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忠的话说完,下面,很多人的脸都绿了。
他们一时间都恍惚了。
你这不是在进行一场立项仪式来着吗?
我们不是来给你当观众来着吗?
怎么平白无故捡了顿骂?
最关键是,有些人感觉,自己被骂的简直好舒服。
有的人急了,是不认同。
但有些人,思维转变了。
听完了曹忠这些话,很难说一点触动都没有的,何况电影这种东西,大家本就是哈姆雷特,各有所爱。
学习的时候,大家可以为了课程,为了不延毕,说一些虚头巴脑的瞎话。
但是真被别人用理论去说的时候,有些现场的学生观众,忽然感觉自己摇摆不定了。
“他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儿道理啊?我之前是不知道小津背后的生平,这下子听到,为什么拳头都硬了?”
“那是因为你还有点骨气。我真的很生气,那电影我看过好多遍,一直看不出好来,我承认我懒了点,没有在网上搜索下他的生平,但是这种人,为啥不给我们做个注明呢?”
“这个曹忠跟咱们一样都是学生,太猛了!这就是宁折不弯吗?”
不少人都激动了。
曹忠说的太好了。
尤其是最后那句话,充满着一种英雄主义气息,太他妈带劲儿了!
你的……使命?
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一丢丢的中二。
但是对于很多年龄不过二十的青年来说,简直就是吹起了冲锋号,带头冲锋的先知。
零星的,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但也有人的态度完全不同。
“炸裂言论,小丑做派,拿着艺术和其他领域挂钩,不知道到底是卖弄自己的知识,还是借着这种激进的发言给自己赚取名声,这个立项仪式发布会,不看也罢,我走了。”
有人蹙眉,对于那些话完全听不下去,入不了耳,甚至在脑海当中都没有分析,就觉得浑身难受,起身准备离开。
“那电影多好看啊,我看哭了很多次,认为那就是东亚第一电影。他在那么早的年代就写出了无数人终将经历的苦痛,不值得学习吗,不厉害吗?”
“说得对,就是拿着民族主义当护身符,故意整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论,咱们一起,同走,同走。”
“你们是小日子吗,那么激动?”身边有学生有不同观点,反驳问道。
“谢谢你的祝福,但是我更想下辈子美利坚。”
那人情绪还算稳定,也不想找事儿,真的扭头走了。
礼堂当中,混乱不堪。
媒体们的闪光灯一时间都不知道朝那边拍了,现场直接出现了一些退场现象。
有些人是真的受不了曹忠的抨击,他们觉得曹忠太激进了,艺术是高雅的东西,怎么能进行那么功利的解读?
但也有些,还想继续听,听听曹忠还要说些什么。
他们心中,其实有些思维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比如对《东京物语》这部电影的评价,你如果评价这部电影还行,好像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造神?好像真的……有那么点过了吧。
如果真的是跟随着那些欧美的杂志报刊艺术家的视角,才逐渐改变了对于这部电影的认同。
那不就是没有自己的艺术鉴赏力了吗?
又或者说艺术鉴赏力被人带偏了。
这难道不是和他们学习所想的事情,比如提高自己的审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鉴赏力这些事情,背道而驰了吗?
这让部分人着实陷入了茫然。
……
而此刻,整个礼堂,的确出现了一段混乱的嘈杂声音,每个人充满意外。
意外于曹忠如此炸裂的发言。
邢娜那看着身旁的宁浩,觉得肌肤都爬满了冰冷,
“我现在有点紧张怎么办?我感觉要溅我一身血。”
宁浩还算坐得稳,“我人都到了,现在就算是走了,闹出来的风波更大,稳住吧,就当什么都听不到,以后有媒体问咱们,咱们就只是尴尬的笑。”
邢娜那道:“那是有点尴尬。”
黄小明作为知名男演员,此刻倒是没有什么担忧和恐惧,事儿是曹忠干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至于电影,我合约都签了,谁帮我赔违约金啊?
他很平静。
几个南京籍的演员,祖峰,梅婷,海清,岁数大了,他们其实此前也不是说完全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和生平,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把这件事情作为很严重的事情。
此刻,被曹忠当庭点破,心中倒是忽然有了些狰狞。
从南京生活的人,虽然有某几个例外会穿和服。但是更多人,从小到大在特殊日子当中的轰鸣声,从小到大被学校组织者参与的受害者纪念馆,在脑子里是刻着印记和符号的。
这时候被点醒了,倒是有一种莫名的激荡。
徐正则是在深深思索着什么,他脸色非常空洞,转头看了几个人一眼,眼见几个主创都没动,他也没动。
很快,屋子当中的嘈杂声音结束了,重新变得安静下来。
主持人是个很有经验的,这时候还在继续控场,准备cue流程,
但是主持人脑门上其实汗都下来了。
接这么个活儿,钱没多大拿,事儿倒是挺炸,刚才给主持人听得拳头都硬了,恨不得拿着话筒唱一首国歌助助兴。
她挺厉害的,就这,还硬生生把流程捞回来了。
仪式继续进行,
韩三品上台发言,
韩三品本来嘴角是坦然的弧度,这时候有些顶不住了,
他其实不想上去,奈何被架住了,总不能直接走,
犹豫了下,他上了台,和所有电影主创一起上台,拍了个大合影,
只是在拍合影的时候,他稍稍退后一步,把众人护到身前。
其后,
曹忠开始介绍主创,介绍电影背景。
“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通过电影当中一个小小的照相馆的切口,讲述承载着一座城池至暗时刻的使命。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我都不说小日子的左派学者,他们一直在虚无化这些事情的真实性。但即便是欧美的学者,对于这种事情,也大都是完全不知晓的状态,又或者,他们不care,认为这只是低级的农耕文明的征伐。
他们太善于包装了,因为一旦这些事情被戳破,他们此前做的一些事情,似乎也变得没有了合理和正当性。
这种对于无数华夏人命蔑视,扭曲,轻视的叙事表达,和国际上对于柏林的灭种举动大相径庭。
所以,我希望给娱乐圈,甚至更宏观的圈子一个惊醒。
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的臭不可闻的。
让他们知道,对于全人类而言都称得上是绝对悲剧事件的南京沉痛,应该被托举到他应该存在的位置上。
但这部电影,不是号召人们去躁动,去战争。
只是让人们清楚的知道,当初的南京城,究竟遇到了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不是如同小津一样单一的个体,甚至这个人也不配被我在电影中记录和映射.
我是想让所有人都看看,当初这台精密运转的‘法喜寺战车’,到底有什么样的组成部分,分别构成了他们的驾驶员,指挥员,履带和探照灯。
我希望我的电影能让人们稍微记起来一些事情,
我希望让所有观众都能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并且从电影中看到我们传递的,对于历史本质的思辨。
我宣布,《南京照相馆》立项仪式,彻底完成。”
但曹忠不知,在他结束完了这场仪式之后,一场席卷娱乐圈,艺术圈的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酝酿,而后掀起了一场堪比八级的大狂风。
他们一时间都恍惚了。
你这不是在进行一场立项仪式来着吗?
我们不是来给你当观众来着吗?
怎么平白无故捡了顿骂?
最关键是,有些人感觉,自己被骂的简直好舒服。
有的人急了,是不认同。
但有些人,思维转变了。
听完了曹忠这些话,很难说一点触动都没有的,何况电影这种东西,大家本就是哈姆雷特,各有所爱。
学习的时候,大家可以为了课程,为了不延毕,说一些虚头巴脑的瞎话。
但是真被别人用理论去说的时候,有些现场的学生观众,忽然感觉自己摇摆不定了。
“他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儿道理啊?我之前是不知道小津背后的生平,这下子听到,为什么拳头都硬了?”
“那是因为你还有点骨气。我真的很生气,那电影我看过好多遍,一直看不出好来,我承认我懒了点,没有在网上搜索下他的生平,但是这种人,为啥不给我们做个注明呢?”
“这个曹忠跟咱们一样都是学生,太猛了!这就是宁折不弯吗?”
不少人都激动了。
曹忠说的太好了。
尤其是最后那句话,充满着一种英雄主义气息,太他妈带劲儿了!
你的……使命?
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一丢丢的中二。
但是对于很多年龄不过二十的青年来说,简直就是吹起了冲锋号,带头冲锋的先知。
零星的,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但也有人的态度完全不同。
“炸裂言论,小丑做派,拿着艺术和其他领域挂钩,不知道到底是卖弄自己的知识,还是借着这种激进的发言给自己赚取名声,这个立项仪式发布会,不看也罢,我走了。”
有人蹙眉,对于那些话完全听不下去,入不了耳,甚至在脑海当中都没有分析,就觉得浑身难受,起身准备离开。
“那电影多好看啊,我看哭了很多次,认为那就是东亚第一电影。他在那么早的年代就写出了无数人终将经历的苦痛,不值得学习吗,不厉害吗?”
“说得对,就是拿着民族主义当护身符,故意整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论,咱们一起,同走,同走。”
“你们是小日子吗,那么激动?”身边有学生有不同观点,反驳问道。
“谢谢你的祝福,但是我更想下辈子美利坚。”
那人情绪还算稳定,也不想找事儿,真的扭头走了。
礼堂当中,混乱不堪。
媒体们的闪光灯一时间都不知道朝那边拍了,现场直接出现了一些退场现象。
有些人是真的受不了曹忠的抨击,他们觉得曹忠太激进了,艺术是高雅的东西,怎么能进行那么功利的解读?
但也有些,还想继续听,听听曹忠还要说些什么。
他们心中,其实有些思维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比如对《东京物语》这部电影的评价,你如果评价这部电影还行,好像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造神?好像真的……有那么点过了吧。
如果真的是跟随着那些欧美的杂志报刊艺术家的视角,才逐渐改变了对于这部电影的认同。
那不就是没有自己的艺术鉴赏力了吗?
又或者说艺术鉴赏力被人带偏了。
这难道不是和他们学习所想的事情,比如提高自己的审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鉴赏力这些事情,背道而驰了吗?
这让部分人着实陷入了茫然。
……
而此刻,整个礼堂,的确出现了一段混乱的嘈杂声音,每个人充满意外。
意外于曹忠如此炸裂的发言。
邢娜那看着身旁的宁浩,觉得肌肤都爬满了冰冷,
“我现在有点紧张怎么办?我感觉要溅我一身血。”
宁浩还算坐得稳,“我人都到了,现在就算是走了,闹出来的风波更大,稳住吧,就当什么都听不到,以后有媒体问咱们,咱们就只是尴尬的笑。”
邢娜那道:“那是有点尴尬。”
黄小明作为知名男演员,此刻倒是没有什么担忧和恐惧,事儿是曹忠干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至于电影,我合约都签了,谁帮我赔违约金啊?
他很平静。
几个南京籍的演员,祖峰,梅婷,海清,岁数大了,他们其实此前也不是说完全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和生平,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把这件事情作为很严重的事情。
此刻,被曹忠当庭点破,心中倒是忽然有了些狰狞。
从南京生活的人,虽然有某几个例外会穿和服。但是更多人,从小到大在特殊日子当中的轰鸣声,从小到大被学校组织者参与的受害者纪念馆,在脑子里是刻着印记和符号的。
这时候被点醒了,倒是有一种莫名的激荡。
徐正则是在深深思索着什么,他脸色非常空洞,转头看了几个人一眼,眼见几个主创都没动,他也没动。
很快,屋子当中的嘈杂声音结束了,重新变得安静下来。
主持人是个很有经验的,这时候还在继续控场,准备cue流程,
但是主持人脑门上其实汗都下来了。
接这么个活儿,钱没多大拿,事儿倒是挺炸,刚才给主持人听得拳头都硬了,恨不得拿着话筒唱一首国歌助助兴。
她挺厉害的,就这,还硬生生把流程捞回来了。
仪式继续进行,
韩三品上台发言,
韩三品本来嘴角是坦然的弧度,这时候有些顶不住了,
他其实不想上去,奈何被架住了,总不能直接走,
犹豫了下,他上了台,和所有电影主创一起上台,拍了个大合影,
只是在拍合影的时候,他稍稍退后一步,把众人护到身前。
其后,
曹忠开始介绍主创,介绍电影背景。
“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通过电影当中一个小小的照相馆的切口,讲述承载着一座城池至暗时刻的使命。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我都不说小日子的左派学者,他们一直在虚无化这些事情的真实性。但即便是欧美的学者,对于这种事情,也大都是完全不知晓的状态,又或者,他们不care,认为这只是低级的农耕文明的征伐。
他们太善于包装了,因为一旦这些事情被戳破,他们此前做的一些事情,似乎也变得没有了合理和正当性。
这种对于无数华夏人命蔑视,扭曲,轻视的叙事表达,和国际上对于柏林的灭种举动大相径庭。
所以,我希望给娱乐圈,甚至更宏观的圈子一个惊醒。
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的臭不可闻的。
让他们知道,对于全人类而言都称得上是绝对悲剧事件的南京沉痛,应该被托举到他应该存在的位置上。
但这部电影,不是号召人们去躁动,去战争。
只是让人们清楚的知道,当初的南京城,究竟遇到了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不是如同小津一样单一的个体,甚至这个人也不配被我在电影中记录和映射.
我是想让所有人都看看,当初这台精密运转的‘法喜寺战车’,到底有什么样的组成部分,分别构成了他们的驾驶员,指挥员,履带和探照灯。
我希望我的电影能让人们稍微记起来一些事情,
我希望让所有观众都能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并且从电影中看到我们传递的,对于历史本质的思辨。
我宣布,《南京照相馆》立项仪式,彻底完成。”
但曹忠不知,在他结束完了这场仪式之后,一场席卷娱乐圈,艺术圈的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酝酿,而后掀起了一场堪比八级的大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