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我怎么觉得这里的人看我们的眼神都怪怪的,像是要把我们给吃掉一般?”
顾登越说越觉得背后发凉,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警棍,连呼吸都忍不住放轻了些。
他偷偷用眼角余光扫过四周,那些居民明明都站在自家门口或楼道口,却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一动不动,目光黏在他们身上,带着一种近乎实质的冰冷,看得他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四周一片安静,静得能听见远处马路上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更衬得这片小区诡异得吓人。
所有人都呆住在原地不动,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陈北安和顾登,那眼神里没有寻常百姓见到警察时的敬畏或亲近,反而满是警惕与敌意。
明明陈北安他们才是警察,肩负着调查案件的职责,此刻却像是两只误闯狼群的肥羊,被无形的恶意紧紧包裹着。
“大娘请问您认不认识一个叫李明宇的人啊?”
陈北安率先打破沉默,他朝着不远处一位挎着菜篮的老太太走去,语气尽量放得温和。
可那老太太像是没听见似的,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团,眼神突然变得凶狠险辣,只是沉默不语,那双浑浊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顾登看,仿佛顾登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仇人。
“大娘,请问您认不认识一个叫李明宇的人,之前在这一块区域生活的?”
顾登还以为是老太太耳背,往前凑了两步,又放大音量清晰地复述了一遍。
他甚至特意放缓了语速,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可等来的还是一阵死寂的沉默。
老太太不仅没开口,反而往后退了一步,将菜篮往身前护了护,警惕的模样又深了几分。
“小朋友你认不认一个叫李明宇的人?”
顾登不死心,又转向旁边一个蹲在地上玩石子的小孩。
那孩子看起来不过五六岁,脸上还沾着泥巴,可听到“李明宇”这三个字时,原本灵动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猛地站起身往楼道里跑,连石子都忘了捡。
连问好几个人都没人愿意回答,顾登甚至连五六岁的小孩都要问一问了,但等来的还是一阵沉默和虎视眈眈的眼神——有人悄悄关上了门,只留一条缝偷偷观察;有人则双手抱胸,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恶。
“老陈,这……可咋办?我这都问好几个人了,个个都是虎视眈眈的?”
顾登有些无奈的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挫败。
他实在想不通,不过是打听一个人的下落,怎么会引来这么大的敌意,这地方的氛围实在太不对劲了。
“二位警官请跟我来吧。”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陈北安和顾登同时回头,只见一个穿着朴素、蓬头垢面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男人的衣服上沾着不少灰尘,头发乱糟糟的像是很久没洗,脸上也带着一层灰,但眼神看起来倒还算平和。
“我是这一区域的治安管理人员,你们有什么想要咨询的,我大概都知道的。”
男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听闻这话,陈北安和顾登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原本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口气——总算有人愿意跟他们沟通了。
两人跟着男人往小区深处走,才发现这片小区比他们想象中更破旧,墙壁上满是斑驳的涂鸦,楼道口堆着不少废弃的杂物。
男人的住宅在小区一楼最里面的一个楼梯间内,那房间狭小得可怜,门口连个正经的门牌都没有,只有一张褪色的红纸贴在墙上。
走近里面更是狭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氧气稀薄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像是进入一个无氧的深山林洞内,压抑得厉害。
“实在抱歉,家里有点小,二位可以直接坐我床上吧。”
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说着就拿起一块皱巴巴的布,仔细擦了擦铁架床的床边。
那铁架床看起来已经用了很多年,床脚有些歪斜,床垫也塌陷了一块,房间里除了这张床,就只有一个掉漆的木桌和两把椅子,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顾登刚坐下,就忍不住问道:“大哥,这碧萝东区的人怎么都这么……戒备啊?我们就是来打听个人,没别的意思。”
男人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不是他们故意针对你们,是真的怕了。其实以前碧萝东区不是这样的,那时候这里的人都特别和善,街坊邻里处得跟一家人似的,谁家有事儿都互相帮衬。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明宇带着他那伙人来了,说能带着大家赚大钱。”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些:“说白了,就是让大家跟着他们贩卖毒品,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灰色产业——帮他们藏货、望风,甚至有的人直接跟着他们走货。那几年确实有人赚了不少钱,家里的日子也宽裕了,可这钱都是沾着脏东西的啊。”
“后来李明宇死了,他那伙人也散了,警方直接把碧萝东区给查封了,挨家挨户查,那些干过脏事的人要么被抓了,要么吓得把钱都藏了起来。从那以后,这里的人就没法再靠贩毒和干灰产赚钱了,日子又回到了以前的穷样子。他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觉得是警察断了他们的财路,所以对你们警察才这么嫉恶如仇,看到你们来,就以为是又要查他们以前的事。”
陈北安皱起眉头,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那你知道李明宇生前和哪些人走得近吗?有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或者说,他的尸体可能藏在哪儿?”
男人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恐惧:“李明宇那人心思深,跟他走得近的都是他的心腹,我们这些外围的人根本接触不到核心的事。不过……我倒是听说,他死之前,好像在城郊那边有个废弃的仓库,经常一个人过去,不知道是不是跟那事儿有关,而且这里的人都把李明宇看成摇钱树,都是言听计从的。”
顾登越说越觉得背后发凉,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警棍,连呼吸都忍不住放轻了些。
他偷偷用眼角余光扫过四周,那些居民明明都站在自家门口或楼道口,却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一动不动,目光黏在他们身上,带着一种近乎实质的冰冷,看得他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四周一片安静,静得能听见远处马路上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更衬得这片小区诡异得吓人。
所有人都呆住在原地不动,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陈北安和顾登,那眼神里没有寻常百姓见到警察时的敬畏或亲近,反而满是警惕与敌意。
明明陈北安他们才是警察,肩负着调查案件的职责,此刻却像是两只误闯狼群的肥羊,被无形的恶意紧紧包裹着。
“大娘请问您认不认识一个叫李明宇的人啊?”
陈北安率先打破沉默,他朝着不远处一位挎着菜篮的老太太走去,语气尽量放得温和。
可那老太太像是没听见似的,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团,眼神突然变得凶狠险辣,只是沉默不语,那双浑浊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顾登看,仿佛顾登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仇人。
“大娘,请问您认不认识一个叫李明宇的人,之前在这一块区域生活的?”
顾登还以为是老太太耳背,往前凑了两步,又放大音量清晰地复述了一遍。
他甚至特意放缓了语速,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可等来的还是一阵死寂的沉默。
老太太不仅没开口,反而往后退了一步,将菜篮往身前护了护,警惕的模样又深了几分。
“小朋友你认不认一个叫李明宇的人?”
顾登不死心,又转向旁边一个蹲在地上玩石子的小孩。
那孩子看起来不过五六岁,脸上还沾着泥巴,可听到“李明宇”这三个字时,原本灵动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猛地站起身往楼道里跑,连石子都忘了捡。
连问好几个人都没人愿意回答,顾登甚至连五六岁的小孩都要问一问了,但等来的还是一阵沉默和虎视眈眈的眼神——有人悄悄关上了门,只留一条缝偷偷观察;有人则双手抱胸,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恶。
“老陈,这……可咋办?我这都问好几个人了,个个都是虎视眈眈的?”
顾登有些无奈的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挫败。
他实在想不通,不过是打听一个人的下落,怎么会引来这么大的敌意,这地方的氛围实在太不对劲了。
“二位警官请跟我来吧。”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陈北安和顾登同时回头,只见一个穿着朴素、蓬头垢面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男人的衣服上沾着不少灰尘,头发乱糟糟的像是很久没洗,脸上也带着一层灰,但眼神看起来倒还算平和。
“我是这一区域的治安管理人员,你们有什么想要咨询的,我大概都知道的。”
男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听闻这话,陈北安和顾登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原本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口气——总算有人愿意跟他们沟通了。
两人跟着男人往小区深处走,才发现这片小区比他们想象中更破旧,墙壁上满是斑驳的涂鸦,楼道口堆着不少废弃的杂物。
男人的住宅在小区一楼最里面的一个楼梯间内,那房间狭小得可怜,门口连个正经的门牌都没有,只有一张褪色的红纸贴在墙上。
走近里面更是狭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氧气稀薄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像是进入一个无氧的深山林洞内,压抑得厉害。
“实在抱歉,家里有点小,二位可以直接坐我床上吧。”
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说着就拿起一块皱巴巴的布,仔细擦了擦铁架床的床边。
那铁架床看起来已经用了很多年,床脚有些歪斜,床垫也塌陷了一块,房间里除了这张床,就只有一个掉漆的木桌和两把椅子,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顾登刚坐下,就忍不住问道:“大哥,这碧萝东区的人怎么都这么……戒备啊?我们就是来打听个人,没别的意思。”
男人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不是他们故意针对你们,是真的怕了。其实以前碧萝东区不是这样的,那时候这里的人都特别和善,街坊邻里处得跟一家人似的,谁家有事儿都互相帮衬。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明宇带着他那伙人来了,说能带着大家赚大钱。”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些:“说白了,就是让大家跟着他们贩卖毒品,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灰色产业——帮他们藏货、望风,甚至有的人直接跟着他们走货。那几年确实有人赚了不少钱,家里的日子也宽裕了,可这钱都是沾着脏东西的啊。”
“后来李明宇死了,他那伙人也散了,警方直接把碧萝东区给查封了,挨家挨户查,那些干过脏事的人要么被抓了,要么吓得把钱都藏了起来。从那以后,这里的人就没法再靠贩毒和干灰产赚钱了,日子又回到了以前的穷样子。他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觉得是警察断了他们的财路,所以对你们警察才这么嫉恶如仇,看到你们来,就以为是又要查他们以前的事。”
陈北安皱起眉头,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那你知道李明宇生前和哪些人走得近吗?有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或者说,他的尸体可能藏在哪儿?”
男人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恐惧:“李明宇那人心思深,跟他走得近的都是他的心腹,我们这些外围的人根本接触不到核心的事。不过……我倒是听说,他死之前,好像在城郊那边有个废弃的仓库,经常一个人过去,不知道是不是跟那事儿有关,而且这里的人都把李明宇看成摇钱树,都是言听计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