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回程漫漫-《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而池巧倒是知道,见妹妹望过来,就给予肯定。

  “嗯,你二嫂说的不错。咱们这次回去,从另外一条路走。”

  有了这肯定的回答,池鱼这次回去,也算是见识了另外一条路,有多远。

  也清楚,为何大伙儿出行的时候,都抄近道走。

  实在是绕路,太远了!

  如果说之前下山抄近道走,需要四个时辰,而上山,需要六个时辰的话。

  那么绕路,光是马车走,上山就需要八个时辰。

  倘若换成脚走,至少在时间上,得再翻两三番。

  不过这一条回去的路,碰到村落,也比抄近道的多两三个,且这些都是小村落。

  从那十几二十个茅草屋,就能猜得出来,人口并不多。

  路过第一个村落的时候,池巧指着这个村说:“小鱼,这个村叫大雁村,是我的娘家。

  村里一共有一百多人,你别看叫大雁村,其实大部分人都姓周,只有两三家是外姓。”

  池鱼没想到这居然是大姐原身的娘家村落。

  想到接下来的灾情,她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对方。

  基于多年亲姐妹的默契,池巧知道她的意思,当即摇了摇头。

  原身会嫁给池大虎,是被家里卖掉的。

  池家坳别看村落大,但因为处在深山中,且没什么耕地,都是以打猎为生。

  运气好,本事了得的,家境还可以。

  也就是说,温饱没什么问题。

  运气一般,打猎一般,且家里壮劳力不多的,温饱都成问题。

  甚至还可以说,每年村里都有人,命丧在那些大型野物嘴下。

  当然,因此断手断脚的,也少不了。

  故而真心疼爱女儿的人家,都不会将孩子嫁到池家坳的。

  这也就导致,池家坳的男人娶妻,不是用家里的女儿,跟对方换亲,就是花钱买。

  当然,这个花钱买是指花高价聘礼的意思。

  对方女儿一出门,娘家都会主动与他们断了往来。

  就怕对方日子过不下去,回去打秋风。

  池巧的原身叫周三丫,在家里排行老四。

  老大是儿子,取名金宝。老二到老四,都是女儿,分别取名为大丫二丫三丫。

  前面两个姐姐,一出生都被送人了。

  直到原身出生,才被留下来。

  目的,是要留在家里做家务,且等儿子长大后,好卖出去换钱娶妻。

  在当时,大伙儿的聘礼都为一二两时,周三丫娘家直接狮子大开口,管池大虎要了十五两。

  当初周家爹娘的意思,只要池家出得起这个钱,从此往后,周三丫就是池家的人。

  周家不要他们逢年过节的孝敬,他们也别想从周家拿走一根稻草。

  等同于周家没这个人,断了往来。

  周三丫是个有骨气的,就这么孤身一人,连身换洗的衣服都没带,跟池大虎走了。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回过娘家。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都从没往这边走过。

  今日路过,池巧要不是看到位于村口熟悉的大树,几乎都要忘了,这里是她出生的地方。

  所以,什么天灾要来,要不要通知爹娘和兄弟的事,压根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池鱼记忆中,大嫂从没跟娘家有往来,但村里大伙儿都差不多这样,所以也没好奇是为何。

  这会儿见大姐摇头,也就没放在心上。

  等路过第三个村落时,天色已开始发黑。

  抱着壮壮的二嫂黄大妮说:

  “小鱼,这里是阿庆未过门媳妇的娘家,这个村叫王湾里。

  阿庆那未过门的媳妇,今年十四岁,叫王巧芽。”

  池巧在一旁补充说:“阿庆和他那未过门的媳妇,说来也是缘分。

  巧芽家穷,她爹是孝子。

  她奶生病有些日子了,就想上山看看,能不能打只野物,回去要给她奶补补。

  结果,走得远了,又不慎掉到陷阱里,还伤了腿。

  在家里人遍寻不到他的时候,是阿庆路过,发现又渴又饿,已经有些奄奄一息的他。

  阿庆将人救上来后,给他喂了水和干粮,之后亲自送他回去不说,还送了两只野兔。

  巧芽的爹是个感恩之人,得知阿庆是池家坳的人,还未曾娶妻,更没有婚配,就想将自家的大女儿,许给他。

  他们家要的聘礼不高,就跟时下的人一样,只要三两银子。”

  一旁的黄大妮也一脸满意地点点头:“嗯,这事阿庆表示做不了主,回来跟我和你二哥说了。

  我跟你二哥特意走了一趟,去对方家,还看了看人家姑娘,这才将亲事定下来。

  眼下只等巧芽及笄就能过门!”

  池鱼根据原主记忆,只知道二哥家的侄儿阿庆,定亲了,对方叫巧芽,其他知道的并不清楚。

  眼下一听只要三两银子,就知道对方跟村里的其他媳妇不同。

  如此想着,她再次看向自家大姐。

  如果对方家里人不错,那到时候真的遇到天灾,难免是要帮一把的。

  眼下不说,那提点一下呢?

  池巧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她,这才说:“现在天已黑,从这回去,还得好几个时辰。

  今晚大伙儿就在王湾里住一晚,等明儿天亮后,再启程!”

  随着她这话一落,马车果然拐进了王湾里。

  原本抱着壮壮的黄大妮,将孩子塞到池巧手中,然后掀开车帘,将头探出去。

  都没等池鱼看清,就听她声音带着笑意喊了一声:

  “巧芽!”

  话落,她整个人跟着钻出马车。

  而此时,车帘已经彻底掀开,池鱼也才看到,她二嫂喊的那个姑娘。

  看起来和现代的初中生一样,但模样长得不错,人也看起来颇为稳重,眼神更是清明的。

  这姑娘就站在村口,在听到黄大妮的声音后,脆生生回了一句:“婶儿,你们可算来了。”

  这时池巧在池鱼耳旁,低声说:“这次你大哥是赶着骡子车来的,心想着你带着孩子回去坐车,其他人抄近道。

  所以昨儿中午吃过饭后,就让阿庆先行一步,和他未来岳家说,今晚咱老池家,有几个要带着孩子在这住一宿。

  巧芽是知道了,所以特意等在这。

  只是没想到,这次大家都坐车回去,这下住的地方,怕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