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事不宜迟-《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人类炼铁的历史很长。

  相比之下,采用高炉炼铁的时间要短得多。

  在工业革命时代,增长的钢铁需求,大大刺激了炼铁技术发展。

  蒸汽机的顺利投入使用,杨行秋可以继续提升工业方面的技术了。

  因为高炉炼铁的前置条件,无非五个方面。

  烧结矿,耐火砖,鼓风设备,炉壳,炉顶。

  一套工业炼铁高炉。

  要用钢板作炉壳、炉顶,内砌耐火砖。

  蒸汽机充当供料设备和鼓风设备。

  按照牛家庄现有的人口、资源和技术条件。

  先设计一个小型高炉。

  容积200-300立方米,生铁日产量20吨到50吨就差不多了。

  毕竟刘裕交待的任务还没完成,不能使用太多的人力。

  牛钧还要建设学校,锻钢也离不开人力。

  “高炉炼铁?”

  每个字都听过,只是连起来就听不明白了。

  特别是牛钧现在已经有几分醉意了。

  杨行秋咬了一口鸡腿,跟牛钧解释起来。

  “是一种炼铁的法子,产铁百倍不止!”

  又是百倍。

  牛钧已经见识过蒸汽机带来的效率升级。

  曹硕为了赶紧用上蒸汽机。

  连价都没还,痛快地给了工费。

  轮到自己了,那也不能扭捏。

  想起这些,牛钧赶紧说出自己的价码。

  “好侄儿,俺信你,让俺做啥,只管说!”

  杨行秋打算先吊吊他的胃口。

  “还请叔父,稍待几日。”

  牛钧可等不了,最好现在就开始。

  “做媒,学舍,两件事,俺尽全力,不用等了!”

  这就等不了了,那怪不得我了。

  杨行秋啃完了鸡腿,开始讲自己的条件。

  “小侄,想请叔父应下件差事!”

  牛钧想都没想。

  “俺应下了!”

  杨行秋感觉这事有难度,才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先听小侄一言!”

  牛钧急不可耐。

  “说,说!”

  杨行秋看了眼,血气上涌,满脸通红的牛钧,这才说道。

  “小侄烦请叔父,修复曹氏宗祠!”

  听完杨行秋的条件,牛钧的眼神变得迷离起来。

  他没完全喝醉,却装作不胜酒力趴在了食案上。

  杨行秋见他醉倒,凑近呼唤起来。

  “叔父!叔父!”

  趁着这段时间,

  牛钧的头脑里只在思考一件事情。

  娘的!让牛尚这小子骗了!

  杨旭就不是一斗的酒量!

  “火灭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救火的人群停了下来。

  有了顾缨他们的协助。

  大火很快被压制住了。

  只是损失有些大。

  火势过于凶猛,烧断了房梁。

  房顶整个塌了下来。

  除了不易燃的塑像。

  没能留下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樟木属油性,隔水,耐朽,防蛀,就是经不得火烤!”

  陆梨看着眼前的废墟,心痛不已。

  建筑用的木料是他选定的。

  如今之下,不免有些自责和伤感。

  顾缨上前安慰起陆梨。

  “于水利者,于火不利!”

  “董事长,不在?”

  张靳是冲着曹硕才派人来的。

  曹硕不在,还怎么表功呢?

  最后赶来的曹羽说明了情况。

  “叔父安好,正在房中休息!”

  朱拯内心不悦。

  “这么多人来帮他救火,他倒是自在!”

  这么多曹家人在场,他也不好发作。

  “天不早,快回了!还能开一轮工!”

  有了朱拯的提醒,陆梨才从失落中恢复过来!

  太阳要下山了,水用得差不多了,要抓紧准备。

  “回了!回了!”

  朱拯和陆梨先后带人返回工坊。

  张靳看了眼还打算带人清理废墟的顾缨。

  顾缨正要劝他们回来。

  看张靳站在原地,朱拯和陆梨又撤了。

  他打消了这个念头,沉默着转身往工坊走。

  曹羽担心曹硕的情况,马上往矿场赶。

  曹硕其实没什么事,只是身上沾了些烟尘。

  “今已拜太庙,先祖收纳庚帖,降下昭示,尽快成婚!”

  一边更衣,一边跟妻子樊氏讲着今天的事情。

  作为母亲,樊氏担心着曹瑛的伤势,还有些舍不得和女儿分开。

  “等到春暖之时可好?”

  曹硕换好了衣服,不愿再和她多说。

  “妇人之见!欲成大事,小损何妨?”

  樊氏不再多言,转身去准备沐浴用具。

  曹硕握紧双拳,自言自语道。

  “杨旭,汝必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