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周小小震惊地说,“设备报废处理需要多层审批,委员会也会监督...”
她突然停住了,意识到如果委员会内部真的还有问题分子,确实可能瞒天过海。
“我们正在核对账目和实物。”陈强说,“目前看来,至少有五台大型设备‘被报废’后神秘消失,然后又出现在几家乡镇小厂里。”
周小小感到一阵寒意。这意味着李文杰的残余势力比想象中更加庞大和狡猾,他们的触角可能已经延伸到了委员会内部。
“为什么瞒着我?”她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受伤。
陈强与老工人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我们不确定谁可以信任。直到最近,我才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周委员是真正为民做主的好干部。”他顿了顿,“而且,我需要确凿证据。”
周小小看着煤油灯下这些朴实的面孔,忽然明白了什么:“你回来厂里工作,不是为了当电工,是吗?”
陈强缓缓点头:“我是受市工业局秘密委派,来调查机械厂设备流失案的。这些年,不仅是你们厂,全市多个国有企业都发生了类似情况。”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银锁片:“这确实是我母亲的遗物,但我找到它不是在废料堆,而是在一家乡镇厂长的办公室里。他酒后炫耀说这是从机械厂‘弄’出来的宝贝之一。”
周小小接过银锁片,在灯光下仔细端详,这才发现边缘处刻着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国强民安”。这是当年国家优秀工人奖励品的标志性刻印。
“所以我散布消息,说找到了银锁片,希望能引蛇出洞。”陈强继续说,“没想到反而帮了你一把。”
周小小摇摇头,微微一笑:“不,它确实帮了我。那天晚上,当我最彷徨无助时,它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她郑重地将银锁片交还给陈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结束这场战斗吧。”
在陈强和周小小的联手策划下,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开始实施。
周小小故意在委员会上提出要全面清查厂里所有已报废设备的处理记录,声称接到群众举报,有违规操作。如他们所料,这个提议遭到了委员会中某些成员的强烈反对。
“这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务科的孙副主任拍桌子说道,“那些陈年旧账有什么可查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生产,促效益!”
周小小注意到,平时很少发言的供销科代表也附和道:“老孙说得对,委员会不应该听风就是雨。没有确凿证据就大规模查账,会影响厂里的稳定。”
会议不欢而散。周小小和陈强却相视一笑——鱼开始咬钩了。
当晚,陈强安排的老工人暗中监视发现,孙副主任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城西的一家小茶馆。约半小时后,供销科代表也鬼鬼祟祟地进去了。
“他们上钩了。”陈强在仓库里对周小小说,“接下来,按计划进行。”
第二天,周小小故意请了“病假”,没有去厂里上班。与此同时,陈强放出风声,说周小小因为压力太大,旧病复发,正在宿舍休息。
中午时分,一个身影悄悄溜进了委员会办公室。此时正是午休时间,办公室里空无一人。来人快速打开档案柜,开始翻找设备报废相关的文件。
就在他找到想要的文件,准备离开时,灯光突然大亮。周小小、陈强和赵书记一起从里间办公室走出来,挡住了去路。
“孙副主任,找什么呢?”赵书记冷冷地问道,他提前一天从市里回来了。
孙副主任面如死灰,手中的文件散落一地。
真相大白
在确凿证据和压力下,孙副主任很快交代了全部事实。
原来,李文杰在位时就开始了一套精密的设备转移计划。他们将还能使用的设备以报废名义低价处理,然后转移到关系户开的乡镇小厂,从中牟取暴利。李文杰倒台后,这条利益链并没有断裂,而是由孙副主任等人继续操作。
“那些小厂给了你们什么好处?”周小小质问道。
孙副主任苦笑:“不只是好处,更是威胁。我们早就被拖下水了,不做也不行。”他顿了顿,“那个电工王师傅的陷害事件,确实是我们策划的,本想转移视线,没想到...”
“没想到小小同志这么顽强。”赵书记接话道,语气中带着赞赏。
至此,机械厂的蛀虫被彻底清除。市工业局根据陈强收集的证据,顺藤摸瓜,破获了一个跨区的国有资产流失团伙。
庆功会上,赵书记特意表彰了周小小和陈强的贡献。工人们自发地为他们鼓掌,掌声持续了很久。
庆功会后,月光下的老槐树显得格外宁静。周小小和陈强并肩站在树下,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刻。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陈强问道,“赵书记说市里想调你去工业局工作。”
周小小望着厂区里闪烁的灯火,轻轻摇头:“我拒绝了。这里更需要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才刚刚走上正轨,工人们的信任不能辜负。”
陈强点头表示理解:“我也决定留下来。厂里设备老化和流失问题严重,需要彻底的技术改造。”
二人相视而笑,一种默契在目光交流中自然形成。
“对了,这个送你。”陈强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银锁片,递给周小小。
周小小惊讶地看着他:“这怎么行?这是你母亲唯一的遗物。”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送给最重要的人。”陈强真诚地说,“没有你,它可能永远被埋没在废料堆里。而你,给了它新的意义。”
周小小接过银锁片,感受到它温热的触感。这一次,温热没有再消失,而是持续地温暖着她的掌心。
“它们没有离开。”她轻声说,不知是指银锁片中的力量,还是指那些一直在支持着她的工人们。
“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陈强温和地接话,“只要你坚持做正确的事,就永远不会孤立无援。”
月光下,银锁片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周小小握紧银锁片,抬头望向机械厂的大门。那里挂上了新的厂牌——“向阳机械厂”,在月光下闪着光。
月光洒在“向阳机械厂”的新厂牌上,泛着柔和的银辉。周小小握紧手中温热的银锁片,望着这片即将焕发新生的厂区,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坚定。
接下来的几个月,机械厂悄然发生着变化。
周小小婉拒了市工业局的调任,全身心投入到厂里的整顿与重建中。在赵书记的支持下,监督委员会进行了改组,增加了两名一线工人代表。每周的委员会会议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讨论生产问题、听取工人意见。
陈强也留了下来。凭借市工业局特派员的身份和过硬的技术,他牵头成立了技术改造小组,对厂里老旧的设备逐一排查、维修。那些险些被当作废铁卖掉的机床,经过他和老师傅们的巧手修复,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台铣床是五八年的产品了,”一位老师傅擦拭着机器上的铭牌,感慨道:“没想到还能转起来。”
陈强笑着调整齿轮:“好东西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像咱们厂一样。”
一九七五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厂区角落里的几棵桃树绽放出粉嫩的花朵,为灰墙铁窗的工厂增添了一抹柔色。
四月的一个清晨,厂里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赵书记站在主席台上,声音洪亮:“同志们,上级批准了我们厂的技术改造计划!市里将拨付十五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更新设备!”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工人们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这是机械厂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
周小小站在台下,注意到人群中有几个熟悉的面孔——正是曾经在李文杰时期得过好处、后来被批评教育的职工。此刻,他们也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虽然笑容有些勉强,但眼中已没有了从前的敌意。
散会后,周小小特意找到其中一位叫老杨的工人。他曾经因为倒卖厂里零件受过处分,如今在仓库做管理员。
“老杨,技术改造需要精准的库存清单,这项工作很重要,希望你能负责。”周小小平静地说。
老杨愣了一下,随即郑重地点头:“周委员放心,我一定把账目弄得明明白白!”
等老杨走后,陈强走到周小小身边:“你信任他?”
“信任需要培养,”周小小望着老杨远去的背影,“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厂子增加一份力量。”
技术改造并非一帆风顺。新设备安装需要调整车间布局,这意味着要动一些老师傅习惯的工作区域。有几位老技工闷着头抽烟,明显不太乐意。
周小小没有强行推动,而是请陈强组织技术观摩会,带大家去市里已经完成技术改造的工厂参观。看到兄弟单位改造后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老师傅们的态度慢慢转变了。
“这新床子确实精准,”钳工组长老刘试用新设备后承认,“就是我这老脑筋得转转弯了。”
陈强趁机说:“刘师傅,您经验丰富,带带年轻人上手这些新设备吧?”
老刘脸上顿时有了光彩,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夏初的时候,厂里接到一批紧急订单,为农村公社生产一批脱粒机。时间紧,任务重,工人们自愿加班加点。周小小和陈强也留在厂里,与大家一同奋战。
最后一个夜晚,当最后一批脱粒机检验合格装车时,不知是谁先唱起了《咱们工人有力量》,很快,全车间的人都跟着唱起来。歌声嘹亮,穿透厂房,在夜空中回荡。
周小小站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团结一心的力量,眼角微微湿润。陈强悄悄递给她一块手帕,两人相视而笑。
八月,厂里来了十多名知青学徒。这些年轻人从农村回来,对工厂生活既期待又陌生。周小小提议开办夜校,由老师傅们传授技术,委员会成员教授文化课。
课程开办的第一天晚上,教室里坐满了人。不仅有新学徒,还有许多老工人也来听课。周小小讲解机械原理,陈强教授电工基础知识,甚至连赵书记也来讲了一堂政治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小插曲发生在九月。市里突然派来检查组,有人匿名举报机械厂“只抓生产,不抓革命”。检查组查阅了厂里的会议记录、生产报表,又与工人个别谈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向阳机械厂“政治生产双丰收”。
后来才知道,举报者是曾经与孙副主任关系密切的供销科职员。鉴于他没有实际参与之前的设备流失案,只是出于不满而举报,厂委员会决定给他改过的机会,调他到生产一线学习技术。
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在厂里引起了良好反响,工人们都说:“厂领导有原则,也有人情味。”
秋去冬来,机械厂迎来了真正的转变。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次品率下降了大半。厂里不仅完成了年度计划,还提前一个月开始生产明年第一季度的任务。
年终表彰大会上,周小小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当她上台领奖时,台下响起了持久的热烈掌声。这掌声里,是工人们对她半年多来辛勤工作的认可。
散会后,周小小又一次来到那棵老槐树下。陈强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拿着两个饭盒。
“庆祝一下?”他笑着打开饭盒,里面是饺子,“三鲜馅的,食堂老师傅特意留的。”
周小小接过还温热的饭盒,咬了一口饺子,鲜美多汁。
“真好吃。”她满足地笑了。
陈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给你,新年礼物。”
周小小打开一看,是一副毛线手套,手背上用银线绣着一个小小的锁片图案。
喜欢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
她突然停住了,意识到如果委员会内部真的还有问题分子,确实可能瞒天过海。
“我们正在核对账目和实物。”陈强说,“目前看来,至少有五台大型设备‘被报废’后神秘消失,然后又出现在几家乡镇小厂里。”
周小小感到一阵寒意。这意味着李文杰的残余势力比想象中更加庞大和狡猾,他们的触角可能已经延伸到了委员会内部。
“为什么瞒着我?”她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受伤。
陈强与老工人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我们不确定谁可以信任。直到最近,我才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周委员是真正为民做主的好干部。”他顿了顿,“而且,我需要确凿证据。”
周小小看着煤油灯下这些朴实的面孔,忽然明白了什么:“你回来厂里工作,不是为了当电工,是吗?”
陈强缓缓点头:“我是受市工业局秘密委派,来调查机械厂设备流失案的。这些年,不仅是你们厂,全市多个国有企业都发生了类似情况。”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银锁片:“这确实是我母亲的遗物,但我找到它不是在废料堆,而是在一家乡镇厂长的办公室里。他酒后炫耀说这是从机械厂‘弄’出来的宝贝之一。”
周小小接过银锁片,在灯光下仔细端详,这才发现边缘处刻着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国强民安”。这是当年国家优秀工人奖励品的标志性刻印。
“所以我散布消息,说找到了银锁片,希望能引蛇出洞。”陈强继续说,“没想到反而帮了你一把。”
周小小摇摇头,微微一笑:“不,它确实帮了我。那天晚上,当我最彷徨无助时,它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她郑重地将银锁片交还给陈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结束这场战斗吧。”
在陈强和周小小的联手策划下,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开始实施。
周小小故意在委员会上提出要全面清查厂里所有已报废设备的处理记录,声称接到群众举报,有违规操作。如他们所料,这个提议遭到了委员会中某些成员的强烈反对。
“这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务科的孙副主任拍桌子说道,“那些陈年旧账有什么可查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生产,促效益!”
周小小注意到,平时很少发言的供销科代表也附和道:“老孙说得对,委员会不应该听风就是雨。没有确凿证据就大规模查账,会影响厂里的稳定。”
会议不欢而散。周小小和陈强却相视一笑——鱼开始咬钩了。
当晚,陈强安排的老工人暗中监视发现,孙副主任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城西的一家小茶馆。约半小时后,供销科代表也鬼鬼祟祟地进去了。
“他们上钩了。”陈强在仓库里对周小小说,“接下来,按计划进行。”
第二天,周小小故意请了“病假”,没有去厂里上班。与此同时,陈强放出风声,说周小小因为压力太大,旧病复发,正在宿舍休息。
中午时分,一个身影悄悄溜进了委员会办公室。此时正是午休时间,办公室里空无一人。来人快速打开档案柜,开始翻找设备报废相关的文件。
就在他找到想要的文件,准备离开时,灯光突然大亮。周小小、陈强和赵书记一起从里间办公室走出来,挡住了去路。
“孙副主任,找什么呢?”赵书记冷冷地问道,他提前一天从市里回来了。
孙副主任面如死灰,手中的文件散落一地。
真相大白
在确凿证据和压力下,孙副主任很快交代了全部事实。
原来,李文杰在位时就开始了一套精密的设备转移计划。他们将还能使用的设备以报废名义低价处理,然后转移到关系户开的乡镇小厂,从中牟取暴利。李文杰倒台后,这条利益链并没有断裂,而是由孙副主任等人继续操作。
“那些小厂给了你们什么好处?”周小小质问道。
孙副主任苦笑:“不只是好处,更是威胁。我们早就被拖下水了,不做也不行。”他顿了顿,“那个电工王师傅的陷害事件,确实是我们策划的,本想转移视线,没想到...”
“没想到小小同志这么顽强。”赵书记接话道,语气中带着赞赏。
至此,机械厂的蛀虫被彻底清除。市工业局根据陈强收集的证据,顺藤摸瓜,破获了一个跨区的国有资产流失团伙。
庆功会上,赵书记特意表彰了周小小和陈强的贡献。工人们自发地为他们鼓掌,掌声持续了很久。
庆功会后,月光下的老槐树显得格外宁静。周小小和陈强并肩站在树下,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刻。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陈强问道,“赵书记说市里想调你去工业局工作。”
周小小望着厂区里闪烁的灯火,轻轻摇头:“我拒绝了。这里更需要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才刚刚走上正轨,工人们的信任不能辜负。”
陈强点头表示理解:“我也决定留下来。厂里设备老化和流失问题严重,需要彻底的技术改造。”
二人相视而笑,一种默契在目光交流中自然形成。
“对了,这个送你。”陈强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银锁片,递给周小小。
周小小惊讶地看着他:“这怎么行?这是你母亲唯一的遗物。”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送给最重要的人。”陈强真诚地说,“没有你,它可能永远被埋没在废料堆里。而你,给了它新的意义。”
周小小接过银锁片,感受到它温热的触感。这一次,温热没有再消失,而是持续地温暖着她的掌心。
“它们没有离开。”她轻声说,不知是指银锁片中的力量,还是指那些一直在支持着她的工人们。
“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陈强温和地接话,“只要你坚持做正确的事,就永远不会孤立无援。”
月光下,银锁片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周小小握紧银锁片,抬头望向机械厂的大门。那里挂上了新的厂牌——“向阳机械厂”,在月光下闪着光。
月光洒在“向阳机械厂”的新厂牌上,泛着柔和的银辉。周小小握紧手中温热的银锁片,望着这片即将焕发新生的厂区,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坚定。
接下来的几个月,机械厂悄然发生着变化。
周小小婉拒了市工业局的调任,全身心投入到厂里的整顿与重建中。在赵书记的支持下,监督委员会进行了改组,增加了两名一线工人代表。每周的委员会会议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地讨论生产问题、听取工人意见。
陈强也留了下来。凭借市工业局特派员的身份和过硬的技术,他牵头成立了技术改造小组,对厂里老旧的设备逐一排查、维修。那些险些被当作废铁卖掉的机床,经过他和老师傅们的巧手修复,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台铣床是五八年的产品了,”一位老师傅擦拭着机器上的铭牌,感慨道:“没想到还能转起来。”
陈强笑着调整齿轮:“好东西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像咱们厂一样。”
一九七五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厂区角落里的几棵桃树绽放出粉嫩的花朵,为灰墙铁窗的工厂增添了一抹柔色。
四月的一个清晨,厂里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赵书记站在主席台上,声音洪亮:“同志们,上级批准了我们厂的技术改造计划!市里将拨付十五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更新设备!”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工人们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这是机械厂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
周小小站在台下,注意到人群中有几个熟悉的面孔——正是曾经在李文杰时期得过好处、后来被批评教育的职工。此刻,他们也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虽然笑容有些勉强,但眼中已没有了从前的敌意。
散会后,周小小特意找到其中一位叫老杨的工人。他曾经因为倒卖厂里零件受过处分,如今在仓库做管理员。
“老杨,技术改造需要精准的库存清单,这项工作很重要,希望你能负责。”周小小平静地说。
老杨愣了一下,随即郑重地点头:“周委员放心,我一定把账目弄得明明白白!”
等老杨走后,陈强走到周小小身边:“你信任他?”
“信任需要培养,”周小小望着老杨远去的背影,“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厂子增加一份力量。”
技术改造并非一帆风顺。新设备安装需要调整车间布局,这意味着要动一些老师傅习惯的工作区域。有几位老技工闷着头抽烟,明显不太乐意。
周小小没有强行推动,而是请陈强组织技术观摩会,带大家去市里已经完成技术改造的工厂参观。看到兄弟单位改造后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老师傅们的态度慢慢转变了。
“这新床子确实精准,”钳工组长老刘试用新设备后承认,“就是我这老脑筋得转转弯了。”
陈强趁机说:“刘师傅,您经验丰富,带带年轻人上手这些新设备吧?”
老刘脸上顿时有了光彩,拍着胸脯应承下来。
夏初的时候,厂里接到一批紧急订单,为农村公社生产一批脱粒机。时间紧,任务重,工人们自愿加班加点。周小小和陈强也留在厂里,与大家一同奋战。
最后一个夜晚,当最后一批脱粒机检验合格装车时,不知是谁先唱起了《咱们工人有力量》,很快,全车间的人都跟着唱起来。歌声嘹亮,穿透厂房,在夜空中回荡。
周小小站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团结一心的力量,眼角微微湿润。陈强悄悄递给她一块手帕,两人相视而笑。
八月,厂里来了十多名知青学徒。这些年轻人从农村回来,对工厂生活既期待又陌生。周小小提议开办夜校,由老师傅们传授技术,委员会成员教授文化课。
课程开办的第一天晚上,教室里坐满了人。不仅有新学徒,还有许多老工人也来听课。周小小讲解机械原理,陈强教授电工基础知识,甚至连赵书记也来讲了一堂政治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小插曲发生在九月。市里突然派来检查组,有人匿名举报机械厂“只抓生产,不抓革命”。检查组查阅了厂里的会议记录、生产报表,又与工人个别谈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向阳机械厂“政治生产双丰收”。
后来才知道,举报者是曾经与孙副主任关系密切的供销科职员。鉴于他没有实际参与之前的设备流失案,只是出于不满而举报,厂委员会决定给他改过的机会,调他到生产一线学习技术。
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在厂里引起了良好反响,工人们都说:“厂领导有原则,也有人情味。”
秋去冬来,机械厂迎来了真正的转变。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次品率下降了大半。厂里不仅完成了年度计划,还提前一个月开始生产明年第一季度的任务。
年终表彰大会上,周小小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当她上台领奖时,台下响起了持久的热烈掌声。这掌声里,是工人们对她半年多来辛勤工作的认可。
散会后,周小小又一次来到那棵老槐树下。陈强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拿着两个饭盒。
“庆祝一下?”他笑着打开饭盒,里面是饺子,“三鲜馅的,食堂老师傅特意留的。”
周小小接过还温热的饭盒,咬了一口饺子,鲜美多汁。
“真好吃。”她满足地笑了。
陈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给你,新年礼物。”
周小小打开一看,是一副毛线手套,手背上用银线绣着一个小小的锁片图案。
喜欢穿越七零都跟阎王谈过判还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