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永辉集团的商业版图-《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林祖辉没兴趣长篇大论。高层会议也不是洗脑的地方。

  跟这帮人谈企业文化、画大饼?纯属扯淡!

  钱给到位,地位权利给足,比什么都实在。

  确定完年终奖与分红,他便结束了发言。

  接下来轮到刚从对岸赶回的总经理吉米主持。他要说的可就多了。

  作为总经理,除了财务模块,整个公司都由他统筹。王凤仪负责的营销模块,也得向他虚线汇报。

  吉米历练得越发老练,一开口便口若悬河。

  从今年集团的发展历程,到明年的战略规划,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足足讲了一个小时才结束。

  最后,他感谢了林祖辉的鼎力支持,又褒奖了在座同事的努力拼搏,圆满收尾。

  核心汇报完毕,进入分公司述职环节。

  包装工厂负责人蓝博文率先发言。

  林祖辉记得这位——他肯定是个卧底,只是不清楚是谁放的卧底。

  不过吉米很欣赏他,提过几次,希望在年后给他增加一些工作。

  目前清洗工厂产能已完全满足港岛需求,甚至还有30%富余。

  加上老工厂未关停,总富余产能超50%。蓝博文在损耗、人力、原料成本控制上做得不错,也阐述了后续改革计划和目标。

  关于企业改制:工厂作为永辉集团在对岸的主体,已更名为“深城永辉超市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持有20%国资股份,必须确保盈利。

  初步定价策略是:对岸采购成本叠加运输、人力后,再加价三成,由港岛总公司正常采购。

  他甚至提到:随着产能稳定,计划启动粤省市场开拓(粤深地区)。

  当初林祖辉谈下的超市运营牌照,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之前港岛发展太快,根本无暇顾及这块牌照。

  林祖辉挺满意。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当警察不好说,经营企业绝对是把好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看来得想办法把他留下来!

  随口嘉许几句,便示意下一位继续。

  年终汇报重在总结展望,细节方案后续单独聊更高效,否则这会得开到明天去。

  接着是林祖辉的本家,原采购部负责人林成才。

  采购部已改组为永辉贸易公司,负责非农场产果蔬、食品的采购,再销售给工厂。

  他这边中规中矩:建立了供应商库,制定了比价制度和三方监管流程,严防中饱私囊。

  未来计划是在各食材产地建立农业合作社,大批量承包农牧产品,绕过中间商,实现产地直供。

  除了供应永辉超市,未来也将依据市价,尝试对外批发销售。

  随后的物流公司、供应链公司汇报,也大同小异。

  拆分成分公司后,目标趋同:

  先保证财务独立。集团内部交易虽按成本上浮20%定价,但仍需履行采购核销流程。

  这样既能确保分公司基本生存,又能激励他们开拓外部订单。

  未来的核心考核点,就是盈利能力。

  保障集团业务运转只是及格线,想拿高分,必须靠外部订单实现更高利润!

  下一个轮到跟着吉米再次过海的辉叔。

  他显然不太适应这种正式汇报,还是吉米在旁使了个眼色,才磕磕绊绊地开始。

  海丰农场(现农业分公司)其实没太多新鲜事。

  林祖辉对此农场相当关注,虽拆分出去,但吉米很少干预,整体战略仍是林祖辉遥控指挥。

  农场已多次扩张:温室大棚2000亩,露天菜地若干,总蔬菜种植面积超2万亩。

  每天供应蔬菜超200吨,不仅能满足工厂需求,甚至开始考虑向本地市场销售。

  蔬菜种植战略是持续优化品种、增加种类。

  他们曾提议种水果,被林祖辉否决——水果更适合广西的亚热带气候。

  海丰土地有限,加上地处沿海,蔬菜大棚每年防台风就够烦人的了。

  要是再种水果,说不准还没等挂果,就给台风吹倒了。

  林祖辉的要求是:海丰专注种菜,将更多精力投入养殖业!

  这里靠海,便于海运饲料原料,自产饲料成本可控。

  规模化养殖的利润,远超种植业。

  水果或许可以不吃,肉禽蛋总不能不吃吧?

  港岛可没多少人天天吃素。

  辉叔的汇报虽有些磕巴(时不时低头看笔记),内容倒没问题。

  蔬菜除了供给深城永辉,已确定将不易保存的绿叶菜销往深城本地市场。

  目前市场零售价已高于深城永辉的采购价——这很正常,一个是市场价,一个是成本叠加价。

  接下来是养殖模块:

  养鸡场已建成,首批肉鸡尚未出栏,产蛋鸡也没开始产蛋。预计下月收获首批鸡蛋与肉鸡。

  农科院教授建议是,待养鸡场彻底稳定后,再考虑自产饲料。

  后续计划:先养鸭 -> 再养猪。

  顺序逻辑:鸡肉鸡蛋需求最大,肯定要先养鸡;

  养猪风险最高,疫病损失大、周期最短也要半年、料肉比差不多是3:1。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肉鸡出栏仅需40多天,料肉比约2:1(即2公斤饲料产1公斤肉)。

  养鸡如果出问题,一个半月周期就能恢复,损失也相对可控。

  规模养猪一旦出现问题,亏损几百上千万,跟玩一样!

  林祖辉同样未置评,这些都是既定战略。

  辉叔说完,轮到总部职能部门。这边基本是常规事务,最后由王凤仪收尾。

  她简述了明年的营销计划:

  拍摄纪录片《永辉人生》及电视剧《永辉情缘2》。

  每月组织小型促销活动。

  配合剧集播出投放宣传物料。

  推出会员卡体系:

  记名充值卡:享受95折购物优惠 购物金额同等积分,充值还有返利。

  不记名购物卡:享受95折购物优惠。

  这是林祖辉应对潜在竞争者的关键布局。永辉门店已覆盖全港,下一步核心是吸引并留住顾客。

  会员折扣,无疑是最有效的粘性手段!

  更妙的是,这套会员体系暗藏玄机:

  比如你要给员工发福利是吧?

  你直接发钱,那员工就得交税,港岛可不是什么人人免税的地方。

  你发购物卡就不一样了,钱发出去了,员工却不用交税。

  绝大多数员工,都得去超市采购,就算从不买菜做饭,水果你总得去买点。

  之后个人会员卡也很有意思。

  可以搞积分兑换,其实就是变相打折,基本都是9.9折。

  100积分购买力差不多1港币。 但这会吸引不少采购员的光顾,也对菲佣比较有吸引力。

  采购的钱是老板、雇主的,单据什么都要上交吗,但积分却能落入自己口袋!

  若每月经手大量商品采购,积累的积分价值可能远超其薪水!

  这将成为吸引大宗采购的隐形筹码。

  喜欢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