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长夜漫漫-《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是不是葛岑又欺负你了,看来还是欠收拾,这次我亲自动手!”

  杨行秋站起身,去拿牛钧送给他的佩剑。

  “不是啦!是因为……”

  叶阳鹤拉住男友的手,跟他说起了今天的见闻。

  “这样啊!”

  “不管去哪里,你都不得不做一些错事,这是生命的基本条件,要求你违背自己认同的身份。

  在某些时候,每个活着的生命都必须这么做。这就是终极的阴影,造物的缺陷。”

  杨行秋解释了原因后,准备再跟女友说明一下自己的计划。

  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生存资料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这就是马尔萨斯陷阱。

  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方式,使得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

  在工业革命前,人口的增长是极为缓慢的。

  特别是在历史上的第二个寒冷期。

  高纬度地区生活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逐渐向低纬度地区迁移。

  为了让人口数量能够和生产水平相适应。

  战争、饥荒和瘟疫开始发力。

  人口数量从东汉的6300万,一直在下降。

  此时的人口数量最多不过超过3500万。

  让人口数量减少的最根本原因是饥荒。

  在古代社会,没有机械化、化肥、农药、高产种子。

  农业生产完全依靠人力。

  现代农业,农民拿着电动喷壶围着土地转几圈,喷洒除草剂,就能完成除草工作。

  但在古代,除草就是个大问题。

  农民或蹲或趴或跪在田野中,挥起锄头,一寸一寸把草连根拔除。

  清除的杂草,还要从田野里清理出来,或焚烧,或沤肥,或饲畜。

  浇水也是个大工程。古代灌溉系统离不开江河或高山。

  一桶桶水手提肩扛,再从田间地头开始,一桶桶地浇过去。

  如果足够幸运,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强壮劳力也没去服徭役。

  就可以收割了,人手一个镰刀,弯着腰开始抢收。

  秋季天气阴晴不定,随时可能下雨,下雨会让小麦受潮,必须重新晾晒。

  为了争抢时间,镰刀不能停,就得一直弯着腰,累了,只能蹲地上。

  等到收割、晾晒都完成了。

  交完租税,一家人留好过冬的口粮,吃点粗粝的饭食,煮些干菜。

  此时,在史书里就可以看到。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安居乐业”。

  盛世之下,不过是普通人挥汗如雨,节衣缩食的清贫日子。

  只是,这样的清贫日子,现在也只遥不可及的奢望而已。

  “万幸的是,我们能在这个小山村里生活,靠着一技之长,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叶阳鹤听完点点头,得到了一点安慰。

  “如果,我们当时就落在那些晋军的手里,咱们就不能这么淡定的聊天了。”

  杨行秋想起这十几天的经历,感觉自己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穿越到了东晋这个乱世。

  阴差阳错下有了个安身之处。

  凭借远超时代的知识和技术,争取到了现在的地位。

  金银、美人、骏马都有人双手奉上。

  在现代社会里,普通的杨行秋在这个乱世得到了自己不敢想象的待遇。

  最重要的是女友还能陪着自己。

  想起这些,杨行秋把女友抱得更紧了。

  “我想跟你商量件事,只是你肯定不会答应。”

  “什么事?”

  “我想,你能不能停止对卢老夫人的治疗,至少让她在床上多躺几天。”

  “不行!”

  看来有些事情是不会改变的。

  得到了预料之中的答案,杨行秋只能去想别的办法。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

  杨行秋所推动的每一项进步,看起来让牛家庄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利。

  实际上,这些进步都是建立在损害卢老夫人这个真正的既得利益者之上的。

  在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经济模式下,凭借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

  从定义上看,卢老夫人属于地主阶级。

  出于经学世家的卢老夫人对待农民还算仁慈。

  能够履行“礼乐教化”、“排难解纷”、“止讼息争”、“惩奸弭盗”的职能。

  成为了掌握行政、司法、经济,三项大权的权力中枢。

  在没有外部势力的干扰下,唯一约束她行动的就是,经学传承带来的道德感。

  她可以说是个好地主。

  可是好地主也是地主。

  地主阶级的特点就是落后、保守、封闭、顽固。

  地主将土地分割细碎、生产单位小、散、多,严重阻碍、减缓了农业技术进步。

  地主作为封建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在有意无意之中维护着现有的社会制度。

  地主对农村土地、财富、劳动力的垄断性占有造成了农村的封闭,剩余劳动力极难转移到工业建设中去。

  在生活习惯和封建制度的束缚下,佃农的梦想就是成为自耕农,自耕农的梦想就是成为地主,为子孙置业购田。

  卢老夫人这样的地主,终极梦想就是成为皇帝,天下最大的地主。

  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宗族制度和宗法观念是极为顽固的。

  重商主义的英国,在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用了数百年的时间,勉强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

  即便是乱世之中,战乱后的废土上还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地主。

  杨行秋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因为,地主阶级就是饥荒的罪魁祸首。

  沉默了半晌的杨行秋,说道。

  “不管去哪里,你都不得不做一些错事。”

  “我不会违背我的原则。”

  “我知道,我是对自己说。”

  从事实上看,卢老夫人以礼相待,算是救了自己一命。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她康复,就一定会站出来反对自己。

  该怎样面对救命恩人的反扑呢?

  “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明史。”

  办法杨行秋已经想出来了。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