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二年?不,或许是永徽某年,也可能是更晚些时候,总之,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的某个深秋。长安的天空被连绵的阴雨罩着,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朱雀门飞翘的檐角上,压得人喘不过气。雨水冰冷,淅淅沥沥,冲刷着皇城的朱漆宫墙,也冲刷着西市口刑场青石板缝隙里常年淤积的、看不见的暗红。
沈知棠缩在围观人群的最外围,一件粗麻布的旧衣早已被雨水浸透,冰冷地贴在身上,汲取着她体内最后一点温度。她不敢靠得太近,只能透过攒动的人头和雨帘,死死盯着那片被禁军肃清的空地中央。
那里,跪着她的父亲,前御史中丞沈文昭。
“爹……”一声呜咽卡在喉咙里,带着血沫般的腥气,被她用牙齿狠狠咬住下唇,逼了回去。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刺痛感是唯一能让她保持清醒,不立刻昏厥或疯癫过去的锚点。
几天前,沈家还是门庭清贵的官宦之家。父亲虽非位极人臣,却也以刚正敢言、精通边务著称,深受陛下些许赏识。她仍是那个可以躲在书房帘后偷听父亲与门生清谈,可以在自家庭院里无忧无虑扑蝶赏花的官家小姐。
变故来得像一场噩梦。一队如狼似虎的金吾卫踹开了沈家大门,“勾结外藩、意图不轨”的罪名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砸了下来。抄家、锁拿、下狱……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昔日往来密切的亲友同僚,一夜之间避之唯恐不及。母亲在混乱中惊悸病倒,被拖走时已奄奄一息,如今不知死活。家仆散的散,抓的抓。只有她,在忠心老仆拼死掩护下,才侥幸藏匿起来,躲过了最初的搜捕。
然后,便是这刑场判决。根本没有像样的审讯,一切如同走个过场。父亲的辩白无人倾听,那些所谓的“铁证”荒谬得可笑,却又沉重得足以碾碎一切。
雨水顺着沈知棠苍白的脸颊滑落,混着无法抑制的滚烫泪水。她看到父亲穿着肮脏的囚服,头发散乱,背脊却依旧挺得笔直。枷锁沉重,但他仰着头,浑浊的雨水打在他脸上,他竟睁着眼,目光死死地、近乎贪婪地扫视着围观的人群,像是在疯狂地寻找什么。
是在找她吗?爹,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啊!她在心里疯狂呐喊,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监斩官坐在高棚下,似乎厌烦了这湿冷的天气,只想尽快了事。他扔下了令签。
“时辰到!犯官沈文昭,罪大恶极,依律,斩立决!”
冰冷的唱喏声穿透雨幕,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捅穿了沈知棠的耳膜。
刽子手吐气开声,举起了沉重的鬼头刀。雪亮的刀锋在灰暗的天地间划出一道刺目的寒光。
“不——!”沈知棠终于崩溃,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猛地向前扑去。
但她的声音被周围看客们兴奋又恐惧的嗡嗡议论声淹没了。她的动作被身后拥挤的人群挡住。她只能眼睁睁看着——
刀光落下。
世界在她眼前瞬间失去了所有颜色和声音,只剩下一片嗡鸣的血红。温热的液体似乎溅到了她的脸上,带着令人作呕的铁锈味。她看见父亲的头颅滚落,那双不肯瞑目的眼睛,最后定定的,竟是望向她这个方向!那眼神复杂到极致,有滔天的冤屈,有刻骨的担忧,有最后一丝未尽的牵挂,还有……还有一种她无法理解的、近乎警告的急切?
只是一瞬,那眼神便凝固了,失去了所有神采。
沈知棠像被抽干了所有骨头,软软地向后倒去,却被身后的人群推搡着,没有倒下。胃里翻江倒海,她弯腰剧烈地干呕起来,却什么也吐不出,只有无尽的酸楚和绝望。
人群开始骚动着散去,带着心满意足的唏嘘或麻木的冷漠。禁军开始清理现场。雨水依旧无情地冲刷着,试图迅速抹去一切痕迹,血水汇成淡红色的溪流,蜿蜒着流向低洼处。
沈知棠像一尊失去魂魄的木偶,被人流裹挟着,踉跄后退。她最后看了一眼那片被染红的青石板,父亲冰冷的躯体,以及那颗逐渐被雨水模糊了面容的头颅。
家,没了。爹,没了。一切都碎了。
就在她几乎被巨大的悲痛吞噬,想要就此沉入无边黑暗时,父亲临死前那最后的眼神,那复杂到极致、蕴含着未尽之语的眼神,如同烧红的铁钉,狠狠楔入了她的脑海。
为什么是那种眼神?仅仅是担心我吗?还是……他想告诉我什么?
冤屈……真相……
一个微弱却无比执拗的火星,在那片名为绝望的灰烬中,挣扎着亮起。
她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
她要活下去。
冰冷的秋雨打在她脸上,却再也感觉不到寒冷。一种更加刺骨的寒意,从心脏最深处弥漫开来,冻结了泪水,凝固了悲伤。
她最后望了一眼那森严的皇城方向,然后猛地转身,拉低了湿透的兜帽,瘦小的身影决绝地、一步一步地,湮没在长安城漫天的雨雾和冷漠的人潮之中。
血海深仇,才刚刚开始。
沈知棠缩在围观人群的最外围,一件粗麻布的旧衣早已被雨水浸透,冰冷地贴在身上,汲取着她体内最后一点温度。她不敢靠得太近,只能透过攒动的人头和雨帘,死死盯着那片被禁军肃清的空地中央。
那里,跪着她的父亲,前御史中丞沈文昭。
“爹……”一声呜咽卡在喉咙里,带着血沫般的腥气,被她用牙齿狠狠咬住下唇,逼了回去。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刺痛感是唯一能让她保持清醒,不立刻昏厥或疯癫过去的锚点。
几天前,沈家还是门庭清贵的官宦之家。父亲虽非位极人臣,却也以刚正敢言、精通边务著称,深受陛下些许赏识。她仍是那个可以躲在书房帘后偷听父亲与门生清谈,可以在自家庭院里无忧无虑扑蝶赏花的官家小姐。
变故来得像一场噩梦。一队如狼似虎的金吾卫踹开了沈家大门,“勾结外藩、意图不轨”的罪名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砸了下来。抄家、锁拿、下狱……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昔日往来密切的亲友同僚,一夜之间避之唯恐不及。母亲在混乱中惊悸病倒,被拖走时已奄奄一息,如今不知死活。家仆散的散,抓的抓。只有她,在忠心老仆拼死掩护下,才侥幸藏匿起来,躲过了最初的搜捕。
然后,便是这刑场判决。根本没有像样的审讯,一切如同走个过场。父亲的辩白无人倾听,那些所谓的“铁证”荒谬得可笑,却又沉重得足以碾碎一切。
雨水顺着沈知棠苍白的脸颊滑落,混着无法抑制的滚烫泪水。她看到父亲穿着肮脏的囚服,头发散乱,背脊却依旧挺得笔直。枷锁沉重,但他仰着头,浑浊的雨水打在他脸上,他竟睁着眼,目光死死地、近乎贪婪地扫视着围观的人群,像是在疯狂地寻找什么。
是在找她吗?爹,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啊!她在心里疯狂呐喊,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监斩官坐在高棚下,似乎厌烦了这湿冷的天气,只想尽快了事。他扔下了令签。
“时辰到!犯官沈文昭,罪大恶极,依律,斩立决!”
冰冷的唱喏声穿透雨幕,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捅穿了沈知棠的耳膜。
刽子手吐气开声,举起了沉重的鬼头刀。雪亮的刀锋在灰暗的天地间划出一道刺目的寒光。
“不——!”沈知棠终于崩溃,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猛地向前扑去。
但她的声音被周围看客们兴奋又恐惧的嗡嗡议论声淹没了。她的动作被身后拥挤的人群挡住。她只能眼睁睁看着——
刀光落下。
世界在她眼前瞬间失去了所有颜色和声音,只剩下一片嗡鸣的血红。温热的液体似乎溅到了她的脸上,带着令人作呕的铁锈味。她看见父亲的头颅滚落,那双不肯瞑目的眼睛,最后定定的,竟是望向她这个方向!那眼神复杂到极致,有滔天的冤屈,有刻骨的担忧,有最后一丝未尽的牵挂,还有……还有一种她无法理解的、近乎警告的急切?
只是一瞬,那眼神便凝固了,失去了所有神采。
沈知棠像被抽干了所有骨头,软软地向后倒去,却被身后的人群推搡着,没有倒下。胃里翻江倒海,她弯腰剧烈地干呕起来,却什么也吐不出,只有无尽的酸楚和绝望。
人群开始骚动着散去,带着心满意足的唏嘘或麻木的冷漠。禁军开始清理现场。雨水依旧无情地冲刷着,试图迅速抹去一切痕迹,血水汇成淡红色的溪流,蜿蜒着流向低洼处。
沈知棠像一尊失去魂魄的木偶,被人流裹挟着,踉跄后退。她最后看了一眼那片被染红的青石板,父亲冰冷的躯体,以及那颗逐渐被雨水模糊了面容的头颅。
家,没了。爹,没了。一切都碎了。
就在她几乎被巨大的悲痛吞噬,想要就此沉入无边黑暗时,父亲临死前那最后的眼神,那复杂到极致、蕴含着未尽之语的眼神,如同烧红的铁钉,狠狠楔入了她的脑海。
为什么是那种眼神?仅仅是担心我吗?还是……他想告诉我什么?
冤屈……真相……
一个微弱却无比执拗的火星,在那片名为绝望的灰烬中,挣扎着亮起。
她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
她要活下去。
冰冷的秋雨打在她脸上,却再也感觉不到寒冷。一种更加刺骨的寒意,从心脏最深处弥漫开来,冻结了泪水,凝固了悲伤。
她最后望了一眼那森严的皇城方向,然后猛地转身,拉低了湿透的兜帽,瘦小的身影决绝地、一步一步地,湮没在长安城漫天的雨雾和冷漠的人潮之中。
血海深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