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到港岛-《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老林,来抽烟。”刘平安丢给他一支华子。

  “谢了!”林荣光点着烟,深深吸了一口:“刘兄弟,我多嘴问一下,到了港岛,那个娄老板一个月给我开多少工资?”

  刘平安轻轻一笑,随口道:“不太清楚,应该不会低于200港币吧。”

  林荣光咋舌道:“乖乖,都快赶上我们师长的工资了。”

  “没你们师长多,按汇率算的话,换成咱们这边的钱,大概在90块左右。”

  “那也不少了,和八级工差不多。”

  “老林,到了港岛请我吃饭啊,不然有你好看。”

  “冇问题啦。”

  ....

  三人聊了会,便回客舱休息了。

  在1997年之前,港岛实行的仙(分)、毫(角)、元为单位的货币体系,其中1元等于10毫,1毫等于10仙。

  1956年官方汇率1美元约等于2.604人民币,1港元约等于0.175美元,因此,1人民币约等于2.197港元。

  港岛,娄家。

  娄半城换好礼装,准备出门办事,谭雅丽帮他整理着衣领,轻声道:“振华,奥门那边发来电报说,平安快到了。”

  “你让俊弘开车去接吧,今天这个合同很重要,我签完就会赶回来。”娄半城卷着袖口回道。

  “成,到时候让娥子一起去,我这边让张叔准备食材。”

  “嗯!”娄半城点了下头,又叮嘱道:“还有,平安那小子带过来的人也要招待好,让下面的人机灵点,不要给人家甩脸子。”

  一帮泥腿子也要招待?谭雅丽皱眉不解道:“不就是些工人吗?到时候让俊弘把他们直接送到工厂去就是了。”

  怕啥来啥,听到媳妇轻视的语气,娄半城有些不满,轻声呵道:“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厚德而矜物,这点道理你不懂吗?撇开他们是平安带过来的人不谈,哪怕是从北面逃港过来的老乡,只要找到我娄振华,咱们都要去善待。”

  “至于吗...”

  娄半城急着要去签合同,没功夫听媳妇瞎逼叨:“行了,别说了,这事就按我说的办。”

  谭雅丽看到娄半城生气了,连忙妥协道:“知道了,我的大老爷,按你的意思办还不成嘛?”

  “上次老刘来信说,这些人都是从部队上退下来的,港岛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地痞流氓遍地都是,有老家这批人在,说不准哪天就能帮上大忙。行了,我该出门了。”娄半城又耐心的解释了句,转身便出了别墅。

  .....

  四个小时很快过去,娄家其中一个负责带路的人叫王建业,敲响了客舱门。

  “王哥,有事?”刘平安打开门问道。

  王建业微笑道:“平安,你们收拾下东西,客船大概还有二十分钟靠岸,到了上环码头(“敌产”码头),东家安排了人接咱们。”

  “得嘞!”刘平安随即扯下一个大行李箱,对另外几人喊道:“大家收拾下东西,二十分钟后靠岸。”

  “日踏玛的,终于不用受罪了。”

  “是啊,这段时间吐死我了。”

  “行了,都别抱怨了,谁让咱们是旱鸭子呢,赶紧收拾东西。”吴清河制止了吵闹声,收拾起行李。

  “呜??”

  一串鸣笛过后,德星号停靠在了码头。

  乘客们开始有序排队下船,刘平安终于踏上了港岛,一行人跟在王建业身后往前方走去。

  码头上的很多搬运工人穿着粗布短褂,脖子上随意搭着各色毛巾,有的汗流浃背扛着箱子,也有的到处询问乘客需不需要“帮忙”...

  刘平安一行人没理他们,别看他们是工人,说不准晚上摇身一变就成了社团成员,和安乐、福义兴、和义和等等,里面很多成员都是码头工人。

  众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港岛比自己老家如何如何的好,不过在刘平安看来和贫民窟差不了多少,后世随便拉出一个四线城市都比这时期的港岛好,也就干诺道殖民时期的公共建筑群比较吸引人,如最高法院、邮政总局、皇后像广场等。

  现在的港岛,最高的建筑是1955年由霍官泰建成的蟾宫大厦,总共十七层,还有1950年建成的华夏银行大厦也是十七层,至于别的高建筑,寥寥无几。

  港岛这几年吃了一波北方战争的红利,地产开始发力,等到了六十年代,高楼大厦才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