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打蛇随棍上-《女穿男后,靠读书为家族改换门楣》

  连翘小心地拉了拉欧阳艳的衣角,小姐今天未免和外男聊太多了。

  尽管这个“外男”是皇子也不行啊,再说了,小姐以前不是说过对五皇子无感吗?

  之前很多次五皇子上门欧阳家,小姐都是躲着的。

  还有之前几次看似巧合的偶遇,她不信小姐没看出任何猫腻来。

  哎呀,如今这是怎么了?转性了?

  突然就对五皇子有好感了?

  连翘不解,这五皇子和从前也没有任何变化啊~

  哦,也不是,这穿衣打扮上倒是换了个风格,不再是皇家富贵风了,改成矜贵公子风了~

  这倒是有点儿像当初蒋家那位公子,那才是小姐喜欢的样子啊。

  难道五皇子……这是在模仿蒋大人的穿衣风格?

  额!不能吧~

  哎呀,那岂不是小姐的心思已经被五皇子知晓了!

  天呐天呐!她要怎么提醒自家小姐一下才好啊?!

  于是,欧阳艳就感觉自己袖口一沉。

  “嗯?怎么了连翘?”

  “小姐,再不进茶楼,可能就要错过今天说书人讲书了~”

  连翘也是有急才的,用小姐最感兴趣的事提醒时间不早、别再聊下去了,肯定是没错的。

  果然不出连翘所料,欧阳艳“哎呀”一声,“完了完了,赶不上开头了,快走快走!”

  五皇子当然知道欧阳艳的喜好,也是知道,才在今日来茶楼碰碰运气。

  今日说书人确实要讲最近很火的话本子,不过五皇子对话本子什么的根本不感兴趣。

  刚刚心腹小太监急匆匆来报,有南方的信件到了,自己这才中途出了茶楼,没有继续等着“偶遇”。

  只是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自己都要走了,竟然被刚刚到茶楼的欧阳艳给追上叫住了。

  这也让他更加确认了一件事,一件挺让他窝火的事……

  “那个,不好意思了五皇子殿下,小女子先失陪了。”

  “明白,这家茶楼的说书人确实很有两分本事,欧阳小姐快去吧,我府中有些事需要处理,这次是没机会听最新的话本子了,唉~”

  五皇子故作遗憾,实际上是想让欧阳艳知道,自己和她有共同的喜好。

  欧阳艳果然眼睛亮了亮,正是遇到同道中人的欣喜。

  “原来五皇子竟然也喜欢最近这个话本子,今日听不成没关系,根据我的经验,说书人至少要把这本话本子讲个十来遍。

  下次还有机会的,不用急于一时。”

  “原来如此,还是欧阳小姐见多识广。”

  “没有没有,经验之谈罢了,我赶时间,下次有机会一起听书啊~”

  “好,有机会一起听书!”

  两人在茶楼外分别,连翘终于松了一口气。

  “小姐,您还真要和五皇子约着一起听书啊?那怎么说也是外男啊~”

  “你这丫头,那就是句客套话,有机会一起听书,那没机会不就不用一起听书了?

  再说了,一个皇子,哪来的那么多闲工夫像我们一样想逛街逛街,想听书听书啊?

  都是客套话罢了,五皇子他本人都没当真,你这小丫头倒是当真了?”

  连翘点点头,那她就放心了。

  “哦哦,原来只是客套话,是奴婢理解错了~”

  唉~但愿真是客套话,这皇家可不是什么好去处啊,如果小姐踏进去了,一辈子就搭进去了。

  连带着她们这些伺候的人,也把一辈子搭进去了,皇子府啊,规矩肯定比一般的官宦人家多很多。

  欧阳家虽然规矩也严,可是主子们都和气得很,他们还是很有归属感的。

  若是到了皇子府当下人,那绝对完全不一样了,想想就让人觉得前途无“亮”,两眼一黑啊~

  连翘一时间脑补了好多以后日子的悲惨画面,直到进了茶楼,小伙计上了茶,一声惊堂木,才把她思绪拉回来。

  “哎呦!”

  “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连惊堂木的声音都怕了?”

  “没,没有,就是刚刚在想别的事,没反应过来。”

  “行了行了,看你魂不守舍的,别站着了,自己搬个椅子坐下,这一讲可要很久呢,何必累着自己?”

  欧阳艳向来对自己人很好,在没有长辈和外人在的情况下,像连翘这样的贴身丫鬟是可以坐的。

  “嘻嘻,多谢小姐。”

  “好啦,开始了,别再说话了~”

  连翘赶忙捂住自己的嘴,虽然明知道她们在单独的包间,不可能影响别人。

  欧阳艳所坐的位置是茶楼最好的包间之一,像这样的好位置一共只有三个,她一直选的都是正中间那个。

  刚刚五皇子坐的也是她这间,毕竟这间价格最贵,所谓权贵嘛~自然就要选最贵的。

  说书人正讲得精彩,故事还算新颖有趣,特别是没怎么听过猎奇故事的大周人。

  现在大家没有被手机和各种爆炸式、碎片化的信息所轰炸,所以稍微有意思一点儿的话本子就能把人深深吸引。

  这种程度的话本子,放在后世的某些免费小说软件里面,估计在读人数不会超过三千。

  作者写个几十万字,最后可能连一个全勤奖都混不上,顶多拿十几块几十块稿费。

  可同样质量的话本子放到这个时代,就连欧阳艳这样的大家族官二代、白富美都喜欢听,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

  百姓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匮乏,权贵们还能听听戏,没事把戏班子请到府里,甚至有些家族就养着自己的戏班子。

  百姓们银钱有限,稍微有点儿闲钱的也养不起戏班子,所以更为平价的茶楼就成了满足精神需求的首选。

  在这里坐在大厅,你可以一杯茶听全场,是否打赏全看你自愿。

  茶楼里最便宜的茶不过五文、十文钱,稍微有些结余的人都舍得花这个钱听上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的话本子。

  毕竟如果去书店自己买书看,首先你得识字,其次一本书的价格足够你在茶楼里喝几个月的茶水了。

  百姓们还是很精的,哪个性价比更高?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