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百花齐放才是春-《锦色映山河》

  秦书答应得痛快,谢云昭利用他利用得也很痛快,立刻问道:“你在县衙有认识的人吗?”

  秦书一口茶还没喝进嘴里,就听见她问出这话,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你还真是顺手。”

  谢云昭心情很好,也不回嘴,笑眯眯等他回答。

  “知县,县丞,主簿,县尉,县衙上下,我基本上都认识。”秦书道。

  他父亲虽然被贬官安置夔州,但到底还是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谁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再将人召回去重用,是以夔州上下官员,对他父亲还算客气。

  在他们到夔州的第二日,夔州知州便上门拜访过,其后下辖县里也陆续派了人来。

  长灵县的知县与他父亲是年轻时候的旧友,得知他父亲到了夔州,让人送了书信来,只是两人都不能擅自离任,不好见面,所以便派了两家小辈互相前往拜访。

  他能在长灵如鱼得水,也有这一层原因在。

  认识了知县,县衙其他官员也就自然而然认识了。

  谢云昭啧啧两声,果然是有关系好办事啊。

  既然如此,那她也不客气了。

  “我要见一见主簿。”

  秦书疑惑:“你见他做什么?”

  谢云昭没有隐瞒,将事情仔细和他说了。

  主簿分管民政财税,商业行会的登记审查自然也掌握在他的手里。

  她想过了,从陈大老爷的态度和陈家那些事推测,这条古怪的行规必然涉及陈家秘辛,对陈大老爷干系重大,想要让陈大老爷修改行规同意她入行,显然是不可能的。

  王家能看在秦家的面子上退一步,不代表吕家也能,而且就算两家都答应了,若是陈大老爷坚决不同意,他们也无可奈何——

  从宋莲打听来的消息看,虽然是三家同为行老,但行会很多事情主要决定权还是在陈大老爷手中。

  所以倒不如直接越过行会,从官府入手。

  只要不把定音锤全权交由一个人,这事儿就能有回旋余地。

  然而没人引荐,她怕是连主簿的面都见不到。

  把秦书拉入伙,还是能省去她不少精力的。

  “这陈家,这么嚣张?”秦书手指点点桌面,“莫不是想隐藏什么秘密?”

  夔州也有染坊,不说夔州,皇宫大内,同样有染院,从没听说有这个规矩。

  一个小小的长灵县染行,规矩比皇宫染院还多,倒也是天高皇帝远,管不到他头上,才敢作威作福了。

  县衙位于城中中心位置,秦书和谢云昭被一个小吏请到花厅时,主簿正在和知县县丞几个品茶赋诗。

  听到秦书来访,几个人同时起了身。

  于是谢云昭和秦书见到的就是县衙里一列长官。

  秦书和几人寒暄一阵,说起来意。

  知县这才看向谢云昭,惊讶道:“这是你堂妹?我怎么没听你父亲说起过?”

  秦书笑道:“也是才相认不久,还没来得及跟父亲母亲说。”

  “才相认就合伙做起生意了?”知县笑着无奈摇摇头,道:“你整天捣鼓这些生意,你爹你娘不给你钱花?”

  “我也这么大个人了,总不能老靠家里。”秦书笑嘻嘻道。

  知县瞪他一眼:“是花销太大不敢问他们要吧,你也少往那些秦楼楚馆和赌坊跑,叫你爹知道了,看不打断你的腿才怪。”

  “世伯这可冤枉我了,我去那些地方是办正事的。”

  到底是别人家的孩子,知县也不好多管,只恨铁不成钢地指了指他,摇头道:“你爹到时候问起来,我是不会替你遮掩的。”

  说罢便吩咐主簿处理正事,自己在一旁坐下喝茶。

  主簿依言称“是”。

  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问过事情经过,便吩咐人去请陈大老爷及王三爷等人。

  趁着等人的时间,他又问起谢云昭染坊的事。

  按照规矩,想要开店,一般是先向行会申请加入,随后官府对申请者进行审查,确保其有固定店铺,特定的技能,以及所经营的商品为官府所需。

  审查通过后,便登记入册,成为行会一员,也就有了开店营业的资格。

  谢云昭一一答了,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大人,百花齐放才是春不是么?”她最后说道。

  百花齐放才是春,充分的竞争才是市场活力的核心,行会垄断市场,借着手中权力排除异己,损害的不仅仅是众多底层商贩以及外地商人的利益,也是官府朝廷的利益。

  主簿惊讶又满含欣赏地睁大眼睛上下打量谢云昭一番,一旁安静喝茶的知县县丞等人也抬起了头。

  秦书忍不住多看了谢云昭两眼。

  几人说话的功夫,陈大老爷王三爷和吕二爷匆匆赶到县衙。

  进到花厅看见里面坐了一溜县官,几人皆是一脸怔愣,他们犯事儿了?

  不过真犯事儿也应该是在公堂吧?不会请他们到花厅来。

  想到此,三人略略放心。

  主簿请三人坐了,和三人说起谢云昭要加入染行的事情。

  王三爷一早便看见了坐在人后的秦书和谢云昭,朝二人颔首示意。

  陈大老爷却是听完主簿所言这才看见两人,看见谢云昭时不由惊愕出声:“是你?”

  谢云昭没有起身行礼的意思,微笑道:“是我。”

  吕二爷长着一张方脸,下巴上留了一撇山羊胡,见此情形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问陈大老爷道:“你认识?”

  陈大老爷看着厅中一群人,到底把那句“晦气”咽回了肚子里,道:“见过一面。”

  他缓了缓心绪,看向主簿:“李主簿,这不合规矩吧?她要入染行,不先来找我们,倒先来你们衙门了,官府莫不是还要插手我们染行的事?”

  说到底,他们这些行老和官府只是合作的关系罢了,他们协助官府征收赋税,向行会商人传达官府的政策法规,官府则授予他们定价权,以及对其他商户的管理权,他们虽受官府监管,但染行内部的事情,官府是不能插手的。

  李主簿似笑非笑:“她当然是找过染行,发现行不通,这才找到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