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文化特色:青涩-《规则怪谈:我正常得格格不入》

  从墙面质感来看,此处大概率没有刷漆,毛胚一般的房间里有一张不知为何比寻常床面略高的床,一摊乱七八糟的建筑材料残余,几乎毫无价值的各种物品充满了本就狭隘逼仄的房间,将本就昏暗的此处压得更加喘不过气,使在其中的人都不由自主想把视线投向外方。

  也或许正因如此,此处并不缺乏玻璃窗,白无一他们来路自是一个,而在床边,只需一抬头处,又有一个,并且此窗也并未关闭。

  苍白的雾气从窗外一点点渗透到窗里,所带来气息,称不上恶臭或其他剧烈程度,只是又的确具有一些刺激性,让白无一开始不由自主地打喷嚏、流鼻涕……

  但也仅仅如此。

  一点点工业飘荡来的废气,并不会导致立刻的死亡。

  而这时,佛陀走到了那床上,逐渐盘腿蹲坐,一道白色虚影则从其身上分出。

  “僧幼年时,体格稍健,但常有骨骼关节生长之疼痛,又有饮食不佳导致的消化负担、因此腹痛,耳这些病症,并非什么极为值得怜悯的罕见疾病,相信大多人都体验过……像是生命的痕迹一样将其感触铭刻于记忆中。”

  那白色虚影,应当便是佛陀所谓幼年的自己。

  “客人难道未有过吗?”

  那虚影一脱离佛陀,便立刻开始雀跃,化为一面目模糊的小小顽童在这狭隘房间中四处蹦跳打滚。

  僧以微笑注视着它随意地玩耍、翻滚,时而在杂物中拿出一块石子敲打得不亦乐乎,时而甚至将石头和一些碎瓦组合起来,在墙上砸出一个个小小的坑洞。

  正是人见狗嫌的年纪,也正是,受伤亦不会感到多少痛苦的年纪。

  摔倒、碰撞、割伤。

  这些情况,在那小孩嬉戏的过程中,如必然得到的结果般不可或缺,又因为其活泼好动,便更加频繁。

  每一次小孩受伤,白无一便感到自己的身体似乎也被什么轻微触碰一下,这种触碰并不十分剧烈,就像平日间,人在不知不觉中磕磕碰碰了一下,可能得几天后才有些迷茫地在某处皮肤上发现一道淤青,随后一边想着“这是什么时候有的?”一边还刻意将手指往上按一按。

  “跌倒淤青之痛、生病发烧之症、尚不自主(生理)之苦,繁琐平常,无关紧要,因生命尚年轻,可负担者尚众。”

  当那个孩子去窗前、用木棍捣下一颗还带刺的栗子之际,佛陀又挥了挥手,随后眼前幻觉便烟消云散。

  四周依然是一片红白乱象。

  佛陀继续踩着红衣有司上前,直到来到另外一颗头颅前方,又伸出手去触碰:

  “及到少年,体格愈健,然……症则并不见少。”

  这是一颗愤怒的头颅。

  表情已夸张得似要将面部撕碎,呲咧的牙龈、决眦的眼角、以及那溜溜于眼中乱撞的瞳珠,都表明了它的愤怒已到了令人癫狂的地步。

  而佛陀伸手,将其触碰爆开。

  “诸位看起来虽都是年轻人,但也并非十五六年岁的少年人了,应该也是有些那些记忆的吧?随着身体一点点成熟,也一点点变多的异常与疾病。”

  青雾弥漫,带来过往与经历。

  这是这次,三人不再如局外人般矗立一旁。

  “且不说一些大病了,客人们,难道你们不曾面部或其他地方生过几枚瘙痒难耐的疮痘么?难道你们不曾感到脑子偶尔隐隐作痛或晕眩?当少年的时候,跌倒实际是比童年更加疼痛到,饮食也反而更加混乱,以至于此刻便可能有常年的胃炎诱发之因了。”

  倒是那佛陀,身影忽然放大,像一尊大山似地将阴影笼罩于三人身上。

  它伸掌如云,从那巨大的施愿印中……

  白无一看见了许多东西。

  看见它们如雨般降落,朝自己而来。

  那些东西,本身并不是让人受苦的。

  比如,大锅热气腾腾的火锅。

  他很喜欢吃这个,自小的时候,他就一直如此。

  所以每次父母偶尔抽出点空来带他去吃火锅的时候,他都会吃撑。

  吃撑了,肚子当然就是要痛的,他每次都是这样胡吃海喝,然后到了离开时,甚至要时不时偷偷蹲下身,在胃不满的鼓动中踟蹰难行……不过这点疼痛,还是没法让年幼的他吃到足够教训,下次还是会继续。

  一旁甚至还飘来了一些可乐之类饮料,他的饮食习惯,又辣又不健康,以至于在进入副本以前,就时而为肠胃苦恼。

  他又看到一本本书籍。

  不是什么很有哲理的书,大多都是些小说之类的罢了。

  这些东西也是他喜欢的,里面有趣的内容足以让白无一偷偷搭起被子帐篷,在里面熬一大段夜。

  如果不被发现,他第二天就会昏昏沉沉,偶尔还头疼欲裂。

  如果被发现了,自然是挨一点打,顺便还被骂上一通,他少不得也急得红一下脖子。

  除了物品,还有事端,这些事端倒并未被清晰呈现,而是扭成一团青绿的愤怒,淡淡漂浮于那些悬浮物品之中。

  当他触碰到这一情绪,便感到熟悉,那是类似被父母冤枉委屈时的愤怒、和他人立下比约却输掉的愤怒、和人争执时的急头白脸……这些愤怒,或者是端正的、或者是恼羞成怒,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正常的情绪,并未夸张到反常的程度。

  它们。

  这些寻常之怒。

  这些徘徊于人心肝中的寻常之苦。

  始终存在于无论任何人的过往经历中。

  “少年时比童年,似乎愉快记忆更多、疼痛更少,但那只是身体的承受能力比起疼痛的增长更多,从外界汲取了更多乐趣,弥补了身躯的细小疼痛罢了。”

  佛陀的话语似乎来自上方,却又似乎无处不在。

  它将手掌重重往下压来,其声势浩大,令人恐惧,但当真落到避无可避的白无一身上之际……便轻飘飘,作云散去,只余一片苍绿之气徘徊于红白一片的世界中。

  一股滋味泛于白无一的鼻与舌上。

  是苦的。

  其余两人身影亦重现于视线,面色与其说是难堪,不如说是困惑。

  和之前一系列对于情绪过于强烈的极端化表现相比……这佛陀现在引导的两种情绪,似乎都太过淡泊了,淡泊得不像是主祠所应当具有的。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