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操之过急-《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太阳的光芒,顺着窗户,投射进了客房。

  忙了一夜的杨行秋,这才注意到,自己真的忙了一夜。

  看着十几张图纸,杨行秋油然升起一阵自豪感。

  有多长时间没这么投入了?

  从离开校门后,一直没有用上专业知识的机会。

  没想到在古代,为这些设备图纸熬了一夜。

  这些纸张因为制浆时投入的磷铝石,呈现出蓝色。

  蓝图本意指用感光后变成蓝色或其他颜色的感光纸制成的图纸,后比喻一个详细的、各部分完全协调的计划或行动规划。

  这些也可以算是蓝图吧。

  春桃睡醒了以后,准备好洗漱用具,

  “先生,早!”

  洗好了脸,杨行秋走到院子里。

  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正晾在架子上,王贤正在旁边扫雪。

  “王贤,用过饭后,尽快备马,随为师到坊里去!”

  王贤放下扫帚,跟春桃一起打水,劈柴。

  没有电力和燃气,准备热水都是麻烦事。

  慢慢来吧。

  “老婆,起床了!”

  杨行秋回到屋内,叫女友起床。

  “让我再睡一会儿!”

  叶阳鹤其实早就醒了。

  只是温暖的被窝,容易将人困在其中,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

  “你想骑马,对吧?那就快起来!”

  听到能骑上马,叶阳鹤冲出被窝,换好了衣服。

  “快点!快点!”

  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杨行秋笑着跟在后面出了门。

  走到屋后的马厩,杨行秋看着躺在草堆里的骊珠,感觉有些不对劲。

  马会躺着睡觉吗?

  “骊珠,骊珠,醒醒!”

  听见主人的呼唤,骊珠缓缓睁开眼,发出痛苦的嘶鸣。

  这是病了?

  杨行秋蹲在地上,观察着骊珠的表现。

  四蹄一直在不安的踢蹬,躯干也在抽搐。

  “你会给马看病吗?”

  杨行秋试图向女友求助。

  叶阳鹤摊开手,耸耸肩,示意她也无能为力。

  “王贤,先随为师到炼铁坊去。”

  王贤立刻跟上,跟着杨行秋离去。

  “姐姐,他们做什么去?”

  “不必在意,我都饿了!”

  春桃和叶阳鹤完毕洗漱,之后准备做早饭。

  “坊主,杨先生到访!”

  被手下工匠叫醒的牛钧,正在奇怪。

  炭火都没生,这么早就来了,能有什么事呢?

  匆忙穿好衣服,牛钧出了院门。

  “好侄儿,天刚亮就来看望叔父!”

  “叔父,是侄儿唐突,只因有急事相求!”

  杨行秋焦急地请求起牛钧,王贤直接跪地叩首。

  看着恳切的二人,牛钧也顾不上问是什么事,直接答应下来。

  “把炭火生起,俺去去就回,可别偷懒!”

  “喏!”

  安排好了坊内的事务,杨行秋赶紧带着牛钧往客房走。

  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了几个庄户。

  “牛钧,自从有了这锄头,我这把老骨头也能下地干活了!”

  说话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拿着锄头夸奖着牛钧的手艺。

  牛钧看清来人,问起他的年龄。

  “德爷,年庚几何?”

  牛德哈哈大笑,露出两颗老牙。

  “过了今年正好七十,哈哈哈!”

  牛钧也跟老人寒暄起来。

  “俺的锄头可都是选的好钢,可也比不过您老的身子骨结实!”

  “趁着能动,再给庄上置几垧地罢!”

  老人说着话,就扛着锄头缓缓离去。

  “快走!”

  牛钧催促着杨行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牛德的话,给杨行秋提了个醒。

  给庄上,而不是自己。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三人不一会儿到了客房。

  “牛叔叔!”

  从院内看见牛钧的脸出现到院墙上,叶阳鹤立刻跑来打着招呼!

  “侄媳妇真如精金美玉,我这侄子好福气啊!”

  顾不上女友,杨行秋急切地带牛钧去照看骊珠。

  “今早,骊珠就如同这般!”

  牛钧看到骊珠躺在地上,赶紧上前检查。

  摸着骊珠肿胀的腹部,牛钧猜到个大概。

  “昨夜,可曾喂过马料?”

  喂马的王贤回答道。

  “喂了一石粟,还有两桶水!”

  “取桶热水来!”

  牛钧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王贤立刻拎来一桶热水。

  牛钧拿起瓢,盛水给骊珠喂下。

  又用手按摩着骊珠的腹部。

  骊珠不停地抽搐,似乎非常难受。

  “不急,不急啊!”

  牛钧出言安慰,又喂了一瓢热水,手上的力度又重了几分。

  在牛钧的按摩下,骊珠猛一发力,吐出一大滩未消化的粟米。

  “好了,好了,再来!”

  牛钧又继续喂水,骊珠缓缓站起身。

  又吐出一摊黄水。

  “再来一瓢!”

  牛钧抚住马鬃,又灌下一瓢水。

  骊珠摇了摇头,吐出一地清水。

  “喂得料太多,这马也是饿得太久了,有些积食罢了!”

  看着恢复了精神的骊珠,杨行秋赶紧上前,抱住它。

  “贪吃的家伙,下次可不准了!”

  牛钧笑出了声。

  “好侄儿,是爱马之人,见马消瘦,夜进精料。

  只是,火若燥,钢不成。人若躁,事不就。

  当以此为戒!”

  “叔父金玉良言,侄儿受教!”

  “俺先回了!”

  牛钧起身就要告辞。

  “叔父,不如用过早饭,再走不迟!”

  杨行秋的计划还没交待,自然不放牛钧离开。

  “也好!”

  春桃听见牛钧要留下吃饭,手里加紧忙活,又蒸了一锅饼。

  牛钧被杨行秋请进屋,一推门就看见一地的图纸。

  “侄儿,这图绘得倒精细,只是,所绘何物?”

  牛钧拿着图纸,细细端详起来。

  “此为锅炉!”

  杨行秋见他对图纸感兴趣,连忙介绍起来。

  “既是锅?又是炉?实在稀奇!”

  牛钧当然是没见过锅炉,看清了上面标注的尺寸,更是吃惊。

  “这锅炉,长九尺六寸,高八尺五寸,要这么大的锅,是要煮全牛用吗?”

  牛钧没造过这么大的器具,只是听父亲说过。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秦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

  这么大的器械,也只有大禹的九鼎和秦始皇的十二金人可以相比。

  “此物,蒸水为汽,蒸汽入缸,带动曲柄,而后飞轮运转。”

  杨行秋在图纸上比划起来,试图让牛钧能够理解蒸汽机的原理。

  在牛钧看来,这器械虽然精巧,只是耗费也不小。

  “俺粗粗算过,只这锅炉,熟铁四千斤不止,还有这飞轮,径有四尺,又需熟铁八百斤。另有钢、黄铜、青铜不等。”

  杨行秋也考虑过,以炼铁坊的储备和产能,应该能在三天内完成。

  “叔父,此物动力可胜良马百匹,倘若制成,便可……”

  牛钧摆了摆手,说。

  “好侄儿,刚已讲过,人若躁,事不就。非是俺不愿劳力,只是坊中一时没有熟铁可用。”

  牛钧的话,让杨行秋如梦初醒。

  最近一直在生产农具,铁消耗的差不多了。

  矿场停工,铁矿石也停止供应。

  “饭来了!”

  叶阳鹤和春桃端着食案走了进来。

  杨行秋却没有吃饭的心思。

  事到如今,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