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桃花运(上)-《许我今世,还君来生!》

  午时初刻,梁靖安回到位于展旗坊的归义王府。

  才刚跨步走进大门,就有门上的家丁上来禀报,

  “殿下,高小姐来了好一会儿了,现正在正厅等着您呢!”

  “谁?”梁靖安停住脚步,转头看一眼家丁,

  “尚书令、承恩公高家的嫡小姐!

  知道殿下不在,可高小姐不走,非说要等您回来。

  小的不敢拦,只能让高小姐进府里等。”家丁低头回着。

  “知道了,你去吧!”梁靖安眉心微皱,挥手招来自己的随侍李平,那是从南萧随他落户北元的嫡系下属之一,

  “殿下请吩咐!”

  “去青云坊的醉仙楼唤几道菜,再让厨下备两样南萧风味小吃,一会儿送到正厅来。”梁靖安吩咐完,扭脸朝府里正厅方向看一眼,

  “叫两个丫头过来伺候倒茶,然后你就去办事吧。”

  “是!”李平应了走开去。

  梁靖安今日没心情应酬什么人,可人已经来了,也来不及闭门谢客了。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梁靖安轻叹一口气,大步向正厅走去。

  归义王府占地不大,是个三进三开的方正庭院,只在东面有一块不太规则的小池塘,其间搭了几道浮桥和一座凉亭,算是有个小花园。

  比起曾经的武陵王府,如今的归义王府还不及当初一个别苑的规模,可这些对梁靖安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

  国没了!家没了!天大地大能有一个立足之地已是不易。更何况之所以能得北元皇帝赐居洛城内城,还距离皇宫极近,本就说明了归义王不过是彰显北元皇帝礼贤下士的吉祥物。

  他若要在北元平安度日,就要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夹起尾巴做人,老老实实的为皇帝陛下歌功颂德!

  步入正厅,左右环视一周却没有高黎宁的身影。

  梁靖安眸光微闪,穿过前厅径直向西厢的书房走去。

  不出所料,从打开的窗口看到书桌旁站着一个女子,正低着头在看什么。

  梁靖安猛想起桌上还没来得及收的一幅字,那是他昨晚从醉仙楼回府后,为平复翻涌的思绪写下的《洛神赋》……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昨晚才刚与高家兄妹一同席间共饮,今日这篇《洛神赋》恐怕会让有心之人想入非非。

  梁靖安快步走到书房门口,果然高黎宁正低头品味着那篇《洛神赋》,眉眼带笑、默默含羞……

  “高小姐降临寒舍,家人见识浅陋,招待不周,还请高小姐恕罪啊!”梁靖安一边往里走,一边朗声打着招呼!

  尽管他刻意放缓了声音,高黎宁还是被惊了一跳,抚在宣纸上的手一颤,“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墨迹早已干透,铺展如流云的一幅字顺着桌边滑落,擦出一串细碎的簌簌声扑落在地上。

  高黎宁抬起头,两颊泛起一抹粉红,目光迷离还带着一丝娇羞,

  “归义王好雅兴!

  早就听说昔日南萧的武陵王殿下骁勇善战、文武双全,今日看到这幅字,想来传说非虚!”

  她莲步轻移慢慢绕过书案走向梁靖安,发髻上的金步摇在她亦步亦趋的步履间晃动着,带动尾端的红宝石碰撞出一串清脆的声响。

  “过去种种恍如隔世,委实不堪回首。

  高小姐若能不再提起,在下感激不尽!”

  “既然如此,是小女冒失了。”高黎宁一贯我行我素,难得的善解人意一回,

  “不过归义王的这幅字是真的好,如行云流水、笔走御风,想来定是心有所感一气呵成,灵动的很呢。

  归义王莫不是借着笔墨,在心念哪位红颜知己?”

  说到最后,高黎宁话尾上扬,探身向前故作玩笑,俏皮的探究着梁靖安的脸。

  梁靖安心底有些不耐,脸上却平静无波,接住她的目光眉毛挑起轻轻一笑,面露一副那是自然却又不置可否的神情,

  “高小姐青春妙龄、蕙质兰心。

  在下虽虚长了些年岁,却难逃高小姐慧眼,实感汗颜!”

  看似一本正经的在夸人,话语间似是而非的答案又暗藏暧昧。

  高黎宁险些陷入他深邃的目光,脸一红忙转个身移开视线,不敢再与他较量。

  归义王,高黎宁第一眼见就看上了,虽年龄比自己大了不少,却能满足她对成熟男人的所有幻想。

  太年轻的男子不懂风情,只有这样饱经情场、经验丰富的,才称得上是真男人。

  可这个归义王,却没有如她所希望的那样,给个眼神儿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然对她每次的试探,他又并没有如之前自己看着还行的那些男子要么诚惶诚恐的逃避,要么不动声色的婉拒。

  这个归义王,总让她摸不透,搞不清楚状况。

  如此这般,更令这个初懂情事的小丫头欲罢不能。

  如今日这篇《洛神赋》,高黎宁怎么想都应该是梁靖安对自己的笔墨传情。

  她已经很明显的主动抛了情丝过去,他的眼神儿也不是否认,怎看着他有心伸出的手,却又如蜻蜓点水飘然掠过。

  为什么就不能如他喝酒时的豪迈性子,痛痛快快的向她表白呢?

  为什么总是如快开的水却忽然撤火,就是不让花儿开。

  或者,他不以言语用行动表示也好啊!那样一定更刺激!

  高黎宁曾经在哥嫂的房间里看到过一本奇怪的书,里面没什么字,都是画。

  画中人物都是一对一对的,无论姿势还是表情都栩栩如生,让人看了浑身发热、脸红心跳……

  开了窍的高黎宁对亲身实践那些画面有点儿跃跃欲试,可婚姻大事爹娘不点头就成不了,再有身份拘着也没人敢对她乱来。

  已过了论亲的年纪,可高黎宁的婚事却总没有着落。

  只因她的刁蛮任性洛城闻名,但凡匹配的门第都不肯上门,想高攀的人家她又看不上。

  高大人位高权重也不愿意小女儿因婚事受委屈,索性豁出去让她自己挑,对外声称“宁缺毋滥”。

  天降归义王。

  论出身尊贵、才貌俱佳的人物,北元除了楚王元远,几十年间无人能及。

  然这个归义王,论相貌高大英武,论气度洒脱不羁、堪比竹林名仕。除了身份略显尴尬,绝对是难得一见、可堪与楚王一比的人物。

  今日这一轮较量,高黎宁觉得开始她本有优势,没想到几句话就被梁靖安击碎了工事,险些出卖了自己,心里很不服气。

  身为尚书令、承恩公家的嫡出小女儿,府里有爹娘的呵护和宠爱,权贵圈里有身为皇后的长姐撑腰,出门还有一母同胞的嫡亲哥哥护着,这样的高黎宁从小到大就没受过一丝委屈。

  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凡她看上的东西,一个眼神儿就会有人屁颠儿屁颠儿的恭敬奉上。

  凭什么这个归义王就能例外!

  高黎宁的小心思,梁靖安从第一次见到她就有感觉。

  当他应邀出席高崇文的宴请再次见到随兄长出门玩儿的高黎宁时,就已经对她的想法心知肚明了!

  梁靖安低头看着面前的小丫头,心底不由叹息着苦笑一声,

  “唉……刘宗啊刘宗,谁让你如今寄人篱下呢,被人调戏还不能翻脸……”

  “高小姐降临寒舍,真令蓬荜生辉。”高门贵女单独前来拜访,不合礼数可梁靖安拦不住,只能礼节有度的小心招待,

  “只是我府里没有女眷,高小姐独自造访,若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归义王客气了,小女就是路过。

  想起昨日归义王跟哥哥把酒畅谈,以兄弟相称,觉得哥哥认可的兄弟,自然也就是小女的哥哥。

  既然兄弟之间要多亲多近多见面,那小妹与兄长之间若是过家门而不入府问候,岂不是失礼?”

  高黎宁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一番话,给自己冒然入归义王府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刚才输给梁靖安的一局扳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