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咸鱼翻身-《我的人生手帐》

  红本本拿到手的那天,于梅心里是掠过一丝不情愿的。张强憨厚地笑着,眼角的褶子挤在一起,手里还提着刚从食堂打回来的饭菜,保温桶里飘出红烧肉的香气。可这香气,在于梅闻来,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油烟味——就像张强那个炊事员的身份,让她在机关大院的家属堆里抬不起头。

  张强对她是真的好。清晨的豆浆总是温的,傍晚的饭菜总有她爱吃的那口,家里的重活累活从不让她沾手。他以为用烟火气就能焐热她的心,却不知于梅眼里,盯着的是那些穿着笔挺中山装、说话带着官腔的机关干部。她开始对张强摔摔打打,嫌他身上有油味,嫌他没出息,连他做的饭都懒得碰。

  张强不是傻子,他平静地递上了离婚协议书。于梅愣了一下,随即带着一丝解脱,签了字。儿子判给了于梅,张强几乎是净身出户,只带走了他那套舍不得换的炊事服。

  离婚后的张强,像换了个人。他憋着一股劲,承包了单位闲置的旧食堂,取名“家常味”。他手艺好,为人实诚,菜量足味道正,很快就有了名气。食堂扩大,他雇了几个从农村来的姑娘当服务员。个个都是水水灵灵的,眼睛亮,手脚勤,为首的那个叫刘芹,才十八岁,梳着两条粗辫子,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干活麻利,待人也热络。

  刘芹佩服张强。她觉得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虽然话不多,但做事踏实,对她们这些农村姑娘也尊重,从不呼来喝去。张强也喜欢刘芹的单纯和勤快,看她的眼神里,渐渐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食堂生意兴隆,流水一天天涨起来,张强买了房,成了别人口中的“张老板”。

  当张强试探着向刘芹表明心意时,刘芹红着脸,点了点头。她不嫌他年纪大,不嫌他曾是炊事员,在她眼里,张强是个可靠、能干的男人。他们成了婚,没有轰轰烈烈,却透着安稳的幸福。婚后不久,刘芹的户口就转成了城市户口,搬进了宽敞的房子,手里也有了余钱,这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没多久,她又给张强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小日子过得越发红火。

  谁能料到呢?短短几年时间,张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炊事员,一跃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

  想当年,张强不过是个整天围着灶台打转的普通炊事员,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洗菜、切菜、炒菜,平淡无奇。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于是,张强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艰苦的自学之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学习中文专业知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电大中文专业的学业。

  不仅如此,张强还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了相机和相关设备,不断练习拍摄技巧。渐渐地,他的摄影技术也变得越来越精湛。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出色,摄影作品也屡屡获奖。这些成绩引起了单位领导的关注,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曾经毫不起眼的炊事员,竟然有着如此出众的才华。

  单位领导十分爱惜人才,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破格将张强转为宣传部干部。这一决定让张强感到既意外又兴奋,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坐办公室的国家干部。

  就这样,昔日那个围着灶台转的炊事员,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国家干部。这个转变,不仅是张强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他对知识和梦想执着追求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