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战战兢兢-《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车轮压过了已经结冰的江面。

  听着冰面破裂的声音。

  杨行秋心有所感,自言自语道。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

  坐在砖堆上的三人,看了眼眺望着寿阳城的杨行秋。

  牛尚抢先说。

  “能!”

  曹羽和葛岑也点头同意。

  杨行秋叹了口气。

  “但愿如此吧!”

  车队刚到了对岸,立刻被拦了下来。

  “站住!”

  一队轻骑冲出,拦住了去路。

  “修葺城池,正缺些材料,这几车咱都要了!”

  葛岑闻言,翻身跃下马车,纳头便拜。

  “孙将军,此为骁骑校尉刘裕征收。”

  孙无终拍了拍身上的大氅,有些不耐烦地说。

  “那也是在咱的麾下,咱要带走,有何不可!”

  杨行秋也赶快跳下马车。

  “孙将军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真英武过人。”

  孙无终听完哈哈大笑。

  “知道就好,咱也不是白拿,送到城里去,有赏钱给!”

  杨行秋明白,这样计划就打乱了,还是见见刘裕或是谢玄更好。

  “将军所需,岂有不从之理,然草民受骁骑校尉所托,当由其亲自验看!”

  孙无终想了想,感觉他说的有道理。

  自己看不出建材的好坏,让刘裕验看也没什么不对。

  “也好,咱带你们进城!”

  杨行秋高兴地招呼起牛尚和曹羽。

  “二位贤弟,见过孙将军。”

  牛尚和曹羽下了车,拜会了孙无终。

  “走了,走了!”

  孙无终带队,一行车马缓缓朝着寿阳城赶去。

  “大哥,如何与孙将军相识?”

  曹羽跟在杨行秋身后悄悄地问道。

  杨行秋含糊地回复说。

  “逃难途中,略有耳闻!”

  作为穿越者的一大优势,就是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一些历史人物。

  比如说孙无终。

  其实对他的记载并不多,杨行秋对他也不是很了解。

  除了在北府兵中任参将,刘裕在他麾下升任到参军。

  就只剩下他的结局。

  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孙无终为桓玄所害。

  短短几十个字,就概括了这个人的一生。

  不过,上下几千年,能名垂青史者,又能有几人。

  能得到冠军将军这个头衔。

  杨行秋看了眼骑在马上的孙无终。

  相信他绝对不是个泛泛之辈。

  随着孙无终朝城墙上喊了一声。

  “开门!”

  寿阳城的大门又一次缓缓开启。

  之前是趁北府兵班师的空档,偷袭了这座坚城。

  如今在孙无终的带领下,自己明目张胆地走进了这座城市。

  似乎也正走进历史之中。

  孙无终钻进了军帐。

  刘裕正读着《老子》。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桓伊还要解释。

  “这段是说……”

  孙无终等不及喊道。

  “寄奴,咱在城外碰上了几个人,送来些建材。”

  刘裕略加思索,想起来之前的约定。

  之前他只是随口一说,想抓这些山贼的把柄。

  如今他们竟能兑现。

  刘裕放下手里的书卷,急匆匆地出了门。

  “草民杨旭,拜见诸位将军!”

  刘裕出了大帐,除了看见跪地的四人。

  还有装得满满当当的四驾马车。

  “先前与将军约定,十日送达,请将军验看。”

  刘裕越过杨行秋,跳上马车,抽出一块青砖。

  “骁骑校尉刘裕,征。”

  看清了上面的几个字,他确认了。

  这是在他下达征收命令后生产的。

  至于,后面的松木,他闻了闻隐隐约约的松木香味,就知道是近几天新切出来的。

  用手敲了敲手里的青砖。

  质地坚硬,是上等的好砖。

  他也下达了从整个淮南郡征收建筑材料的命令。

  只是,能连续两次送来这么多。

  也只有他们了。

  刘裕站在车上,看了看还未起身的四人。

  “都起来回话!”

  杨行秋缓缓起身,只是还低着头。

  “差事办得好,本该赏些东西,只是,眼下军务繁忙,不知可否,入帐详谈?”

  好,我要得就是这个。

  杨行秋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只是嘴上还要谦让一番。

  “草民为将军效力,岂敢受赏,将军只管吩咐……”

  刘裕可不管其他,拉着杨行秋就往大帐里面走。

  “这有件差事,不知你能否应下?”

  刘裕抬手扔过来一卷竹简。

  杨行秋慌忙接住。

  “军务机密,草民不敢看!”

  桓伊也有些担心。

  “寄奴,军务大事,小民如何参与?”

  刘裕坐回案前。

  “卑职自有决断!”

  杨行秋略一抬头,瞥了眼刚才说话的人。

  寿阳城里的刺史,那不就是。

  豫州刺史,桓伊。

  这可是个大音乐家。

  “你先看,若是不能应下,再议不迟!”

  再议?

  要是不接这个活,怕是命就没了。

  杨行秋不知道里面究竟写了什么。

  但是,桓伊都忧心忡忡。

  一定是件难办的差事。

  杨行秋缓缓打开卷册。

  木料,石料,青砖,灰瓦,桐油,大漆,黄土,石灰。

  还是些建筑材料。

  倒是不难办。

  只是以万为单位。

  过于惊人的数量。

  在一旁看的曹羽也是心头一颤。

  太多了!

  还有架梁用的大木。

  四丈、五丈要几百根。

  还要十几根八丈长的。

  到哪里去弄这些材料?

  杨行秋粗略看了一遍,收起了竹简。

  “草民不知何时送来?”

  刘裕笑着说。

  “以一月为限。”

  杨行秋把卷册收进了怀里。

  “这差事,草民,应下了!”

  刘裕提起笔,准备记下杨行秋承担的数量。

  “应下多少?先行记下!”

  “全部!”

  听着杨行秋的回答,刘裕的差点落笔。

  桓伊有些气愤。

  “升斗小民,大言不惭!”

  刘裕则开口说道。

  “军中无戏言!”

  杨行秋提了提气,抬起头说道。

  “一月之内,草民将建材,送至帐下!”

  刘裕再次确认道。

  “若是不能?”

  “提头来见!”

  “哈哈哈!”

  刘裕突然笑出了声,把葛岑吓了一跳。

  “葛岑,此事由你督管,如期交付,则复为别部司马。若是不能如期交付,就把他的脑袋带来!”

  葛岑大喜过望。

  “喏!”

  “只是,草民求将军一件事。”

  “讲!”

  杨行秋装作很为难的样子。

  “将军所需,数量庞大,需从外地转运,没有官凭路引,不得通行!”

  刘裕倒也痛快,解下令牌扔了过去。

  杨行秋伸手接住。

  “此为北府军令,可通行各地!”

  看着眼前鎏金的令牌,杨行秋赶紧揣进怀里。

  “草民谢过将军,定可如期交付!”

  “快走!”

  杨行秋拉着牛尚和曹羽离开了大帐。

  葛岑还想多待一阵,刘裕挥了挥手把他赶走了。

  桓伊还是有些不放心。

  “寄奴,事关重大,还是通报一声为好!”

  刘裕拉住他。

  “兵法云,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桓伊正要离开,突然停下,拍了拍他的后背。

  “后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