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亲力亲为-《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杨行秋设计的工程进展相当顺利。

  熔炉、泥范、煤炭、矿石、脚架都已经备齐。

  就是站在积水的矿坑里,冻得人受不了。

  杨行秋裹紧了冬装,抱着肩膀,打着哆嗦,呼出一阵白汽。

  “好,好冷啊!”

  杨行秋自言自语的声音可能是太大了,一群正忙碌着的人转过头来。

  “嗯?”

  昨天立的人设,这一冷就给忘了。

  赶紧掐诀吧。

  杨行秋清了清嗓子。

  “咳,我的意思是,你们会不会冷?”

  “不会,不会!”

  忙着砌熔炉的牛锐,转过头说。

  “炉子起火就暖了。”

  “好,注意别冻伤了。”

  杨行秋赶紧躲进角落里,搓搓发硬的双手,跺跺冻僵的双脚。

  “怎么可能不冷呢?”

  他边往手心里呼气,边观察着忙碌的工匠。

  “身体蛮结实的嘛!当然不冷了。”

  牛锐给熔炉封了边,吆喝一声。

  “添炭起火,扯风箱喽!”

  众人齐喊一声。

  “嘿!”

  牛锐抡圆了膀子,朝炉膛里填了一锹炭。

  “锻炉炽兮,烈焰舞!”

  “风啸狂兮,星火怒!”

  他们唱什么呢?

  为了顺便暖和一下,杨行秋开始熔炉跟前凑。

  “锤落千钧兮,撼天地!”

  “钢经百炼兮,定乾坤!”

  一人领,众人合。

  伴随体力劳动,统一步伐,调节呼吸,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应该叫劳动号子,是吧。

  杨行秋第一次听到这里的人喊号子。

  欣赏起这种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

  众人跟着号子,按着节奏,动作一致,拉动风箱。

  炉内火焰,真就像他们唱得那样,翻腾起来。

  牛锐确认了一下火焰的颜色,加快了添炭的速度。

  “力透金石!”

  “嘿嘿!”

  “志如钢!”

  “铁花飞溅!”

  “嘿嘿!”

  “耀如阳!”

  温度逐渐提高,阵阵浓烟中,铁矿石逐渐融化。

  “匠人心意!”

  “嘿嘿!”

  “不辞劳!”

  “热汗泼洒!”

  “嘿嘿!”

  “落炉旁!”

  杨行秋看到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知道了寒暑不避的真正秘诀。

  不是掐诀念咒,而是劳动!

  跟着号子,杨行秋站到了队尾,握紧推杆,跟着大家唱了起来。

  牛锐踮起脚,瞅了一眼熔炉内开始流动的铁水,挥铲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秦皇汉武!”

  “吼吼!”

  “扩土开疆!”

  “呦呦!”

  “未披重铠!”

  “吼吼!”

  “难防刀剑!”

  “呦呦!”

  “未持良刃!”

  “吼吼!”

  “不破戎羌!”

  “呦呦!”

  “封狼居胥!”

  “吼吼!”

  “我功不显!”

  “呦呦!”

  “燕然勒石!”

  “吼吼!”

  “只载名将!”

  “呦呦!”

  杨行秋跟着他们唱着劳动号子,只觉得身上涌起一阵暖意。

  显然这种强度的劳动,不是他能承受住的。

  但是,他的意志正接受着锻炼。

  “不图名,不为功!”

  “不惧寒,不避风!”

  “声入云,响彻空!”

  “铁水红,岁月悠。”

  “技艺世代传,只余土一抔!”

  铸造用的铁水已经完成,牛锐带着工匠们欢呼起来。

  “哦!”

  累到脱力的杨行秋只感觉眼前一黑。

  躺倒在地。

  混沌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文字。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谁建造的?

  翻遍史书,找不到孟姜女丈夫的名字。

  石头和砖块,难道是起重机搬上去的吗?

  还有被十二次摧毁的长安城。

  是谁又一再将她重建?

  金碧辉煌的未央宫。

  建造他们的工人住在哪里?

  盖了一天的房屋,

  天黑之后,

  寿阳城的泥瓦匠在哪里过夜?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那是谁的名言?那些汉朝皇帝。

  战胜的又是谁?

  大名鼎鼎的秦淮风光。

  建康城的居民都能看到吗?

  历史上的杀胡令,

  冉闵先杀死奴隶,然后。

  那些锦衣玉食的主子,头颅才被送到凤阳门外。

  王玄策征服了印度。

  真的就凭他一人吗?

  谢玄打败了足以投鞭断流的军队,

  他该不会连个煮饭的都没带吧?

  回到长安的时候,

  大秦的天王苻坚哭了。

  没有别的人哭吗?

  晋孝武帝在淝水之战中获胜。

  除了他还有谁获胜?

  页页有胜利。

  谁来准备庆功宴?

  代代出伟人。

  谁来买单?

  一大堆史实。

  一大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