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县案首-《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沈淮和魏渠到的时候,正好碰到衙役在公告栏下方唱名。

  本次县试一共两百二十七人参加,最后录取名额为二十,而唱名是从最后一名开始唱的:

  “今科县试第二十名,县城梅花巷张三。”

  现场的张三发出‘啊’的尖叫声,“我中啦我考中啦!”

  声音无比激动无比兴奋。

  大家不约而同的朝声源处看去,只见张三在人群中又喊又叫。

  他身材矮小,样貌普通,若不是现场太安静,恐怕没人注意到他。

  正常情况下,不管认识与否,都会有人道一句“张兄,恭喜了。”

  结果全场好几十号人,愣是没人跟张三道句恭喜。

  张三也不介意,兴奋的跑出现场,还高声嚷着,“爹,娘,我考上啦我真的考上啦!”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考中了秀才呢。

  接下来的第十九名到第十六名,沈淮都不认识。

  “今科县试第十五名,龙溪镇王宇川。”

  “我在这。”王宇川高调的举手,“我就是龙溪镇的王宇川。”

  大家纷纷朝王宇川看去。

  靠近王宇川的学子,更是连连道喜,“恭喜王兄,斩获佳绩。”

  “不敢当不敢当,都是运气。”王宇川谦虚回应,而后退到外围。

  沈淮看见了,赶忙走上去,“王宇川,恭喜恭喜。”

  “嗐,我这是误打误撞罢了,你们的名次肯定在我前头。”榜上有名,王宇川十分开心,嘴角的笑容都没合拢过。

  魏渠也替他开心,“恭喜。”

  王宇川笑道,“我都上榜了,应该很快就到你了。”

  话音刚落,就听衙役唱道,“今科县试第十四名,龙溪镇魏渠。”

  “哇,我也上榜啦。”魏渠激动得手舞足蹈。

  “我说的没错吧。”王宇川往前一步,伸手勾住魏渠的肩,“论实力,我们半斤八两,我能上榜你肯定也能上,瞧见没,连名次都挨着的,多有缘分啊。”

  魏渠心情好,难得开玩笑道,“要是实力允许,我肯定不会挨着你。”

  “我知道你想挨着沈淮,这就有点难了。”王宇川说着,还朝沈淮抬了抬下巴,“沈淮,我们打个赌如何?”

  沈淮双手环胸的看着他,“赌什么?”

  “赌你在前十如何?”

  “赌资多少?”

  “大赌伤身,小赌怡情,我就出个六十六枚铜板吧,六六为顺,挺吉利的。”

  “那我出九十九枚铜板,赌我自己能进前三。”沈淮的语气稀松平常,没有丝毫的狂傲,“九为阳数之极,九九相叠,意喻结果圆满。”

  “这种话,也就你沈淮能说的这般自然了。”王宇川笑着用另一只手勾住沈淮,“不过,我喜欢,哈哈……有种……”

  三人说话间,唱名到了第十一,他们听到了‘龙溪镇陈观’。

  “哇,陈师兄好厉害啊,第十一名。”王宇川东张西望好久,才看到陈观在对面的树下,春风得意的回应周围的人。

  “沈淮,魏渠,陈师兄在那边,我们要不要过去道喜。”

  几人还没开始行动,陶行简就先朝他们走来。

  “王师弟,魏师弟,恭喜你们榜上有名。”

  “多谢陶师兄吉言,我们两个只是运气好罢了。”魏渠态度谦虚的说,“陶师兄学问扎实,很快就能听到你的名字了。”

  果不其然,衙役唱到了陶行简的名字。

  排名第九。

  沈淮‘哇’的叫起来,“不愧是陶师兄,果然厉害。”

  “哪里哪里,侥幸罢了。”陶行简嘴上谦虚,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旁边的学子看到了,纷纷过来道喜。

  没多久,开始有人小声的讨论,“今年的风水,轮到龙溪镇了么,都上榜四个了,反观榆林镇,今年只有两个上榜,比上届还少了两个呢。”

  过去几年,榆林镇县试上榜的人数挺多的。

  每次县试,大家都会打听榆林镇来了多少人,毕竟是竞争对手,不想关注都不行。

  “哎,知贤学堂这次才有两个人报考,要是人数多一点,估计能压一头。”

  “那就没办法咯。”

  听到这些,沈淮几人对视了一眼,知贤学堂不是他们前段时间去的学堂么,原来这么出名啊。

  接下来,唱到第七名,第六名……

  唱到第五名、第四名的时候,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魏渠、王宇川、陶行简三人时不时看着沈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沈淮面上不显。

  他双臂抱胸淡定的站在原地,可藏在腋下的手指,却不自觉的摩挲着。

  “今科县试第三名,县城祥云巷赵云堂。”

  “今科县试第二名,县城三字街秦靖西。”

  唱到这里,沈淮的手不自觉的握紧成拳,呼吸都跟着慢了半拍。

  旁边的三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他们紧紧的盯着唱名衙役,紧张又期待。

  “今科县试案首,龙溪镇沈淮!”

  “今科县试案首,龙溪镇沈淮!”

  “今科县试案首,龙溪镇沈淮!”

  为了彰显第一名的荣耀和重要性,衙役会唱名三次来体现第一名的与众不同。

  听到自己的名字,沈淮有点小激动。

  科举第一个小目标,顺利拿下。

  “哇……”旁边的王宇川三人,瞬间沸腾起来 ,那可是县案首啊。

  “沈淮,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沈淮拿下案首,王宇川比自己上榜了还激动,声音都喊破音了。

  魏渠更是惊喜的跳起来,“沈淮,你好厉害啊!”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沈师弟,你太给我们龙溪镇长脸了。”陶行简也很高兴,“夫子知道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现场的考生‘刷’地一下,动作整齐划一的看了过来。

  他们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沈淮身上,只见他一袭青色长衫,身姿挺拔如松,站在那里不卑不亢,让人看着就觉得气度不凡。

  就是……看起来年龄很小的样子。

  “恭喜沈兄!”

  “恭喜沈案首!”

  “恭喜沈兄夺魁!”

  “恭喜沈兄拔得头筹!”

  众人纷纷拱手恭喜,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沈淮面带微笑,从容有礼道,“各位仁兄过奖了,这头名就像一阵风,正好吹到了在下身上,希望这股风也能吹到诸位仁兄身上,让我们一起在科举路上乘风破浪。”

  【作者有话】沈淮第一,其他小伙伴也上榜了,接下来准备府试