是温大大的兵,要是蒋卫上将做什么坏事了我指定第一个回来报信!
我游都会游回来的,真的。”
两人被他那副义正言辞的模样给逗的哭笑不得,应长安更是被他那坚定如入党的眼神给逗得直不起腰,笑的那叫一个停不下来。
清晨的海风十分和煦,打在三人脸上还带着些许凉爽的水汽,让人的心情不由得也跟着放松了许多。
随着一箱箱珍贵的物资被随行军人小心搬运到货船上,海敬的眼神也越来越亮,看着颇为激动与欣喜。
直到林立等人毕恭毕敬的将那一叠厚厚的清单递交到应长安手上,又低声与她商讨起什么,海敬才琢磨出了些许不对味来。
说来也是巧,这两位上将一回来东城的资源就变得丰富起来了。
听说这些生活物资是东城外派出去的几支特殊作战小队带回来的,但这物资清单却是由应上将经手审核,难不成这两位上将也是在其中就任吗?
或者说,应上将才是这些特殊小队的总统领?
还是说其中还有什么关键是他没有注意到的呢…
应长安忙着与林立核对数量,自然是没有注意到海敬时不时投到她身上的那道略显复杂的打量目光,倒是边上的成思琛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成思琛面不改色的走到了两人面前,略微提高了一些音量。
“长安,这物资数量可得仔细核对,你俩对完之后别忘了把这清单交给另外几支小队的队长再过一遍,他们那里也要统计的。”
听到这话,别说林立满脸写着迷茫了,就连应长安都有些不解的抬起了头。
她刚想开口询问便对上了成思琛那道意味深长的眼神。
见他用余光微微瞥了一眼身后的海敬,随后微不可察的冲自己摇了摇头,应长安也是瞬间便领悟到了他的言外之意。
“是啊林立,我这边都对的差不多了,你赶紧把这清单给那几个队长送去吧,别忘了最后再给温大大过一眼。”
林立接收到两人的眼神提醒,也是即刻就反应了过来,低头的瞬间眼中飞快的闪过了一丝懊悔。
再抬起头时,他的脸上已看不出任何情绪。
“好的应上将,那我现在就去,还好今天有你跟成上将在边上帮忙,否则就猎鹰队那些个粗心的家伙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才能统计完这些清单。”
应长安冲他笑笑,配合的那叫一个天衣无缝。
“应该的,我俩闲着也是闲着嘛。”
海敬听到这里眼中的疑惑才渐渐散去,心里的那一丝丝怀疑也随之烟消云散。
原来两位上将是过来帮忙的啊。
好吧,果然是他想多了。
也是,这世上哪有那么玄乎的事情呢?
林立走后,应长安回头继续与海敬闲聊,见他面色恢复如常心里才悄悄的松下了一口气。
是她大意了。
刚才聊的太嗨,倒是忘了海敬还在边上看着。
特殊小队的存在属于高度保密工作,除了他们两个当事人以外也就唯有温白和猎鹰队的成员知晓,更别提这些物资的出处了。
除了隐隐有些猜测的艾米与林立,也就只有温白真正清楚她个人的能力。
虽说海敬是温白的人,与他们二人也算是有些交情。
但他的性子过于耿直,如今又在北城任职,出于保险起见温白也从未与其提过这些事情分毫。
说到底,像她身上这种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能力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聊起这些年在海上的经历,应长安还不忘向他打听徐延与乔瑞等人的下落,却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海敬将几人的姓名特征牢牢记下,表示回到北城以后会仔细留心的,如果有消息了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二人。
货物一件件的被搬上甲板,随着阵阵响亮又充斥着感激的鸣笛声,海敬也随着北城的运输船只缓缓离开。
下午时分,稍远些的南城船只也抵达了港口,两人连忙放下手中事情匆匆朝着码头赶去。
只可惜南城负责运输护送的领导人不是张权,而是江爱民手底下另一名得力干将。
见两人翘首以盼最终失望归场,丫头更是因此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温白也是心疼的半夜爬起来给江爱民写了封信。
信里啥也没说,就是勒令他半月之内把张权打包好送来东城。
归期什么的也不确定,反正让老江先做好痛失一名爱将的准备。
为什么是半个月呢?
因为算算日子,半个月后是丫头和特殊小队的归期。
只要张权来了,凭他们几个的交情,他就不信留不住这个整天惦记她家大乌龟有没有吃好喝好的臭丫头。
嘿嘿,好计谋,实在是好计谋。
画面一转,两人已经带领着兴致勃勃的十五名队员踏上了归家之旅。
应长安和成思琛开着01127号潜艇在前头带路,剩下的队员则是分为三组各尽其职。
四人开着两艘潜艇在左右两方护着,两人驾驶着直升机在空中巡查周边海域情况,以防有敌埋伏或是海上风暴。
剩余的九名队员则是驻扎在大型运输船上,不紧不慢的跟随在两名队长的年兽娃娃身后。
出发之前,也曾有队员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小心翼翼的询问了两句。
“应队,咱们去的那片海域有几个火种箱啊?是不是比较好打捞的那种?....”
也不怪他问,大家伙其实个个都憋着一肚子的疑问,眼神皆是迷茫到不能再迷茫了。
温白指给他们的运输船是最大号的,就这装载量至少能放下十来个火种箱的大小。
可是让众人一头雾水的是,他们这艘运输船上连打捞与起吊设备都只有区区两台.....
而且这两台机器不仅规格颇小,还都是最垃圾最不好用的那种,属于那种连打捞队都不稀得用的劣质老旧产品。
不是,这合理吗??
他负责海上防御和军队管理,蒋卫则是负责统筹民生与大小琐事,倒也算是相辅相成,携手并进。
如今的北城规模虽然不大,人数也比不上东城这样多,但好在管理有序,老百姓的态度也是十分积极的。
见两人神色松动,似乎是也对蒋卫的为人感到钦佩和欣赏,海敬还不忘连忙补充了一句。
“当然,不管怎么样我都是温大大的兵,要是蒋卫上将做什么坏事了我指定第一个回来报信!
我游都会游回来的,真的。”
两人被他那副义正言辞的模样给逗的哭笑不得,应长安更是被他那坚定如入党的眼神给逗得直不起腰,笑的那叫一个停不下来。
清晨的海风十分和煦,打在三人脸上还带着些许凉爽的水汽,让人的心情不由得也跟着放松了许多。
随着一箱箱珍贵的物资被随行军人小心搬运到货船上,海敬的眼神也越来越亮,看着颇为激动与欣喜。
直到林立等人毕恭毕敬的将那一叠厚厚的清单递交到应长安手上,又低声与她商讨起什么,海敬才琢磨出了些许不对味来。
说来也是巧,这两位上将一回来东城的资源就变得丰富起来了。
听说这些生活物资是东城外派出去的几支特殊作战小队带回来的,但这物资清单却是由应上将经手审核,难不成这两位上将也是在其中就任吗?
或者说,应上将才是这些特殊小队的总统领?
还是说其中还有什么关键是他没有注意到的呢…
应长安忙着与林立核对数量,自然是没有注意到海敬时不时投到她身上的那道略显复杂的打量目光,倒是边上的成思琛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成思琛面不改色的走到了两人面前,略微提高了一些音量。
“长安,这物资数量可得仔细核对,你俩对完之后别忘了把这清单交给另外几支小队的队长再过一遍,他们那里也要统计的。”
听到这话,别说林立满脸写着迷茫了,就连应长安都有些不解的抬起了头。
她刚想开口询问便对上了成思琛那道意味深长的眼神。
见他用余光微微瞥了一眼身后的海敬,随后微不可察的冲自己摇了摇头,应长安也是瞬间便领悟到了他的言外之意。
“是啊林立,我这边都对的差不多了,你赶紧把这清单给那几个队长送去吧,别忘了最后再给温大大过一眼。”
林立接收到两人的眼神提醒,也是即刻就反应了过来,低头的瞬间眼中飞快的闪过了一丝懊悔。
再抬起头时,他的脸上已看不出任何情绪。
“好的应上将,那我现在就去,还好今天有你跟成上将在边上帮忙,否则就猎鹰队那些个粗心的家伙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才能统计完这些清单。”
应长安冲他笑笑,配合的那叫一个天衣无缝。
“应该的,我俩闲着也是闲着嘛。”
海敬听到这里眼中的疑惑才渐渐散去,心里的那一丝丝怀疑也随之烟消云散。
原来两位上将是过来帮忙的啊。
好吧,果然是他想多了。
也是,这世上哪有那么玄乎的事情呢?
林立走后,应长安回头继续与海敬闲聊,见他面色恢复如常心里才悄悄的松下了一口气。
是她大意了。
刚才聊的太嗨,倒是忘了海敬还在边上看着。
特殊小队的存在属于高度保密工作,除了他们两个当事人以外也就唯有温白和猎鹰队的成员知晓,更别提这些物资的出处了。
除了隐隐有些猜测的艾米与林立,也就只有温白真正清楚她个人的能力。
虽说海敬是温白的人,与他们二人也算是有些交情。
但他的性子过于耿直,如今又在北城任职,出于保险起见温白也从未与其提过这些事情分毫。
说到底,像她身上这种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能力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聊起这些年在海上的经历,应长安还不忘向他打听徐延与乔瑞等人的下落,却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海敬将几人的姓名特征牢牢记下,表示回到北城以后会仔细留心的,如果有消息了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二人。
货物一件件的被搬上甲板,随着阵阵响亮又充斥着感激的鸣笛声,海敬也随着北城的运输船只缓缓离开。
下午时分,稍远些的南城船只也抵达了港口,两人连忙放下手中事情匆匆朝着码头赶去。
只可惜南城负责运输护送的领导人不是张权,而是江爱民手底下另一名得力干将。
见两人翘首以盼最终失望归场,丫头更是因此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温白也是心疼的半夜爬起来给江爱民写了封信。
信里啥也没说,就是勒令他半月之内把张权打包好送来东城。
归期什么的也不确定,反正让老江先做好痛失一名爱将的准备。
为什么是半个月呢?
因为算算日子,半个月后是丫头和特殊小队的归期。
只要张权来了,凭他们几个的交情,他就不信留不住这个整天惦记她家大乌龟有没有吃好喝好的臭丫头。
嘿嘿,好计谋,实在是好计谋。
画面一转,两人已经带领着兴致勃勃的十五名队员踏上了归家之旅。
应长安和成思琛开着01127号潜艇在前头带路,剩下的队员则是分为三组各尽其职。
四人开着两艘潜艇在左右两方护着,两人驾驶着直升机在空中巡查周边海域情况,以防有敌埋伏或是海上风暴。
剩余的九名队员则是驻扎在大型运输船上,不紧不慢的跟随在两名队长的年兽娃娃身后。
出发之前,也曾有队员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小心翼翼的询问了两句。
“应队,咱们去的那片海域有几个火种箱啊?是不是比较好打捞的那种?....”
也不怪他问,大家伙其实个个都憋着一肚子的疑问,眼神皆是迷茫到不能再迷茫了。
温白指给他们的运输船是最大号的,就这装载量至少能放下十来个火种箱的大小。
可是让众人一头雾水的是,他们这艘运输船上连打捞与起吊设备都只有区区两台.....
而且这两台机器不仅规格颇小,还都是最垃圾最不好用的那种,属于那种连打捞队都不稀得用的劣质老旧产品。
不是,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