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求佛-《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

  清晨,雨停了,起雾了。雾气蒙蒙,遮挡了前方的路。

  前方一米远,就看不清路。

  静安背着挎包,脚下的青草,把她的凉鞋打湿,她的脚趾也沾染了晨雾的羽翼,湿漉漉的,走路的时候,一走一滑。

  又走了很久,才隐约地看到前方一个朱漆大门,门上两个铜环,门的两侧,有两堵红色的墙。

  大墙里面,隐隐地飘着香气。

  小院里静悄悄,没有声音,隐隐的鸡鸣狗吠,都是远处城里的人间烟火,这里,算是世外安静的一方净土。

  静安在门外徘徊了很久,是不是来早了?现在进庵里,会不会打扰出家人的清修?

  隔了一会儿,有人开门出来,是一个穿灰布大袍的女人,大约四十多岁,皮肤白皙,略微有点胖,头发好像是剃光的,带着灰布的僧尼帽。

  女尼看到静安,问:“你找谁?”

  静安犹豫了一下:“我找——”

  话没说出来,女尼已经走了,沿着浓雾的草地,走几步,就被浓雾遮掩了身影。

  静安不知道这个女人是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她正趴着大门往院子里看,身后传来声音。

  还是那个女尼,她脸上很平静,手里提着一兜蔬菜,有茄子,黄瓜,还有土豆和胡萝卜。

  静安说:“我想找你们师父——”

  女人说:“师父忙着呢,不见客,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女尼走进院子,也没有关门,静安就脚步放轻,跟着她走进院子。

  她回头,也不知道关门,还是不关门,犹豫片刻,怕女尼消失在浓雾里,她急忙跟了上去。

  走了片刻,面前出现几间起脊的房子,也刷了红漆,房间跟静安住的平房差不多,只是,走进去有点不同。

  里面是禅房吧?供奉着尊者,香雾缭绕。地上有一个厚厚的蒲团,是跪的,还是坐的?

  门槛子有些高,静安抬腿要迈步进去,但她又退了出来。

  她不信这些,就不要拜吧?尤其看到前面的女尼走进去,径直跪在蒲团上,嘴里念念有词,那种虔诚,静安没有,她不敢打扰,放轻脚步退出来。

  旁边的房子里,有切菜的声音。

  其他的房子里,有诵经的声音。

  静安没敢去打扰,只是在院子里静静地走着。

  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杏树,上面已经结了一些青色的杏。

  整个院子给人一种安静,恬淡的感觉,让静安有一种远离尘嚣,世外独居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浓雾好像更浓了,有人在扫院子,是两个人低声地说着什么。

  静安听了半天,隐约听清一些,好像是一个尼姑向另一个尼姑讲述被第三个尼姑欺负的事情。

  原来,这里也有纷争,也不是世外乐土?

  有人走过来,差点和静安撞上,也是女尼的打扮。但这个人年纪要大,50来岁的模样。

  她抬头看了静安一眼,脸上的表情没变,但神色不太喜悦:“你怎么进来的?”

  声音里有斥责。

  静安有点忐忑:“门开着,我就进来的。”

  那人说:“你有什么事?”

  静安说:“我心里有些烦躁的事情,想找个人开解。”

  那人声音平淡地说:“什么事?”

  静安不太喜欢女人眼里的那种态度,但她已经进来半天,想离开,心里的疑团还没有解开,不走的话,好像打扰了这里的人。

  静安只好简单地把自己的困惑说给女人听。

  女人不待她说完,她就说:“你太执着了,你放下,就放下了,你拿起来,就拿起来了。”

  女人说的话,静安没琢磨明白,就又问:“那,我怎么才能放下呢?心里才没有烦恼呢?”

  对方说:“活着就有烦恼。就是往生,也——”

  女尼说完,匆匆地走了,不耐烦的样子。

  浓雾又厚重了。

  静安从庵里走出来,回身,轻轻地关上大门。

  活着,就有烦恼。就算是往生,去天上,神仙也打架。

  孙悟空还被逮起来,塞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被三昧真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

  想到孙悟空,静安就想,烧了这么多天,孙悟空为什么没有被烧成一堆白灰呢?是因为孙悟空吃了一颗金丹。

  金丹是什么呢?

  静安来庵里之前,有许多解不开的疙瘩。从庵里出来,这些疙瘩好像解开了,又好像多了一些疙瘩。

  浓雾中,看不清她脸上的伤痕。浓雾散了一些,脸上的伤痕就清晰了。

  脚下的路都是浓雾,抬起脚,不知道这一脚落下去,是路,是草丛,还是深渊。

  可是,又不能停止不动,谁能不动呢?

  只能是走下去,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静安往前走了一步,又往前走了一步。

  她发现浓雾是薄的,看似很厚,但脚踏上去,浓雾就往后退开一步,她再往前走一步,浓雾又退后一步。

  回头看,身后的浓雾又跟了上来,那个红色大墙里的庵,已经看不见。

  三圣庵,以前在九光家的东南侧,靠近东江湾,最近两年,搬迁到这里。

  据说,那个地段卖了,卖个好价钱,庵里的人,才能在郊外,买这么宽敞的地,盖这么多的房子吧。

  浓雾,遮住了朝霞……

  ——

  没人知道静安去哪里了,一开始,人们找了一段时间,但很快,生活又按部就班,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只有父亲和母亲,还有弟弟静禹会想起静安,会担心静安的安危。

  父母的商店,还继续卖草垫子。有时候,有旅店来要草垫子,父亲去上货,弟弟静禹和母亲出摊。母亲就会跟跟静禹谈论静安。

  母亲不会当着父亲的面前谈论静安,怕父亲难过,惦记静安。

  母亲说:“静禹,你说你姐会不会想不开——”

  静禹说:“肯定想不开,要是想得开,她就不会走——”

  一句话没说完,看到母亲脸都白了,他才觉得话里有问题。

  静禹说:“你放心吧,妈,我姐不会走那步绝路的,她还有冬儿呢,还有我们呢。”

  母亲说:“那她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哪怕给我留个纸条呢?”

  静禹说:“妈,我姐肯定是没想好,没想好,她就不知道该写什么,等我姐想明白了,她就会回来。”

  母亲忽然想起一件事,静安跟九光没离婚前,曾经带着冬儿,消失了一段时间。

  母亲想,过一段,静安会给她打电话的。她是静安的妈妈,静安不在意谁,也要在意妈妈。

  有时候,母亲想开了,不难过,有时候想不开就难过。

  看到外面走过一个女人,背影很像静安,她就连忙追上去,可叫了一声,对方回头,不是她的女儿,她很伤心。

  裁缝店已经兑出去,裁缝店的电话挪到商店。

  静禹有时候接同学的电话,半天也不撂下话筒,母亲就在他身后走来走去,催促他快放下话筒。

  静禹说:“妈,你催我干啥?”

  母亲说:“万一你姐来电话,你总占线,她那急脾气就不会再打电话。”

  静禹看着母亲的样子,心疼,有时候也生静安的气。为什么不留下一封信再走呢?

  有一天,李宏伟来到商店,母亲一见李宏伟,连忙问:“有没有静安的消息?”

  李宏伟说:“你们也没有她的消息?我以为你们有她的消息呢。”

  母亲说:“我以为你有呢,当时在工厂上班,静安回家总是讲起你,说你对她很照顾,你说静安能去哪?”

  李宏伟说:“我也不知道——”

  母亲说:“她会不会——”

  李宏伟马上说:“不会的,她舍不得孩子——”

  李宏伟认为,静安三个月后就会回来。

  李宏伟去过静安的小院子,他找到房东大叔,进了静安院子。他趴着屋里的窗户向房间里看,发现房间干净整洁,厨房瓷砖锃亮。

  院子里也没一根杂草,仓房里货物摆放整齐。还有,铁皮屋子里,清洗得干干净净。

  一个要走绝路的人,会把房子料理得这么干净吗?

  还有一点,李宏伟认为静安三个月后会回来,他发现桌子上摆着几本自考的书。他听静安说过,十月份她会参加自考,考四科。

  自考的时候,静安就会回来吧?

  喜欢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