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纷乱如麻-《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荀子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不知道是这年头没有智者,还是智者习惯了明哲保身。

  从会稽郡发出的警告,正沿着驿路,越传越远。

  那些沿岸搜寻海贼的郡兵,带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

  会稽郡的治所山阴县被海贼洗劫了。

  连会稽王的郡府都不能幸免。

  在一声声提防海贼的呼喊中。

  恐慌逐渐积累。

  骚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高门大户加固庄院,分发兵器甲胄。

  居无定所的流民们,听说有贼。

  立刻收拾好行装,加入迁徙的行列中。

  那些既无力自保,又不能离开故土的百姓。

  则藏起家里的粮食和细软。

  躲进邬堡警惕地盯着那些成群结队出现的陌生人。

  各郡县得到了海警,优先看护起官仓公库。

  没有人手去维持社会秩序。

  骚乱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哄抬物价、趁火打劫。

  随之愈演愈烈。

  快马带着求援文书,朝建康赶去。

  除了丹阳尹、会稽郡和吴郡。

  其余小郡是需要派兵支援。

  也就是需要扬州刺史谢安,签发调令。

  “都说了,刺史不在,请去驿站稍候!”

  “我家主人,不在!”

  不论是去刺史府,还是乌衣巷。

  这些快马赶来的驿兵,都不能如愿。

  主管扬州军务的谢安,这会正悠哉地待在广陵下棋。

  好像是不知道治下的骚乱一般。

  “不要怕,海贼必不敢来京口。”

  京口,北府兵驻地。

  谢石在城外搭起了营帐,招募起了士兵。

  “有壮士要投身军旅,登上姓名,籍贯,便可领上甲械!”

  “不愿从军,可带上家眷到庄内歇脚,是耕田,是做工,都行啊!”

  “到了咱北府,如回家一般无二。”

  北府吸纳流民成军的惯例。

  这会倒是缓解了一些骚乱。

  如果他们能出动,将海贼杀退。

  就可以把骚乱遏制在源头。

  可惜,没有调令,他们只能在京口驻扎,寸步不离。

  “阿兄,还不出山?”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

  谢石捋了捋胡须,往广陵的方向看去。

  “拣些精壮,分到各庄,女子送去绣楼,至于老幼……”

  顾辟疆站在吴县的城墙上,俯身看向从四面八方赶到吴县的流民。

  “让那位天师带走!”

  他指了指码头上的兵船,就下了城墙。

  除了谢安,还有人能处理军务。

  那就是右将军王凝之。

  不过,他还是沉迷修玄,对俗务不屑一顾。

  但是,在吴郡太守张凭看来。

  他就站在自己面前。

  “汝为一郡太守,坐守府衙,未能安民,有何话说?”

  张凭沉默不语。

  他熬了好几宿,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

  案前堆积的卷宗,和只点着一盏孤灯的大堂已经说明了情况。

  如果不够,还有那身打了几层补丁,洗得发黄的官服。

  “下官,有罪。”

  数月的饥荒,总算有了解决的办法。

  他这一拜,就倒地不起。

  闭上了布满血丝的双眼。

  “来人,带他歇息。”

  天色已晚,就算不到歇班时间。

  那些郡吏也早早就躲回家了。

  “扶他回去。”

  只有那些私兵,按着谢道韫的吩咐。

  把昏倒的张凭抬走。

  “唉!”

  谢道韫坐到堂上,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也很累了。

  乘船追了一天一夜。

  只有换身衣服,洗把脸的功夫。

  本来是想借吴县的人手,把那一伙海贼先扣住。

  眼前,又是一案的公务。

  她只好提起笔,借着灯火,批起了公文。

  “这杨家小子,倒有些本事!”

  一句话就搅得扬州大乱。

  她咬牙切齿的称赞,杨行秋应该是听不见了。

  “塌了!塌了!”

  正当杨行秋要回房休息的时候。

  就看见一阵骚乱。

  “先生,先生,矿道塌方,埋了不少人!”

  “哎呦,刚消停了几天!”

  杨行秋暗叫不好,却还是往矿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