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红花饼-《锦色映山河》

  红花素不溶于水,黄色素却相反,因此,用清水浸渍淘洗,便可以去除一部分的黄色素。

  现下临近八月,入了秋,太阳收敛了它的宠溺,不再那么灼人,天气渐渐凉下来。

  本就清凉的井水现下更是有些冰手,王双儿刚伸手进去还给冰得一哆嗦:“哎哟,好凉。”

  谢云昭却很满意,井水冰凉,就不用她再花钱买冰块儿了。

  红花染红一般在冬天,天气越冷,染出的红色越鲜艳。

  这是因为温度太高,会导致红花素降解,红花细胞中含有红花水解酶,温度越高,水解酶活性越大,当水温超过三十度左右,红花素只要在水中浸泡半个时辰,便会彻底分解,也就染不出颜色了。

  好在这井水够凉,和加了冰块的效果差不太多,不需要她再另外花钱。

  几人学着谢云昭的手法反复揉搓红花。

  不消片刻,水已经变成了黄色。

  就这样揉搓了两刻钟,谢云昭才道:“那边有干净的布袋子,现下将这些红花装进布袋子里,把里面的汁水绞干干。”

  她伸手拿过布袋子,装好红花后,将其放到一旁的案上,用力按压,拧去黄色汁液。

  这案板是用宋竹用竹子编成的,搭在台子上,底下是水槽,这些废弃的汁水,可以直接漏过案板从水槽流进排水渠里。

  在开设染坊之时,谢云昭便担心过污水排放问题,好在长灵县因为靠着江,夏季又多雨,人口也多,因此排水系统做得还算完善,还修建了专门用于排放污水的暗沟。

  顺和染坊原本就做好了排污,只是谢云昭又根据现下染坊的布置重新修缮了一番。

  这水槽两边修得比较高,防止打湿衣物。

  案板也是可拆卸的,方便冲洗晾晒。

  “东家,接下来怎么做?”郭强率先挤干了黄汁,站在案板前问道。

  谢云昭紧随其后,道:“将缸里的水倒掉,重新加清水,继续像刚才那样淘洗拧干,反复三次。”

  一旁已经重新捣好一大盆红花的何雪便道:“我去提水吧。”

  她说完便提着桶出去了。

  乔珍娘和另外两个捣花的妇人王悦娘和杜春花也急忙道:“我们也去。”

  没过多久,四人就提着桶进来了。

  谢云昭和郭强几个人将红花又淘洗了三遍。

  这样反复揉搓清洗,水依旧是浓郁的黄色。

  红花中能够用来染红色的红花素,含量甚微,仅仅只占百分之零点五,而黄色素含量却占了百分之三十。

  两者之间有六十倍的差距,用水洗,显然是洗不尽的,还要采用其他的办法。

  谢云昭吩咐他们重新清洗了染缸,再加上清水后,转身出去了。

  没过多久,她便回来了,身后跟着宋莲和宋竹,两人手里抬着一个大桶。

  众人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酸味。

  杜春花鼻子灵,一下便闻出来——

  “这是醋吗?”她问道。

  谢云昭打开盖子,那酸味直冲鼻腔。

  里面装的正是白醋。

  她用水瓢给每个瓷缸里加了一瓢白醋。

  “现在继续揉搓淘洗,和方才一样,揉搓过后用布袋子拧干。”谢云昭吩咐道。

  众人虽然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但既然签了契,想要领工钱,自然是东家怎么说他们怎么做。

  谢云昭嘴角微勾,对几人的执行力很很是满意。

  她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在酸味扑鼻中和众人一起揉搓红花。

  汁水很快再次变成浓郁的黄色。

  黄色素除了溶于水之外,还溶于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只是红花也溶于碱性溶液,但不溶于酸性溶液,因此,用酸性溶液淘洗,可以进一步去除残留的黄色素。

  这种提取红色素的方法,便称之为杀花法。

  其实除了醋之外,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也可以,只是这些需要等待发酵,而且要大量收集比较困难,也不好长期储存,所以她选择了使用白醋,反正白醋价格也不贵,效果还好得多。

  等几人完成了这一步骤之后,谢云昭让他们将红花全部倒进筛子里,均匀地铺开,随后喊了宋莲和宋竹来,两人将这些筛子端到另外一个专门用来晾染料的房间里,用青蒿覆盖其上。

  这样盖上一夜,明日将其捏成饼晾干,红花饼便做成了。

  这红花饼做起来说简单也简单,就是颇为繁琐,去除黄色素是其主要步骤,然而黄色素含量过高,需要反复揉搓淘洗,一次就需要花费近半个时辰,这样处理起来就很费时了。

  加上谢云昭八个人,也才处理了三麻袋红花,就到了吃午饭的时辰。

  几个妇人和郭强都是做惯了粗活的,倒还没什么不适应,反倒是谢云昭,第一次做这种体力活,直起身来时忍不住捶了捶腰。

  乔珍娘心细,见她动作,悄悄靠近她,道:“秦小娘子以前没做过这些粗活儿吧?你待会儿吃完饭找那位宋娘子给你揉揉腰吧,不然明日腰要痛的。”

  谢云昭转头看了看她,微微一笑:“我知道了,多谢。”

  乔珍娘抿嘴笑了笑,这位秦小娘子年纪也不大,她女儿也就比她小个三四岁,有时候看着秦小娘子,她便忍不住想起自己女儿。

  唉,如果没有苦衷,哪家父母舍得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出来吃这些苦?

  “秦小娘子教的,我们已经会了,下晌不如就别亲自动手了,我们来做就行,有不对娘子您再指正。”乔珍娘忍不住劝道。

  “多谢乔娘子关心,我有分寸。”

  谢云昭当然知道她是好心,不过这红花饼她以前从未做过,今日也是想体验一番。

  作为东家,总不能只会纸上谈兵,只有亲身体验了,才会知晓其中会存在哪些问题,等她掌握了这项技能,对流程熟悉了,这些工人们也能够自行上手,不需要她操心了,她自然不会再将时间花费在这里。

  乔珍娘劝过一句,见她有自己的主意,便也没再多言,说到底她只是个做工的,东家的事轮不到她多言。

  几人一路到了食堂。

  谢云昭走在最前,乔珍娘几人跟在后面,不由互相交换眼神——

  秦小娘子这是打算和他们在一起吃饭?

  这简直闻所未闻。

  只是怕他们第一天不熟悉走错路给他们领路吧?

  谢云昭不知身后几人的眉眼官司,她进了屋,见宋莲顾婉还有宋竹已经在里面了,此刻正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面前各自摆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是四个碗,两菜一汤加主食。

  顾婉朝谢云昭挥了挥手:“阿嫣姐姐快来,今天有鸡汤喝。”

  谢云昭对她一笑:“好,就来。”

  说罢领着乔珍娘几个人去打饭。

  乔珍娘他们都是第一次见这样吃饭方式,当即将秦小娘子要和他们一起吃饭的念头抛至脑后,不由满脸新奇看这看那。

  他们早上已经看过食堂,却不想原来那些用具和空间是这么个作用。

  他们学着谢云昭取了托盘,站到那边的窗口前。

  一排木板像墙一般将里外隔开,只在中间留了几个小小的窗口,能让他们看见里面有哪些饭菜。

  谢云昭将托盘放到柜台上,里面的厨娘拿过碗,给她分别打了菜,舀鸡汤时,还给她加了一个鸡腿。

  “谢谢李婶儿。”

  厨娘李婶儿笑呵呵:“秦小娘子有什么想吃的随时告诉我,我去买来做。”

  谢云昭答应着:“好。”

  说完便端着托盘坐到宋莲他们那桌。

  乔珍娘几人学着谢云昭的动作,将托盘放到柜台上。

  李婶儿给他们打了饭菜,打完说道:“没吃饱再来添。”

  郭强端着托盘回过头,惊讶道:“还能添?”

  李婶儿笑道:“秦小娘子说了,保证让你们吃饱。”

  几人纷纷看向谢云昭。

  谢云昭放下汤碗,开玩笑道:“吃饱了才有力气,不要害羞啊,放心大胆地吃。”

  几人一时愣住,半晌,才反应过来,他们没有听错。

  郭强脸上难得露出笑意,大声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秦小娘子放心,我吃饱了肯定好好干活。”

  乔珍娘几人一听,也忙跟着表忠心。

  食堂里一时颇为热闹。

  乔珍娘七个人一起坐到另外的桌子上,边吃边忍不住时不时偷看谢云昭。

  “秦小娘子可真是实在人。”杜春花道。

  钱香附和着感叹:“遇上这样的东家是我们的福气。”

  她先前一直将秦小娘子当小孩子看,尤其是面试时搞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花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似的,签了契约之后心里还有些后悔。

  今日一见,却是彻底颠覆了她的想法。

  秦小娘子虽然年纪小,却为人厚道,待人也温和,行事更是稳重,她早上手忙脚乱不小心打翻了做好的红花,本以为自己高低要挨上一顿训斥了,不料秦小娘子并未生气,只是言辞温和地让她将地上的红花拾起来重新处理便罢,一句重话都没说。

  别说在外面,这要是在家里,她婆婆早责骂她了。

  想到此,钱香忍不住眼眶微红。

  王悦娘并未注意到她的情绪,只看着面前的托盘,补充道:“还很细心。”

  比如像这样给每个人将饭菜分开来装,换做别的东家,绝不会考虑得这样仔细。

  她以前也不是没有给别人做过工,大家吃饭都在一起,有的讲究一些的,就是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很多不讲究的,就男女坐在一起,大家筷子都往盘子里戳,口水都混做一盘,不想还好,一旦注意到,就很难再吃得下去。

  这也罢了,她们粗人一个,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讲究这些,可很多时候,她们却是根本吃不饱。

  几盘菜往桌上一放,有些猴急的,伸手就端着盘子往自己碗里倒,她们吃饭还要靠抢的。

  今日过来做工,她怕吃不饱,还特意揣了几个饼子在身上,没想到根本不用抢,人人有份,她每样菜都能吃到,吃不够还能再添,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

  “悦娘,去添饭不?”身旁王双儿声音打断王悦娘的思绪。

  王悦娘伸手将碗里最后一口饭扒进嘴里,起身道:“走。”

  几人吃饱喝足,浑身都有了劲儿,干活更为卖力。

  然而就算如此,一天下来,也只是处理了几袋子。

  相比于那码得小山一样高塞满了大半个屋子的麻袋,这几袋子不过是皮毛。

  照这样下去,这么多红花,还不知道要处理到什么时候。

  谢云昭在工人们下工离开染坊后,让宋莲几人先回家,自己则回到书房里,点上灯,铺开纸,提笔将自己脑中有关红花的知识全都写了下来。

  就这样写了半个时辰,才放下笔。

  她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文字,思绪飞转。

  一面思索,一面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夜色昏昏,灯火跳跃,谢云昭眼睛越来越亮,直到外面传来打更的声音,她才长呼一口气,打了个响指,将桌上的东西收好,灭了灯,直接在染坊歇下了。

  翌日天刚亮,她便起了身。

  还没到上工的时辰,工人们还没来。

  她走进制作染料的房间。

  昨日用过的用具已经被清洗干净,晾在一旁,谢云昭将其一一复原。

  而后从麻袋里取了红花捣烂,倒进瓷缸当中。

  随后从后院柴房拿了两把稻草点燃烧成灰,随后将这些稻草灰装进干净的瓷缸里,加上水。

  正在加水时,宋竹打着哈欠从门外进来,见此好奇问:“这是什么?”

  “稻草灰水。”谢云昭回道,手上动作不停。

  她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纱布,对宋竹道:“帮个忙。”

  宋竹走上前,帮着将纱布固定在瓷缸上面。

  谢云昭拿着水瓢,舀起草木灰水倒在纱布上进行过滤。

  “这又是做什么?”

  “做碱水啊。”谢云昭头也不抬,用水瓢指了指瓷缸里过滤过的水,“不要钱的碱水。”

  宋竹疑惑道:“碱水有什么用?”

  “秘密。”

  好奇心被强行憋了回来,宋竹撇撇嘴,他还不稀得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