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大苏在后面挑的事-《黑莲花穿成重生者后,彻底癫了》

  可你看看叶力钦和戈尔巴夫都干了些啥?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

  何况,你别忘了,沙俄时期他们国家是怎么欺负咱们的?

  哪怕后来的大苏因为咱同属于同一个阵营,它没少帮咱们。

  可它每次出手都不是白帮的,都是需要咱们付出极高的代价的。

  何况他们的领导人一直试探着要当咱们的家呢。

  比如珍宝*岛事件和长*波电台、联合军*舰等事件都是证明。

  它们国家的衰落对咱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你这么说也对,只是多少有点唏嘘。”

  “更别忘了朝鲜战争。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朝鲜战争不是由南韩挑起的,而是由北朝和大苏挑起的。

  这事得从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美英支持下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说起。

  签字的时候,咱们国家不知道。

  是苏美英三国在未通知咱们华国的情况下私自进行的。

  你说讽刺不讽刺吧。

  条款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长春铁路改由中苏共管,期限三十年。

  二,旅顺为中苏共用海军基地,大苏可驻军,期限同为三十年。

  三,华国政府需承认外蒙独立。

  这个条约明显侵害了咱们国家的主权完整。

  此后教员多次表达访苏愿望,想专门探讨一下条约的事,结果遭斯大琳婉拒。

  直至新华国成立后,教员借着给斯大琳过寿访苏。

  特意想跟其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教员认为签约的是国民政府,它已消亡了,咱是新华国,因此与大苏的旧条约内容应该修改。

  修订内容涉及收回大苏对连市、旅顺及咱们春市铁路的管理权限,并要求大苏军队从旅顺撤离。

  这就无形中触动了斯大琳的敏感神经。

  众所周知,不论沙俄还是大苏做梦都想有个“远东不冻港”。

  他怎么可能把吃进嘴里的肉给甘愿吐出来呢。

  自然是不同意了,就把教员晾在那了。

  庆典结束后其他各国领导人均已回家,就咱们的教员继续滞留于此。

  想再努力着争取争取,结果遭到斯大琳的拒绝。

  后来教员用妙计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一段时间。

  于是,国际上谣言四起,说咱们的教员被大苏给软禁了。

  再加上老声助力,指责大苏推行霸权主义,霸占他国领土不还,意图靠这个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随着国际舆论的不断发酵,斯大琳渐渐遭不住了。

  总之,在各方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同意修改条约。

  当然老不是好心帮咱们呢,只不过是大国之间的一场博弈罢了。

  简而言之若能让对手吃瘪倒霉的事,老是不介意顺水推舟送咱们国家一份人情的。

  实质上是它不嫌事大,凡是能损害削弱大苏的事,它都乐意干。

  因为相比当时的华国,大苏对它的威胁更大,肯定先解决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随后就是一系列的协商和谈判。

  协商的结果是约定在1952年之前,苏军撤出我国东北,并将铁路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归还于我国。

  虽然斯大琳最后同意了,可这是被国际形势逼迫的啊。

  他怎么可能心甘,怎么能咽下这一口气?

  既然这块地方不行,那咱就换块地方继续搞。

  于是就瞄上了朝鲜半岛。

  而此时的朝鲜半岛随着二战的结束小日子的投降,被苏美两国以北纬38°为分界线给瓜分了。

  北边属于大苏的势力范围,南边属于老势力范围。

  看看,大国博弈干仗,受损或者消失的是这些小国家。

  还是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不息,多练自身筋骨,拳头硬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当时的北朝领导人,人菜瘾大还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想学咱们国家通过内战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为啥说北朝领导人人菜瘾大,是因为当时的北朝跟咱们国家一样。

  刚建国,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候。

  这个时候是急需要好好搞建设搞发展的时候,而不是发动战争。

  不像人家南韩,人家后面有老支持走的资本主义道路。

  不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甩北朝好多条街,发展的相当不错。

  这种情况下北朝不想着先安内,竟然想攘外了,不是人菜瘾大是什么?

  而当时的斯大琳一直在等好时机呢,一个借机掌握朝鲜半岛的好时机。

  一旦掌握朝鲜半岛,谁还看得上你旅顺啊,港口多的是,随便选随便用。

  结果这两人就狼狈为奸、一拍即合的发动了朝鲜战争。

  还是偷偷摸摸瞒着咱们国家进行的。

  斯大琳当初谋的就是一箭好几雕。

  若咱们出兵帮忙,那么他既可以兜售武装装备给咱们。

  又可以以帮忙的借口,再次派兵驻守并重新霸占咱们的东北。

  以当初咱们国家的实力,他料定咱们肯定会向他求援的,他重新霸占咱们东北几乎是确定的事。

  万一若咱们不出兵,只在旁边观战。若他这方赢了,他依然可以随时来骚扰咱们。

  若他输了,咱们国家旁边有老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咱们一定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所以不论怎么看,他都不吃亏,吃亏的都是咱们。

  于是毫无心理负担的在后面挑事,鼓动着北朝这个二百五开战了。

  结果,这事的最初走向跟斯大琳推测的一样。

  朝鲜半岛可是咱们地缘政治的缓冲地带。

  不论是被大苏占了,还是被老了,都对咱们国家是个大威胁。

  谁乐意敌人的木仓口正对着咱们的家门口呢,而且还是出门就见木仓,这谁能受得了?

  肯定不行啊。

  于是,思虑再三,教员号召大家抗美援朝,说帮别人就是帮咱自己。

  必须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咱们国家不是任何国家的附庸,也不愿继续当美苏博弈的棋子。

  同时想告诉大苏,没有它大苏的支持,咱们照样能打赢这场自卫保卫战。

  其实以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出兵不行,联合军都打上门了,怎么能坐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