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口吐鲜血一病不起,按太医令张济昌同几位太医会诊后的说法:
陛下是忧心国事,积劳成疾,又因前线粮草之事急怒攻心,才导致了呕血!
晋王元拯对太医院的诊断并不认可,
“张医令!陛下这病,大半年了你们太医院一直都说是气血亏虚,如今竟至呕血,你又说积劳成疾,急火攻心?
你给本王说实话,陛下的脉象到底如何?”
元拯说话间,扫视了一眼此刻式乾殿内围在御榻旁的众人,此时高皇后的父亲,承恩公兼尚书令高禀义也因闻听陛下呕血昏倒忙着赶来。
听了晋王元拯对太医对陛下病情诊断的质疑,高禀义站在一旁观察静听,未置可否,高皇后却是随着元拯的话对几个太医不依不饶,
“不错,你们一直说陛下是忧心国事,气血不济,那归元养神汤是你们几位共同会诊出的方子,陛下每日服用着,不见缓解反成了今天的样子!
是该说你们失职呢?还是无能?”
一席话令殿中几位太医又齐刷刷的跪地请罪,折腾了半晌,也没针对当前陛下的状况提出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案。
高禀义在一旁,几次以眼神示意高皇后,想让她停口,可高皇后的注意力集中在斥责太医,想引出后面自己想要的话题上,根本无暇看老父亲,
“还有良妃,淑妃,你们日日在陛下身边伺候,明知道陛下龙体欠安,需要好好调理,也不体恤陛下,一味地狐媚惑主不懂节制……”
“皇后娘娘明察,妾虽日日入式乾殿,可都是在陛下身边侍候用药的,皇后娘娘担心陛下龙体,妾又何尝不是如此,还请娘娘莫因关心则乱,错怪了妹妹!”良妃温淑娴委屈的不行,也顾不得尊卑,先鸣起了冤!
淑妃裴谨瑶在一旁听到皇后对自己和良妃的指责,因着位分和依傍都不能比这二位,唯有低头抹泪,并不出言辩解!
“你……良妃,你别以为你有六皇子撑腰,就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你别忘了,本宫才是陛下的正宫,你不过是……”
“皇后娘娘忧心陛下的龙体,也不必过分心急!”高禀义的声音忽然想起,顿时截住了高皇后后边还未出口的话,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太医为陛下好好诊脉,商议出一个有效的方子,调理陛下龙体才是!
皇后娘娘担心的事情,想来陛下身边伺候的都是尽心尽力的,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高禀义边说边看着被自己打断了话语的女儿,高皇后在父亲严厉的目光里看到了责备,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急躁,于是深吸一口气,咽下了方才的话,转而对太医令张济昌道:
“张医令,你们认真为陛下诊脉,今日务必要研究出个有效的方子出来!
否则,你们太医院就等着撤职查办吧!”
“张医令,你说陛下忧心国事,积劳成疾,又因前线粮草之事急怒攻心,才呕了血!
可陛下从呕血到现在,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还不能醒来,这正常吗?
你跟本王说实话,陛下究竟是旧疾,还是别有隐情?
你们确定陛下的脉象只是气血亏虚,就没有别的原因?”
“晋王慎言!” 高禀义猛地转头,双目圆睁,声音已带怒意,
“殿下此言是何用意?难道要引导太医院的太医们推卸责任,攀咬他人吗?
晋王殿下需知,此种情形下,最是需要朝野内外同心合一,维持安定。
殿下无凭无据,话中有话,莫非是想扰乱宫闱,动摇人心吗?!” 他声音不高,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指出元拯说话间暗含他意,反倒显得他刚正不阿、理直气壮。
张济昌等几位太医被夹在中间,感受到晋王几乎要将他刺穿的目光和皇后那边无形的巨大压力,浑身抖得更厉害了。几人唯有叩头在地,额头死死抵在式乾殿冰冷的地砖上,汗如雨下,却无人敢接茬吐出一个字。
日影西斜,直到夜幕降临,陛下元超只在张济昌等几位太医商议后,以针灸催醒了片刻,服了一剂护心安神汤便又沉沉睡去。
转眼陛下元超已一病三日不曾早朝,对外声称陛下偶感风寒,除朝中重要事务,一律交由各部及晋王元拯和尚书令高禀义共同协办!
北元皇宫,因着陛下突然的病倒,顿时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
北元洛城皇宫,宣光殿!
皇后高黎宁坐在大殿的凤椅上,高禀义坐在皇后左手边喝着茶,一派父女闲话家常的温馨,可只有在坐的二位最明白,此时要决断的事情有多么重大。
“父亲,你确定朱庆宗和张良那二位,真的能让楚王的大军回不了洛城?
这几天,您跟晋王共同处理朝政,晋王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糊弄他干嘛?反正粮草军备供给出问题,是因为北境今冬气候失常,连日的暴风雪阻挠,别说是人,就是个鸟儿也飞不过去。
粮草断绝,没吃没喝没炭火,别说是楚王,就是神仙也没力气飞回天上去!
等到几个月后开了春,到时候去给他们收尸,估计都找不到个完整的!”
“为什么?”高黎江不禁好奇。
“冰天雪地,人是活不下来,可那草原却是狼群的天下!”高禀义看着女儿,言语从容淡定,似乎在说书!
“哦……”高黎江试图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茫茫雪原上群狼在分食被困风雪无力反抗的士兵的画面,禁不住身上一阵发冷,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父亲快别说了,怪吓人的!”
“妇人之仁!”高禀义看着脸色瞬间有些泛白的女儿,由不得鼻间轻哼了一声,
“这就怕了!若不如此,等楚王大军得胜还朝时,被饿狼分食的就是咱们了!皇后娘娘觉得,怎样的死法才好些?”
高黎江被父亲的话镇住了,马上回过神来,换上一副冷酷决绝的表情,
“父亲说的是,女儿错了!”
“记住,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任何时候,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高禀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教导着女儿。
“女儿记下了!”高黎江在父亲面前永远是听话的孩子,
“父亲,那宫里的情形,现在该如何应对?陛下这次病倒,晋王他们一定也会格外重视,想必这次又要请旨让陛下立太子了。
一旦陛下正式下旨立六皇子元修做了太子,咱们未来能操控的空间必然受限……”
“不错,娘娘说的是,而且别说是晋王他们,恐怕这次连陛下自己也会动念立储了!”高禀义看着女儿,眼神渐深,
“所以,这次不能再拖了,时机已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时机?父亲,您是说……”高黎江眼睛顿时惊的瞪了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高禀义,
“父亲,他虽是北元的陛下,可也是女儿的夫君呀!”
“不错,如果不是如此,你又怎么可能是北元的皇后娘娘?
可若不如此,你想做太后,又从何说起呢?”高禀义看着女儿,感觉刚才说过的话她就忘了,眼底升起一丝失望和不耐,
“娘娘当知,你这个娘娘要想做的长久,该换称呼的时候,就得换!你若舍不得换,自然有人替你坐那个位置!”
一语惊醒梦中人,高黎江心底仅存的些许对夫君情义的不舍瞬间被清空,
“不行,本宫是北元的皇后娘娘,将来的太后之位也必须是本宫的!
良妃、还有淑妃,她们那些贱人,只配永远在本宫面前跪着!
何况即便不是为了我自己,为了咱们高氏一族的荣辱,本宫也绝不能退让!”
陛下是忧心国事,积劳成疾,又因前线粮草之事急怒攻心,才导致了呕血!
晋王元拯对太医院的诊断并不认可,
“张医令!陛下这病,大半年了你们太医院一直都说是气血亏虚,如今竟至呕血,你又说积劳成疾,急火攻心?
你给本王说实话,陛下的脉象到底如何?”
元拯说话间,扫视了一眼此刻式乾殿内围在御榻旁的众人,此时高皇后的父亲,承恩公兼尚书令高禀义也因闻听陛下呕血昏倒忙着赶来。
听了晋王元拯对太医对陛下病情诊断的质疑,高禀义站在一旁观察静听,未置可否,高皇后却是随着元拯的话对几个太医不依不饶,
“不错,你们一直说陛下是忧心国事,气血不济,那归元养神汤是你们几位共同会诊出的方子,陛下每日服用着,不见缓解反成了今天的样子!
是该说你们失职呢?还是无能?”
一席话令殿中几位太医又齐刷刷的跪地请罪,折腾了半晌,也没针对当前陛下的状况提出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案。
高禀义在一旁,几次以眼神示意高皇后,想让她停口,可高皇后的注意力集中在斥责太医,想引出后面自己想要的话题上,根本无暇看老父亲,
“还有良妃,淑妃,你们日日在陛下身边伺候,明知道陛下龙体欠安,需要好好调理,也不体恤陛下,一味地狐媚惑主不懂节制……”
“皇后娘娘明察,妾虽日日入式乾殿,可都是在陛下身边侍候用药的,皇后娘娘担心陛下龙体,妾又何尝不是如此,还请娘娘莫因关心则乱,错怪了妹妹!”良妃温淑娴委屈的不行,也顾不得尊卑,先鸣起了冤!
淑妃裴谨瑶在一旁听到皇后对自己和良妃的指责,因着位分和依傍都不能比这二位,唯有低头抹泪,并不出言辩解!
“你……良妃,你别以为你有六皇子撑腰,就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你别忘了,本宫才是陛下的正宫,你不过是……”
“皇后娘娘忧心陛下的龙体,也不必过分心急!”高禀义的声音忽然想起,顿时截住了高皇后后边还未出口的话,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太医为陛下好好诊脉,商议出一个有效的方子,调理陛下龙体才是!
皇后娘娘担心的事情,想来陛下身边伺候的都是尽心尽力的,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高禀义边说边看着被自己打断了话语的女儿,高皇后在父亲严厉的目光里看到了责备,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急躁,于是深吸一口气,咽下了方才的话,转而对太医令张济昌道:
“张医令,你们认真为陛下诊脉,今日务必要研究出个有效的方子出来!
否则,你们太医院就等着撤职查办吧!”
“张医令,你说陛下忧心国事,积劳成疾,又因前线粮草之事急怒攻心,才呕了血!
可陛下从呕血到现在,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还不能醒来,这正常吗?
你跟本王说实话,陛下究竟是旧疾,还是别有隐情?
你们确定陛下的脉象只是气血亏虚,就没有别的原因?”
“晋王慎言!” 高禀义猛地转头,双目圆睁,声音已带怒意,
“殿下此言是何用意?难道要引导太医院的太医们推卸责任,攀咬他人吗?
晋王殿下需知,此种情形下,最是需要朝野内外同心合一,维持安定。
殿下无凭无据,话中有话,莫非是想扰乱宫闱,动摇人心吗?!” 他声音不高,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指出元拯说话间暗含他意,反倒显得他刚正不阿、理直气壮。
张济昌等几位太医被夹在中间,感受到晋王几乎要将他刺穿的目光和皇后那边无形的巨大压力,浑身抖得更厉害了。几人唯有叩头在地,额头死死抵在式乾殿冰冷的地砖上,汗如雨下,却无人敢接茬吐出一个字。
日影西斜,直到夜幕降临,陛下元超只在张济昌等几位太医商议后,以针灸催醒了片刻,服了一剂护心安神汤便又沉沉睡去。
转眼陛下元超已一病三日不曾早朝,对外声称陛下偶感风寒,除朝中重要事务,一律交由各部及晋王元拯和尚书令高禀义共同协办!
北元皇宫,因着陛下突然的病倒,顿时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
北元洛城皇宫,宣光殿!
皇后高黎宁坐在大殿的凤椅上,高禀义坐在皇后左手边喝着茶,一派父女闲话家常的温馨,可只有在坐的二位最明白,此时要决断的事情有多么重大。
“父亲,你确定朱庆宗和张良那二位,真的能让楚王的大军回不了洛城?
这几天,您跟晋王共同处理朝政,晋王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糊弄他干嘛?反正粮草军备供给出问题,是因为北境今冬气候失常,连日的暴风雪阻挠,别说是人,就是个鸟儿也飞不过去。
粮草断绝,没吃没喝没炭火,别说是楚王,就是神仙也没力气飞回天上去!
等到几个月后开了春,到时候去给他们收尸,估计都找不到个完整的!”
“为什么?”高黎江不禁好奇。
“冰天雪地,人是活不下来,可那草原却是狼群的天下!”高禀义看着女儿,言语从容淡定,似乎在说书!
“哦……”高黎江试图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茫茫雪原上群狼在分食被困风雪无力反抗的士兵的画面,禁不住身上一阵发冷,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父亲快别说了,怪吓人的!”
“妇人之仁!”高禀义看着脸色瞬间有些泛白的女儿,由不得鼻间轻哼了一声,
“这就怕了!若不如此,等楚王大军得胜还朝时,被饿狼分食的就是咱们了!皇后娘娘觉得,怎样的死法才好些?”
高黎江被父亲的话镇住了,马上回过神来,换上一副冷酷决绝的表情,
“父亲说的是,女儿错了!”
“记住,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任何时候,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高禀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教导着女儿。
“女儿记下了!”高黎江在父亲面前永远是听话的孩子,
“父亲,那宫里的情形,现在该如何应对?陛下这次病倒,晋王他们一定也会格外重视,想必这次又要请旨让陛下立太子了。
一旦陛下正式下旨立六皇子元修做了太子,咱们未来能操控的空间必然受限……”
“不错,娘娘说的是,而且别说是晋王他们,恐怕这次连陛下自己也会动念立储了!”高禀义看着女儿,眼神渐深,
“所以,这次不能再拖了,时机已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时机?父亲,您是说……”高黎江眼睛顿时惊的瞪了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高禀义,
“父亲,他虽是北元的陛下,可也是女儿的夫君呀!”
“不错,如果不是如此,你又怎么可能是北元的皇后娘娘?
可若不如此,你想做太后,又从何说起呢?”高禀义看着女儿,感觉刚才说过的话她就忘了,眼底升起一丝失望和不耐,
“娘娘当知,你这个娘娘要想做的长久,该换称呼的时候,就得换!你若舍不得换,自然有人替你坐那个位置!”
一语惊醒梦中人,高黎江心底仅存的些许对夫君情义的不舍瞬间被清空,
“不行,本宫是北元的皇后娘娘,将来的太后之位也必须是本宫的!
良妃、还有淑妃,她们那些贱人,只配永远在本宫面前跪着!
何况即便不是为了我自己,为了咱们高氏一族的荣辱,本宫也绝不能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