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谢谢学姐。-《意外快穿,攻略对象竟是前男友?》

  “好——!!!”几乎是没有一秒犹豫,震耳欲聋的起哄声浪瞬间将云芝宇淹没。

  无数道带着戏谑、鼓励和看好戏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在他身上。

  刚才他走向时遐思时那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瞬间以十倍强度卷土重来!

  云芝宇只觉得一股巨大的热流“轰”地冲上头顶,脸颊和耳朵烫得像要烧起来。

  他猛地抬起头,撞进时遐思看过来的目光里。

  她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拿着那朵花,脸上带着无奈又纵容的笑意,眼神里没有审视,没有压迫,只有纯粹的、等待他“复仇”的坦然,甚至还有一丝……鼓励?仿佛在说:“来吧,小学弟,尽管问。”

  这目光非但没能让他放松,反而让他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紧,跳得失去了章法。

  大脑一片空白,刚才想好的任何问题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问什么?问她的专业?太干巴。

  问她的爱好?太平常。

  问她的感情?……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掐灭,太越界!太唐突!他不敢!

  ………………………………

  教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着他的问题。

  这份寂静比刚才的喧闹更让人窒息。

  云芝宇能听到自己血液奔流的轰鸣声。

  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任何声音。

  手指在身侧用力地蜷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试图用一点刺痛唤回理智。

  问什么?

  问什么才能……不那么傻,又能……真正了解她一点?

  电光石火间,一个画面闪过脑海——不是在招新摊位,不是在面试现场,也不是在讲台上。

  而是在那条洒满午后阳光的实验室走廊外,隔着冰冷的玻璃窗,看到的那个穿着灰色卫衣、沉浸在数据星河中的专注侧影。

  那份沉静的力量感,与她在辩论场上的锋芒、讲台上的专业、以及此刻游戏中的随和,形成了巨大的、让他无比好奇的反差。

  ………………………………

  一个念头,带着点莽撞,冲破了所有的顾虑和紧张。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抬起头,目光不再躲闪,直直地看向人群中央那个正含笑等待着他的时遐思。

  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紧,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安静的教室:

  “时学姐,”

  他顿了顿,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你……为什么会喜欢辩论?或者说,为什么在……在实验室面对数据和在辩论场上面对对手,这两种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事情里,你都能那么专注和投入?它们……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吗?”

  问题问出口的瞬间,云芝宇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他不敢看周围人的反应,目光紧紧锁在时遐思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专注和……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深切好奇。

  这个问题,无关八卦,无关隐私,它指向的是她光芒背后,那驱动着她的、最核心的东西。

  ………………………………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

  显然,这个问题的走向和大家期待的“劲爆八卦”不太一样。

  陈默挑了挑眉,露出有点意外的表情。

  其他社员也面面相觑。

  ………………………………

  而站在中央的时遐思,脸上的笑容也微微收敛了一些。

  她看着云芝宇,那双清澈明亮的杏眼里,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她似乎没想到他会问这个。

  不是关于她的经历,她的喜好,甚至不是关于辩论社本身,而是直指她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力和逻辑。

  她握着塑料花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摩挲了一下花瓣粗糙的边缘。

  短暂的沉默里,她似乎在认真思考。

  那份属于游戏的轻松随意褪去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对有价值问题时,自然流露的认真和……坦诚。

  ………………………………

  “嗯……”

  她沉吟了一下,声音依旧清亮,但语速放慢了些,带着一种分享思考的郑重,“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她的目光不再仅仅看着云芝宇,而是扫过全场,像是在回答所有人,又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很多人觉得,实验室和数据,代表的是绝对的理性和秩序,而辩论场上的唇枪舌剑,是感性和混乱的。”

  她微微歪了下头,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带着洞察的弧度,“但其实,在我眼里,它们的内核非常相似。”

  “实验室里,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我需要做的,是运用逻辑、模型、工具,去抽丝剥茧,找到隐藏的规律,还原现象背后的真相。那是一个构建和验证的过程。”

  她抬起一只手,手指在空中虚点,仿佛在勾勒无形的逻辑链条,“而辩论场上,面对一个复杂的辩题,我需要做的,同样是运用逻辑、证据、语言,去构建一个尽可能无懈可击的论证体系,去说服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或者,去瓦解对手构建的体系,找出其中的漏洞。那也是一个构建和拆解的过程。”

  她的眼神变得明亮而专注,如同在讲台上剖析逻辑时一样。

  “它们的核心,都是解谜。”她给出了最终的答案,语气笃定,“数据是谜题,辩题也是谜题。解开它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或者直觉判断,而是冷静的头脑、清晰的逻辑、严谨的求证,以及——对‘真相’或者‘最优解’近乎偏执的追求。”

  她笑了笑,带着点自嘲,“可能我骨子里就是个喜欢解谜的人吧。无论是隐藏在数据里的生物学规律,还是隐藏在辩题背后的社会逻辑和人性幽微,找到那个关键的‘钥匙’,把混乱梳理清晰,把模糊变得确定……这个过程本身就让我着迷,也让我感到踏实。”

  她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云芝宇身上,带着一丝温和的探究:“所以,专注和投入,大概是因为……我在做这两件事的时候,感觉是在做同一件事——一件我很喜欢也很擅长的事。就像你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或者推导一个精妙的生物模型时的那种感觉?我想,本质上是一样的。”

  她的回答清晰、透彻,带着她特有的逻辑力量和坦诚。

  没有煽情,没有浮夸,只有对自我认知的精准剖析和分享。

  教室里很安静,大家似乎都被这个出乎意料又充满力量的回答吸引了。

  ………………………………

  云芝宇更是听得心潮澎湃。

  他看着灯光下侃侃而谈的时遐思,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属于解谜者的纯粹光芒。

  那个困扰他许久的、关于她身上矛盾特质的疑问,似乎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实验室的沉静,辩论场的锋芒,讲台上的专业,游戏时的随和……它们并非割裂,而是统一于她对“解谜”这件事的热爱和专注之下。

  这份强大的内驱力,让她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共鸣感击中了他。

  他完全理解她所说的那种感觉——在逻辑和秩序的迷宫中找到出口的满足感。原来,他们灵魂深处,竟有着如此相似的部分。

  ………………………………

  “谢谢学姐。”

  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比刚才沉稳了许多,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悸动。

  时遐思对他笑了笑,那笑容温暖而坦荡,像秋夜里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