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出城-《穿成农女,带崽种田爽翻天》

  父女俩出来后彻底放飞,赶了一天路后才停下,“这里差不多了吧。”

  “可以了,对了,钱老爷子捡河葫芦有没跟娘说算银子给他。”

  “说了,就算他不要你娘也就会记个数,等我们回来再说。”

  这就好,捡河葫芦最近算是钱家唯一的来钱渠道,不能贪了人家的。

  只有老爹在,赵小米肆无忌惮从空间里拿出一只猪肘子,撕成两半,“爹,吃!”

  “好来!”

  “肘子配酒,要是能来碗酒就好了。”

  赵小雨不接腔,酒她有,可是不能酒驾,她不想英年早逝。

  “闺女啊,咱们晚上就睡前头的大道怎么样?”

  赵小雨环顾四周,露宿睡大道她觉得不合适,还是睡隐秘点的地方没人打扰好。

  “爹,往前走走,有没有荒地,平坦点的一块地就行。”

  闺女不想睡大道,他自然应允。

  最后停在河边,生个个火堆,抓了几个河葫芦蒸着吃,赵小雨拿出一只鸡,还有一锅炖好的白粥,两个刚出炉的驴肉火烧。

  “爹,晚上就这么吃吧。”

  “这已经很好了,要不是有你,爹只能烤馒头吃。”

  “现在家里人多用到它的次数真的不多。”

  “我觉得挺好,你有个存钱的地方谁都偷不走。家里银子放你那里我们特别安心。”

  “嗯,爹说的也是。”

  “闺女啊,以后赚的都是你的,梨花那里该给的也都给她的,过几年成亲也足够体面。

  来福我瞅着也是个能折腾的,他们家穷不了,你别再想着多赔梨花一点了,爹觉着足够足够了。”

  “我晓得。”

  “你们两个我虽然一样疼,到底心里还是多心疼你一点,你比梨花多吃了许多苦。

  我们家真正上门女婿也是萧雷,来福说到底撑死就是走个形势,我找他也是因为他们家人口简单,梨花嫁过去不至于被磋磨。

  我知道你也心疼你妹子,不过有些事情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过。

  以后她成亲就过她的小日子,你也别管太多知道不?除非她找上门。”

  “爹,你看我像多管闲事的人吗?萧雷和萧家人的事我问过吗?

  梨花定亲后我管过她和来福的事吗?”

  “爹知道,不是怕你太疼梨花吗?我就怕你把人心给养大了。”

  赵小雨沉默了一瞬,“不会的,梨花没那么大野心。不过你说的也对,以后我不会再补贴她什么了。那些东西,足够她一辈子吃喝不尽。”

  “对头,就算我是她亲爹也觉得对得住她了。对了闺女,你和萧雷成亲也有段日子了,咋肚子还没动静?”

  闺女肚子里的,才是正儿八经赵家血脉,他肯定更加看重一点。

  别说他偏心,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手心手背到底有点差距,他家小雨死过一次,他和媳妇本能的想多疼她一点也没错吧?

  “爹,多愁善感不适合你,吃火烧。”

  “你这孩子就不能让我感动一会,干嘛打断我。”

  赵小雨扒拉着手里的螃蟹,“爹,这里的螃蟹还挺肥的,明天捡了再走。”

  “一会吃完饭就捡,反正吃饱睡不着,举着火把也不是看不见。”

  说的也是,螃蟹晚上比白天活泼。

  饭后父女俩一人举着个火把,沿着河边找河葫芦。

  “闺女,一桶满了。”

  “来啦!”

  两人一路找货一路欣赏风景,要不是担心管家那头搞不定,他们俩能玩到冬天。

  “闺女,爹是真喜欢跟你出来。”

  除了不让他喝酒,真真哪哪都合拍,不愧是他亲生的。

  “我也是,爹啊,等明年咱俩再一起出来。”

  “成。”

  想想赵大树脸垮了,明年没希望了,闺女明年不是奶孩子就是大肚子,怎么样都没法子跟他出来浪荡了。

  且玩且珍惜,这次尽量晚点回家。

  到了村里找兄弟喝酒去!

  “你顺子叔他们不知道在村里不?”

  “肯定不在,这会子谁不忙着赚钱,等捡完河葫芦他们就闲了。”

  “那估计最近都住县城宅子了。”

  “有可能。”

  在村里遭人眼红,每年都跟做贼一样偷偷跑。

  到现在村里人都不知道他们县城宅子在哪,嘴巴严实的很。

  到了县城,赵大树先去找了村长,开门的是他们孩子,一家子果然又搬到县城了。

  “叔,你不是去府城了吗?”

  咋这么快又回来了?

  “不放心家里的事,最近忙就回来看着。”

  明白了,赚银子的事儿是得上心。

  “叔进来坐。”

  爹娘他们啥时候回来他们也不知道,有时候一两天,有时候三四天,捡满了骡车放不下了就回来了。

  “我就是来看看,不坐了,还要回村里去,你们在家好好待着别乱跑。”

  “没乱跑,还得照看小侄子呢。”家里只留了两个他们最小的,还有侄子侄女,其他人全出去干活了。

  “行吧,你们乖乖看家,叔先走了。”

  说着从马车上搬下来给他们带的点心糖果,“拿出家慢慢吃,我先回了。”

  “谢谢叔。”

  府城的糖果点心他们也很久没吃到了,孩子都特别开心。

  赵大树又去刘顺子和其他人家里送了一波东西后便启程回村了。

  “感觉去县城去了个寂寞,才多久又要回来了,等年下又要回来。”

  “要不过年不回来?”

  赵大树连连摇头,“不成不成,府城过年不热闹,在村里多好,一家喝一天酒就能喝好几。”

  所以咯,你到底抱怨个啥?

  他们没直接回村里,而是去农庄检查河葫芦的制作。

  “老爷大小姐回来啦!”

  管家听见消息飞奔到门口迎接。

  “河葫芦酱做的咋样?”

  “每日都在做。按照老爷小姐的吩咐,他们送来河葫芦后会当面称重给银子,付完钱就会搬到后头加工。”

  管家看向赵小雨,“大小姐,所有流程就和往年一样,差不多一天能做三十多坛子的酱,小的已经按要求每日亲自送到酒楼,带回来的银子也已经入账,老爷小姐一会可以去查看。”

  赵大树放心了,做了这么两年管家是该能上手了。

  “爹,我们去做河葫芦酱那边检查一下。”

  管家陪着他们一起去,第一次老爷小姐把事情全部交给他,他自然不敢有半分懈怠。

  每次封坛前都会一坛坛仔细检查,保证这些酱不会有任何问题。

  做河葫芦酱的也是以前那些老人,他们完全没任何问题。

  赵小雨检查了一圈确实没啥问题,管家账单做的也很详细,给出去了多少银子,入账多少银子,银子和银票也没一点差。

  “你做的很好,如此我们便能安心了。”

  管家弯腰,“这些都是小的本分,没出错就好。”

  又视察了一番家里其他东西,一切都收拾的很好。

  “爹啊,我们这一趟好像白走了。”压根没他们啥事。

  “怎么会白走,我们不是也在收河葫芦,明日送过来就是。”

  “爹说的是,这趟也是没白走。”

  明天得去一趟他们县城的家,放出河葫芦后,叫人过来搬。

  这一路算下来,他们真没少挣钱。

  “爹,我们俩挣了不少钱。”

  赵大树得意,“当然了,要不然回来干啥?一年一次赚大钱的机会,指定不能放弃。”

  今年他们俩手脚特别快,顺子他们怕是往远处走得扑空。

  他们捡的范围真的不小。

  “走,回村去看你奶,回家不看她又得唠叨。”

  行吧,村里这个才是大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